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学术思想
唐由之研究员在长期从事眼科临床的过程中,对眼科领域中仍属难治的病种,应用现代化先进的仪器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运用中医眼科理论辨证论治,在白内障、青光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萎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变性及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的临床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医眼科学术理论方面有较多的创新。他提出了眼底病辨证以“气血理论”为依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模式,他的中医眼科学术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白内障诊疗创新性研究
金针拨障术是一种古老的治疗白内障的方法,过去的中医眼科医家开展该手术时,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缺乏解剖、消毒学的知识,手术过程不规范,造成并发症较多,成功率不高,因此金针拨障术很早就已经失传了。唐由之研究员还在学校学习时,就在思考如何重新对它加以发掘提高。
1952年,唐由之研究员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系统地学习了现代医学知识,对眼部结构、发病机制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1958年,他根据《目经大成》中描述的“针锋就金位,去风轮于锐眦相半正中插入,毫发无偏”,这一进针部位进行反复测量,发现古人进针部位在角膜缘后4mm的位置,相当于睫状体平坦部,当时该部位尚为内眼手术的“禁区”,他对该手术部位的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提出将睫状体平坦部作为内眼手术的切口部位,改变了长期以来称之为“危险区”的传统看法。比国外开展睫状体平坦部切口施行玻璃体切割术早了16年。目前该切口已为国内外眼科界广泛应用。
手术切口部位的确定为“白内障针拨术”的实施扫清了道路。按照古人的方法,将混浊的晶状体拨入玻璃体腔,白内障就算解决了。但是,根据现代眼科知识沉到玻璃体腔的晶状体随时都可能引起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等并发症。唐由之研究员在“白内障针拨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尝试将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拨断,然后用自己发明的器械经睫状体平坦部的微小切口将晶状体粉碎、套出,发明了“白内障针拨套出术”“白内障针吸术”。白内障“针拨套出术”后有部分患者出现了高眼压。唐由之研究员对手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国内较早提出白内障手术后玻璃体疝引起瞳孔阻滞的问题。
与手术切口相关的白内障针拨术、针拨套出术临床及基础研究,使古老的针拨术获得了新的生命力。由于这一方法具有手术快、恢复快、痛苦少的优点,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被广泛应用。1985年,唐由之研究员主持的“中西医结合白内障针拨套出术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白内障诊断规范化的问题,一直是现代眼科的重要课题。以往的白内障诊断标准,直接观察和照片比照法其分级比较粗略,而且受到较多主观因素的干扰,不同医生选择同一标准进行临床诊断时往往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唐由之研究员主持了旋转式晶状体断层图像分析系统的研究。该研究利用窄裂隙光源照射晶体,形成光学切面,通过数码摄像将动态切面图像传输给计算机,选择图像进行光散射强弱分析,即计算机灰度分析,对晶体的混浊程度进行定量分析。该项目以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为依据,完成了旋转式晶状体断层图像分析系统的研制,首次提出了大鼠半乳糖实验性白内障定量分级诊断标准,初步测定了老年性白内障各期的混浊面积及灰度值。该研究为白内障临床提供了客观、定量、可重复检查诊断方法,对白内障的早期诊断、病情变化监控、药物疗效评价提供了可信可靠的检测仪器,通过旋转式晶状体断层图像分析系统的图像传输功能可以异地实施白内障的普查、药物疗效观察及手术筛选,对防盲治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二、创新的中医抗青光眼手术
青光眼是目前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有关研究资料显示,2000年全球约有6680万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及约600万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约有670万患者因青光眼致盲。根据我国北京顺义地区、广东省斗门及新会地区的统计资料推算,我国约有670万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约有63.5万青光眼致盲患者,此数字尚不包括大量的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如此众多的青光眼患者及因其失明者,不仅给青光眼患者本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还造成社会经济的巨大负担和劳动力资源的重大损失。
难治性青光眼是指经过常规滤过性手术或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甚至睫状体冷冻术及睫状体光凝术辅以最大耐受量的抗青光眼药物治疗,依然不能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的青光眼,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无晶体性青光眼、人工晶体性青光眼以及经多次经滤过术后眼压仍失控的开角性青光眼或闭角性青光眼等,是现代眼科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晚期患者常因失控的眼压和进行性的视功能丢失而造成失明和无法缓解的剧烈疼痛,部分患者因疼痛不能忍受而摘除眼球。
目前,难治性青光眼治疗方案有联合抗代谢药物的小梁切除术、睫状体冷冻术、睫状体光凝术及青光眼引流装置植入术。联合抗代谢药物的小梁切除术,有时仍难形成功能性滤过泡,而不具备滤过手术条件又有一定视功能的眼,行睫状体冷冻术、睫状体光凝术有发生低眼压或眼球萎缩的危险,而引流装置植入术又常因为引流管移位或堵塞、后部筋膜囊包裹等导致手术失败。上述手术成功率低于50%,尤其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预后差,成功率仅为11%~33%。在美国,每年有12%~15%的眼球摘除病例是由于虹膜新生血管引起的失明和疼痛所致。前面几种方法手术较复杂,手术费用高,疗效亦不理想。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安全、有效的方法,降低患眼的眼压,保存其尚存的视功能,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其经济损失。
为探讨此类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新途径,唐由之研究员在白内障针拨术有关临床研究、病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医抗青光眼手术的思路与方法。他在《目经大成》所载金针拨障术“针锋就金位,去风轮于锐眦相半正中插入,毫发无偏”基础上,采用睫状体平坦部为切口,曾做白内障手术数千例。
至1966年针拨术鉴定之前,在遇到白内障针拨术继发青光眼时采用其自行设计的巩膜环钻在睫状体平坦部做巩膜、睫状体环形切除,有效地解决这类青光眼,其后的临床三面镜检查及病理研究证实,睫状体平部切口不再愈合,为选择此处做青光眼滤过术提供了依据。1974年国外学者开始选择睫状体平坦部作为后节手术常规切口,唐由之在实践中早已发现其切口部位仍在后房的范围,因此想到在该处做青光眼滤过术的可能性。
经过重温过去的研究资料,特别是回顾白内障针拨术研究过程中曾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和当时解决这种青光眼的思路和手术方法,重新反复思考加以研究,多次改进了当时的抗继发性青光眼的手术方法,设计了在睫状体平坦部做滤过手术的方案,定名为“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该部位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眼后节手术常规切口部位,是做眼科手术切口的安全区之一。本手术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抗青光眼手术部位和方法。用中医传统的手术切口部位另建“眼孔”,疏导房水,以达到“肝管无滞”,恢复正常眼压的目的。与以往的角膜缘切口相比,具有安全性好、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手术切口部位易定位、操作范围较大等优点。实践证明“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对难治性青光眼治疗有效。
“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是具有中医特色的、创新的抗青光眼手术方法。该手术将青光眼手术切口部位从传统的角膜缘后部向后移位到睫状体扁平部,可用于所有采用其他方法治疗失败的青光眼患者。这是眼科手术史上的一次思想变革和理论创新,使许多受到青光眼致盲威胁,尤其是经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患者多了一种手术选择的机会,多了一线留住光明的希望。
三、对中医眼科望诊的发展
中医看病重在辨证论治,准确的辨证来源于全面详细的采集疾病信息,根据患者的全身和局部症状进行判断分析。“望、闻、问、切”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必不可少的桥梁及手段。唐老对四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四诊固然重要,但不可平均用力。就眼科而言,应首推望诊。从古到今对望诊的论述也较多,如《银海精微》指出:“凡看眼法,先审瞳人神光,次看风轮,再察白仁,四辨胞睑二眦,此四者眼科之大要也……”充分肯定了望诊的重要性。望诊包括两个方面,肉眼所见和现代仪器检查所见。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古人对于眼病的诊治主要停留在肉眼观察上,因此对于外障眼病的描述较为确切,而对于内障眼病,由于眼底及相关组织的病变不能窥及仅能根据从自觉症状进行记载。故古代文献中没有老年黄斑变性这一病名,只能根据该病的临床自觉症状进行推测,将其归属于“视瞻昏渺”范畴。治疗上则多从宏观上进行把握,根据全身症状进行辨证。唐由之研究员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有许多患者全身症状并不明显。这给临床上准确辨证施治带来了困难。虽然中医“五轮”学说将瞳神疾病归属水轮,在脏为肾;《内经》中说“肝开窍于目”,“黄斑属脾”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眼科辨证提供了参考。但是,由于看不到眼底,在全身症状缺如的情况下很难保证辨证的准确性。
唐由之研究员认为科技的进步为中医眼科望诊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他受中医眼科名家陆南山老师的影响。认为中医眼科的发展,一定要大胆吸收现代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洋为中用,充分利用现代的科学仪器,扩大望诊范围。随着医疗仪器的发明与创新,如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UBM(超声生物显微镜)、FF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ICG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mERG(多焦视网膜电图)、HRT(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系统)等使眼底病变所见,变局部为整体,平面为立体,静态为动态,大体的像成为微观显示,促进“望诊”更精微、更直观,在此基础上能更精确的识病辨证,从而使立法处方更贴切。他提出了“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相融合的论点,使中医眼科识病辨证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使诊断和疗效评定更客观化、数字化、科学化和可重复性,促进了中医眼科现代化进程。
他在临证科研实践中,注重创制和应用现代仪器设备,提高了对眼病的诊断及疗效判定的科学性。他主持研究的旋转式晶状体断层图像分析系统解决了白内障客观定量诊断的问题,现已应用于国内外眼科临床和科研领域。应用该系统,可以证实中药制剂障明滴眼液对白内障的预防治疗作用。
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唐由之研究员认为属于内障范畴的视神经、视网膜、视网膜血管、黄斑、脉络膜等眼底组织不独为肾所主,而与五脏六腑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眼底变化也就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反应,逐步形成了辨眼底常见症状的辨证方法。临床上运用FFA,OCT,VEP(视觉诱发电位),HRT等现代检查手段观察眼底的出血、水肿、渗出、血管阻塞、新生血管、变性、机化等常见的病理改变,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针对性较强,对老年性黄斑变性、中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眼科难治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四、眼局部辨证与整体观念相结合
唐由之研究员认为眼聚脏腑之精气,眼内各组织皆与内脏相应,因而眼部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内脏的情况。对于眼病,必须视作为整体的局部病变,决不可单认为是眼本身的变化,眼病形成皆因阴阳失调,脏腑偏胜。如果能正确掌握治病求本原则,掌握整体观念,进行辨证论治,以纠正偏胜,调和阴阳,沉疴亦能挽回。
眼科五轮学说是提示眼与整体之联系,在很多情况下,能解释眼的生理病理现象,对治疗亦具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古人用于临床,很多是过分偏重局部体征,过分强调五脏主病,对因脏腑偏胜同时引起的其他证候,考虑较少,更缺乏整体认识,从而产生一病一方的片面治疗观点,这是与整体观念相违背的。因此,唐由之研究员强调对待眼病必须全面看问题,要把眼病各个症状及整体所出现的表现结合起来,看其相互关系,从中分别主次,找寻阴阳偏胜与五行生克规律,然后议定方药,才真正符合辨证论治法则。
唐由之研究员在强调整体观念的前提下,非常重视探求病因病机。病因可从眼局部与整体所表现的各种征象探求,但有时全身症状不明显,则需要详细分析病史,找寻旁证,对天地间自然界的骤然变化、人事的变迁,以及突然发生的体征,更须加以注意。然后应用阴阳五行脏象经络与五轮学说等做深入细致分析,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如对于眼外肌麻痹的患者,可以由糖尿病引起,亦可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眼外伤等导致,均需详查病因,准确辨证。对于由高血压引起者,唐由之研究员常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等平肝潜阳药物;眼外伤引起者,则加水蛭、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者酌加黄连、黄柏、香附、浙贝母等。
现代基础研究的发展以及先进眼科仪器的出现,扩大了我们的望诊范围。唐由之研究员提出在整体观的基础上进行根据检查所见进行微观辨证。如对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患者,当眼底常以黄斑部盘状水肿脱离为主要表现时,他根据《内经》中“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风者百病之长”(《素问·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的论断,采用健脾利水、疏风散邪的治疗方法。在健脾利水的基础上选用荆芥、防风、薄荷等疏风解表药进行治疗。当眼底水肿基本消失,残留少量渗出时,他则在在健脾利湿药的基础上选用蒲黄、姜黄、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以促进渗出的吸收;当病至晚期,眼底渗出水肿已消,患者眼前暗影仍在,视物变形尚存时,他则以补肝肾明目为主重用菟丝子、枸杞子、楮实子、金樱子等以巩固疗效,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在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上要有所侧重,寻找出疾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灵活辨证。若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则以检查所见的眼局部辨证为主,若有明显诱因或典型的全身症状时则要在局部辨证的基础上兼顾全身,分清主次,不可平均用力。如眼底动脉硬化引起视网膜出血的患者,兼有咳嗽、哮喘者,则要以止咳平喘为主,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茜草、炒蒲黄等化瘀止血以防止眼局部出血进一步加剧。对于该类患者止血先止咳,咳止则夜卧可安,出血可止。《内经》中亦有“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之说。因此,辨证用药应当灵活,处理好局部和全身的关系,有所侧重,不可拘泥于一证、一方。又如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唐由之研究员认为该病基本的病机已经明确,是由于栓子或炎症等原因阻塞视网膜静脉,瘀血阻络,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脉外引起,在治疗上应当谨守病机,以眼局部辨证为主兼顾全身。若患者失眠较重,则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增加养心安神之品如首乌藤、合欢皮、酸枣仁等;若患者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则考虑气血不足,增加黄芪、当归补血养血之品。
唐由之研究员认为用药如用兵,正所谓是“兵无长势,水无常形”,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应根据疾病的不同诱因,所处的不同阶段,参照全身和眼局部情况,谨守病机,辨证治疗。唐由之研究员还强调治病贵在应变,认为原则必须掌握,但亦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随机应变,辨证论治。因为眼病病因复杂,症状可随各个阶段有所不同,特别当情志波动、饮食失节、起居违和、天时变化、妇女胎产经带,以及用药不当时,皆可对眼部病变有所影响。所以,治疗用药必须注意病证转变,从转变中看其阴阳进退,邪正消长。唐由之研究员多次告诫后学:为医者必须行方智圆、胆大心细。
五、治外障祛邪不忘固本
《内经》云:“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唐由之研究员认为,眼外障之早期多见目赤,多属因火所致。其他如急性、慢性结膜炎,麦粒肿及巩膜炎等外眼疾病,都属目赤范畴。此类疾病为火邪所袭,治疗固然不离寒凉清热,但清法有多种办法,须参照《伤寒论》及温病学说仔细分析病情的进退兼夹,订立周密的治疗方案,方能真正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唐由之研究员认为,一般火邪侵袭眼睛多兼挟风邪;病之后期,由于邪热消烁阴液,还可出现阴分不足之象,也有损气害血者,可有气虚及血络热滞等情况。治疗时,早期除了清热外,尚须祛风,并注意护阴,宜采取散火疏风佐以养阴生津之法;后期者则应注意调和气血。常用治疗方法:养阴清热、凉血和络、升阳益气清热等。临床应用时,可数法合参。
六、中药外用眼药的研究取得突破
唐老在青年时代师从眼科名家陆南山先生,在与陆南山老师临床诊疗之余,一同进行眼药配制工作,对传统外用眼药从选材、加工、配制及制剂工艺各个环节进行学习,积累了很多经验,并对此有深刻认识。传统的外用中药眼药方,内容十分丰富,千百年来为防治眼病做出了贡献,但制备方法往往缺乏严格量化的质控标准,难免对眼角膜、结膜产生刺激。因此要采用现代眼科外用药的制剂工艺,以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中医眼科外用药的作用。在继承发展古方“秦皮汤”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处方并领导课题组,采用现代制剂工艺制备“病毒一号滴眼液”。该滴眼液无论从pH、卫生学检查、澄明度、稳定性、刺激性及已知主要药物成分含量控制方面,都有严格的质控标准。通过多年的实验和临床观察,证实“病毒一号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具有较好的疗效。更难能可贵的是,该滴眼液与西药对比,具备西药所不具备的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复发的作用,填补了国内外此项工作的空白。该课题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唐老任课题总体设计并具体实验指导的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秦皮素滴眼液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复发的基础研究》也已经结题鉴定。采用现代制剂工艺制备的“障眼明”,对早期白内障的治疗也有较好的疗效。
七、开创中医眼底病的辨证论治的新思路—眼底疑难杂症从气血论治
在治疗眼底疑难病方面,唐由之研究员重视气血辨证,认为气血理论与眼底病变密切相关,气血失调是贯穿眼底病整个病程的基本矛盾,总结了眼底疑难杂症从气血论治的宝贵经验。唐由之研究员设立的从气论治、从血论治、气血双治、痰瘀同治等治法,对眼底疑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眼底病辨证以气血理论为依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模式。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内经》中云:“气脱者,目不明”;“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古今医统大全·眼科》中云:“目得血而能视,故血为之主,血病则目病”。血乃阴液,有营养和滋润的作用,血为养目之源,但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关于两者的关系,唐容川在《血症论》中指出:“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母,气得血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正所谓“气血之体犹太极,气血之用犹阴阳”。(《目经大成》)。眼作为全身重要的组织器官,因“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必然与气血关系紧密。血不能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目之所以能够视万物,全赖于气血调和。从眼的解剖上看,眼底主要由视网膜和脉络膜组成,该组织内血管极为丰富,属多血多气之脏,气血的异常或机能的减退均会影响组织的正常功能。气血失和,可以直接造成眼底组织病理改变,影响视功能。如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其发病年龄多大于5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机能减退,气血日渐虚弱,全身精微物质不能充分上达,则目窍失养,代谢产物沉积,眼底出现色素紊乱,玻璃膜疣丛生;气虚推动无力,气滞运行不畅,均可导致血行受阻,脉络瘀滞,血液不循常道,则血溢脉外,导致眼底出血、渗出形成;精血同源,精亏血少,则不能濡养目窍、全身,阴不制阳,阴虚火旺,则火灼脉络,眼部出血频发,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和气的推动,统摄功能,血液的充盈状态,脉道的通畅程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唐由之研究员从气血的关系入手,既重视凉血止血、活血、养血,又不忘补气、行气。最终,达到气血调和,脉道通畅,目视睛明的目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八、证候错杂,先别阴阳
中医治病必求本。对于证候错杂者,按照常规的五轮辨证、脏腑辨证等往往无从下手,唐由之研究员认为对于该类疑难眼病要谨守病机,可以从阴阳着手进行辨证论治。
阴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包罗万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它最初的涵义非常朴素,《说文》中云:“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当时的阴阳的涵义仅指日光的向背,以后随着观察面的扩展,阴阳的涵义逐渐得到引申,将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归属于阳;将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归属于阴。将其引入医学领域,并用阴阳学说来概括分析错综复杂的各种证候。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而言,古人由于条件所限看不到眼底,只能根据“两目至天晚不明,天晓则明”的症状上进行推测,寻找可能的病因病机,认为“天晚阴长,天时之阴助人身之阴,能视顶上之物,不能下视诸物;至天晓阳长,天时之阳助人身之阳,而眼复明矣”。历史发展到今天,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借助医疗器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眼底,不论从该病的眼底表现上,还是发病机制上都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从眼底上看,该病患者视网膜颜色晦暗,视乳头颜色蜡黄,视网膜血管一致性变细,视网膜色素上皮斑驳状,视网膜赤道部两侧色素沉着,典型者色素成骨细胞样位于视网膜血管上等症状。从视野上看,早期可以见到环形暗点,晚期视野进行性缩小,最终成管状。从眼电生理上看,EOG峰谷比明显降低或熄灭,甚至ERGb波消失。所有的症状均和阳的特性相对,具有阴的属性。因此,从阴阳的基本属性和表现形式入手,分析该病患者的自觉症状、眼底表现及客观的检查,均能找到视网膜色素变性“阳不胜阴”这一基本病机的证据。在治疗上唐由之研究员常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的方法,培补肾阳。用肉苁蓉、巴戟天、补骨脂之类,补先天阳气之不足;在补阴补阳的具体应用方面,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新方八阵》中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从而达到增强疗效,限制纯补阳药物偏性的效果。根据阴阳互根理论,在上药的基础上唐老又选用制首乌、黄精、熟地黄、山茱萸等滋阴之品以阴中求阳。又如,对于大多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患者而言,全身症状亦不明显,给眼科辨证造成了困难。从视神经萎缩患者的眼底上看,视神经颜色发白,血管变细等一派阴虚表现。因此,唐由之研究员认为该类患者从理论上说应当从阴论治,采用六味地黄丸为主方加减;而对于全身症状明显有畏寒肢冷、舌质淡等阳虚表现的患者,则从阳论治,选用巴戟天、肉苁蓉、附子、肉桂等。
九、眼科血症,分期治疗
唐由之研究员指出,眼科血症原则上采用清热止血法治疗,但要掌握好分寸。清热不可过寒,止血不可郁气。寒凉过度、气机壅塞,均易造成瘀血留滞不化。唐由之研究员治血症常根据出血时间的长短,颜色的深浅,病情所处的阶段,分期论治。若为新鲜出血,颜色鲜红,常采用凉血止血法,喜用茜草、蒲黄、藕节、大蓟、小蓟等止血,配合生地黄、白茅根、牡丹皮、小剂量黄芩等清热凉血;出血停止,颜色暗红,则过渡到活血化瘀阶段,常酌情加入赤芍、丹参、川芎、当归、制大黄、姜黄等活血化瘀;病至晚期,出血基本吸收,残留渗出及机化组织时,则加大化痰软坚作用,选用昆布、海藻、浙贝母、半夏等。手术后出血或外伤出血常加入少许三七、苏木等药。应用这些方法,止血而消瘀,能较好地克服瘀血停滞之弊。
十、巧用黄芪,补气养血
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脱毒生肌,利水消肿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提高血浆组织内cAMP(环磷酸腺苷)的含量,增强免疫力,抗缺氧,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状态,维持细胞膜完整性等作用。因此,唐由之研究员在治疗眼病时尤其爱用黄芪。他认为黄芪补肺脾、益气之力不让诸参,与党参配伍则补气之力大增;配防风、白术则御外功能齐备;和当归同用补血之力明显,结合眼底视盘色淡,血管变细等气血双亏的表现,黄芪的合理应用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黄芪补气升阳,配合柴胡、升麻等轻清上扬之品能载药上行,有利于药达病所。此外,黄芪药性平和能调和诸药。炮制方面,黄芪分生黄芪和蜜炙黄芪两种。《审视瑶函》中云:“药之生熟,补泻在焉,利害存焉。盖生者性悍而味重,其攻也急,其性也刚,主乎泻。熟者性淳而味轻,其攻也缓,其性也柔,主乎补。”
唐由之研究员对于先天性疾病、萎缩性疾病、退行性疾病以及虚损性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常选用炙黄芪以增补益之力;而对于一般的外障疾病或内障眼病实证者常用生黄芪,取其药性平和,载药上行之效;若虚实间杂亦可生炙黄芪并用以增强疗效。
十一、明目退翳,内外兼修
翳者,障也,有遮挡之意。古代医家由于历史所限对外障眼病观察较仔细,对于黑睛上的疾病,常采用退翳消障的药物以促进云翳消散,减小瘢痕。
唐由之研究员在运用明目退翳疗法治疗眼病的过程中体会到,对于外障眼病如聚星障、花翳白陷、湿翳等疾病,退翳药应用要早,要有所选择,分清层次,根据病情的进退有所侧重。如对于聚星障来说,发病早期黑睛上常有星翳点点,抱轮红赤,畏光流泪,脉浮数,舌苔薄黄等症状,该阶段风热正盛,治疗应当以疏风清热为主,配合具有清热疏风作用的退翳药如薄荷、白蒺藜、菊花等治疗;若病退风热之象渐减,则过渡到退翳明目阶段,选用以退翳作用较强的蝉蜕、蛇蜕、密蒙花等进行治疗;病至后期,邪气已退,正气未复或对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患者来说,则要全身辨证灵活运用,气虚者增黄芪、党参、炒白术等补气之品,伤阴者,加麦冬、天冬、石斛等养阴清热之药,血虚者增当归、熟地黄等养血之剂。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明目退翳贯穿始终,退翳要早是为防止黑睛翳障发展过速,变生他症,遗留瘢痕影响视力。
对于内障眼病,唐由之研究员亦喜欢应用退翳明目药。如对于后发性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陈旧性眼底出血等疾病常有后囊的混浊、眼底色素的沉积、陈旧性出血、渗出或者灰白色有机化物的存在,这些病理产物在形状上和黑睛疾病上的各种云翳相似,从功能上均能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唐研究员在治疗眼病的过程中扩大了明目退翳疗法的适用范围,将该疗法引入内障眼病的治疗中去,常选用密蒙花、谷精草、柴胡等退翳之品以促进眼底翳膜的消退。退翳药大多为质轻的叶类药物,具有升浮作用,而眼位最高,非轻清上扬之品不足以引药上行。退翳药中以平肝疏肝之品为多,内障病患者病程大多较长,久病生郁,在治疗过程中佐以退翳明目药物则调理全身气机,防止郁久化热,因郁致瘀等变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