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封建社会中晚期医学教育
第一节 王安石变法对医学教育的推进
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新法的诸多内容和措施与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行业相关。
一、重视医学教育,提高医学校的地位
1. 设立太医局,独立于执掌典礼的太常寺,专门管理医学教育,医药和治疗事务则由翰林院医官主管。一改唐代太医署三位一体的机构建制。
2. 变法规定医学校的行政组织、学生待遇仿太学立法。这一改革措施,使医学教育突破了以往附属于政府医疗机构的次等地位,医学校在中国医学教育史上第一次纳入了国家官学系统。
二、改革科举制度,创立“三舍升试法”
王安石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创立“三舍升试法”,以克服科举之弊端。改革的基本措施是,医学生以300名为额,其中,外舍生(低年级)200人,内舍生(中年级)60人,上舍生(高年级)40人;外舍生经月考、年考,合格者升内舍,内舍生经考试合格者升上舍。优等者奖以官禄,劣等者予以处罚,直至退黜。这一改革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考试方法完全仿照太学的方法,每月一次私试,每年一次公试。学业成绩分“优、平、否”三等。间年一次舍试,成绩优、平两等的补上舍,同时还要参考学生的品行与医疗技术。也就是说,如果内舍生理论考试成绩为“优”,实际治病成绩也为“优”,则可晋升为上舍生;如果实际治病能力是“否”,则其经治病人中“痊愈率不及7分者,降舍;未及5分者,退舍”。
为鼓励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还建立了奖学金制,年终考核时,上等学生以20人为限,每生每月津贴50千;中等以30人为限,每生每月津贴10千;下等以50人为限,每生每月津贴5千。
这种将学业成绩和学籍管理(比如降舍、退舍等)、奖学金制度相结合的做法,对于建立优良的学风、保证教学质量很有意义。王安石去世后,其变法对医学教育仍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三、专业设置不断完善
在专业设置上,这时出现了二级学科的划分方法。如方脉科为一级学科,其又包括大方脉、小方脉及风科3个二级学科;又如针科为一级学科,其又包括针、灸、口齿、咽喉、眼、耳6个二级学科;再如疡科,下又包括疮肿、折伤、金疮、书禁4个二级学科,这样就形成了3个一级学科专业和13个二级学科方向所构成的专业体系。学生学习的专业虽然只有3种,但每个专业的学生还必须熟悉和掌握本专业内各相关二级学科。这种专业设置既注重学生知识的深度,又注意学生知识的广度,不能不视为医学教育的一大进步,更是王安石变法的一大成就。
四、课程设置的改革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当时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已有明确划分。方脉科、针科、疡科学生都必须学习相同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皇帝内经素问》《难经》《巢氏病源》和《补注本草》等课程和内容。修完专业基础课之后,每位学生还要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方脉科除须通习大方脉、小方脉和风科外,还要加习《脉经》和《伤寒论》;针科除须通习针、灸、口齿、咽喉、眼、耳诸科外,还要加习《黄帝三部针灸经》和《龙木论》;疡科除须通习疮肿、伤折、金疮、书禁诸科外,还要加习《黄帝三部针灸经》和《千金翼方》。
在课程结构上,不仅有理论课,还有实习课。当时,医学生必须轮流医治太学、律学、武学和各营将士的疾病,并要认真记录诊治经过和结果,这也是学生年终学业成绩考核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