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高管内斗两败俱伤
第一个向大山发难的是公司里与自己平级的赵总,赵总比大山早来一年,也同样是老板引进的空降兵。
大山刚来的那天,赵总并没有出现在欢迎的人群中,是小股东单独介绍两人认识的。在两天以后,赵总突然趁没人的时候,偷偷跟大山说:“不要中了他们的毒了!”
大山诧异的看着赵总,不知道赵总何出此言?但是,赵总并没有深入解释这句话,而是快速的消失了。
同时,公司里开始流传空降过来的大山只会大公司的玩法和套路,大山不懂小公司的运作特点和方法。
大山也不知道这话是从谁开始传出来的,公司里曾经热情欢迎自己的人也开始躲着自己,似乎自己对他们有着莫大威胁。
大山很想弄明白:为什么这些员工前后几天差别这么大?这时候,传来了对自己的投诉。
有的投诉说大山和员工们有距离,不愿意和大家打成一片;有的投诉说大山说的话不接地气,大家听不懂;有的说大山太官僚,不愿意到一线、拜访客户……
甚至还有人投诉说,大山作为新来的空降高管,搞关门主义,自己独立搞一套,在搞什么也不告诉创业老功臣们。
大山感到很苦恼,感觉自己到这里不是做高管的,而是来被当成新兵蛋子,是来被老兵油子修理的。
无奈之下,大山去找老板。
老板笑嘻嘻的说:“要理解他们!他们都是一线血拼,打出来的,没有什么理论和套路。没有他们当年一路奋勇拼杀,就没有公司的今天,也没有你现在的位子。”
大山打算说些什么,老板打住了他,说:“很明显,你比他们高,否则我们也不会请你过来。但是,要想让他们尊重你,要靠你,不能靠我。”
说到这里,老板盯住大山的眼睛说:“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大山知道老板不是一个把话说透的人,他总觉得这背后有很多故事,也不想再和老板多说,就出去了。
大山从老板的办公室里出来没多久,小股东就来了。
小股东诚恳的说:“大山,你要理解我们这样的小公司,我们找人不容易,很难很难!我们不像你们大公司,有品牌、有地位、有高收入,可以轻松请人来,也可以请人走。”
对于这一点,大山很认可。
“我们这里来了一个人,都不愿意让他走,”小股东说,“走了一个人,我们要再找一个人,不知道要费多少劲。”
“你放心,我们肯定是要建品牌的,”小股东凑近大山,低声说:“现在这些人可能将来都会换掉,但是现在不行。”
小股东这么一说,大山明白了老板和小股东的苦衷,也相信他们的处境。
“那我该怎么办呢?”大山问。
“多教教他们,”小股东说,“这些人跟我们辛苦打拼,真的换掉,我们也舍不得!感情上也接受不了,你先教他们,能出来几个算几个。”
大山点了点头,觉得小股东说的也有道理,毕竟是艰苦创业出来的,还是有感情的。
于是,大山就按照小股东的话,找了几个自认为有潜力的人进行了沟通,把自己多年积累的业务思路和技巧告诉他们。哪知这几个人都不感兴趣,没过多久纷纷找理由跑开了。
在大山还在纳闷的时候,关于大山的投诉又开始了——大山讲的东西太理论了,不实用!
大山明白自己还在包围圈里,还没有突围出来,他开始思考自己如何才能突围出来。
就在大山还在苦苦思索突围之策的时候,老板却没有停顿的意思,他充分发挥小公司又快又狠的特点,不断的调动大山,一会参加销售业务会议,一会参加品牌建设研讨会,一会参加管理优化会。
大山不停的转换会场,对会议的内容和进程没有完全理解就进入下一场会议,完全无法把控会议主题,只能被动的跟着会议的节奏走。
慢慢的,大山又开始觉得自己又身处战场之中了。自己还在费力的摘老板挂上的哑铃,耳边的无线电不断传来老板的催促声:“快!快移动!赶紧抢占左路制高点!快——”
在老板的一再催促下,大山只能拖着笨重的哑铃迟缓的挪动,完全没有自己以前的敏捷和迅猛。
大山费力的挪动了没有多久,无线电里又传来老板尖锐的呼喊声:“快转移!快转移!制高点已经被敌占领,迅速抢在右边的土沟里,进行埋伏!进行埋伏!”
在大山费力的转换前进方向的时候,四处的攻击四起,不停的有人朝自己打枪、泼水、甚至扔手榴弹。
大山被打得又痛又烦,浑身湿漉漉的,完全没有空降兵那样的干爽和干脆!大山抬眼看了一眼前面的土沟,根本起不到掩护和隐藏的作用,正在犹豫要不要朝那里移动,这时候,老板忽然出现在自己的眼前,说:“我们是小公司,就是要快!我们不可能一次达到目标,必须要不停的试探、转移,才能找到机会!快!”
老板不由分说的催促起来,大山不得不又开始了缓慢的移动。耳边开始出现刺耳的嘲笑声:“空降兵?还不是变成了又湿又慢的乌龟兵!!!”
大山感到莫大的耻辱,他想奋力洗刷这无端的耻辱!但是,他就是快不起来,也轻不起来!
这时候,赵总以前讲过的话突然从自己脑子里冒出来:“不要中了他们的毒了!”这句话猛地惊醒了大山,他猛地停了下来,做好防御,机警的看着周围。
看到大山的动作,四周的黑影也警觉起来,纷纷后退,然后大山的无线电里又传来老板更加严厉的催促声!
这次,不论老板怎么催促,大山也没有前进一步,他在机警的观察着每一个可能的攻击,随时准备进行致命的反击。
四周的黑影也觉察到了大山的防备,退的更远了。不久,大盆大盆的污水被泼了过来,大山的身上越来越湿,越来越臭,熏得大山自己都快受不了。
然后是密集的手榴弹开始扔过来,炸的大山的手脚生疼,他不得不离开自己防守的小窝,开始隐秘的移动。
但是,在围攻他的黑影眼中,他的移动既缓慢又明显,手榴弹和污水一路跟着他移动的身影。
“早点投降吧!”黑影中甚至传出肆意的狂笑声。
“投降?”更大的耻辱漫上大山的心头,他明白如果想要摆脱被动的局面,必须甩开老板。
大山直接来到老板的办公室,老板对于大山的到来毫不意外。
“老板,我们是要建品牌,对吗?”大山问。
“是,但是我们必须先解决生存问题。”老板回答说。
“是,我们是要先解决生存问题,”大山紧接着说,“我们该收的粮食要收,我们也要为建品牌做准备。”
“你是领工资的,我是发工资的,”老板不以为然的回答说,“在我看来,还是要先把这些人养住了。”
“我们建品牌和打粮食不矛盾。”大山说。
“是不矛盾,那就赶紧抢粮食去呀!”老板不由分说地吩咐着。
“但是,我们现在做业务的方式不对。”大山说。
“怎么不对?”
“根本就没有布局。”
“布局?”老板被激怒了,“明天的饭都不知道在哪儿,还布局?”
“打粮食和建品牌根本就不矛盾,需要系统布局,”大山抢着说,“销售网络的规划、渠道系统的布局、销售专业能力的提升、客户关系的稳固、服务品质的提升、客户口碑的形成……”
“客户?”老板打断了大山的话,“在我这里,首先是内部客户,员工不满意,谁有动力搞定外部客户?”
“内部客户?”大山反问。
“是呀!我这里的员工不是员工,都是合作伙伴!”老板气恼地说。
“合作伙伴?”大山怔怔的看着老板,耳边仿佛想起了黑影们欢快的叫喊声和兴奋的欢呼声。
“但是,他们的专业性不够,难以承担业务的新要求,更难以承担品牌建设的重任。”大山强调说。
“我们的销售渠道遍天下,我们的客户关系也很牢固,你以为这些都是我干出来的吗?”老板狠狠的对大山说,“都是他们干出来的!”
“但是,这不是品牌,并且离品牌还很远。”大山毫不客气。
“先打粮食。”老板强调。
“那你们找我来干什么?打粮食?”大山快忍不住了。
“是先打粮食!”老板强调了一下。
“为什么不是先布局?”大山问。
“我们是小公司,朝不保夕,没有多余的钱和人工让你们做试验!”老板毫不客气的说了实话。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自己挣钱,然后用自己挣的钱建品牌?”大山问。
“我不是这个意思!”老板说,“我的意思是先打粮食,有了足够的粮食就可以腾出手建品牌。”
大山知道老板在狡辩,这也是这类老板的通病。
大山开始为自己当初决定的草率感到懊悔。对于今天的局面,当时的他是有预感的,只是当时的他太过自信了,一贯的成功使他以为换了环境还可以同样成功。
今天的大山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
老板也看出来了大山的动摇,开始缓和语气,说:“我们是小公司,每一分钱都是兄弟们辛辛苦苦打拼出来,要用在刀刃上。”
“没有十分充足的理由,我很难把钱投在不能直接变出钱的地方。”老板已经退了一步。
大山知道老板也是说实话,对于这个发展阶段企业,还能指望什么呢?
这一次与老板的正面交锋,虽然没有说服老板,但是也为大山自己争取到了足够的自由度。
作为通信行业龙头企业的优秀业务干部,大山对于如何开展业务非常熟悉,他也知道该如何有步骤地开展品牌建设,大山已经决心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步骤前进。
这时候,小股东又适时的出现了。
他在不停的宽慰大山,说:“你们都是大企业的优秀职业经理人,一出生就是含着金钥匙的,你们的公司虽然不会给金山银山,但是会给你们提供相对充足的任务经费,还有足够的专业训练,但是对于创立时一无所有的企业,怎么办?哪有这些经费、物资和专业知识?”
“都是靠在市场中打出来,磨出来的。”小股东语重心长的说,“从老板到一线员工都是一样,都是千辛万苦磨出来的。”
“但是,他们也不能否认先进的管理和专业训练呀!”大山反驳说。
“唉——”小股东深深叹了一口气,说:“你要是遭遇过面对困局,一筹莫展,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还要硬着头皮往前冲的境遇,你可能就能理解他们了。”
“正因为这样,更要学习先进的业务知识和专业的技巧呀!”大山强调说。
“他们要是能这样,就不在这儿啦!”小股东说,“他们要都是这样的人,就只会出现在你们那样的公司,跟你是同事,就不会出现在我们这样的小公司了。”
大山一想也是,这些人也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适应环境。
“理解他们,适应他们,他们不是坏人。”小股东继续宽慰着,“他们甚至有些可怜,真的。”
对于这一点,大山也很认同,他不想伤害这些人,也不想被这些人伤害。
“那你们还做品牌吗?”大山认真的问。
“当然要建品牌,这是我们的创立这家企业的初心。”小股东说。
“那你们还指望这些人跟你们一起去建品牌吗?”大山继续问。
“不要为难我们,我们也很为难,”小股东真诚的回答,“我们有很多难处,我们也常常无能为力,请你理解!否则我们也不会请你过来。”
大山觉得小股东说的是实话,他们确实有很多无能为力的难处,在别人为难的地方不正是体现自己价值的地方吗?
经过这次与老板和小股东的对话,大山觉得自己的身体轻了许多,老板挂在自己腰上的哑铃也少了几个,虽然还不能腾跃,但是已经可以灵活的奔跑了。
那些黑影也开始远离大山,他们在远处欢聚,聊得热火朝天、兴高采烈,只是他们都离大山远远的,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的攻击。
大山的环境开始清净了,他也可以梳理自己的业务思路了。
这家企业的行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客户量正在不断扩大,这是扩大销售规模和建立品牌的最佳窗口期,并且这个行业是个细分领域,进入的人并不多,竞争的高手相对少,也为形成竞争优势带来了一些便利。
但是,有一利就有一弊,愿意进入这个行业的优秀人才也少,大山如果想要建立高水准的业务团队,必须要从行业之外引进不少人才。
这家企业虽然成立时间很长了,但是只是刚刚度过了草创期,还处在艰难的生存状态,既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业务模式,也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客户积累、人员训练方面的积累也很弱,也就是老板自己说:“一直都在奔着赚活命的钱去了。”
这家企业的专业能力也很弱,虽然业务员的拉关系的能力很强,到处在编制关系网,但是这些业务员对于本行业、本产品的专业知识少得可怜,虽然见了客户热乎乎的粘上去,离开了客户又是热情的念叨、又是送礼请客、发信息问候,却无法提供深入和持久的专业价值。
通过行业、企业的大致分析,大山觉得这个行业还是有可为的空间,企业也有巨大改进潜力,是可以发挥一番的。
至于具体的业务操作步骤,是先优化渠道网络,还是先提升专业能力,还是先提升客户服务口碑,大山还没有想好。
老板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先打粮食。”如果没有这些限制,大山完全知道该怎么着手,但是老板的思想意识和这些老员工的观念难以确定的因素。
这些打拼出来的老员工有在市场中反复打拼的经历和经验,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固化了自己的观念和技能,很难改变,更可怕的是他们已经形成固有的利益势力范围,这也是他们不断攻击大山的原因之一。
想到这里,大山一方面为自己的思维敏锐和专业能力表示满意,另一方面也感觉到后怕,认识到自己有些幼稚。
从行业的阶段来说,这个行业大有可为,但是从这家企业来说,不仅仅还没有渡过生存期,更可怕的是一些老员工已经有了山头主义思想,并且封闭顽固,拒绝接受先进的思想和方法。
想到这里,大山认识到必须实行企业再造,改变封闭思维,优化员工队伍,才能改变这家企业业绩原地踏步,天天朝不保夕的不利局面。
然而,在这些人还吃不饱饭的时候,提出企业再造,以他们的思维,不炸开锅了吗?大山又犯了难。
他不禁想起了商业模式研讨会上,国内职业经理人的话;“你们太理想主义了!现实是资源严重匮乏的,能在匮乏的资源条件下把企业办起来才是普通企业主办成明星企业家的关键!”
到了现在,吃了惨痛的教训之后,大山才听懂那位国内职业经理人在说什么。缺乏相同的经验,你听别人的话,有时候就像呼吸进去的空气,进来了,很快又出去了,不留一丝痕迹。
“怎么才能一边打粮食,一边进行企业的优化改造?”大山想把两者结合一下,既有基于现实的妥协,又有为未来的筹划?
大山觉得这个思路很好,但是首先是保证自己的安全。经过这几天的惨痛经历,大山充分认识到空降兵光辉的形象背后也是伤痕累累,血迹斑斑。
大山也曾经在财经报道中读过一些大碗空降兵“兵败”、“惜别”“饮恨”……那时的他,仅仅把这些报道当成故事在读,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这其实一段惨痛的真实经历,是一段段空降兵内外交困、痛失战机、饮恨退却的惨痛战例。
大山又想起了曾经的军事教员张教员,想起了他语重心长,却又唤不醒沉溺于肤浅喜悦中的年轻骄子们的无奈神态。
大山第一次感受到揪心的痛!
不多久,多年以来形成的职业素养在提醒大山,不要再遐想了,赶紧行动。
思路大致清楚了,确实该行动了。但是,当大山准备着手行动的时候,发现自己孤身一人。
老板和小股东邀请大山过来共建品牌的时候,双方并没有约定大山的职权范围和管理幅度,大山被自己的一腔热情和过分自信所鼓舞,一股热血的就过来了,到了清醒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多少可以调动的资源。
老板是肯定指望不上的,他这个人的心思很难捉摸,也不会让别人知道他内心真实的想法;那些老员工,正在想法设法的孤立自己,甚至是敌视、攻击自己,根本指望不上;小股东,一副和事佬的样子,然而时时刻刻都在维护自己的老人……
大山感觉自己刚甩下了一堆包袱,可以灵活行动了,可是又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中。他感觉自己还是像孤身空降到敌后,四面都是敌视的眼睛,每一步很危险,每一步都要谨慎。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背着降落伞还在空中愉快的飘着时候,底下的人就已经对他布好了针对性的口袋,而自己还蒙在鼓里,觉得欢迎的场面会永远持续下去。
“市场不相信眼泪!”困境反而激发了大山的斗志,他要尽快寻找合作的资源,打开局面,扭转局势。
大山和赵总坐到了一起,两位都是空降兵,一前一后。
大山原以为赵总和自己同样是空降兵,会有许多共同语言,但是赵总的态度很冷淡。两个人没说几句话,就结束了。
大山不理解赵总的态度,如果说那些老员工对大山孤立,大山还能理解,同为空降兵的赵总为什么也对自己如此孤立呢?
还有赵总曾经说过的那句含糊的话:“不要中了他们的毒了!”到底是什么意思?
总之,大山在这家企业里没有找到盟友,没有人愿意按照他的思路和步骤做事,也就意味着如果大山还要在这家企业呆下去,他只能靠自己,孤身一人。
所谓的空降高管,只是一句空话,甚至是一句笑话,大山现在才明白那些老员工为什么敢肆无忌惮的嘲笑自己?甚至是攻击自己。
因为他们早就知道大山的空降只是一次个人行为,他最终谁也指挥不了,谁也不用怕他。这是大山没有想过的,他原以为正常的组织观念要有,但是他错了,对于这样的草台企业,哪里有组织观念?
正如老板自己说的:“这些是内部客户,是合作伙伴,没有这些人,公司早散架了。”
大山这才开始感觉自己的无力,他仿佛是刚才从空降中落下,刚刚摆脱追兵的围堵,躲在一个阴暗的洞里喘息。
四周依然是未知的危险,自己又累又冷,又没有援兵,外面的环境不熟悉。每一处草丛、每一棵树后,每一个土沟后面都可能隐藏着一双敌视的眼睛,引发一连串危险的攻击。
虽然,大山有把握赢得最终的胜利,但是如何度过眼前的难关呢?
虽然大山还没有清晰的解困办法,但是在现实中,他和赵总就火拼上了。
在一次业务会议上,大山与赵总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对于新开发的销售区域,赵总主张直接派人过去,发挥主动性和原有的经验,建立渠道,收获粮食。
老板对这个思路很满意,希望赵总尽快落实。
大山反对这个方案。
“你为什么反对?”赵总不满意的反问。
“原有的业务经验是有效,可以直接产生销售收入,”大山说,“但是,我们现有的销售人员专业知识弱,找到的渠道代理商也都是专业基础弱的,最终形成的销售并不理想。”
“你小看我们业务人员的能力?”赵总不客气的质问。
“我没有评价的意思,我们需要提高销售的效率和盈利能力,”大山说,“公司一直以来盈利能力都不太强,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投入,因此,我们不能光想着打粮食,还要想着提高粮食的产量。”
“你以为就你懂销售呀!”赵总不客气的甩出话来,老板的脸色也不好看。
在场的业务干部和骨干业务员也加入了进来,对大山群起而攻。
大山无意与他们争吵,老板虽然不满意大山的方案,但是也不想看到内部争吵混乱的样子,他怒气冲冲的结束了会议。
会议结束没多久,就传出来“大山不了解一线市场,尽说没用的”的指责声。慢慢的,大山也知道这些指责就是从赵总那里传开的。
通过一番了解,大山才知道:赵总不是科班出身,也是从一线摸爬滚打出来的,是在别的企业一路打上去,做了高管,再空降到这家企业。
赵总做业务的套路是又快又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是赵总的业务信条。所在的企业换了,但是赵总的风格没换。
赵总经常训人,经常能把业务员训得哭鼻子,但是赵总又很疼爱这些业务员,经常带着他们猛冲猛打,让大家感受战斗的豪情和血性!
很多业务员很喜欢赵总,愿意跟着赵总做事。
赵总虽然做事勇猛,但是一直以来业绩不是太好,跟着他的业务员收入也不高,只是过了一回瘾。
同时,赵总的火气不小,看说不顺眼就是对着他一阵猛轰。赵总一直就看不惯大山,觉得大山什么事情都要有条理,又有步骤,觉得大山太理论化,太书本化,不能实用。
至于老板为什么找大山来,赵总虽然鲁猛,心里也很清楚,赵总也是做业务出身,对于老板的心思太懂了。
“老板?品牌?”赵总早就在心里打了几个问号,他也曾经暗示过大山,但是大山压根就听不明白他的意思。
自那以后,赵总对大山就更加不感兴趣了。
这一次的业务会议,是赵总和大山的一次直接对撞。
大山也算是知道了攻击自己的人的其中一位是谁,他曾经以为只有那些老员工才是不断攻击自己的人,当他知道同为空降兵的赵总也是攻击自己的人之一时,难免有些伤感。
看来空降兵只是自己的理解,人家赵总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是空降兵。赵总就认为自己是步兵,天生就是端着刺刀向前冲的,越勇猛他越喜欢。
但在大山的眼中,赵总的步兵最多只能算是传统步兵,既不懂得抢占要点,也没有配备坦克、重炮等重型武器,就是靠着炸药包和手榴弹的轻型步兵,要想取得重大战果,难!
如果靠赵总的思路和方法去建立品牌,根本不可能。但是,赵总还团结了一批老业务员,至少在作风上,他们之间还有很多共同语言。
而大山虽然想法先进,但是至今还是单枪匹马,孤身一人,进退不得。
老板对赵总和大山之间的冲突很不满意。他欣赏赵总的作风,但是不满意赵总团队的低效益,天天嚷着“冲呀!”“攻呀”,声响很大,阵势很猛,但是到年底了,利润平平,勉强维持。
他同样不满意大山凡事高举高打,高装备、大投入。他知道自己的家底,搞几样高大上的装备就会把自己的家底掏空,打几个饱和攻击就能把家底打光。
“这两个家伙就不能融合融合?互相取长补短吗?”老板也在苦恼当中。
一群人一天到晚打大山的小报告,恨不得立刻把大山清除出去。老板虽然在面上安抚这些老功臣,自己心里早就骂开了:要是你们这帮鬼崽子靠得住,还需要我到外面去请空降兵吗?还不是你们孙子自己无能!
安抚归安抚,老板还是要协调赵总团队和大山的关系,毕竟大将闹矛盾,吃亏的是老板。老板的算盘精着呢,他打算进一步推动赵总和大山的互相学习。
他舍不得把业务大权交给大山,也不愿意真正的投入资金实施大山的业务策略,他的如意算盘是赵总和大山的思路融合,赵总带着业务员按照大山的思路前进,或许就是巨大的效益改进;而大山能够放下自己的空降兵的身段,当几天实实在在的步兵,炸几个碉堡、攻几个山头,也产生点实际效益。
然而,不论老板怎么努力推动,赵总和大山之间就是互不买账。赵总还是坚持认为大山满脑子就是理论,一点实用都没有;大山则坚持认为赵总就是一身鲁莽,不成大器。
老板费力协调了半天,收效甚微。
老板也感觉到乏力了,他深深的认为管理是个很费力的事,尤其是遇上一帮顽固不化的家伙!
但是,他觉得自己一辈子总是遇上顽固不化的人!这一点,让老板自己也很受挫。
对大山的攻击一天一天在升级,虽然这些攻击已经不再直接打在大山的身上,而是在背地里打在大山在这家企业的职业命运上。
有的说老板花大价钱请了个废物,光拿钱不干活;有的说老板被人洗脑了,就知道追求乱花钱不产生实际效益的蠢事;也有人说,大山是个野心家,总有一天会搞政变,端了老板的老窝……
这些话是大山听不到的,但是这些话已经让老板对大山慢慢失去了耐心,也开始产生了怀疑。
当然,老板对赵总也没有太多好印象。当年,有人把赵总介绍给老板的时候,老板被赵总充满力量的气概和勇猛的精神所感染,觉得他是做业务的一把好手,放心的把业务大权交给了赵总。
可是赵总的作风是光打雷不下雨,业务员们在赵总的带领左冲右突,收获寥寥;而且老板还经常收到对赵总的投诉,作风强悍,对人太严厉,经常弄得员工哭鼻子。老板对赵总实在是很失望。
老板觉得自己对赵总是看走了眼。他开始有意识的限制赵总权力,有时候会自己亲自干预,直接指挥业务员。
赵总虽然鲁猛,但是在企业政治上还是很敏感的,他立刻感受到了老板对自己的不信任,他也开始秘密培植自己的铁杆,以防不测。
而这些,都是大山所不知道,他还在考虑怎么落实自己的业务策略,怎么实现企业的品牌梦想。
大山知道自己是空降兵,注定是要到陌生的敌后执行任务的,但是张教员也教过:空降兵是需要大量地面步兵配合作战的,不是赵总那种蛮干式的轻型步兵,而是配置固定火炮和移动重型坦克的机动重型步兵。
张教员讲解过地面机动重型步兵和空降兵的协同作战:首先由重型步兵对敌正面重要目标进行炮火覆盖,对敌机动目标予以移动火力打击,再由空降兵从空中对敌纵深后方薄弱而重要的目标进行突袭,配合地面机动步兵的行动,彻底击败敌军。
大山和同学们曾经就这幅图景展开了想象:在苍茫的战场上,威武勇猛的火炮集群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一阵阵高能炮弹呼啸着飞向敌阵;一辆辆钢铁猛兽低吼着迅猛前插,不断消灭着沿途的敌哨……在他们的前面,在敌人的后方,一朵朵空降兵的巨伞在绽放,空降兵们从天而降,出其不意的打击着敌人后方的关键据点。
前方后方配合,空中地面协作,重火力与轻武器协同,在一个大跨度空间展开波澜壮阔的协同作战。
大山和同学们都为这幅场景感到鼓舞,也为自己将来能成为其中一员而感到自豪!
但是,在现实中,大山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无奈。既没有威力强大的重型武器,也没有地面武装与空降兵的配合,有的只是互相的指责,互相的攻击。
他很想跟赵总讨论一下空降兵和地面步兵的配合问题,但是他感觉也不会说得通,因为在赵总的思想意识里,勇猛无前就是赵总的业务思想,他的用兵思想是空降兵当轻型步兵用,轻型步兵当轻型装甲车来用,冲就是啦!
要是换一个思路,撇开赵总,怎么才能找到重型武器?怎么才能获得机动灵活、愿意配合的地面步兵呢?
想到这里,大山感觉到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不能被现实的表面所蒙蔽,需要透过复杂的现象,抓住问题的核心。这是以前通信标杆企业的领导人经常告诫员工们的话。
大山没有想到这句话,在这个时候用上了,他的很感谢那位通信标杆企业的领导人!
更深层次的关键是老板和小股东必须是真心实意的想做品牌,而不是一个口号忽悠人。在这个问题上,大山并没有太多的把握,尤其是老板的为人让大山很不放心。
但是,这个答案怎么能获得?大山也很犯难,这么重大的题目,没有多少人会直接打保票的。
或者说要建立品牌的决心、艰辛艰苦的过程及其承担,不是有很多人可以杠得起来。大山不确定老板和股东深入了解品牌的内涵以及相对应的付出,包括赵总那句“不要中了他们的毒了”话里的暗含的意思,也让大山寻味。
看来,他只能先问一些具体操作层面的承诺。
大山找到了小股东,向他说明了建设品牌的大体方案,也讲了渠道建设的关系销售和专业销售的配合,还有媒体营销的设想。
小股东听了大山的方案,他自己虽然想不出来这些完整的方案,但是他毕竟在顶级学府的课堂里听过整合营销的内容,他大体认可大山的思路。
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小股东并不认可大山的操作步骤。
“为什么?”大山不解的问。
“因为我们一直是野蛮生长。”小股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