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家庭篇
科学防控/战胜病毒/守护健康
室外天气虽好,四周病毒不少。
疫情依然严重,防控不可放松。
孤独两星期,热闹一辈子。
戴口罩福星高照,不串门福气临门。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28.居家人员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尽量不要外出活动。不串门、不聚集,尽量在家休息。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相对封闭、空气流动差的场所,例如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和展览馆等。
(2)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家庭置备体温计、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品。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且外观完好、无异味或脏污的口罩,回家后可放置于居室通风干燥处,以备下次使用。需要丢弃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随时保持手卫生,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处遮住口鼻。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居室整洁,勤开窗,经常通风,定时消毒。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充分休息。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4)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测量体温。
(5)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29.出行人员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日常生活与工作出行人员,外出前往超市、餐馆等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
(2)出现可疑症状须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佩戴口罩,可选用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与他人接触情况,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相关调查。
(3)远距离出行人员,须事先了解目的地是否为疾病流行地区。如必须前往疾病流行地区,应事先配备口罩、便携式免洗洗手液、体温计等必要物品。旅行途中,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在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场所和乘坐交通工具时要佩戴医用口罩或KN95/N95口罩。口罩在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需及时更换。妥善保留赴疾病流行地区时公共交通票据信息,以备查询。从疾病流行地区返回,应尽快到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进行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离开疾病流行地区后14天。医学观察期间进行体温、体征等状况监测,尽量做到单独居住或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
30.怎样洗手才有效?
以下情况需要洗手: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吃药之前;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做完扫除工作之后;接触钱币之后;接触别人之后;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抱孩子之前;与患者接触后、接触过传染物的更要严格消毒清洗;触摸眼、口、鼻前要洗手;戴口罩前及除口罩后应洗手;接触公用物件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要洗手;从外面回家后要洗手。
洗手时,要注意用流动水和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揉搓的时间不少于20秒。为了方便记忆,揉搓步骤可简单归纳为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七步洗手法
①掌心对掌心搓揉
②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
③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
④双手互握搓揉手指
⑤拇指在掌中搓揉
⑥指尖在掌心中搓揉
⑦清洗手腕
31.佩戴口罩有哪些原则?
基本原则是科学合理佩戴,规范使用,有效防护。具体如下:
(1)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
(2)在疫情高发地区空旷且通风场所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颗粒物防护口罩。
(3)有疑似症状到医院就诊时,须佩戴不含呼气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4)有呼吸道基础疾病患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护口罩。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5)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预防病毒感染无作用。
(6)N95口罩佩戴一次不能超过4小时,否则会引起肺部不适。
32.推荐的口罩类型及使用对象是怎样的?
(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
(2)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效果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疑似病例、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建议一般人群出入人群密集场所期间佩戴。
(3)KN95/N95口罩。防护效果优于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佩戴。
(4)医用防护口罩。推荐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及确诊患者转移时佩戴。
33.使用后的口罩如何处理?
(1)普通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使用后,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丢入“其他垃圾”桶处理,严禁回收及分拣。
(2)对于存在发热、咳嗽、咳痰、打喷嚏症状的人,或接触过此类人群的人,可将废弃口罩丢入垃圾袋,再使用5%的84消毒液按照1:99配比后,洒至口罩上进行处理。如无消毒液可使用密封袋或保鲜袋,将废弃口罩密封后丢入“其他垃圾”桶。
(3)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
34.儿童佩戴口罩应注意什么?
建议儿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 2626—2006 N95等级口罩,并标注“儿童或青少年颗粒物防护口罩”的产品。儿童使用口罩须注意以下事项。
(1)儿童在佩戴前,须在家长帮助下,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使用说明,以掌握正确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方法。
(2)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
(3)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35.怀疑自己或家人得了新冠肺炎怎么办?
如果怀疑自己可能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就不要去上班或上学,也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与家人保持好距离,做好个人卫生,戴好口罩及时到社区接受排查,根据要求集中隔离或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接触过哪些人。
36.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观察?
(1)密切接触者或者可疑暴露者,在没有出现症状时,须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2)如果14天内无疾病流行区的居住史或旅行史,也没有与可疑症状者进行密切接触,但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头痛等症状,症状轻微或没有潜在的慢性疾病,经咨询医生,家庭环境适宜时,可先进行居家隔离。
37.集中隔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采取集中隔离观察的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确诊病例或疑似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天。
(1)隔离人员应相对独立地居住一间房,保持室内通风,拒绝一切探访,做好隔离房间的清洁与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观察期间不得外出,如果必须外出,经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并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2)隔离人员每日至少进行2次体温测定,尽量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确保共享区域(如浴室、卫生间等)的通风良好。
(3)他人进入隔离房间时,应规范佩戴KN95/N95口罩,其间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口罩变湿、变脏时,立即更换。佩戴前与摘取口罩后,都要洗手。
(4)与隔离人员直接接触,或离开隔离房间后,需要及时做好清洁消毒;隔离人员咳嗽、打喷嚏时,需要佩戴医用口罩,或者用纸巾及弯曲的手肘掩护,咳嗽和打喷嚏后立即进行双手清洁。直接丢弃用来捂住口鼻的材料。双手清洁。直接丢弃用来捂住口鼻的材料。
(5)隔离人员的体温计、牙刷、香烟、餐具、食物、饮料、毛巾、浴巾、床单、手机等应单用。餐具使用后可煮沸15分钟进行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餐具,使用后消毒丢弃。
(6)戴好一次性手套、穿好保护性衣物再去清洁和触碰被分泌物污染的物体表面、衣物或床品,避免直接接触隔离人员的人体分泌物,特别是口部或呼吸道分泌物以及粪便等。
(7)及时进行物品消毒,使用250~500mg/L含氯消毒液或1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每天2次清洁、消毒经常触碰的物品,如床头柜、床架、门把手、照明开关、水龙头及其他卧室家具。每天用有效氯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对物体表面(包括家庭桌面、台面、地面、浴室和厕所表面等)进行一次消毒,还要对隔离人员使用的马桶或痰盂、便盆进行擦拭消毒或浸泡消毒。
(8)单独清洗隔离人员污染的床品、衣物。清洗前不要甩动污染衣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自己的衣服。清洗时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后再放入洗衣袋,使用普通洗衣皂和清水清洗病人衣物、床单、浴巾、毛巾等,或者用洗衣机以60~90℃热水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
38.前往公共场所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与患病人群接触的机会。如必须前往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以降低接触病原体的风险,前提是选择正确的口罩并正确佩戴。同时应尽量避免去疾病流行地区,以降低感染风险。
39.到生鲜市场采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居民前往农贸市场尤其是有野生动物销售的农贸市场购物时,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胳膊肘弯处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避免接触野生动物,不屠宰或食用病、死禽畜或野生动物;回到家,第一时间用流动水和肥皂正确洗手,至少20秒;将外套挂到通风处晾晒。
40.怎么做能够提高自己对抗病毒的免疫力?
(1)均衡营养。日常生活中合理搭配膳食,保证饮食多元化,适当补充蛋白质(如鱼、虾、瘦肉、豆类等)、维生素A(如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等)、维生素C(如新鲜蔬果)、维生素E(如谷物、豆类、坚果等)等营养元素,同时要多喝水,成人每天至少摄入2000mL的水。
(2)规律作息。劳逸结合,成人保证每天7~8小时的充足睡眠。
(3)多做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成人坚持每周3天以上,每次30~60分钟的运动量。
(4)戒烟限酒。吸烟会导致呼吸道黏膜供氧不足,抗病能力会下降,过量饮酒会减弱各种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
(5)学会减压。学会自我减压,让自己有一个平和乐观的心态。
41.什么是“三不三多三戴”?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要“三不三多三戴”。
“三不”:
不聚餐,不串门,不握手
“三多”:
多洗手,多通风,多运动
“三戴”: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42.如何在家进行体育锻炼?
在家中可以进行一些比较温和的体育锻炼,例如,用跑步机跑步或快走,练习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增强体质。也可参照一些运动App,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4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时,我们怎么吃才好?
(1)每天摄入高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不吃野生动物。
(2)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
(3)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2000mL。
(4)食品种类、来源及色彩丰富多样,每天不少于20种食物;不偏食,荤素搭配。
(5)保证充足营养,在平时饮食的基础上加量,既要吃饱,又要吃好。
(6)饮食不足、老人及患有慢性消耗性基础疾病患者,建议增加商业化肠内营养剂(特医食品),每天额外补充不少于2100kJ(500kcal)。
(7)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不要节食、不要减重。
(8)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建议适当补充复方维生素、矿物质及深海鱼油等保健食品。
44.探视病人如何做好个人消毒?
如须探视及陪护,请严格遵守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要求。
探视病人后,及时用含乙醇(酒精)的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使用洗手液/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至少搓洗20秒,然后再消毒。
探视时所穿衣物需清洗消毒,在至少60℃水中浸泡30分钟,或使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
45.私家车如何消毒?
一般情况下,私家车无须消毒处理,处于空旷场所时,做好通风换气。处于地下停车场等密闭环境,建议关闭车窗,打开空调内循环方式进行通风。
司乘人员进入公共场所返回车辆后,建议先用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等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手、皮肤建议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碘伏、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等手皮肤消毒剂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消毒。
46.为什么患新冠肺炎的重症病人多为老年人?
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且自身存在许多基础疾病。因此老年人更容易被感染且容易出现危重症,因此,一定要注意做好老年人的防护。
47.家有老人,需要注意什么?
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开窗通风时,要做好老人的保暖。
咳嗽或流涕者日常需要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者手臂遮挡口鼻,及时洗手。
老人尽量保持隔离状态,单独用餐,不共饮共食,老人用物专门准备。
老人和家人共处时应尽量戴口罩;家人外出回家后需即刻做好个人消毒清洁。
48.老人饮食注意什么?
保证营养;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保证吃好吃饱,适量高蛋白饮食,食物要充分熟透后食用。
有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的老人要注意基础疾病的饮食限制。
49.老人患新冠肺炎,症状有何特别之处?
老人起病时可能不伴发热,仅有乏力或食欲不良。
老人若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均应高度警惕,监测体温,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精神不佳或症状加重,及时就诊。
50.孕产妇居家如何防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减少出门、避免接触。尽量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流密集的地方,不参与聚餐、聚会等活动;避免接触、食用野生动物,不去农贸市场,不生吃奶类、蛋类和肉类。
(2)规范洗手、适时通风。回家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制备食品前后、饭前便后、处理污物后及时洗手,洗手时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搓手最少20秒,用流动水冲洗;注意室内环境卫生,建议室温保持在25℃左右,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
(3)规律生活,适当锻炼。保持正常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清淡饮食,均衡营养,保证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摄入;早、中、晚餐后室内散步(有出血、先兆流产、早产等特殊情况外),动静结合,避免久坐、久卧。
(4)自我监测、及时就诊。自我进行体温、胎心、胎动等监测,有异常情况及时咨询医生或就诊。
(5)做好防护、不要恐慌。确实需要外出时一定戴好口罩,注意保暖,回家后将外套挂于阳台通风处,摘掉口罩做无害处理,规范洗手;有节制地获取信息,可关注“健康湖北”等官方微信了解疫情公告及防控知识,不制造、不转发来路不明的谣言信息,保持良好心态,要谨慎,但不恐慌。
51.疫情流行期间应常规进行产科检查吗?
疫情流行期间,孕妇如无特殊不适,可与产科医师协商适当延后产检时间,自行居家监测。必须产检时,应提前预约,做好防护,尽量缩短就医时间。
52.孕妇可以做胸部CT检查吗?
放射学检查是否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取决于当时的孕周以及放射学检查技术的胎儿辐射剂量。理论上,胸部CT的胎儿辐射剂量没有达到致畸阈值,比较安全。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孕妇在知情同意后到有条件的医院行低剂量胸部CT检查,并采取腹部保护措施。
53.疫情流行期间,产检时间如何安排?
(1)孕满36周前,胎动正常,无任何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孕妇,可以酌情顺延一次产检。
(2)孕满36周,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孕妇,正确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按医生指导的时间到医院完成产检。
(3)孕妇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无论是何孕周,出现任何不适,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尽快到医院就医。
(4)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孕妇是第一个知道的,所以孕妇如果感觉到胎动异常,应做好防护尽快到医院。
54.疫情流行期间,临产前如何应对?
(1)胎儿头位,仅少许见红,无规律宫缩,这是临产先兆,不必惊慌。未收到禁行短信的家庭拿好相关证件、孕检资料、待产包等物品到医院。收到禁行短信的家庭马上联系社区车辆到医院。未禁行的地区建议乘坐私家车前往。
(2)孕妇见红且伴有规律宫缩(10分钟内有腹痛2~3次),应尽快按以上流程到医院就诊。
(3)胎儿臀位,出现规律宫缩、见红,应尽快到医院。
(4)孕妇出现胎膜早破情况(羊水似解小便自阴道流出),应立即平躺,将臀部垫高,即头低脚高位,以最快速度赶到医院,尤其是臀位,减少脐带脱垂危及胎儿生命的概率。
(5)孕妇是二胎,且第一胎时生得比较快,出现临产症状应立即出发到医院为宜。
55.哪些医疗机构可以接诊发热或疑似感染孕妇?
具备发热门诊、产科的医疗机构,各市(州)、县(区)卫生健康委(局)指定的定点医院。
56.哪些孕妇需要到发热门诊就诊?
孕妇中的发热病例首先进行预诊分诊,测量体温并由专门人员指引到指定发热门诊就诊。
57.孕妇疑似病例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或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1)流行病学史。
①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②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③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
(2)临床表现。
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②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
③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孕妇感染早期可能不出现典型的血细胞计数变化。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或无流行病学史,且同时符合临床表现中2条可以诊断。
58.呼吸道病毒感染常规8项检测阳性,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
不能排除。根据现有临床案例,新冠肺炎患者可合并甲流病毒、乙流病毒、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如果常规结果均为阴性,但伴上述临床表现,为疑似情况。
59.孕妇可以服用抗病毒药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吗?
该药已列入HIV孕期首选用药方案。基于动物实验研究和有限的人类报告,该药似乎不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医务人员应向孕妇及家属充分告知使用该药的孕妇获益及胎儿的潜在风险,权衡利弊,当潜在益处大于胎儿的潜在风险时,选择用药。
60.疫情流行期间,疑似或确诊孕产妇是否需要终止妊娠?
应综合分析疾病严重程度及临产情况决定。
(1)终止妊娠指征。
①产科指征。据产科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掌握终止妊娠指征。
②重症病例。呼吸窘迫(RR≥30次/min);或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或动脉血氧分压(PaO₂)/吸氧浓度(FiO₂)≤300mmHg。
③危重症病例。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或者出现休克;或者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2)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
①病情轻,宫颈条件好者,可选择阴道分娩。
②手术终止妊娠指征。胎儿窘迫;头盆不称;重症肺炎患者,病情控制不理想;临产但短时间无法分娩;其他妊娠合并症等。
(3)终止妊娠场所。发热病房中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专用隔离产室或专用手术间。
(4)人员配备。组建由产科、新生儿科、感染科、呼吸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医务人员组成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小组,并准备专用手术及麻醉物品。
61.疫情流行期间,母乳喂养应注意什么?
疑似病例及未痊愈的确诊病例不建议母乳喂养。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可随大鼠乳汁分泌,人类乳汁是否含有该药尚不确定。因此,服用该药期间不建议母乳喂养。
62.疫情流行期间,产后发热要注意什么?
孕妇因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失血,大量水分丢失,机体内环境紊乱致抵抗力下降,产后成为易感人群。无症状的感染者在此期间可能出现临床症状,如出现产后发热在排除产褥期感染,乳胀、乳腺炎等产科情况后,要警惕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如肺炎、肺结核、病毒性感冒等,目前已发现部分病例在产后6~48小时内出现发热,而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因此建议除常规的呼吸道病毒筛查外,可完善肺部CT检查,疑似病例需进一步行病原学检查以确诊。出院后产后发热病人就诊于发热门诊,同时请妇产科会诊排除产科情况。
63.孕产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是否会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是否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或者通过母乳喂养传播仍不清楚,所以对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母亲,其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按病毒感染流程隔离观察两周,暂不喂母乳。
64.确诊或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孕产妇所生新生婴儿应该如何进行隔离?
对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母亲,其分娩的新生儿立即按病毒感染流程收至单间或负压病房隔离观察两周。对疑似感染的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如生后经新生儿科医师评估后不符合收入院标准应立即抱回家,居家隔离;如生后异常需要住院,收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隔离病房或负压病房进行监护与治疗。
65.孕产妇确诊或疑似感染,其新生儿居家隔离期间应注意什么?
目前不确定新生儿是否会被感染或成为传染源,居家隔离期间应做好防控措施:单间隔离、尽量减少照护人员、房间定时开窗通风、照护人员勤洗手、对新生儿的用物做好消毒(高温或75%酒精或84消毒液)等。密切观察新生儿体温、吃奶、呼吸、黄疸等变化,不适随诊。
66.孕产妇确诊或疑似感染,其新生儿居家隔离期间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新型冠状病毒在成人体内的潜伏期为1~14天,建议新生儿至少隔离14天。新生儿尤其早产儿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如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精神反应差、吃奶差、呕吐、黄疸加重或出现反跳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67.哪些新生儿需要排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途径有母婴垂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及飞沫传播(家庭成员间、家庭来访者)、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等,故对符合以下任一条者需要进行排查:
(1)孕产妇确诊或高度疑似感染者。
(2)孕产妇密切接触的家人确诊或高度疑似感染。
(3)新生儿出生后家庭照护人员确诊和高度疑似感染者。
68.无接触史新生儿是否需要排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如何观察?
新生儿若无接触史,无特殊不适,不需要常规排查,按正常新生儿护理。但若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精神反应差、吃奶差、呕吐、黄疸加重或出现反跳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69.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途径有哪些?
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也报道有结膜传播的,因此更要加强防护。儿童因其生理解剖特点和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是极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尤其是年幼儿,且年龄越小,越不容易发现,一旦发病,进展更快,潜伏期最短1天即发病,最长可达14天不等,家长们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不要恐慌。当婴幼儿出现口唇、面色变紫要立即就诊。
70.家长如何帮助儿童防护新型冠状病毒?
家长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规范佩戴口罩,从室外进门后立即更换衣服鞋子,正确处理口罩,彻底全身清洁后再接触小孩。家长自己外出前后、早晚指导小孩一起用盐水嗽口,提高防范意识。
(1)及时正确隔离。家里有疑似病例居家隔离的家长,没有条件和小孩分开的,尽量保证房间分开,疑似家长避免和儿童接触,在家需佩戴合适口罩(疑似家长在家不可佩戴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儿童也应该正确佩戴合适口罩。疫情物资紧缺,有条件应先选择儿童N95口罩,再依次为儿童外科口罩→儿童医用口罩→一次性口罩→儿童棉口罩,指导孩子正确使用口罩。
(2)居家日常防护。疫情流行期间,没有症状者也可能是病毒携带者,应尽量减少对新生儿的探视;与新生儿近距离接触者都应主动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如果来不及用纸巾,应将手肘遮挡自己的口鼻,再彻底清洗手臂),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用流动水洗手。不亲吻孩子,不对新生儿呼气、喘气,不用嘴巴吹气让食物变冷再喂食。不和新生儿共餐具、饮具,新生儿奶具、毛巾等专用且煮沸消毒。母乳喂养者,注意乳房清洁。家长及照护者外出前后均应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规范佩戴口罩,从室外进门后立即更换衣服鞋子,正确处理口罩,全身彻底清洁后再接触新生儿。
(3)严格规范洗手。督促小孩勤洗手,勤洗脸,不乱摸。病从口入,避免年幼小孩吃手,不要用手掏鼻孔,不要用手揉眼睛,告诉小孩手不要碰触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尤其是电梯按钮等被频繁碰触的表面),在家里也不要随意乱摸是儿童防护重中之重。饮食前、大小便后、接触不洁物体后要及时洗手,教会孩子七步洗手法。
(4)加强房间通风。有条件的家庭应每日定时开启空气净化器、紫外线消毒等;受条件限制的家庭每日每个房间轮流通风2~3次每次开窗通风30~60分钟,房间通风时将孩子转移到其他房间,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通风时孩子受凉。
(5)家庭清洁消毒。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每日用75%的酒精和稀释的84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一次,如果有疑似家长没做好防护措施在家里打喷嚏、咳嗽,须立即对所在区域重新消毒。家长频繁使用的手机不要给孩子玩、看,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每日须清洁消毒。孩子的玩具、学习、生活用品等能耐高温的,可用消毒锅或开水煮沸消毒30分钟,不能耐高温的可选择酒精喷洒或放置在阳光下暴晒。保持地面清洁干燥,不要有潮湿的角落,避免病毒、细菌滋生,如果家庭备有含氯消毒剂的84消毒液,可以按正确方法(84消毒液10mL+990mL水)进行配置后,每天拖地1~2次。如果家庭有疑似或确诊的家长,其使用过的物品或居住过的房间消毒时则应该将84消毒液的浓度提高到4~10倍,即将84消毒液的原液由10mL增加到40~100mL加入到900~960mL水中。外出买回来的东西,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用消毒液进行二次消毒再使用。
(6)适当活动和休息。儿童在家休息时不可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子产品,适当安排锻炼或活动,学龄期儿童不应影响学习,完成学校作业的同时可以和家长一起参与家庭清洁工作,婴幼儿的家长可以采用被动锻炼四肢的方法。所有在家休息的儿童均应按时休息,确保睡眠充足。
(7)儿童护理。防寒保暖不受凉是关键,配合积极锻炼身体,及时接种疫苗。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处在一种高水平免疫力状态,多锻炼将有助于减少感染机会。
71.孩子与疑似病人接触了怎么办?
家长做到不隐瞒,不要因为害怕而选择逃避,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害了自己和孩子,主动在家隔离观察14天,无症状可以解除隔离但尽量不要外出。儿童病情变化快,一旦有症状须立即到就近医院儿科的发热门诊就诊。
72.非常时期孩子怎么吃?
(1)家长每天观察孩子大小便。保持大便通畅,很重要!出现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不良和肠道异常症状要提高警惕,小便的颜色、量、有无异味也要留意。
(2)每日营养均衡。保证营养充足,适当进食高蛋白食物和新鲜、洁净的蔬菜水果,年长儿增加口味丰富的坚果(年幼儿不要吃),青春期的青少年不要节食。根据实际情况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鱼肝油等。
(3)所有食物要充分熟透后才能食用,不偏食不挑食,荤素搭配得当,不吃野生动物,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不宜进食油腻的大鱼大肉等,以免饮食不健康导致腹泻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4)适量多饮水,多排尿,尽量不饮用冷水,宜饮用温水,加快身体新陈代谢,同时适量增加奶制品(牛奶、酸奶)的饮用。
73.如何判断孩子的发热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所致?
冬春季节本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大部分孩子生病可能还是以普通的呼吸道感染或者流行性感冒等常见病及多发病为主。但是如果有以下情况,需要警惕:
(1)发病前两周内有密切接触过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
(2)居住地有新冠肺炎聚集性发病。有以上流行病学史,若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或无明显呼吸道症状,而表现为乏力、恶心、腹部症状等,建议到就近指定开设发热门诊医院进行血常规以及流感病毒筛查,必要时完善胸片检查,在符合疑似病例标准的基础上,取痰液、咽拭子等标本,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是否为阳性,判断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所致。听从医生建议,遵医嘱治疗。
74.什么时候带孩子去医院?
遵守早识别、早隔离、早诊断及早治疗的“四早”原则。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除流感有特殊药物,其余病毒感染并无特殊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
3月龄以下儿童,建议尽早就医,3月龄以上儿童,精神状态较好的,体温未超过38.5℃,轻微咳嗽、流涕或腹泻,可以先居家对症处理,发热超过38.5℃可以使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处理,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若仍有反复发热超过48小时,咳嗽进一步加重,出现精神状态差、气促等,建议立即到医院检查。
75.必须带孩子去医院,如何做好防护以及其他准备?
原则上,孩子只是常规体检或复查其他疾病,能推后尽量推后,避免去医院。一定要去医院时,没有流行病学接触史的,选择儿童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门诊,请尽量提前预约门诊号,按时到达,减少在医院停留时间。没有预约,只有急诊,也建议带上常备退热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口罩、免洗洗手液或者带酒精的一次性湿纸巾、水杯、隔汗巾、就诊卡、医保卡等。若有明确流行病学接触史的,就近至官方公布的发热门诊就诊。不管在任何科室就诊,应配合医生治疗,听从安排,尽量不触摸公共设施,戴好口罩,避免用手揉眼睛,避免手入口,医院出来后尽量用流动清水加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76.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新型冠状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指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如发热、乏力等,但是做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人。简单地说,就是有的人身上携带病毒,但是自己不发病,没有明显症状,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生病了。
目前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更多发生在家庭成员中。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医学观察,无症状的感染者原则上也应该采取集中隔离观察。
如果在过去14天中没有武汉及周边地区旅行史,且身边无家庭聚集性发病,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史,不需要过度担心。
如果有上述情况,则应及时上报、及时隔离,进行相应的医学观察和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