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背后的知识传统
现在大家都在谈知识经济,什么是知识经济?为什么过去没有知识经济?中国是否有知识经济?回答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是“知识”?如果“知识”指的是一切意识化、理论化的观念,那么可以肯定有“知识”并不一定有知识经济。知识有不同的类型,从远古的巫术、礼仪、图腾,近代的科学、机械,到今天的数据、网络,都是人们讲的知识,但是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却是与现代知识类型联系在一起的。现代知识的最基本特征是可传播性、普及性,亦即科学知识。当然并不是说人文知识对于经济发展就没有意义,但是产生知识经济的并不是人文知识,而是科学知识,并且是现代具有高度可传播性的科学知识。因此美国的经济可以称得上知识经济,因为美国人的知识是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注重的是科学知识。
如果这样看知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一个严重缺乏知识的文化,一方面,“诗、书、礼、易”讲的主要是人文知识,实践智慧,这是起支配作用的知识形态;另一方面,技术、工艺虽然发达,但没有转化为可理论化的知识形态,很难传授和普及,只能靠师徒长期相处或父子相传的形式得以延续,一旦没了“传人”就可能失传。这种特点的深刻影响甚至今天都还能感受到,那些倍受尊敬的“国学大师”就是典型。这些人功夫非常了得,如钱锺书能说几国语言,许多名篇都可以倒背如流,堪称“绝活”,但是你能学得了?中国文化有很多“绝活”,但是缺乏知识,因此中国才没有发展出知识经济。这个中西差别也许与文化有关系,历史上很多思想家都指出过这一点,那就是东方文化是一种“技艺文化”,西方文化是一种“技术文化”。当然这里讲的“技术”是与“技艺”相比较而言,与中国文化中的“技术”不同,后者相当于这里的“技艺”。亚里士多德就已经指出“技术”与“技艺”的差别,他说有“技艺”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技术”者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所以“技术”能广为传授,而“技艺”只能靠长期相处观察领悟。后来西方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把科学与技术分开,有知识者甚至不一定知其然但一定知其所以然,这种分开极大地促进了知识总量的增长和传播。
社会科学知识也是一种科学,它与主要关注价值的人文知识是不同的,发展社会科学必须要有这个区别的意识。过去阻碍社会科学发展的因素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进行这种区别,以致社会科学的发展受到政治的太多干预,失去了它的独立性和科学性。对于很多社会现象,尤其是那些反社会的现象,我们主要是从政治的角度进行批判的,科学的批判不够,因此也就很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应该说,知识经济的发展也是离不开社会科学知识的,因此发展知识经济首先要树立科学精神,要对“知识”本身有一个彻底的感悟。
一个社会能否形成对知识的真正尊重和重视,是知识经济得以形成的非常关键的因素,更是一个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问题。我们都知道现代知识的生产基地主要是高等教育机构,美国知识经济的发展也是与其高等教育的高度发达有关的。但是一般人却不知道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复员军人法,通过这个法律,数百万退伍军人得以在国家支持下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他们构成了美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力量,也成为美国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件事很能体现美国文化对知识的高度重视。当代国际上声望甚高的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把这件事看成是美国“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的标志。同样是处理战后军人的去向问题,不同的文化传统的价值观产生的思路就大不一样。中国传统文化是“化干戈为玉帛”“解甲归田”,苏联赫鲁晓夫提出了“化剑为犁”,而美国人却提出了“化剑为知识”。此中的理念差异耐人寻味。
二〇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