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绝经前后诸症
【概述】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烘热面赤,进而汗出,精神倦怠,烦躁易怒,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失眠健忘,腰背酸痛,手足心热,或伴有月经紊乱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称“经断前后诸症”,又称“经绝前后诸症”。这些证候常参差出现,发作次数和时间无规律性,病程长短不一,短者数月,长者可迁延数年以至十数年不等。本病的发生与绝经前后的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本病之本在肾,常累及心、肝、脾等多脏、多经。
名医案例
1.王今觉医案(3则)
更年期综合征肝肾阴虚胃火旺盛之脱发,以补肝肾、降胃火剂收效。
刘某,女性,48岁,病案号:1029834。
初诊:2013年3月3日。
主诉:脱发半年。
现病史:患者半年来脱发明显,以颞部为主,呈斑片状脱落,发稀疏干枯无光泽,乏力,胸闷气短,偶有心慌,胃脘部胀满,口干,牙齿冷、松动,头蒙昏沉,大便偏干,伴月经不调,或前或后,周期45~80天,色暗量少有块,或有潮热出汗,带下色黄、量多有味。
检查:舌暗,苔白厚,左脉细数尺沉,右脉细滑数。心电图、超声心动及血生化检查,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①脱发;②月经前后不调。望目结合舌脉,辨证为肝肾阴虚,胃火旺盛。
西医诊断:更年期综合征。
治法:补肝肾,降胃火。
方药:玉女煎加减。生石膏15g,知母9g,怀牛膝15g,生地黄12g,麦冬9g,枸杞子60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生制何首乌各15g,桑椹30g,黑芝麻30g,海螵蛸15g,白芷9g,苍术12g,当归6g,制香附6g,枳壳6g,三七末3g(冲服)。7剂,水煎服。
二诊(2013年3月10日):脘胀止,大便正常,胸闷心慌气短减轻,口干减,齿凉减轻,但仍时有痛感,带下色黄量减无味。舌脉同前,上方加川断12g,寄生18g,白茯苓12g,川芎3g,石菖蒲15g,五味子15g,酸枣仁30g,继服7剂。
三诊(2013年3月17日):脘胀胸闷心慌止,尚气短,带下色变淡,脱发同前,发干枯。据舌脉及望目辨证属肝肾阴虚,脾虚夹湿夹瘀。继用上方,加紫贝齿15g,白菊花12g,蔓荆子9g,藁本3g,7剂。
四诊(2013年3月31日):气短大减,黄带变白如蛋清,舌粉略黯,有浅齿痕,苔白略厚,脉沉滑。辨证同前,原方基础上加六味地黄丸,加强补肾养阴的作用,加蛇床子9g,地肤子9g,以增强祛湿之力。14剂,继服。
五诊(2013年4月14日):脘痞、头蒙减轻,头发干枯稍改善,偶有泛酸,腹胀,纳多则症状加剧,2天来鼻腔干燥,白带减少。舌脉同前,处方如下:当归6g,赤芍6g,制香附6g,白茯苓15g,苍术12g,海螵蛸30g,白芷9g,女贞子9g,旱莲草9g,制首乌9g,生炒薏仁各30g,枳壳6g,高良姜9g,厚朴6g,干石斛12g,酸枣仁30g,煅牡蛎15g。7剂,水煎服。
六诊(2013年5月12日):脱发减少,头晕减轻,鼻干减轻;月经不调,一月行经3次,小腹胀,腰略酸。白带减少。舌淡粉,浅齿痕,苔白,脉滑,结合望目,辨证为脾肾两虚,血瘀夹湿,处方如下:酸枣仁30g,紫贝齿15g,当归6g,制香附6g,赤芍9g,丹皮12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桑椹30g,制首乌12g,山萸肉12g,生熟地各12g,生山药15g,泽泻15g,海螵蛸15g,苍术12g,白芷9g,阿胶9g。7剂,水煎服。
七诊(2013年5月19日):脱发大减,鼻干减轻,泛酸已无,头晕减轻。腿酸,足胀乏力,经期第四天,色暗稍改善,小腹胀减。上方加怀牛膝9g,枸杞子60g。7剂继服。
八诊(2013年5月26日):脱发已止,发色润泽,头晕无,腿酸足胀已减,鼻干几无,行经第三天,经色转红,已无血块,但小腹冷痛。舌粉略暗,浅齿痕,苔白,脉细滑。在上方的基础上加温暖下元的肉桂6g,再进7剂。
该患者后来又带其弟来治疗过敏性鼻炎,随访观察,发黑而密,面色红润,精神状态良好。
按:本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开始时辨证属肝肾阴虚,胃火亢盛。经治疗,胃火虽去,肝肾阴虚症明显,脾虚夹瘀夹湿症现,遂调整处方,以补肝肾健脾气、活血祛湿为法,其中补肝肾之阴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是治本之法。
(整理:提桂香、王斌 审阅:王今觉)
更年期综合征寒郁肝肾,肝胃不和消瘦,以温肾暖肝和胃安神收效。
王某,女性,46岁,病案号:A032965。
初诊:2003年8月21日。
主诉:消瘦半年。
现病史:患者自2003年3月以来,消瘦明显,体重下降5kg左右,纳少,恶心,呃逆,胃脘部痞满胀闷,全身疲乏无力,潮热汗出,畏寒,手足凉,遇天气变化或寒冷季节则关节痛,入眠难,多梦,面部色素沉着,大便不爽,1~2日一行。月经量减少,周期不准,色黯,带下量多。
检查:舌黯粉、瘦颤,苔白润,脉细。在其他医院做B超、生化全项、胃镜检查无异常。
中医诊断:①消瘦;②绝经前后诸证。望目结合辨证属肝肾寒郁,肝胃不和。
西医诊断:更年期综合征。
治法:温肾暖肝,和胃安神。
方药:以暖肝煎加减。当归6g,制香附6g,高良姜9g,肉桂6g,乌附片6g,枳壳6g,厚朴6g,白术12g,白茯苓15g,制没药3g,草豆蔻9g,公丁香3g,干石斛12g,琥珀末1.5g(分冲)。7剂,水煎服。
二诊(2003年8月28日):药后恶心无,呃逆无,胃脘部胀满减轻,得热则舒;出汗明显减少;入眠难减轻,仍易醒,但精神改善,乏力减轻。带下量多,色白。舌脉同前,望目辨证认为血瘀明显,故加三七末3g(分冲),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7剂,水煎服。
三诊(2003年9月4日):胃脘胀满无,呃逆无,进食大增,入眠略难,无早醒,精神好,大便略干。舌脉及望目同前,上方加桃仁6g,红花6g,继续加强活血化瘀之力,并有通便之历。7剂,水煎服。
四诊(2003年9月11日):食纳可,乏力改善,精神好,入睡难稍改善,无早醒,大便偏干,2日一行,余症无,舌略黯粉,略颤,苔白,脉细,结合望目,辨证为肝郁脾虚,湿浊夹瘀,在上方的基础上加疏肝理气之制香附6g,继用7剂。
五诊(2003年9月18日):食纳可,乏力明显改善,精神好,入睡难已改善,仍大便偏干,2日一行,在上方的基础上加养血安神之合欢花6g,酸枣仁30g,苏木9g,制没药6g,怀牛膝12g。继用14剂。
六诊(2003年10月9日):入睡基本正常,唯眠轻易醒,食纳好,无胃脘部不适,手指酸痛已减轻,右肩痛一天,两腿乏力已明显减轻,月经延后已半月,尚未至。辨证属寒湿夹瘀夹风,处方如下:当归9g,石菖蒲15g,五味子15g,远志9g,白茯苓30g,草豆蔻9g,紫贝齿15g,生黄芪30g,珍珠母15g,三七末3g(冲服)。4剂,水煎服。
七诊(2003年10月13日):睡眠安好,胃脘痛止,月经已至,第三天,量少,色暗,有块,无腹痛,仍畏寒,手指关节痛止。面部色素斑减少,面部皮肤由干枯转润泽。舌粉黯,脉濡。上方生黄芪改为60g,加川芎3g,陈皮9g,7剂继服。
患者经上述治疗,偶有头晕,胸闷,手凉,颈部偶有“受风”的感觉,剧烈运动时有尿失禁。在上方的基础上加用温肾散寒通阳的肉桂,补肾固精的旱莲草、女贞子、金樱子、锁阳、覆盆子、煅龙骨,补肾去湿止带的桑螵蛸,祛风活血的僵蚕等调理而愈。
王今觉教授治疗2月余,患者服药60剂,食纳好,无胃脘部不适,面部色素沉着逐渐消退,体重增加2kg,体力大增,可步行上10层楼而不累,神清气爽。综观老师治疗全程,辨证至关重要。由于医学科普知识的普及,许多患者认为更年期就要服用补肾的六味地黄丸,殊不知补肾应分阴阳。本例病患即是阳虚气虚为主,血瘀湿阻加风,王师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采取分步治疗。首先调理脾胃,以后天养先天,食纳正常,水谷既充,气血得生,血瘀可除;然后补肾益气,温暖下焦,固肾缩精;最后祛风除湿,而获全效。
(整理:提桂香、王斌 审阅:王今觉)
更年期综合征阴虚阳亢血瘀夹湿之脑鸣,以补肝肾、平肝潜阳、活血利湿剂收效。
个人信息:韩某,女性,45岁,病案号:A041395。
初诊:2004年3月9日。
主诉:脑鸣一年余。
现病史:患者一年来无明显原因出现脑鸣,如刮风声,声音尖利,头懵,伴耳鸣,听力下降,睡眠不实,纳食不馨,大便不爽。一年来月经两三个月一行,经量少,色黯,带下色黄,量多。
检查:舌淡黯,苔白厚,脉细滑。体形微胖,精神可,声音较洪亮。曾在外院做CT,未见异常;拒绝再做其他理化检查。
中医诊断:①脑鸣;②绝经前后诸证,望目结合舌脉,辨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血瘀夹湿。
西医诊断:更年期综合征。
治法:补肝肾之阴,平肝潜阳,活血利湿。
处方:天麻钩藤饮加减。煅龙骨15g,煅牡蛎15g,石决明12g,怀牛膝9g,钩藤6g,僵蚕6g,天麻9g,泽泻12g,骨碎补6g。7剂,水煎服。
二诊(2004年3月17日):药后脑鸣、耳鸣声均减小,但仍听力差,头懵,夜间重。余症同前,舌淡黯粉,苔白厚,脉细沉,左寸尤甚。辨证同前,治以补肝肾,养血活血,佐以清气息风。处方如下:生地黄12g,赤芍12g,当归30g,川芎6g,黄芩6g,僵蚕6g,骨碎补9g,石决明15g,枸杞子60g。7剂,水煎服。
三诊(2004年3月24日):诸症均减,轻度脑鸣、耳鸣,听力减退,下午5~6时明显。上方加苏木6g,泽泻12g,生苡仁30g。7剂,水煎服。
四诊(2004年3月31日):药后效果明显,舌淡粉略黯,苔白厚,脉迟尺沉。标渐去,再顾本,予益气补肾,活血祛风化痰,处方如下:生黄芪60g,炙黄芪30g,石菖蒲15g,郁金12g,僵蚕6g,骨碎补9g,当归12g,天麻15g。7剂,水煎服。
五诊(2004年4月7日):脑鸣耳鸣均已明显减轻,唯听力尚未恢复,舌淡粉,略黯,苔白厚,右脉弦,左脉沉滑。上方加清肝化痰热之天竺黄6g,龙胆草6g。继服5剂。
六诊(2004年4月14日):头鸣耳鸣无,仍头懵,听力减退,纳可,二便调,舌淡粉略黯,苔白厚,脉沉滑寸沉。法以镇肝息风,安神定志化痰。拟方如下:灵磁石60g,石菖蒲15g,远志9g,白茯苓30g,骨碎补9g,怀牛膝9g,僵蚕3g。7剂,水煎服。
经电话随访,患者脑鸣耳鸣已愈,仍听力减退,因工作原因未再继续服用中药汤剂。
按:本病案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王师根据舌苔脉象及望目(主要根据后者)辨证为气虚血虚,郁热夹湿,治疗时并没有直接补益气血清热利湿,而是采取分步治疗的办法,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首先以镇肝息风,补肾活血利湿之剂治疗脑鸣耳鸣,用煅龙骨、煅牡蛎、石决明、钩藤、僵蚕、天麻镇肝息风,泽泻养阴利湿,怀牛膝、骨碎补补肾气之不足,引热下行;僵蚕活血息风。二诊时脑鸣耳鸣明显减轻,减少镇肝药味,加强补肝肾养血活血之力。其中生地黄、赤芍、当归、川芎、僵蚕养血活血,骨碎补、枸杞子补肝肾,黄芩清热,石决明平肝,合用共达药力。四诊时顾本,予生黄芪、炙黄芪益气,其痰湿之症突出,遂加用石菖蒲、郁金化痰祛湿,再配合活血祛风之剂。其后诸诊均在此法基础上加减而愈。
(整理:提桂香、王斌 审阅:王今觉)
2.周超凡医案(1则)
更年期综合征三阴不足、膀胱开合失司之经断前后诸证,以温补三阴、补肾缩尿收效。
个人信息:王某,女,50岁。
初诊:2014年4月20日。
主诉:停经一年,夜尿3~4次,烘热汗出。
现病史:停经一年,烘热汗出,胃寒失眠,夜尿3~4次,便秘。
检查:舌红苔白,脉细数无力。
中医诊断:经断前后诸证,属三阴不足,膀胱开合失司。
西医诊断:更年期综合征。
治法:温补三阴,补肾缩尿。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缩泉丸化裁。熟地20g,山药15g,山萸肉12g,淫羊藿12g,桑螵蛸12g,益智仁12g,台乌药10g,酸枣仁20g,首乌藤20g,肉苁蓉15g,炙甘草6g。7剂。
二诊:2014年4月27日。出汗症状减轻,夜尿减少。继服前方7剂。
三诊:2014年5月4日。患者初诊症状基本消失,但因生活原因脾气暴躁,焦虑多疑,希望借助药物治疗。故之后的治疗以改善情志方面的症状为主,在此不作赘述。
按:三阴不足,故有“烘热汗出,脉细数”的症状。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少阴不足,则膀胱开合失司。故出现烘热汗出、夜尿频。方用六味地黄丸中“三补”补三阴,用缩泉丸补肾缩尿。用酸枣仁、首乌藤养心安神,加肉苁蓉润肠通便。
周老处方用药,常以中药功效为主,药理学研究结果为辅,选择最合适患者的中药,兼故患者的体质及多种症状。此方中乌药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药理学研究证明乌药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兴奋和增强胃运动节律,显著抑制溃疡的形成。用在此处,既缩尿,又暖胃,一石二鸟。
(整理:咸庆飞 审阅:周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