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选题背景
(一)现实寻根需求的感召
今天在川、渝地区普遍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要问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有关“麻城孝感乡”的口碑传说,世代流播,承载着诸多历史文化信息,但至今缺乏讲清其来龙去脉、发展演变的学术著作,致使该问题仍是困扰巴蜀民众的一道难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逐步改善和提高,在由温饱社会向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中,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空前高涨。自2008年国家将“清明节”规定为法定假日以来,一个以编修新家谱、开展宗亲联谊和文化寻根为特点的热潮正在广大城乡迅速兴起。尤其是近年来,一波接一波的川渝民众,试图按照口碑传说以及族谱、碑刻的记述,在湖北某个地方寻找到自己祖先生活的家园,表现出了一种令人感动的执着精神。古今中外文化发展历史证明,重大学术研究选题的产生,往往来自现实生活的感召;现实生活的强烈需要,催生了无数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课题。本课题组成员——四川省社科院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团队,长期致力于四川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受现实生活中文化寻根活动的感召启发,在专业本能和社会责任的合力推动下,开始关注“麻城孝感乡”现象,并由此启动了本课题的研究计划。
(二)移民历史研究的难点
在中国移民史上,在有迁徙历史的人群中,有大量移民后裔声称自己祖先来自同一个很小的地方,这种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日本学者将这种祖先“从同一个地方迁移过来”的现象,称之为“祖先同乡传说”。在这些传说中,作为某一地区祖先来源地的地名,小至一乡、一村、一巷、一坝,乃至一座城门、一棵树,往往记述得十分具体,细致入微。例如在华北以及江苏、安徽、陕西和东北等地,广泛流传“祖先来自洪洞大槐树”的说法;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们多将“南雄珠玑巷”视为祖籍地;福建“宁化石壁村”则被客家人视为其渐次南迁的祖地;“苏州阊门”被苏北地区人们视为祖籍地;江西鄱阳“瓦屑坝”被安徽及鄂东地区人们视为祖籍地;山东“枣林庄”被皖西丘陵地区人们视为祖籍地;江西南昌“筷子巷”被荆湖平原地区人们视为祖籍地;在川渝地区则称祖籍来源于“麻城孝感乡”,等等。这些移民发源地被千百万移民及其后裔世代牢记在心中,绝不是偶然的,其中必然经历了数不尽的历史演变,蕴藏着一时难以说得清楚的文化奥秘。这无疑是移民史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环顾国内的移民史研究领域,虽然对于各地的共同祖源现象有所关注,但总体上讲,研究还不深不透,与广大民众的期盼还有不小的距离,无法满足其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因此,将“麻城孝感乡”现象作为移民史研究的一个难点来攻关,势在必行。
(三)精神家园建设的呼唤
本课题所研究“麻城孝感乡”现象,就本质讲,是一定地域文化认同的问题,反映了民众文化生活中的精神归宿。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一种凝聚中华儿女、华夏子孙的文化积淀和集体认同。它的构成要素是多方面的,从各个区域的历史文化中提炼出的共同的认同要素,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3月,川、渝分治前,四川人口上亿,是中华大家庭中人口最多的区域。存在于此区域几百年之久的“麻城孝感乡”现象,流传范围之广、人数之多,堪称罕见,至今仍迷雾重重,隐藏在其中的区域文化整合、文化认同的规律有待破解。由这一现象所派生出来的区域文化认同问题,与全国其他地区存在的同类祖源现象一样突出,不失为研究全国共有精神家园的典型个案,值得我们花大力气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