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梁剑章
与齐梅鹿先生是多年的文学好友,这主要体现在交往的两个方面,一是齐先生为人正直、磊落、坦荡,双方颇有惺惺相惜之感;二是齐先生从新闻岗位退下来后,不间断地“舞文弄墨”,恰与我所做的学会工作密切相关,因而来往甚多。故此,他的《齐梅鹿诗选》出版之际,邀我在书前写上几句话,便不敢推诿相辞。
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世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创作既是专业作家的职责,也是业余作者的喜好。每个人的一生,如果能与文学创作相联系,便显得弥足珍贵,因为文学可以陶冶情操,文学可以净化心灵,文学可以激励理想,文学可以丰满灵魂。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梅鹿不论是在医学岗位,还是在新闻岗位,都对文学情有独钟,笔耕不辍,这就使他的人生轨迹铺满了文学的色彩。在多年的执着和历练中,他的思想和文笔也获得了不小的提升。
梅鹿的老家是河北平山,那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出了革命圣地西柏坡,出了毛泽东等一代开国领袖完成军事决战“进京赶考”的最后驿站。作为红色革命老区,平山人在抗日战争年代和解放战争年代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平山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鲜红的热血,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烈业绩。梅鹿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故土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在梅鹿的家乡,他的亲人和他的邻里,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都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赋予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成为从西柏坡走来的吟者。他的笔下日益展现着这里的风采和光环,从而也为外部世界了解西柏坡,了解平山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这部《齐梅鹿诗选》收入了齐梅鹿先生二百多首诗作,以离开工作岗位以后的创作为主体,包括少量早年旧作。从诗体来看,绝句和律诗占了很大部分,包括少量新诗和旧体词。这些作品,既是他文学创作成果的展示,也是他人生足迹的印证,还是他从文学中获得体验和收获的蜜汁。他的诗作阳光、热情、昂扬、正气,有感而书,有感而发,有感而记,有扬眉吐气之豪迈,无矫揉造作之媚俗;有歌咏祖国山川之情怀,无无病呻吟之污浊;有针砭现实之淋漓,无“看瓜”之闲逸,从而形成了一首首心灵的吟唱和情怀的吟诵。
我们来看他的诗作:
“那一树鲜红的秋叶/是鲜血的喷涌/是革命者的牺牲/那一树碧绿的秋叶/是不变的初心/理想的坚挺/那黄的呢?/可是腐败的心/正忐忑等待着一场猛烈的秋风。”(《秋叶》)在这里,作者以寻常的秋叶作载体,抒发了对革命烈士保国卫民,打江山的丰功伟绩的情感和对腐败现象的鞭挞。秋叶的五彩斑斓,有红有黄,有紫有绿,红叶如烈士鲜血,绿叶如使命初心,黄叶如被腐蚀的残体。通过这一系列的比喻,升华了诗的意境,成为红色题材的名言警句。
作者出生在平山县东黄泥村,这里也是太行山脚下毗邻西柏坡的一个普通村庄,当年富甲一方,曾经被聂荣臻元帅称为“晋察冀的乌克兰”。对于故土山川,尽管走出去多年,但齐梅鹿仍然怀有深厚的依恋情结。他在《看〈平山记忆〉回思故乡东黄泥》中写道:“平时不敢说故乡,一说一思一伤心。天上可见儿时月,地下无觅旧年村。人思故乡情一处,我念桑梓心三分。”这里的“一说一思一伤心”道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当年先辈们可歌可泣事迹的感叹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歌颂。平山团是抗日战争年代非常出色的一支劲旅,河北著名作家程雪莉历时五年写出一部《寻找平山团》的著述,在社会上获得了很大反响。梅鹿在写到平山团时,用“历经磨劫中华在,赖有浩气一脉村。每临国难出壮士,时起板荡见忠臣。御敌边关杨门将,还我河山岳家军。七七扶桑玩战火,亮剑看我平山人。”梅鹿的诗与雪莉的文,同样都对平山团做了高度的赞美和肯定。
梅鹿的步履是长长的,他经常利用休闲时光走出去,欣赏和领略祖国山川大地的风采,有许多地方他全然不顾花甲的年龄,尽情品味,将一首首不同的心情入诗。“马岭峡谷奇且幽,今日到此晚来羞。修篁左右护曲径,长桥东西跨深沟。碧流惊蛇窜脚下,飞瀑雪练挂当头。匆匆一游驱车去,不尽游兴频回头”,这是他描写马岭河大峡谷的诗句。“扑面山涌五色浪,凌头天飞一彩云”,这是他秋游光雾山的有感而发。即使到朋友家中做客,他的诗心也闲不住,“一排平房五亩园,树上瓜果正新鲜。白日清风吹香气,夜晚虫声奏管弦。蔬菜不必忧农药,肉蛋无须问安全。最是晴天明月夜,一窗银辉照安眠。”(《友人乡居》)清风、香气、虫声、银辉这些田园的风景,勾起了诗人缕缕的乡愁,使诗人的心情与景色浑然融为一体。
“能任性时且任性,该痴迷处便痴迷”,这大概是诗人创作的真实写照。为了考察石家庄的母亲河——滹沱河,他从源头出发,顺流而下,长途跋涉,收获了很多的乐趣。他抓住那些寻常可见的景色尽情吟咏歌颂,放飞自己不老的诗意青春。“春风到来柳先知,惹得小蛮动腰肢”,这是对摇曳春柳的动情描述;“昨日笑靥在枝头,今晨玉体横污沟。底事红颜总薄命,不教美人久风流”,这是对落英残花的感叹;“今日又爬去年山,小鸟惊我久别颜。似曾相识山花笑,依稀归来野蔓缠”,野蔓缠,缠住了诗人,缠住了诗心;“凌空一枝野杏花,摇曳春光在山头。洛阳牡丹虽名贵,何如我辈开自由”将国色天香的牡丹与山杏花相对比,道出了诗人的情趣;“月浮波上影绰约,柳舞风前姿柔轻。一岸花木一岸草,半江楼台半江灯”则是对居住在石家庄民心河这个宜居城市的感受。
梅鹿的诗袒露着他的思想与思考。“人人一段过程流,尽在矛盾波中游。富贵荣华谁不想,穷困潦倒我也愁。”(《思索人生》)富贵荣华与穷困潦倒是人生的一对矛盾,但富如何富,通过什么样的道路致富,富了以后怎么办?穷是怎样穷的,是穷了我一个,富了千万人,还是富了我一个,穷了千万人,这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焦裕禄、孔繁森、李葆国是带领群众致富的杰出代表。从艺术方面来看,梅鹿的诗也不乏形象的照应,如描写汶川地震,他将救灾的空运飞机比作“吉祥鸟”,将救灾的军队比作“绿橄榄”,称之为“云端降下吉祥鸟,山外飞来绿橄榄。”这些,都是创作中的可取之处。
诗这一韵文性的文学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多种创作样式。从体裁上说,有新体诗和旧体诗、近体诗之分;从近体诗来讲,又有格律诗词和古风体之分。一般的理论是,写格律诗词要讲用韵,要讲格律,因为格律是历代诗人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的被公认的创作法则。在当代,由于有了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则,格律诗词同时存在平水韵和新声韵两种押韵方法,我们在创作中,不论使用新声韵还是平水韵都是符合押韵要求的。今天的创作也应该遵循这一法则来进行。同时,诗词创作适度用典和引用前人的诗句也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学会融通、变化和化用,避免前人诗句的照抄照搬。诗词的创作还要讲究诗家语,讲究赋比兴的创作手法。真正的好诗要靠诗人敏锐的嗅觉,找到自己独特的感觉,用鲜活的语言写出创新性的作品来。我寄希望齐梅鹿先生能够在这些方面多下些功夫。
2019年1月9日
梁剑章: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河北省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北省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