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香椿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圆了读书梦

那时,义城集乡下都是泥巴路,下起雨来一脚下去踩出一摊泥水,满鞋满脚泥泞不堪。

父亲回来之后,倾其所有,还加上祖母留下的一点积蓄,首先为乡亲们做了件大好事:在村子里用泥土碎石垫高路基后,修了条横贯南北、长百把米、由三块大石板并列铺成的路。

然后,父亲把自己家的破旧茅草老屋扒掉,在旧地基上扩建盖了一座三进四厢雕梁画栋的大瓦屋,门后的两株香椿树把大瓦屋点缀得更气派了。

父亲勤快豪爽,还置办了一些土地给乡邻耕种。母亲苦做苦累,乐善好施,备受乡亲们敬重。大家按徐家老五房排行下来,尊称父亲为徐八爷,这便是文章一开始就提到的“徐八爷”雅号的由来了。

父亲回乡做了两件大事后,已是囊中羞涩了。他听说芜湖有法国人办的天主教堂,还有他们办的教会学校,在那里读书是管饭吃的。为了进这所读书不要钱的小学、初中,徐东莱颇费了一番心思。首先,他定期领着三儿去这家教堂做礼拜,在认识了当地几位虔诚信教的好心人后,便在他们的引领下见到了教堂中一位会说中国话的洋人巴神父。

那位金发碧眼的男人歪着脑袋打量眼前这个黑瘦不高的小男孩,说:“想到教会唱诗班,参加做弥撒的唱诗活动?”世椿点头回答:“是,我想读书。”露出惊慌神色的父亲忙提醒:“三伢,是问你愿不愿意参加教会唱诗班?”世椿看了一下父亲,又对这位洋人更明白地说:“我参加教会的唱诗班,就是想读书。”这下,不只是父亲,就连那几位引见的好心人也为他捏把汗了。洋人望着世椿那双天真无邪的晶亮眼睛问他几岁,世椿踮起脚跟,挺直了胸膛响亮地回答:“6岁。”父亲的心里更是七上八下了。只见嘴角浮起笑意的洋人不经意地摇摇头,又迅速地点点头,用手拍拍小世椿的肩背,说:“下礼拜就来唱诗班吧。”

此时,心花怒放的父亲不由得暗暗惊喜这个平时话不多的三儿,面对从未见过的洋人,会如此大胆和坦诚。在识破儿子的小心机,踮起脚后跟,挺直胸脯回答洋人几岁的一刹那,他不由得将小世椿在田埂上抓住水牛弯成镰刀的角,背一弓、腿一抬就跃上牛背的机灵联系了起来。他心里对三儿的钟爱便又多了一层,且认定他是子女中可造就之才。回家后,父亲喝了一盏自家酿造的山芋酒,笑眯眯地对母亲说:“从小看苗子,三伢是个好苗子!将来肯定有出息呢。”

当6岁的世椿被领入教堂时,那强烈的好奇心立即被一只黑色的“大柜子”吸引了。“柜子”上的黑白条条,随着弹奏人手指的滑动发出无比美妙的声音,居然能使他的心平静下来而充满了快乐。于是,做弥撒的唱诗活动,便成为小世椿来教会最高兴和最想做的事了。

说来也真奇怪,在农村只会用柳树叶卷起来学鸟鸣的6岁小世椿,竟对那些教唱过的诗歌几遍就会。在教会,小世椿结识了音乐,爱上了音乐,音乐居然成为他一生的好朋友。在日后的生活中,徐世椿一直爱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直至90多岁高龄,仍然乐此不疲。

尽管在教堂,小世椿对赞美诗里的歌词似懂非懂,对传道人宣讲的《圣经》听不懂,听不明白,但是那些赞美诗和教堂里乐善好施的伯伯、阿姨的言行,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撒下了一颗爱的种子。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这颗种子发芽后,徐世椿才意识到:爱是无条件的;爱是一种包容,是一种力量;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作为人不能没有爱心。

小世椿在教会唱诗班的这段经历,终于让父亲实现了三儿进学校读书的心愿,也圆了小世椿的读书梦。

有一年世椿放假回来,走过义城集,再走七八里地便是那个全姓孙的村子,叫板桥孙了。

在岗上,立在这里,小世椿一抬眼就看见自家瓦屋后只有一株香椿树,不禁一阵惊喜,那准是在家的二哥要成亲,把树砍了一株,准备打床柜桌凳呢。小世椿就喜欢在鞭炮噼啪炸响、锣鼓敲敲打打、唢呐高一阵低一阵吹奏声中看热闹。放假回家除了帮父母在田间劳作,和小伙伴游玩嬉闹外,还有什么比抢喜糖吃更好呢?

剩下的一株香椿树,是奶奶为大哥种的,怎么也舍不得砍,后来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在离家七八里的高坎上,徐家大瓦屋后的香椿树一下便吸引住了人们的视线,它威武洒脱地矗立在天地的尽头,在夕阳的万丈光芒里,映照出好似万千碎银闪闪烁烁着的一条弧线,那便是硕大的巢湖了。

每次小世椿走上高坎,都会心头一热,激动起来,仿佛脚底生风,家一下就到了。

每年,当残冬刚尽,田埂的青草还未发芽时,这株香椿树和村子里其他人家的香椿树,便绽出满枝满树的芽嘴,近似紫绛色。那一天一个样往上蹿的芽嘴,在人们不经意中开出一瓣瓣对称的椭圆形红叶,在温暖的阳光下闪闪发亮,简直就像大放光彩的一树红花。当红叶的色泽在太阳的光合作用下,渐现鹅黄嫩绿,张开并一圈圈长大时,一股浓郁的异香便满树地飘散开来。

这时,兴高采烈的小世椿和其他年轻人跃上各家的香椿树,用绑着铁钩的竹竿小心翼翼地采撷这些鲜嫩枝叶。采下来用滚水烫过,加上点油盐一拌,就是一道别具风味的凉菜。要是将多余的用盐一码,晒干了烧肉,那道香味扑鼻、令人垂涎的美味是当地人最爱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