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风采(老一辈革命家风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模范夫妻的“八互”原则

周恩来与邓颖超的恋爱与婚姻,一直成为世人传颂的佳话。周恩来和邓颖超相识于五四运动。在觉悟社期间,二人抱有独身主义观,以国家为重而牺牲个人婚恋。1920年11月,周恩来赴欧洲勤工俭学。在旅欧期间,周恩来和邓颖超通过通信确立了恋爱关系,从独身主义转向了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婚恋观念。

1924年秋天,周恩来从法国回到广东工作,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和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7月,邓颖超奉命调广州工作,由于南下途中在上海耽搁了一些日子,8月上旬才到达广州。

1925年8月,周恩来、邓颖超在广州结婚时的合影

当时,广东区委正全力领导省港大罢工,周恩来工作更为紧张。邓颖超乘船到达广州的这一天,周恩来竟抽不出时间去接她,只得委托秘书陈赓拿了一张邓颖超的相片,去码头接人。在熙熙攘攘的码头上,凭着照片认人,谈何容易。一向机敏的陈赓看花了眼也没有找到邓颖超,只得回去向周恩来致歉。

1950年,周恩来办公室的干事郑勤结婚时,邓颖超拿出一块红绸布,让毛笔字写得比较好的赵茂峰将“八互”新婚祝词抄录于上

邓颖超当然不知道周恩来的这个临时计划。当她踏上码头,在人群中左顾右盼没有看到想念已久的周恩来时,只好照着通讯地址径直找到住处去了。1925年8月8日,他们在广州中共广东区委所在地的一间简朴的小房子里,结成了一对同心同德、患难与共、并肩战斗的革命伴侣。

当时,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赠送给他们一副对联:相处相知相爱慕,自成情侣无需父母命;互学互助互敬重,天生夫妻何必媒妁言。

有一次,周恩来会见客人,按照组织上的计划安排,邓颖超同周恩来一起见客。平时会见客人是在楼上。秘书正要做准备,周恩来到了,吩咐说:“今天小超也参加,就在楼下见客吧,省得让小超上楼了。”这件事虽然很小很小,可正因为事小,才更让人体会到那关心之细微,爱情之深厚。

1946年5月11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参加了在南京梅园新村举行的中共代表团工作人员陈浩和李晨同志的婚礼,郑重向二人提出了“互爱、互敬、互勉、互助、互信、互谅、互让、互慰”的“八互”精神,作为对他们的最好的祝贺。这“八互”精神,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在长期夫妻生活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的爱情真谛,也是他们夫妻之间爱情之花常开不败、常开常新的奥妙所在。

1950年,周恩来、邓颖超结婚25周年纪念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作息时间不一致,周恩来和邓颖超经常一天到晚见不上面,早饭和晚饭更是很少在一起吃。但即使工作再忙,周恩来也要尽量设法抽时间和邓颖超凑在一起吃顿午饭,实在没时间一起吃饭了,两人也要在西花厅的前院散步,聊上几句家常。周恩来走路快,一阵风,是几十年的习惯,虽然散步时格外注意,但不知不觉就会走快了步子。这时,邓颖超说:“恩来呀,散步你也走那么快,我都跟不上了。”周恩来不像一般做丈夫的喜欢“以我为中心”,他首先考虑的总是去适应妻子。他马上放慢脚步,重新挨近邓颖超,歉意地一笑:“你瞧,我这个习惯还真不好改呢。”

周恩来对邓颖超十分关心。尽管他日理万机,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但是每天晚上10点,他一定要关心邓颖超是否上床安睡了,然后自己才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

1988年4月,正值中南海西花厅海棠花盛开之际,八十四岁高龄的邓颖超观花之后,满怀深情地向身边的工作人员三次讲述了她与周总理的爱情经历,表达了她对周总理的无限思念和对他们高尚、美好爱情生活的深切怀念。她说:“我们的爱情生活不是简单的,不是为爱情而爱情,我们的爱情是深长的,是永恒的。我们从来没有感觉彼此有什么隔阂。我们是根据我们的革命事业、我们的共同理想相爱的,以后又发现我们有许多相同的爱好,这也是我们生活协调、内容活跃的一个条件。”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婚姻生活中,周恩来和邓颖超始终奉行“互爱、互敬、互勉、互助、互信、互谅、互让、互慰”的“八互原则”,堪称恩爱的模范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