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
新生儿的存活主要依赖胎儿心肺系统对宫外生活的突然适应,某些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使围生期正常胎儿-新生儿肺循环转变过程的发生中断,出生时肺血管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PVR)持续性上升,导致严重呼吸窘迫、缺氧,表现为新生儿呼吸衰竭(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新生儿呼吸衰竭通常以严重缺氧和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为主要特征,故又称缺氧性呼吸衰竭(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或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新生儿呼吸衰竭常表现为严重青紫,而无心内畸形,一般吸氧不能改善且死亡率高,存活者日后可能出现慢性肺部疾病、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听力损害和脑损伤等后遗症。
新生儿呼吸衰竭发生率为(1~2)/1000例新生儿,是新生儿ICU的主要临床问题,为足月儿和近足月儿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这些严重呼吸衰竭的新生儿中近1/3为足月儿或近足月儿,是潜在的新生儿ECMO适用者。
一、新生儿呼吸衰竭病理生理改变
主要有三种类型:
1.血管重构
如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N),由于无肌层的肺腺泡内动脉(intracinar arteries)出现异常肌层,以及较大动脉肌层厚度增加,导致肺血管床减少和肺血管阻力上升,导致这种血管重构的机制尚不清楚,但胎儿宫内缺氧可能促使血管重构,缺氧损伤内皮细胞释放体液生长因子促使血管收缩和血管肌层增生,实验和部分临床研究发现胎儿早期接触非类固醇消炎药物(NSAIDs)使动脉导管收缩关闭和继发胎儿过度肺循环与血管改变有关,但并不是所有接触非类固醇消炎药物都发生PPHN,可能还与个体生物或基因易感性有关,还有证据提示PPHN发生机制与NO-cGMP,PgI 2-cAMP和内皮素信号转导通路受阻有关。
2.肺发育异常
肺发育异常常累及肺泡和肺血管,可以单独存在或伴发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羊水过少综合征、肾发育不良等。
3.可逆性肺血管痉挛
如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感染等,缺氧和酸中毒引起的肺血管强烈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缺氧诱导神经体液因子释放,这些因子参与血小板激活、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内源性NO产生、前列环素、缓激肽生成和血栓素 A 2/B 2,白三烯(leukotrienes C 4/D 4)释放等。
二、新生儿呼吸衰竭常见原发病
1.胎粪吸入综合征
是新生儿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原因。在美国每年有25 000~30 000例胎粪吸入患儿,约5%发展为胎粪吸入综合征,死亡人数约1000例。过去认为胎粪吸入多发生在胎儿出生时,现在则认为更多发生在宫内。胎粪吸入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肺损伤,如胎粪机械性阻塞气道、化学性肺炎、补体激活、表面活性物质失活和肺血管收缩。胎粪吸入综合征表现为肺不张、肺顺应性下降和氧合不良。
2.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N)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又称黑肺(black-lung),是第二常见的新生儿呼吸衰竭原因,通常发生在足月儿和近足月儿。尸检发现这类患者存在肺血管结构重构,如血管壁增厚和平滑肌肥大,甚至平滑肌延伸到肺腺泡内动脉(intracinar arteries)水平,结果出生时肺血管不能有效地扩张,表现为极度缺氧,胸片清晰、高透光度和少量肺血管影,即黑肺。
3.先天性膈疝
每2000~4000个活婴中约有1个发生先天性膈疝,占所有主要先天畸形的8%。由于横膈发育异常,腹腔脏器通过缺损的横膈进入胸腔压迫肺脏导致肺发育不良,约80%发生在左侧。严重的先天性膈疝常发生在胚胎早期,患侧和对侧肺脏的气管、血管发育受阻,肺脏截面可见肺血管和肺泡数量减少。ECMO治疗先天性膈疝存活率0~75%不等,越早诊断宫内先天性膈疝,表明其肺脏发育越差,其存活率越低。先天性膈疝存活率高低主要取决于宫内肺脏发育和肺动脉高压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