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元代医学教育取得的进步
一、医学校的建立
元代的教育制度大体上与唐宋时代相同,学校分为中央学校和地方学校两大类。中央学校有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地方学校有路学、府学、州学、诸路小学、诸路医学、诸路蒙古字学和诸路阴阳学等。诸路医学有专门的提举司管辖,直接隶属于太医院;学官有提举,负责行政,另设教授,专门负责讲授医学。
二、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
(一)专业设置
元代战争频繁,战斗中骑士最容易因坠马而造成骨折和脱臼,所以,当时骨科和外科颇受重视。加上13世纪中叶阿拉伯医学正骨术的传入,因此元代的骨伤医学有了很大的发展,正骨科也发展为独立的学科。
元代的专业设置分科较细,初为13科,即大方脉、风科、妇产科、小方脉、口齿科、咽喉科、眼科、杂医科、金疮科、正骨科、禁科、祝由科和针灸科。后将大方脉和杂医科合并为大方脉杂医科(内科),口齿科和咽喉科合并为口齿兼咽喉科,禁科和祝由科合并为祝由书禁科,新设疮肿科,加上原有的小方脉科(小儿科),风科(神经精神病科)、眼科和针灸科等,共为10科。
与唐代相比,元代专业设置突出二级学科的建设,并根据实际需要和医学发展做出了必要的调整。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方面,此时出现一种趋势,即注重医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和综合素养的养成。当时曾一度要求医学生“须通四书,务要精通”,并认为医者“必须通晓天地运气、本草药性。运气则必当通晓易道之微;药性则博通《毛诗》《尔雅》之名物。又医者论病以及因,原诊以知证,凡《尚书》《春秋》、三礼等书,固当通晓。”由此可见当时医学教育的准则及其对儒理学问的重视。
关于各科医学生应当学习的专业课程,元代已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划分。各科应以《皇帝内经素问》《难经》和《神农本草》等书作为必修之专业基础课;至于专业课,《圣济总录》一书共200卷,其中各论按疾病分类为66门,每门有统论和分论,元代医学教育要求不同科的医学生学习《圣济总录》中本科相应卷数,以此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三、医生考选制的确立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规定每三年选试一次太医,考试日期各路定为八月。中试后,于次年二月到京城参加省试,省试合格者,奏明朝廷,收充内医,承应差事;府试中选者,补充随路学官,听从省试收补录用。
即使当了医生,每三年仍需参加一次大考,考试合格者方可继续行医。可以说,这是我国执业医师考核制度的发端,就时间而言,比西方医师规范考核早了几个世纪。这一做法,既可以规范医师标准、提升医师水平,也可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四、医学学术交流活动的出现
金元时期医学界一个较为突出的变化是医学流派的出现和形成。清代《四库全书》记载,“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金元时期由于医家们所处的时代、环境、条件不同,临床经验不同,因而学术主张也不同。当时形成了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不同学派学术争鸣的局面,这对活跃学术氛围、丰富医学内容、推动医学发展都有很大作用。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出现的三皇庙会,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医学学术交流活动。根据至元二十二年的规定:每月朔(初一)、望(十五)日,大家齐到三皇庙(医学校),先在圣前焚香礼拜,然后说出各自所行科业,治过的病人;再相互讨论其病因和治疗方法;由各人写出自己曾经治愈病人的姓名、疾病、治法和药方,交予本路教授。然后由州、县医官每月呈报上一级医官讨论。到年终,汇总反馈至本路医学教授,以评判优劣和等第,再呈报上级备录。这种以医学校为基础的医学学术交流活动,对活跃学校学术研究气氛、提高医疗和教学研究水平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