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基础
当今世界,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成为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加入WTO特别是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成功后,上海城市发展的列车已在全球化竞争的轨道上提速,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加快文化的发展,建设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国际大都市,已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上海一方面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窗口城市,自1843年开埠以来,逐渐成为中国与西方商贸、文化交流的门户城市,文化经济快速发展,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远东最大最开放的国际化城市,是中西文化交流中心城市之一,都市文化异常繁荣,曾经一度辉煌,被称为“东方巴黎”。另一方面,上海受江南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双重浸润,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积淀也非常深厚。这些现实条件和历史积淀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时代背景
世界城市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逐步进入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城市转型时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伦敦、纽约、东京、巴黎为代表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其金融、商务、办公为城市服务业的主导门类。进入21世纪以来,上述城市纷纷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下一步发展战略产业的培育重点,制定各自的文化战略,以有力的政策引导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并使文化发展战略成为城市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为了改变中国在新的全球秩序中的弱势地位,把重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提高到国际生存的战略高度。上海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是国家发展战略由自力更生向参与全球经济转变的一个环节。上海全球化不仅仅是恢复过去上海在国际上的突出地位,更是一项主动探索,以期通过上海的“龙头”作用,使中国能积极地参与到新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上海市委、市政府也致力于复兴上海城市在全球城市中的地位。上海在1986年确定了城市发展目标,是要把上海建设成为“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但是后来改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而在最近又更正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文化中心”一词在城市发展最高战略目标中消失了。但是,在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中又强调了上海与其他国际城市一样要追求以人为本的、以文化与生态城市建设为目标的城市发展的潮流。
200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原则上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总体规划指出到2020年上海要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国际大都市的战略,希望通过城市文化政策把上海建设成为文明城市、学习型社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加入WTO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的成功,为上海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六大以后,上海等九个省市被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下决心改革建设发展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以及经营性的文化产业的政策开始。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2004年9月召开了上海市文化工作会议。此次会议中,上海市委、市政府把文化城市的概念定为文明城市、学习型社会以及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同时规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意义为“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城市文化气息、提升城市艺术品位、体现历史与未来的共融,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海派文化氛围、高品质文化气息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上海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此次会议下发了《上海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上海文化设施建设总体规划》两个文件。通过此次会议以及上海世界博览会准备工作的部署,新世纪上海的城市文化发展政策就全面展开了。
《上海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上海文化设施建设总体规划》两个文件中决定了上海市文化建设十大任务:一是着力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二是努力构建合理和谐的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三是大力推进精神文化产品的创新;四是积极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五是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六是集中力量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七是精心打造国内外文化交流品牌;八是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综合试点改革;九是大力培育开放统一的文化市场;十是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里规定“城市形象”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城市发展文化政策紧密相关:一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全面提升上海城市功能和形象的重要历史机遇,要以世博会举办为契机,着力建设以一纵两横为骨架的世界级城市空间景观带;二是上海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主题,着力塑造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人文风貌。加强对中心城区12个历史风貌区和398处优秀历史建筑、郊区历史文化名镇和有历史特色村镇的保护。三是以大规模城市公共绿地和郊区林地建设为标志,着力构筑“生态城市、绿色上海”新形象。
上海在此期间对文化建设进行了大手笔的投入,“八五”期间上海文化总投资为52.6亿元,“九五”期间快速升至93亿元,而“十五”期间增至200亿元,同时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为早日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国际经验来看,文化的繁荣和发达程度是体现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国际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要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除了要继续推进上海的五个中心建设以外,上海还必须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上多下功夫。从国际一流大都市如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城市来看,他们在拥有发达繁荣的商贸、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同时,均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不仅建造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娱乐设施,同时还吸引了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全球顶级的文化创意、艺术、设计人才和团体,从而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际大都市一张具有特色和个性的名片。相比之下,上海在文化建设上与国际大都市应有的地位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积极推进上海文化发展也是加快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客观要求。
二、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历史文化基础
从上古至清代中叶,上海传统文化的积淀并不深厚,但是滨海临江的地理位置,却使上海显示出成为商业物流和文化交流中心城市的发展趋势。近代以来,上海航运、贸易港口位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远远走在全国前列,成为近代百年中国发展的标志,有“远东国际都市”、“东方巴黎”的称号,初步具备了“国际大都市”的功能。
大上海的兴起,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最抢眼的历史事件和鸦片战争以降的时代巨变中最耐人寻味的变化。它不但改变了上海的命运,而且牵动并深刻影响了江南区域社会的变动和近代中国的整体变迁。这种变化伴随西人、西物、西学和西制“东渐”而来,是“欧风美雨”浸灌和洗沐的结果。它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变外来为内在,促成上海城市社会的改组和裂变,上海因此而成为中国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先行区域和特殊区域。
开埠以来,上海迅速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和远东的金融中心,成为西学传播中心和中国近现代的窗口,吸引了不少文人、学者旅居或工作在上海。
开埠前上海地处江南边缘和大运河漕运体系的边缘,民情、风俗、习惯、信仰等俱受江南中心城市苏州和杭州影响,可以说是江南的上海。开埠以后,江南的区域城市格局随着中外贸易体制的确立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上海与世界经济、文化的互动日益紧密,并在这种日益紧密的互动中日趋现代化和国际化。据滨下武志、古田和子等学者的研究,早在19世纪后半期,中国商人已成功建立起以上海为中心、覆盖东亚甚至整个亚洲的商业网络(即所谓“上海网络”)和“交易圈”。甲午战争后,民间资本投资兴业解禁,在一派“商战”的呼声中,上海快速步入工业时代,沪东、沪北、沪西、沪南等都市工业区次第成型。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上海在此前累积的外贸、工业、制度和西学传播等方面优势的基础上,快速发展成为整个亚洲最繁华和最国际化的大都会,江南的上海遂变成名副其实的世界的上海。1949年后随着国家政权的更迭,上海发展由“面向海外”转到“面向国内”,上海与世界的广泛联系被人为阻断,上海港口的远洋轮船几乎绝迹,外资企业、外国侨民纷纷撤离,“对于一个经济上紧密依靠经由海道畅通无阻地获取原料、生产和消费用品和市场的城市来说,这种形势不能不在基本上影响它的经济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上海的发展不能不主要依靠国内的资源和国内的市场,世界的上海蜕变为中国的上海。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上海再造通向世界之桥和通向历史之桥,重新接续传统,融入世界,上海由此进入“再全球化”的时代。上海再度回归到世界的视线之内,成为全球瞩目的最具活力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从江南的上海到世界的上海,从世界的上海回到中国的上海,再从中国的上海到全球化的上海,其中的每一个阶段,都赋予上海这座城市不同的内涵,这些来自不同阶段的内涵不断沉淀和不断丰富,就构成了上海区别其他城市的城市基因、性格和传统。
开埠后上海真正的优势在于国际化和工业化,前者使上海成为中外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知识、思想的聚集与融汇之地,后者则使上海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之地和“主要的世界都市工业中心之一”,不仅工业门类最齐全,民族资本家与产业工人最集中,而且是中国工业化的孵化基地。据国民政府实业部商标局于1934年底统计:全国有华商注册商标9224件,而仅上海一地就有7932件,占86%。1949年初,全国有五万多件产品商标,其中上海有四万多件,占80%。这说明上海在工业化过程中已经累积起巨大的优势。所以,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要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能够依仗和可以依仗的就只有上海。那个时候中国工业比较发达的不是北上广,是“上青天”。上,即上海;青,即青岛;天有不同的解释,有些人认为是天津,有的人认为是奉天(今沈阳)。不管怎样,上海都位居首位。中共执政后充分利用并强化了上海的这种优势,1949年以后,上海在新政权的擘画下迅速变成了纯粹的生产型城市,进而转型成共和国的工业基地。上海于是变成了工业上海。
可见,上海是一个以“世界性”为特点的城市。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在上海开埠地建立了世界闻名的国际大都市。近代上海曾容纳了多达15万的来自58个国家的外国人。与历史比较,当今上海在建的“国际大都市”具有全新的意义,它的建设主体是社会主义主权国家,而不是西方殖民者。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到“四个中心”,再到“国际大都市”,“五个中心”,上海的城市定位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国际大都市”意味着上海已具有城市品牌营销意识,而“国际文化大都市”则明确了以文化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策略,它说明城市的发展重点已从经济导向转向了经济与文化并举。
作为规模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借助加入WTO带来的积极效应,2002年吸纳外资占全球比重已经达到8.42%。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这一比重下降到5.96%,但2012年又强劲反弹到8.96%。同时,中国的对外投资占全球比重持续大幅上升。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公布的《2014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如果现有趋势持续下去,中国的对外投资不久就会超过吸纳投资。其间,世界贸易版图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变,2002年至2012年期间,从生产、贸易和投资三个维度看,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是十分显著的。北美和欧洲作为世界经济的核心地区,其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总额、对外投资和吸纳投资占全球比重都是下降的。在经济板块层面,七个主要发达国家所占比重显著下降,而新兴经济体出现了明显增长,中国的增长幅度最为突出。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门户,必将作为中国的代表城市融入世界网络,作为一个重要节点城市发挥联系功能,上海成为国际大都市或国际文化大都市成为了可能。
综观各种现实和历史条件,上海明显具有率先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优势。上海的文化,其优势就在于“交流”。放眼全球,和世界一流“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离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还有一定距离。但是,从上海城市发展潜力和前景着眼,仍可以看到这一战略定位的合理性。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是上海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尽快融入国际市场、加速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上海面对历史和现实作出的睿智选择。
抚今追昔,上海早在1996年就确定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可谓领一时风气之先。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上海围绕“四个中心”的功能建设,成功地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实现层级提升,跻身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第二梯队。在基本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基础上,如今上海这座城市又有了新的追求,正向新的目标昂首挺进:在国务院2017年底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上海又提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这个“卓越”具有超越传统的全球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的含义。一方面,要以这个蓝图为高起点建设中国自己的全球城市;另一方面,要从这个版本出发探索有中国背景和世界情怀的全球城市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