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文合集(套装共3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道——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的道家要义

相对于儒家学派的强势,道家文化长期以来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尤其是在程朱理学兴起、科举取士以儒家典籍为考试内容之后,道教受到重视的程度就更低了。实际上,对于道教在统治者眼中不敌儒家文化这一点,国内的专家、教授们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们看来,古代帝王尊崇儒家思想,更多的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稳定统治,而道家才是和他们“最为亲密的伙伴”。道家学派的黄老之术、炼丹神术,以及长生不老的理念等,实际上都是帝王们一直在追求的东西。

1.“道”在中国古代到底是什么意思?

道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众多思想流派对于道家的思想均有取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选用法家思想治国,道家思想遭到冷遇;秦朝灭亡后,汉朝初期的统治者重新使用道家思想治国,并创造出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后来汉武帝独尊儒术,道家思想再次被迫退出历史主流,并从此逐渐凋落。但是道教作为我国本土宗教,仍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影响着我国文化,而道家也与儒家和后来传入我国的释家(佛教)并列为三大思想流派。这三大流派分别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又都有各自系统的理论支持,共同构筑了我国传统哲学的大厦。其中,道家的核心理论就是“道”。

事实上,道是道家最基础和最简单的修行指导思想。北京大学哲学(宗教)系教授韩水法先生认为,道是道家思想的总纲,是可以将道家观点进行串联的整条线索。道家经典著作《道德经》的第一章,就对道进行了开门见山的阐述,其余八十篇则为具体论述;而通篇看完后再回头看第一章,如此往复循环,道的概念最终会被清晰地了解。所以,运用道家思想学习道本身的内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关于“道”的含义,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它理解为“规律”。

《道德经》开篇讲“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规律可以说清楚,但是规律又不是一种常态,它是一种有迹可循并且可以预见的变化过程。比如,月明的规律是先缺后满,再缺再满,但与此同时,月亮随时都有可能被阴云遮蔽,所以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变化过程,但这个变化过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道真的无法讲解清楚,这也是抽象名词所固有的特性,道的无法言明,就如同规律无法言明一样。如果有人问,规律是什么?那么我们一定无从回答,因为我们完全不知道他在问关于什么事情的规律。如果他问水的变化规律是什么?我们就可以告诉他,水往低处流。但这个规律只是水的规律,不可能适用于风,因为风是由空气流动产生的,而空气流动只受气压影响。虽然这些都只是小的规律,但它们又都是可以了解清楚的,而一旦将整个环境中所有小的规律都了解清楚了,那么整个大环境的运行规律也就可以了解了。整个大环境的运行规律,便是“大道”。

了解大道,是为了看清事物的本质,不被它的表象所迷惑,然后根据规律预测将来事物的发展,从而为自己当下的判断找出依据,而这种能力,也就是所谓的经验。对于那些已经被我们了解的规律,人们可以通过经验来掌控,但世界之大,必然有一些规律是我们无法掌握的,因此,不断了解那些未知的规律,就成了人类共同面对的课程。早在两千多年前,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祖先们,就已经开始探寻终极的规律了,而他们中的佼佼者,就是道家学派。

道家的一个主要观点是“万法自然”,就是指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任何事物本身也都包裹于外界运行规律之中,外在的规律运行导致了物体的产生和发展,而物体的产生和发展又会形成自己内部的运行规律。虽然这跟佛教所说的“因缘”很是相似,但佛道两教进行修行的观点和方法却完全相反。佛家是由内而外的修行,认为自己功德圆满后自然可以知晓大道,而后不死不灭,福寿不歇;道家却是从外而内的修行,认为首先必须洞察大道,才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最终羽化成仙。因此可以看出,佛道两家的修行过程虽有不同,但他们追寻的大道却是相同的。或者可以说,佛道两教的不同,便在于他们对内因和外因的理解有所差异。众所周知,内因和外因会最终决定一件事的发展,佛道两家修行的不同,不过在于方法和途径上,方向和目标其实都是一样的。但其实佛道两教都承认,外因和内因是无法分开的,二者甚至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佛道两家对待内因和外因的差异,也就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在道家看来,世间所有的道都是环环相扣的,都是由无数个小的道聚集在一起,然后形成一个大道,而对于这个大道进行参悟的过程,就是对所有事物规律深入了解的过程。虽然人世间需要了解的规律很多,修行者不可能全部了解,但既然这些规律之间都存在联系,就必然会有一个终极规律,而这个终极规律可以适用于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轨迹。这个终极规律,也正是道家所苦苦追寻的大道。

2.道家的“天人合一”传递出了哪些哲学含义?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见于《易经》,其中讲道,天的运行规律是阴阳变化,地的运行规律是刚柔变化,而人就是阴阳变化和刚柔变化的产物。道家的庄子首先对这一思想进行了解读,他在《庄子·达生》中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意思是说,天滋生万物,而地承载万物,有天有地,才有了世间的一切,而这里所说的一切,自然也包括我们人类。这个观点就是要阐明,自然规律高于人的意志,人类应对自然大道心怀敬畏,我们只是自然界中的一粒草芥,我们不可能打破或超越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

道家思想认为,人类应该同动物、草木、金石一样,安安分分地静处自己的一方天地,主张国家和人民回归到原始部落时代。这一思想虽然有悖历史发展潮流,但对于那些痴迷于追名逐利或企图建立自己的秩序,又完全不遵循自然规律的人来说,显然是一剂良药。按照道家的说法,世人之所以有苦恼,就是因为有欲望却又无法达成,所以要求人们舍弃欲望,因为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欲望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驱动力。所以,对于欲望,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盲目扼杀,最好就是根据自然规律,得出并释放出合理的欲望,庄子所谓的“天人合一”的根本便在于此。

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因素,千百年来被历代学者所推崇和研习,始终保持着它的生命力。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也曾指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一就是要人类去感应大自然的每一处微妙变化,然后与之息息相连起来,顺应它的运行规律。现代社会对于自然的认识越来越狭隘,觉得只有在山水之间,在草木之中,才有自然的气息,实际上,这只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太多的自然规律,因而误将“自然景观”当成“自然”。

实际上,自然无处不在,它是一种规律,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于人与物之间,也存在于物与物之间。如果我们想要时刻保持主动,保持对环境的掌控,最好的办法是认清规律,包括潜在规律,然后根据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应对措施,而不是试图创立或改变规律。规律之所以被称为规律,就在于它具有必然性、规定性和固定性,不可能按照人类的意志发生改变。所以,与规律同在,与自然同在,才是人间正道,才是天人合一。

3.“庄周梦蝶”讲述了什么样的道家理论?

“庄周梦蝶”的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其中庄周指的就是庄子本人。一天他在家里睡觉,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然后在空中翩翩起舞,形象十分逼真,意识十分完整,以至于庄子以为一切都是真实的,甚至认为自己就是一只蝴蝶。醒来之后,庄子发现自己仍然是人身,但是他忽然意识到,这人身不也是形象十分逼真、意识非常完整吗?不同的只是蝴蝶是在空中翩翩起舞,而人是在地上行走。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究竟是一只真实的蝴蝶和一个梦境中的人,还是一个真实的人和一只梦境中的蝴蝶?

这个故事看上去虽然有些荒诞,却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往往不会质疑自己所做的事情,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别人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从来不会换一个角度看待事物。因此,在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总是会感到困惑,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按照道家的观点,一个人的世界就是一个世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我们要想达到大同,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上,并且得到和谐美满,就必须建立起和世间万物的联系,然后才能建立起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个过程,也就是真正认知自己和行为的过程。真实的自然世界只有一个,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每个人的认知,所以只要对世界的认知相同,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就都可以化解。

我们在遇到一件惊奇的事情时,经常会让身边的人掐自己一下,如果有疼痛感,说明是在现实中,如果没有,可能就是在梦中。

每个人都有过做梦的经历,在梦中,我们不仅有完整的形象和意识,而且会有完整甚至生动的环境。这些情境让我们觉得自己身处现实,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梦中,这就如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从来不质疑自己是否是存在于另一个世界的意识和形象。从辩证角度来讲,如果我们痴迷于眼前世界,就可能永远也无法体会另一个世界的自我。而这个自我,当然也是由我们的意识和形象组成的,而无论是道家、佛家,还是儒家,都在强调另一个世界。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先生表示,我们越是痴迷于一件事,越是执着于一件事,就越是容易被这件事所蒙蔽,从而看不清客观环境和自我位置。比如女色、钱财、权势,很多在人追寻这些东西,而醒来时,却发现已然歧路难返,或是无奈地继续,或是身在监狱,抑或是垂垂老矣。

4.道家为什么要讲“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出自《庄子·齐物论》,说的是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狙公的宋国人,他很喜欢猴子,而且神奇的是他可以和猴子沟通,所以他就专门圈养猴子。后来,因为猴子增多,狙公的支出也增多了,为了能维持下去,狙公希望能够减少猴子们的食物。于是,他跑去和猴子们商量,说每天早上只能给它们三颗橡栗,晚上给四颗。猴子们非常生气,吵闹着不肯罢休。狙公又说早上给它们四颗橡栗,晚上给它们三颗。猴子却非常高兴,蹦蹦跳跳地答应了。

这个故事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揭露了运用权谋欺骗人们的行为的真相,因为狙公给猴子的橡栗总数没变,只不过调换了一下顺序,就成功地蒙骗了猴子。在我国古代社会,统治者经常利用这种权谋欺骗百姓,比如百姓对一项制度感到不满,发出抗议,统治者就立即改变制度,百姓以为制度改变后情况会变好,也就不再闹了。但实际上,统治者剥削百姓的实质是不会改变的。庄子就是利用这个故事来警示那些目光短浅的人,不要像猴子一样被人愚弄。

战国末期,秦国和楚国两大强国争霸,一些弱小的诸侯国为求自保,不断在两国之间摇摆。如果楚国打了胜仗,这些小国就趋附楚国;如果秦国打了胜仗,他们又跑去趋附秦国;战争最频繁的时候,这些小国甚至早晨的时候趋附秦国,到了晚上就已经趋附于楚国了。当时这些小国的行为就被称为“朝秦暮楚”,表示他们反复无常。朝秦暮楚和朝三暮四在结构上相同,后来词义也开始通用,所以朝三暮四也逐渐成为反复无常者的代名词。

对此,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先生有自己的看法。在庄子撰写的故事中,“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因为猴子早上的食物要支付一天的能量消耗,而白天是他们活动的主要时间,运动量和能力消耗自然较多;到了晚上,吃过饭后就是休息和睡觉了,能量消耗自然比较少。所以,“朝三暮四”的食物分配方法,不但会使猴子白天的能量不足,还会造成晚上的食物浪费。这里存在一个分配方法和实际情况的协调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需要重视。虽然三加四和四加三的结果都一样,但有的时候结果取决于过程,即不一样的过程,也可能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

5.“祸福相倚”是道家的智慧传承吗?

“祸福相倚”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说,福和祸是相互依存的,一件坏事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很可能蕴涵着好的一面;而一件好事如果换个角度去看,也很可能藏匿着危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韩水法先生表示,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把福事和祸事分得很清,认为某事就一定是好事,而某事就一定是坏事。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不管在我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过是整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事情是会随时发展变化的,或者也可以说,福事和祸事不可能单独存在。

现代社会比较严重的现象是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尤其是一些有能力的父母,他们不仅为子女设计好了成长的路线,还在这条路线上扫清了一切对子女不利的因素。乍一看这是一件好事,至少对孩子来说是一件福事,但这件福事当中显然存在着祸事。因为一个孩子如果从小没有遭遇过挫折,他便学不会应对挫折的能力,就连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都没有,那么这样的孩子一旦遭遇挫折,其结果可想而知。相反,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挫折和失败中成长,他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还给了他健康的价值观念,使其至少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先不要说其应对困难的能力,首先在心态上就会更为健康。

在道家著作中,最能体现老子“福祸相倚”思想的典故是“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的典故出自汉朝刘安主持编著的《淮南子·人间训篇》,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住在边塞的老人,他的道学非常深厚,且善于数学。一次,他饲养的一匹母马忽然跑出边塞,混杂到胡人饲养的马群中去了。因为胡人和汉人交战,老人的马算是没办法要回了。当时,边塞人民都要借助马进行日常活动,而且他们也要用马匹缴纳朝廷的赋税,所以老人的境遇变得非常糟糕。这个时候,一些好心人就来劝慰他,但老人却完全没有哀伤的表现,反而说发生这样的事情也不见得就是坏事,但大家都不相信。

不久之后,那匹母马不仅跑了回来,而且带回了一匹健硕的公马,而且母马的肚子里还怀了一匹小马。这样一来,当初那些劝慰老人的好心人又都赶来恭喜他,并称赞他当时的预言太准了。但老人此时仍然非常平静,并表示这样的事情也不一定是好事。众人不理解,认为凭空得到两匹骏马,怎么也不可能是一件坏事。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人的儿子外出归来,发现了那匹健硕的公马,于是就想征服它成为自己的坐骑。没想到这匹公马野性难驯,老人的儿子不但没有驯服它,反而被它摔到地上,并且摔坏了腿,落下了终身残疾。人们赶来安慰老人,可老人仍然一副坦然处之的神态,表示这同样可能是一件好事,而人们依旧持怀疑的态度。

结果当年国家战事吃紧,边塞养马的青壮年都被强征入伍,但老人的儿子却因为残疾而躲过了兵役。最后军队大败而回,边塞地区招去当兵的青壮年也都全部命丧战场,而老人的儿子虽然成了瘸子,但至少保住了小命。至此,当地的众人才对老人表示信服,认为他是一个目光高远的高人。

福祸相倚的道理教导我们,不要被一时的境遇蒙蔽双眼,要将目光拓展到过去和未来。得意时不要忘形,失意时也不要灰心,而是要善于发现,包括发现得意时可能存在的危机,失意时可能存在的希望。这样的能力可能并不容易获得,但首先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然后才能逐步培养出这种能力。只有最终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能坦然处世,不被眼前的乱象迷惑——既不会在发生好事的时候忘乎所以,也不会在发生坏事的时候惊慌失措。这样一来,我们的心情自然就不会被眼前发生的事情牵着走,从而就能避免因心绪不宁做出错误判断,而能够做到处乱不惊,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6.道家“无为之治”到底有什么寓意

“无为之治”出自《道德经》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就是“无为之治”。北京大学哲学(宗教)系教授汤一介先生指出,想要了解道家关于“无为之治”的思想,首先就需要弄清“无为”的含义。道家将世间万物都纳入“道”中,力图发现并遵循其运行的规律——这似乎跟“无为”的说法没有什么联系。其实,这里的关键在于“无为”的“为”字,因为实际上它应该是“违”,经过种种演变才最终成了“为”。所以在道家思想中,“无为”应该是“无违”的意思,即不违背事物运行的各种规律,而“无为之治”,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运行规律行事,不使自己有所违背。

按照道家的观点来看,人类生活在大地之上,因此需要遵循大地的运转规律;大地在气候的影响下存在,因此大地需要遵循气候的运行规律;天气受到整个地球综合因素的影响,因此天气需要遵循地球的运行规律;地球又在宇宙的规律当中,如果地球不按照它的轨道运行,随时可能撞上别的星球而毁灭,因此地球也必须遵守宇宙的运行规律。道家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便是这样,而这里所说的“法”,就是遵循、遵照的意思。也就是说,人、地、天、道、自然,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而且前一种事物的运行规律又包含在后一种事物的运行规律里。种种规律都是有迹可循的,我们生活在大地之上,只要按照这些规律生活,就可以从这些规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进退标准,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关于违反规律,道家也有相关阐述,比如:“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这就是说,对于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我们的思想意识不能有所违背(为),否则就会注定失败;对于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我们也不能固执地拒绝它的变化(执),否则我们就会失去对局面的掌控。所以,聪明人不会违背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这样在做事的时候就不会失败;聪明的人也不会拒绝规律的变化,这样就不会失去对局面的控制。在这里,道家将“无为”上升到“无执”,实际上也就是从适应规律内部变化到适应规律外部变化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了解了规律并适应了它,但此时的规律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发生了变化,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仍然坚持以前的规律,仍然会被无情地抛弃掉。

所以,一个人了解的规律越多,他根据规律做出的预判就越准确。由于预知能力是每个人都无比向往的,所以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孜孜不倦地追寻着“道”的奥秘。但是人类又不可能知道宇宙间中的所有规律,因为最基本的问题(即宇宙有多大,宇宙存在多长时间了?)我们都无法搞清,我们也不知道宇宙之外是什么,更不知道宇宙存在之前是什么。至于我们人类的出现和发展,也不过是宇宙中地球的运行规律所催生的。因此,宇宙意识是高于人类意识的,早在人类意识形成(即人类出现)之前的万亿(虚数)年间,宇宙意识就已经形成了,它是绝对不会因为人类的意识而改变意识的。

所谓“治”就比较简单了,就是治理的意思,泛指对所有事情的处理。所以,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自然的运行规律,即我们了解“道”,不是为了改变它,而是为了适应它。适应它之后,也不是从此就一成不变了,同样要为了适应它而随时做出改变,这也就是“无为之治”。

7.道教的戒律有哪些?

道教早期的戒律比较简单,只有戒除贪欲和持守安静两种。但是北京大学哲学(宗教)系教授何怀宏先生指出,由于道家的思想是依循道法而生,所以他们的戒律都已经蕴涵在了世间的万事万物之中。比如,道家思想认为“天地大德,好胜而无争”,所以他们对于世人的纷争从不关心。因此,道家的清规虽然少,但是想要修成一位德高望重的道学宗师,也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

两晋南北朝时期,道家的主要流派上清和灵宝等派吸收了佛教文化,先后为本教弟子制定了戒条;唐朝时,道家复兴,各家分派开始大融合,整个道家的戒条也逐渐开始规范。这些戒条在后来经过不断改善和添加,变得非常繁杂,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为戒律、斋戒、清规和禁忌。

戒律,是道家弟子必须持守的戒条,这些戒条是道教对弟子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道人有别于世人的主要标志。道士的身份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居住在道观里进行修行的,称为道士;一种是居住在山林中的,他们或者住在小茅屋里,或者挖洞居住,称为隐士;还有一种是在家修行的,他们被称为居士。这三种道士由于修行的地点不同,修行的境界不同,所以持守的戒条也不同。

居士需要持守五戒,和佛教完全相同,即戒杀生、戒偷盗、戒淫邪、戒妄语、不饮酒。道家居士的名称、身份和戒条之所以与佛教相同,是因为道家的“居士”这一说法是从佛教借鉴而来的,而且其八戒的内容和佛教也相似,即五戒之外再加上戒卧高光大床、戒香油华饰、戒歌舞。但道教八戒和佛教八戒持戒的日期不同,佛家只要修够天数即可,道家却是逢初一、十五及道家各位先贤的生辰祭日等都需持守,而且要焚香沐浴,以示虔诚。道家十戒是针对小道士和小道姑的戒条,但内容与佛教八戒不同,分别为戒违逆父母师长、戒杀生、戒不忠家国、戒淫乱、戒毁谤、戒喧闹、戒欺凌孤寡、戒厌弃老人病人、戒饮酒、戒贪财。此外,还有太上老君戒、元始天尊戒、三堂大戒等,虽然名称和数目与佛教不同,但内容大抵一样,而且所体现的修道者的境界也不一样。

斋戒,这一戒主要是道家对食物的限制规定,总戒条的数目不详,但被道家广泛采用的只有三种,即粗食、蔬食、节食。其中,粗食指的是粗粮,如玉米、红薯、高粱等;蔬食指的是蔬菜,指没有主食情况下的汤食、煮食或生食等;节食,是指道士在规定日期必须持守更加严格的斋戒。如单数的月份需要持斋(六斋月),每月的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需要持斋(十斋日),一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需要持斋(上中下三元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日需要持斋(八节日),所有月份的初一日需要持斋(甲子日),本人生日需要持斋(本命日)等。此外还有很多日期都需持斋,但由于都是随机而定,又需要繁杂的计算,所以在此不具体列出。很明显可以看出,道家的修炼在饮食上比佛家更节制,也更刻苦。

清规,就是对犯戒者的处罚制度,这些处罚制度由各家道观自行制定,所以关于道家清规的具体内容,同样无法具体列出,但大体可以分为跪香(罚跪一炷香的时间)、杖责(用板子打屁股)、迁单(去道观以外的地方修行)、驱逐(离开道观)、处死等几种。以隶属全真派系的北京白云观为例,该道观的处罚规定为,贪睡者跪香、功课未完成者跪香、不恭敬待人者跪香、嬉戏吵闹者跪香、出门不请假者跪香,拉帮结伙者迁单、公报私仇者迁单,毁谤者驱逐、斗殴者驱逐、饮酒吃肉者驱逐,奸淫劫掠者处死。

禁忌,是道家对一些细节的忌讳,要求的对象是对香客(去道观祈福的人)。如果香客触犯了这些禁忌,虽然不会受到惩罚,但会招惹道士反感,而且也会被视为心意不诚。比如,祈福焚香的时候要手指洁净,左手持香,右手点香,眼睛看着香,嘴不可以吹香,更不能触香。香的数目以三根为宜,也可以是一根,但不能是两根;与道士见面时要行抱拳礼,切忌行合掌礼;与道士交谈时不可以问道士的年龄,因为道家有“不言寿”的说法;祈福时如果是重大仪式,要行三拜九叩之礼,一般情况下可以行一跪三叩首礼和三鞠躬礼。此外,进入道观后要衣装严整,周身洁净,不可大声喧哗;如果自带饭食,切忌荤食等。

8.道教为什么提出“我命在我,不在于天”?

《抱朴子内篇·黄白》中的记载,“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意外年”,表达了道家对于生命的态度。《抱朴子》是我国古代一部记述神仙理论的著作,认为通过强身健体和服用一些灵丹妙药,以及运用占卜术数趋吉避凶,就可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后来,这部著作被道家所吸收接纳。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先生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本义指的并不是命运,而是生命。在这里可以看出道教和佛教的一个显著不同,佛教主要是修持心性,认为心性的境界决定了未来和生死,而较为轻视对身体奥秘的探寻;道教则非常重视身体奥秘的探寻,他们不仅节制饮食,锻炼身体,还会炼制一些丹药,用来增强体质。后来,道家的医药和养生术都成了我国灿烂的文化遗产,道家思想也因此而更具影响力。

众所周知,修真者的终极目标是为了羽化飞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修真者会将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其中。在这个过程中,修真者所得到的成就,又会为整个社会带来好处。比如,春秋时期的扁鹊、东汉时期的华佗、唐朝的孙思邈等,他们都是道教的修真者。其中,扁鹊是中国医药学的鼻祖;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还成功掌握了史上最早的“外科手术”,以及手术用的麻醉药(麻沸汤)。此外,华佗发明的“五禽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体操”;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世界上最早的临床医学著作,他不仅继承了前人的精湛医术,还提出了很多创新的医学观点,为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道教认为气候、时间和地理都会影响人体的状况,所以很多道学大家都对自然规律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如道家著作《道藏》中,就有很多天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唐朝大学者李淳风编著的《麟德历》,是唐朝农时制定、出征选日、宫殿选址等重大事宜的依据。他们所信奉的,正是“我命在我,不在于天”道家思想。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我命在我,不在于天”上升为道家的核心思想,成为道教的标志性文化之一。这种思想为道教注入了积极的价值观,充分调动了修真者的积极性,使他们不断加强自身努力,一面清心寡欲,修身养性,一面炼制丹药,强身健体。很多人认为,道家的思想就是什么事情都不做,消极地听天由命,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道家的核心思想之一“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正是要求弟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后天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也就是说,道教的清静悟道,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在做事前真正参透事情的道理,以求更好地掌握大道,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先生指出,道教思想因为与时俱进,所以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强劲的生命力。道教的“我命在我,不在于天”的思想,就不仅适用于道家弟子,我们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可以从这句话中汲取到力量。

9.道家修行真的能够长生不老吗?

自古以来,无数人都在追求“长生不老”。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四处寻找仙药;汉武帝虽然在治国方面独尊儒术,但道家的“长生不老”思想同样对他有深刻影响;后来的宋真宗和明朝的万历皇帝,都曾下过大功夫修习道家法门。这些皇帝拥有的财力、物力,花费的精力,都可谓难以计数,但无一例外,他们没有一个实现了长生不老的愿望。北京哲学系教授韩水法指出,道家所说的“长生不老”,并非人们认为的肉体永不死亡,而是指一种精神境界的超脱(相当于佛教所说的功德圆满,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不死不灭)。在道教著作中有这么一则故事,巧妙地叙述了道家对长生不老的理解。

官宦子弟柳伯芽生来就聪明伶俐,但是他不追名、不逐利,一心只想长生不老。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柳伯芽舍弃万贯家财,进入一座寺庙修行,而且一修就是六十年。然而,天不遂人愿,无论柳伯芽如何努力,始终没能成功。

一次,柳伯芽在山中游览,望着满目美景却空自怨叹,正巧遇到一个道家宗师。这位宗师了解了柳伯芽的心结后,只用了一番话语,便使柳伯芽犹如醍醐灌顶,立刻醒悟。三日后,柳伯芽便开悟成仙。

佛门中的弟子都不相信柳伯芽三日成仙,纷纷前来与他斗法。柳伯芽此时已然成仙,自然所向披靡,来斗法的和尚都败下阵去。于是柳伯芽便要离开寺庙,前往别处修行。住持大师听闻此事后,亲自来到柳伯芽的禅房,二人面对面坐定,开始了一番对话。

大师说:“心已入佛门,为何身不在佛门?”

柳伯芽说:“心已入佛门,身又何必在佛门?”

大师说:“既然你已经开悟,那么能否与我同游?”

柳伯芽说:“荣幸之至。”

如果是儒家子弟读到这个故事,可能立马会想起孔子那句“未知生,焉知死”的教诲。这句话的意思是,连生活是怎么一回事都还没弄明白,又何必汲汲于考虑关于死亡的问题呢?就佛家或道家子弟来说,“长生不老”或“涅槃成佛”都不是修行的真正目的,他们仅仅就是为了修行而修行——如果痴心于成佛、成仙,就误入了歧途,与痴迷于世间万物的众生没有区别了。所以,道家所说的“长生不老”,指的并不是将有限的生命延长到无限,而是让修行者更深刻地体悟到生命的有限,从而放慢匆匆追逐的脚步,品味其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道家关于“长生不老”的说法,完全是就精神层面而言的,指的是洞悉大道之后的一种境界。佛家讲的是得道成佛,而道家讲的是得道成仙;佛家讲的是不死不灭,而道家讲的是长生不老。需要注意的是,道家的“长生不老”之术,有些方面对人的身体确实有好处。正统的道教都讲究“性命”双修,其中“性”是思想的部分,即需要通过参悟天地大道来洞察大道,需要通过持守各种道家戒条来提升自我;而“命”,指的则是道家对于身体奥妙的探寻。

道家的“长生之术”,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的方法,一是通过食物和药物等物质对身体进行调理,达到营养的满足和均衡;一是通过适当的运动让身体保持活力,比如古时的五禽戏,各种调息和运动方法,现在比较流行的太极拳,就是道家用来修炼身体的重要方法之一。

10.什么是“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指的是黄帝和老子思想学说的合成,实际上它也是初期道家思想的称谓,或者说是道教思想的前身。一提起道教,很多人认为老子是创始人,其实老子最多只能算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据北京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考证,老子是周朝王室的“图书管理员”,博览群书,他的学识在当时堪称首屈一指。老子逍遥一生,无欲无求,如果不是在出潼关时守将尹喜强求,他甚至连五千字的《道德经》都不会留下传世。据《史记·乐毅列传赞》记载,道家学说的早期传播者为河上丈人和安期生,二人为师徒关系,后来也被道教供奉为仙祖。

黄老之学的特点之一是与世无争,道法自然,学术界普遍认为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西汉初期,百姓刚刚经历战争之苦,国家百废待兴,民心思稳。在这种情况下,西汉初期的统治者使用道家思想治国,使百姓休养生息,黄老之学也得到长足发展,并形成了系统的思想理论,随后形成了道教。

那么,既然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为什么会在他前面加上黄帝呢?这还要从黄老学说在齐国的发展说起。战国初年,田氏家族取代姜氏家族掌管了齐国政权,为了巩固政权,田氏家族急需为自己的“取而代之”寻找理论依据。经过一番发掘后,田氏发现自己是黄帝的后代,而姜氏则是炎帝的后代。众所周知,黄帝打败炎帝后得到天下,那么,黄帝的后代打败炎帝的后代得到齐国,也就顺理成章了。但仅仅为自己证明出处还不行,毕竟黄帝虽然道行高远,留下的思想学说却并不丰富,再次经过一番发掘,田氏发现自己的祖先是从陈国流亡到齐国的,而恰巧老子也是陈国人。就这样,“黄老之说”产生了,并在当时的齐国奉行了数十年之久。

黄老学说可以分为黄帝学说和老子学说。其中,黄帝学说提出了“宇宙大道”的观念,认为大道是产生一切的根本,人们必须遵守大道,才能做到无往而不利。老子学说是黄老学说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一个具有变革意义的理论,就是提出了“万法自然”的新观点,认为人们应该尊崇的不是君王,而是自然规律,为道家学说和道教的基本思想奠定了基调。

此外,史学界也有人认为黄帝和老子的学说不同,没有必要强行放在一起。因为黄帝和老子的思想虽然大同小异,但是在治国和立政方面则完全不同,比如黄帝的学说中有“保持法度,天下可一”的说法,而老子则主张完全废除法度,人人自治,以达到天下大治。

11.道教的“洞天福地”都有哪些?

“洞天福地”是道教的专用语,其中“洞天”指山中的洞穴,而之所以称之为洞天,是因为道教相信这些洞穴与天空相通。道教认为,有些地方可以帮助他们在修炼的时候事半功倍,尽快得道成仙,因此称为洞天福地。按照山洞的环境不同,又可以分为大洞天、小洞天和福地。这些地方在最初都是道教弟子凭空想象出来的仙境,相当于佛教所说的净土,在现实中并没有实际的对应地点。另外,在道教的典籍中,人界修行的神仙基本都依山傍水而居。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居住的花果山水帘洞,就是按照道家洞天福地的说法想象出来的。

洞天福地学说也被道家称为“道家仙境学”,是道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唐朝的司马承祯在王屋山(在河南济源市,道教十大洞天之首)修道期间,对洞天福地学说进行了系统整理,首次提出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的说法。司马承祯首先绘制出了天宫地府图,并据此图完成了洞天福地在现实世界中相应地点的命名,而且他还在每个地点“安排”了一个仙人坐镇。但是显然,现实世界中既没有仙境也没有仙人存在。司马承祯为了让人们相信,又说这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虽然在人世,但却与人世完全隔绝。

道教认为,洞天福地世界和我们的世界一样,也有日、月、山、川、星等组成物质,而且与我们现实世界存在一定的联系。成仙的人可以自由出入两界,但凡人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凡人有的时候也会误入仙境,不过往往是因为迷路,而如果不得到仙界的人同意,他们就无法回到现实世界。取得仙界之人同意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不能对凡人说他到过仙界。总之,道家描述的仙界是非常神秘的,但同时也很美好,所以洞天福地也被道家弟子视为成仙后的去处。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韩水法先生认为,道家洞天福地的说法,和我国先祖近水穴居的习惯相关,因为在当时,人们都是这样选择居住地址的。可以说,无论是哪家宗教,最初入门修行的人都会被推崇为重要人物,并受后人崇敬膜拜,而且他们的居住方式也会被神化,而这就是产生洞天福地学说的真实缘由。

12.道教是如何定义“道士”的?

道士信仰道教的宗祖,持守道教的戒条,宣扬道家的思想,并以羽化成仙为终生修为的目标。“道士”一词始见于战国时期,但当时指的是方士,而方士就是一些被认为知晓大道的人,这些人通过五行、占卜、星相、数学、医学等各种方法分析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道教成立后,术士接受道家思想,全部被归于门下,并统称为道士。道士的称呼从隋唐时期开始有男女之别,男的继续被称为道士,级别高的被称为黄冠;女的则被称为女冠,级别高的被称为女真,俗称道姑。唐朝以后,道士的称呼被重新合用,一般只是在必要的情况下加上性别,同时也可以称男道士为乾道,女道士为坤道。南北朝时期,道教受到佛教影响,开始称居家的道士为“火居”道士,因为道士有吃生食的习惯,一般不起火。

道士的头衔及称谓比较繁杂,这一点也和道家有众多的流派有关。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的正一教完成了道教的大规模融合,所以后世很多道教学派将他视为道教的祖师,道教比较统一的称谓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

天师,这是道教当中最高级别的称谓,基本相当于各宗教开山祖师的地位,目前被道教公认的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就是张道陵。

法师,指道法高绝的道士,可以授学讲法,为人降福。一般比较隆重的道家仪式,也会请这类人进行主持。

炼师,炼师的主要成就是炼丹或者说制药,但必须掌握了比较高明的炼制方法,或者炼出了功效卓越的药品,才能被称为炼师。当然,炼师也需要系统的理论知识,对医理和冶炼有一定的造诣。

祖师,或者称为宗师,指各分流别派的开山道士。

真人,指道法精深、境界高超的道士,一般被认为他们死后定然能羽化成仙。

黄冠,道士比较钟爱黄色,所以有些地方也称道士为黄冠,女道士为女冠。

先生,多用于道士的死后封号。

居士,居家修行道法的道士。

方丈,也称为住持或监院,是一座道观中众道士推选出的,主持道观内外一切事物。

知客,负责迎来送往的道士。

高功,指那些对经文典籍比较熟悉的人,道观内的道家仪式一般由其住持。

道人,指道学比较精深的人。此处所谓道学通常指综合道学。道长,世人对道士的尊称,也是统称。

此外,不同地域的道观内对普通道士的称呼也有所不同,比如称道人、羽士、羽客、羽衣、羽人等。

金代以后,道教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教,另一派是张道陵创立的正一教。其中,全真教教众为出家道士,修行者需要持守的斋戒比较多,除了规定的道门戒条外,还包括蓄发蓄须、素衣素食等;正一派的大部分信众属于居家道士,也称为火居道士,可以结婚、食荤,须发也和常人无异,但是他们在斋戒日也会着道袍、守清规。但是所有道士的修行又都是一样的,按照道家的规定,修行者必须经过全部九个位阶的修行,才能成为真正的道士,然后继续精研道法,才有可能羽化成仙。

13.古代的道士真的会“炼丹术”吗?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韩水法先生表示,炼丹术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神奇,它实际上不过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制药技术。我们的先民早在食物方面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但是在药物方面,一直到周朝还只是生食或进行简单地熬制,而炼丹术实际上就是将药物制熟食用。我国早先的制药技术已经蕴涵化学变化,并加入一些金属物质,只不过这些金属物质多数含有毒性,需要极高超的医术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否则病人很可能会因药丧命。由于这种药物危险性极高,后来逐渐在医学上被淘汰。但是在9世纪左右,我国的这种炼丹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并促进了西方现代制药文明的发展。

我国古代的炼丹术制药共分为两个方面,一类是内服,一类是外敷。其中的外敷类药物由于药效稳定被广泛采用,并一直沿用至今,我们常见的“金疮药”,就是这类药物的代表作之一。

炼丹术之所以会被广泛关注,是因为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它总是和长生不老联系在一起,丹药也因此被称为仙丹或长生不老药。比如在神话故事中,嫦娥原本只是一个平常的女子,但是吃了仙丹之后就飞升为仙了,这就是对炼丹术的一种渲染。我国关于炼丹术最早的著作源自晋朝,按照时人所作的《列仙传》记载,丹药的主要成分为丹砂(硫化汞)、云母(构成岩石的主要成分)、松子、桂子等矿物和植物。作为道教文化之一的炼丹术,一直以来总是被道教弟子所重视,秦始皇、汉武帝等一批想要长生不老的皇帝,都曾对道教的炼丹术寄予厚望。事实上,炼丹术能够延续下来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的医用价值。在东汉之前,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炼丹术,一种是寻找仙药,一种是炼制金丹,后来两种方法合而为一,创造出了大批可以用来治病疗伤的药物。

道教的炼丹术和长生不老思想是这样的: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金属物质都是从土地里孕育出来的。比如,炼丹术中常见的雌黄,炼丹师认为它经一千年变化会成为雄黄,然后再过一千年变为黄金。还有炼丹术中更加常见的丹砂,炼丹师认为这种物质也会在一段时间后变成石头,然后变成铅块,再经过白银阶段的变化后,也会变成黄金。总之,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最终都会变为黄金,而黄金是不腐不朽的,如果人也可以不腐不朽,自然就可以长生不老了。那么,既然自然界中的万物都可以变为黄金,人自然也可以变成黄金,而之所以要炼制丹药,就是要炼制出使万物变成黄金的物质成分,然后给人服用,这样就可以使人快速成为黄金,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这种技术在当时被称作“夺天地之造化”。

我国关于炼丹术最早的记录在战国时期,当时秦穆公的女婿就精通炼丹术。后来此人炼出了一种叫作“飞雪丹”的物质,可以涂抹在面部帮助女性润滑肌肤,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洗尽铅华”的“铅华”,正是这种物质。实际上这种物质不过是以铅粉为主要成分的化学粉末,而这也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关于化学产品的记载。后来这种技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化学及医药科学的发展。

此外,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也是炼丹术的产物。最初的火药,是在炼丹过程中发生意外爆炸时被发现的,后来的炼丹师对此产生兴趣,并最终成功炼制出了火药。但在当时,火药仅被用于治病疗伤,或者制作烟花等,而被用于制作成为枪炮等杀人武器,则是西方人开的先河。

14.为什么道教把死亡称为“羽化”?

羽化原本是指昆虫破茧之后长出翅膀,由爬行动物变成飞行动物的过程,如蝴蝶和蝉等,道教以此来表明飞升成仙的愿景,认为人是可以通过修行而成为可以飞起来的仙人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先生认为,研究道学思想要将“道家”和“道教”严格区分开来,正如“羽化”一说,是道教的专用语言,而并不见于道家典籍。道家思想认为,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是人无法主观控制的,只能坦然接受。道教虽然尊奉老子和庄子为祖师,并继承了他们清静无为的思想和《抱朴子》一书的养生理论,但对于生命的阐述,道教却提出了“我命在我,不在于天”的观点。道教认为生命是需要人类探寻的终极奥秘,人是可以通过修炼而长生不老,即羽化成仙的。

在当时的社会,由于科技和思想的落后,对于很多自然现象人们都缺乏科学的认识,认为自己面临的灾难都是上天或者鬼神在作怪,因此就希望通过一些方法加以规避,而道教的宗旨正好迎合了这种思潮(尤其是人们对于死亡的原始恐惧和哀伤)。既然信奉道教可以免除这种苦难,那么人们自然就趋之如鹜。其实,这也是世界上的诸多宗教能够存在的原因。但事实上,道教除了道家思想之外,还融合了其他许多技术和思想,比如与人们的鬼神观念有关的巫术、驱邪、占卜等等,以及诸多天文、地理、气候等现代科学知识的萌芽,而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

我国东晋时期的道学家葛洪对道教的发展有着杰出贡献,他在《抱朴子·论仙》中说:“物我两忘、心游天地的人是上乘的修道者,可以称为天仙;游历各地、忘情山水的人是中乘的修道者,可以称为地仙;最次一等的是尸解仙,这类人在死前修道持戒,死后得以成仙。”而无论是天仙、地仙、尸解仙,其得道成仙的过程都可以称为羽化。在后世,对于那些未能得道成仙,但却经历了死亡过程、参破了生死大道的修道者,人们也称其死亡为羽化。所以,羽化就成了人们对所有出家人过世的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