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学术思想
一、全面继承和整理中医眼科独特学说
萧国士一贯热衷于中医眼科文献的整理与学术研究。在主编出版的《中医眼科全书·眼科学说源流》里,全面收集整理了内外障、五轮、八廓、肝窍、玄府、精津、气血等独特学说,总篇幅为8.1万字,为指导临床提供理论依据。现将最具代表性的内外障学说节录于下。
内外障学说以病变部位和证候特点为依据,将眼分为内外两大类。它是阴阳学说在眼科领域里的运用,对眼科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现从该学说的起源、形成、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以资纵横博览。
1.内外障学说的起源
从文字上考证,内外二字是区别事物定位划界的客观标志和常用术语。“内”,《说文解字》曰:“人也”;《增韵》曰:“中也。”“外”,《说文解字》曰:“远也”;《韵会》曰:“内之对,表也。”在《内经》,内外二字广泛运用于生理病理,成为阴阳学说的重要内容。首先,在生理上用内外来说明人体表里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如《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进一步把内外与阴阳的关系具体化,谓:“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从病理上看,亦用内外来阐明各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如《素问·阴阳别论》说:“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素问·调经论》还把内外与阴阳、虚实、寒热等病机融为一体,谓“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风论》还具体论述了风邪导致眼病的内外病机,谓“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就眼目本身的内外与阴阳的关系而言,《灵枢·大惑论》明确指出:“黑眼瞳子法于阴也,白睛赤脉法于阳也,阴阳合传而睛明也。”目有内外,必有阴阳,黑眼瞳子居内属阴,白睛赤脉居外属阳。内外障学说把胞睑、两眦、白睛的病变归属于外障,把瞳神的病变归属于内障就缘于此。黑睛介于内外之间,且又有浅深外内之分,《内经》之所以把它归属于阴,乃阳中之阴也。黑睛浅层外部的病变,位虽在瞳神之外,但在白睛两眦之内,故属阳中之阴,现把它归属于外障范围,与《内经》所论是一致的;而黑睛深层内部的病变,如黄仁、神水病变,则属于内障的范围。
内外障学说的“障”字,具有阻隔遮蔽之义。“隔也”“界也”,这是《说文解字》与《广韵》对“障”字的诠释。《吕氏春秋·贵直》说:“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法华经》说:“欺为信障,怠为进障,嗔为念障,恨为定障,怨为慧障”更加阐明了此义。在内外障学说里,主要取其遮蔽之义。《审视瑶函》说:“障者遮也,如物遮隔,故云障也。内外障者,一百零八证之总名也。”
2.内外障学说的形成
“内外障”一词,最早见于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并与五轮八廓相提并论,成为三足鼎立的眼科传统专用理论,以后严用和《济生方》亦作了相似的论述。最早论述具体内容的是《刘皓眼论准的歌》,据陈明举考证,眼科内外障七十二症学说,是隋唐眼科文献的综合和发展。《刘皓眼论准的歌》把内外障七十二症编成歌诀,从而使中医眼科真正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遗憾的是《刘皓眼论准的歌》今无原书可查,只能从《秘传眼科龙木论·龙木总论》中所收藏的“审的歌”窥其梗概。因为“审的歌”很可能与《刘皓眼论准的歌》具有传承关系。而《秘传眼科龙木论·龙木总论》所列以内外障为纲,下分七十二症的具体内容,是以“审的歌”为主体,然后分析各症的病因、病机和证候,列举各证的具体治法和方药,以解释和发挥歌诀的义理。“审的歌发挥”明确指出:“每逢同道,皆言眼疾有七十二般,及问其数,名迹难言一半。今则谨按诸家眼论,夙夜搜求,敢推眼疾之名,果有七十二种。据其疾状,患者颇多,论录为歌,以贻后代……眼看疾状,认识既不差错,治疗又有所凭。”从此可以看出,“审的歌”的作者,对综合补充前人经验,编撰七十二症歌诀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不断加以总结才创造出来的,内外障七十二症的确定,确实是祖国医学继承与发扬结合的产物,流传至今,影响极其深远。
内外障七十二症,是“龙木总论”的主体,所载内障23症,其名为圆翳、冰翳、滑翳、涩翳、散翳、浮翳、沉翳、横翳、偃月翳、枣花翳、白翳黄心、黑水凝翳、胎患、惊振、五风变内障、绿风、乌风、黑风、青风、雷头风内障、高风雀目、肝虚雀目、肝风目暗内障。从所列证候分析,属白内障的有14症,属青光眼的有6症,属眼底病的有3症,其中白内障论述最详,包括成熟的与不成熟的、硬性的与软性的、绕核性的与周边性的、颜色白的与颜色黑的、前房浅的与前房深的、可针拨的与不可针拨的等,且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先天性具备。所列外障49症中,其名为混睛障、胬肉侵睛、两睑黏睛、鹘眼凝睛、鸡冠蚬肉、睑生风栗、漏睛脓出、冲风泪出、风牵睑出、风牵zaozi003偏、风赤疮痍、胎风赤烂、暴风客热、胞肉胶凝、辘轳转关、眯目飞尘、倒睫拳毛、突起睛高、旋螺尖起、睑硬睛痛、神祟疼痛、蟹睛疼痛、肝虚积热、膜入水轮、钉翳根深、冰瑕翳深、黑翳如珠、花翳白陷、五翳浮满、逆顺生翳、撞刺生翳、小儿通睛、小儿疳眼、小儿青盲、瞳神干缺、血灌瞳仁、天行后赤眼、眼痛如针刺、眼痒极难忍、眼起坐生花、眼黄膜上冲、眼赤膜下垂、眼小眦赤脉、小儿睑中生赘、小儿斑疮入眼、因他病后生翳、暴赤眼后急生翳。从所列证候分析,除瞳人干缺、血灌瞳人、小儿青盲、眼起坐生花4症属内障眼病外,尚有外障45症,其中属角膜病的有16症,属眼睑病的有9症,属结膜病的有7症,属眼外伤的有4症,其他还有9症。细审之以角膜病论述最详,包括炎性的与非炎性的、急性的与慢性的、浅层的与深层的、原发的与继发的、穿孔的与未穿孔的、化脓性的与非化脓性的,均已列举。
关于内外障七十二症的病名,从元代起,到清代吴谦等编撰的《医宗金鉴》为止,流行了几百年,其中各医家虽略有增减,但仍以此为基础。如元代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所制的内外障七十二症,其内障23症与《秘传眼科龙木论·龙木总论》完全相同;外障49症,在《秘传眼科龙木论·龙木总论》的基础上减少了伤寒热病后患目、因他病后生翳、起坐生花、小儿斑疮入眼、小儿疳眼五症,仍凑满七十二症之数。《银海精微》一般认为是元代的医家所辑,虽未标明内外障,但所列80症,外障占90%以上,比“龙木总论”增加24症,而内障却减少15症,但“龙木总论”中大部分病症还是被《银海精微》所收载。
3.内外障学说的发展
至明代,内外障学说已经得到众多医家的广泛应用,而且在争鸣中又有很大的发展。如明代徐春甫著《古今医统》所列的七十二症,虽未标分内外障,但排列有序,前23症为内障,是在“龙木总论”的基础上减肝虚雀目、青风内障,加入青盲、伤寒热病后黑昏2症;后49症为外障,亦是在“龙木总论”的基础上,减伤寒热病后患目、因他病后生翳、突起睛高、撞刺生翳、风赤疮痍、小儿青盲6症,加碧翳、青膜、早上疼痛、午后昏朦、天行赤眼暴翳、女血气逆流、痛极憎寒6症。本书可贵之处在于首次把七十二症编为便于记忆的歌诀,其歌词是:“圆冰滑涩散浮沉,白翳黄心横翳新。枣花黑偃兼风变,惊震雷头雀目生。绿乌青黑黄风障,胎患伤寒热后昏。肝经夹热混睛膜,胬肉攀睛两眼粘。黑翳如珠花翳陷,冰瑕深翳入水轮。钉翳根深浮玉翳,偶然顺逆突然成。鸡冠蚬肉睑生粟,胞肉胶凝与漏睛。蟹睛突起还风泪,倒睫拳毛碧翳分。鹘眼凝睛神祟痛,旋螺突起辘轳形。打伤撞损风伤险,血灌瞳人眯目生。天行赤眼暴生翳,胎赤风眩客热侵。睑硬睛疼痛如刺,瞳人干缺痒难任。黄膜上冲赤膜下,睑中生赘与通睛。疳眼斑疮青膜障,青盲起坐更生星。血翳包睛女子逆,早晨午后有其因。痛极憎寒与伤损,七十二候此分明。”同时指出:“七十二症,古者有之,兹录之以成全书。至于论治,则又不可执于是而昧法之大纲也。夫大纲者,标本也,气血也,风火也,此三者,目病其庶几乎。”治疗眼病,强调行血与散热,所谓“行血为治目之纲,散热为治目之要”。“血气壅肿,四物汤加龙胆、防己、防风、羌活之属。”“目病发,壅肿两睑如桃,合为一,痛不可忍者,宜用防风通圣散下之立愈。”“病之初起,可以峻用寒凉,或兼七情郁滞,气血停凝,以致热壅而为目病者,则当于苦寒剂中,而加之以辛温之药而发散之,导滞开郁,而气血风火,岂不从而发散者乎。”这些论述,对眼科临床很有指导意义。
明代楼英《医学纲目》列有“内障”“外障”两篇专论,并把内障分为可见(瞳仁里隐隐青白)与不可见(瞳仁里无隐隐青白)两大类,言简意赅,由博返约。对内障的分类颇具卓识,成为显性与隐性分类的先河。对于外障,强调辨表里寒热,谓:“凡赤脉翳初从上而下者属太阳,以太阳主表,其病必连眉棱骨,或脑项痛,或半边头肿痛是也,治法宜温之散之。”“赤脉翳从下而上者,或从内眦出外者,皆属阳明,以阳明主里,其症多热或便实是也,治法宜下之寒之。”翳膜在外障眼病中居重要地位,对此楼氏亦作过精辟的论述说:“邪气未定,谓之热翳而浮;邪气已定,谓之冰翳而沉;邪气牢而深者,谓之陷翳。当用焮发之物,恤其邪气再动,翳膜乃浮,佐之以退翳之药而能自去也。病久者不能速效,宜以岁月除之。”这些都是经验之谈,为翳的动静分类和刺激疗法治疗陷翳提供了理论依据。
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对内外障内容作了一些重大的修改和补充。首先修改明以前医书先论内障后论外障的顺序,使思维规律符合眼目先外后内的客观实际。“论外障”条下,所列外障35症,主要是指白睛与黑睛两个区域的病变,较之以前医书,已从广义的外障向狭义的外障前进了一步。在“论内障”条下,所列28症,主要是指瞳神前部的病变,即瞳神变色、变形的显性内障,而瞳神无变色、变形的隐性内障25症则列在“目昏花”条下和“论眦漏”之后。两者共63症,比以前医书所论内障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切合临床实际。胞睑、两眦的病变,所列45症则属外障范围,加上外伤眼病、妇人目病、小儿目病,总共193条177症,从而集内外障眼科病名之大成,为中医眼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明代傅仁宇《审视瑶函》对内外障学说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如在“内外二障论”中说:“且夫内障之症,不红不紫,非痛非痒,惟觉昏朦,有如薄纱笼者,有如云雾中者,有如见黑花者,有如见蝇飞者,有如见蛛悬者,有眉棱骨痛者,有头旋眼黑者,皆为内障……其外障者乃睛外为云翳所遮,故云外障。然外障可治者,有下手处也;内障难治者,外不见症,无下手处也。且内障之人,二目光明,同于无病者,最难分别,惟目珠不动,微可辨耳。”上述内障病,多属今之眼底病变,在眼底检查镜没有发明以前,因无从查看眼底病变的详细病情,治疗就感到棘手。至于外障,可以据五轮而验证,直接观察和推测五脏的虚实,施用手术疗法和药物外治法,所以就没有治疗眼底病那样困难。该书所列内外障的具体病症,既适从《证治准绳》,又有很大的删改,所谓“昔人载一百六十症则失之滥,上古载七十二症则失之简,是函摘要删繁,纤钜备当,定为一百有八症”。该书所列目病39案,属内障的有38条34症;属外障的有101条74症。在删减的69症中,有些是可删的,如目泪病中的迎东、迎西两症,但有20多个是不可删的也删了,如眼外伤中青黄牒出、振胞瘀痛、触伤真气、膏伤珠陷等,外障中的神珠自胀、圆翳外障、银星独见、黑翳如珠、斑脂翳、黄油障等,内障中的如金内障、珠中气动、光华晕大等。
明代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以内外障学说为纲和分型论治为显著特点,是临床经验之作。如在“目论”中说:“有七十二症之名,总不越内外二障而已。”在外障中列46症,对黑睛病变的命名有所创新,书中载有白翳、红翳、青翳、黄翳、黑翳、湿翳、干翳、浮翳、实翳、冰轮翳、梅花翳、旋螺翳、针头翳、赤筋贯瞳、翳膜遮睛、垂帘翳障、乌珠突出、乌珠下陷、撞破生翳、时聚时散翳等20症,为澄清翳的概念和把翳定位于黑睛提供了文献依据。同时认为:“外障者,风凝热积血滞也,法当除风散热,活血明目,须用加减金液汤(前胡、桔梗、防风、独活、赤芍、知母、薄荷、蔓荆、柴胡、黄芩、荆芥穗)主之。”为初学者治疗外障眼病提供了一条入门的捷径。通用加减之剂治疗外障或内外二障,其他眼科专著亦有记载,如《异授眼科》的四季加减煎药方、《眼科切要》的宁木汤、《眼科秘书》的日月并明散、《眼科集成》的揭障丹,均属此类,可供临床选用。在内障中列24症(其中有6症属外障),认为:“内障者,血少神劳,肾虚也,法当养血补阴,安神明目。”该书将内障分为肾阴虚、肾阳虚、心阴虚、心脾两虚、肝郁化火、中气下陷等证型,列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还少丹、天王补心丹、千金磁朱丸、加味逍遥散、补中益气汤等治疗,把需要用针拨的圆翳内障所属14症全部删掉,所以都可以用药物内治法治疗。
清代吴谦等编撰的《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宗“龙木总论”“七十二症方论”,将其内容稍作改动和补充,如内障减去了肝虚目暗内障,增加了五风变内障,把原书列为外障的瞳神干缺改为内障,外障中增加了睑生痰核,减少了起坐生花,补遗了能近怯远、能远怯近、瞳神散大、瞳神缩小、干涩昏花、白眼痛、女子逆经、妊娠目病、产后目病10症。全书共计82症,每症首列歌诀,以资提要,便于记诵,并撰有内外二障总名歌,其歌词是:“内障初患变五风,黄绿黑乌青圆冰,滑涩浮沉横散偃,黄心黑水枣花形,雷头惊振及瞳缺,雀目高风胎患名,二十四症为内障,须当一一辨分明。”“外障暴赤血灌瞳,硬睛赤垂与黄冲,蟹睛旋螺并胬肉,鸡冠蚬肉祟疼同。突睛漏睛连鹘眼,拳毛倒睫胞凝逢,眦赤花陷及螺钉,㖞僻冰瑕粘睛并。玉翳水轮逆顺障,睑出风粟又混睛,撞破撞刺及针刺,眼痒泪出疮痍生。客热伤寒并肝热,因他痰核天水行,青盲赤烂斑疮病,转关生赘疳眼名。小儿通睛恙虽小,还有眯目症为轻,此为外障四十八,熟读方知各症情。”
《眼科奇书》,不知何时何人所撰,由孙奉铭于清光绪十二年在重庆大府庙某老叟处抄得,方选辛温重剂,治法独树一帜,虽系方药书体裁,百说病情药方,小谈医理脉象及用药意见,但仍以内外障学说为理论基础。全书分5个部分,列有“外障眼病”“内障眼病”“内外障兼病”,并说:“症虽多,总不外内障外障两大纲。何谓外障,外障是寒。何谓内障?内障是气。按此主方,百无失一。”该书的特点以辛温、补益立法,很可能是高寒地区与眼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即使平原,寒性眼病并非罕见,有是证则用是药,才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幸勿以其主温热而忽之或非之。至于分量过重,可改两为钱,获效再酌加。
成书于清末宣统三年的《眼科金镜》,是刘耀先在继承清以前眼科专著主要学术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证经验编著而成的,其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在于以内外障为纲、病证为目,较系统地论述了91种常见眼病的证治。首先在病因病机的论述有所深化,如在“凡例”中指出:《医宗金鉴》论内因七情即内障,外感六淫即外障,其理亦不甚详,忧思则气结,气结则不舒,郁遏于肝,肝经血脉受伤,故风轮多生陷翳,是内因而得外障病,或偶遇外感头痛,甚至瞳仁散大者,是外感而得内障病,非独外感即外障,内因即内障。并进一步指出:忧思伤脾,怒动肝火,温热郁积,元气不固,虚热上腾,心肝肾三经受病,为引起内障眼病的主要原因;风寒犯表,腠理闭塞,气机不畅,郁火不能外达,上攻头目,是引起外障眼病的主要原因。其次在病证分类上较为系统全面,分列内障眼病为43种,包括西医的白内障(圆翳、水翳、浮翳、沉翳、横翳、枣花翳、垂帘翳等)、青光眼(黄风、青风、绿风、乌风、黑风、雷头风等)、眼底病(青盲、暴盲、目昏、云雾移睛、萤星满目、视正反斜、视定反动、视大反小、视一为二、神光自现、黑夜睛明、高风内障等)、瞳孔病(瞳仁散大、瞳神欹侧等)、屈光不正(能近怯远、能远怯近)等内眼病变的内容,其症状记载均比《秘传眼科龙木论》《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详细。分列外障眼病48种,包括西医的眼睑病(状若鱼胞、拳毛倒睫、皮紧缩小、胞翻粘睑、椒疮、粟疮、胞生痰核、睑沿赤烂等)、泪器病(睛漏、目泪等)、结膜病(目赤、暴风客热、天行赤眼、胬肉攀睛、鸡冠蚬肉等),角膜病(蟹睛、陷翳、暴赤生翳、混睛障翳、疮毒害目、旋胪泛起、痛如针刺等)、妇女目疾(产后患眼、受孕目病、经脉病等)、小儿目疾(小儿疳伤)等。所列内容均较以前眼科专著详细丰富。其次,在治疗方药上,共载内障眼病方115首,其中以内服补益药物为主选方100首,配伍解表药物方85首,清热药物方82首,祛痰湿药方66首,并常加入活血、理气、平肝的药物,突出解表药的使用是本书治疗内障眼病的一大特点。共载外障眼病方200首(包括外用方35首),其中以内服解表药为主选方130首,配伍补益药方127首,清热药方126首,活血化瘀药方105首,并根据病情常加入祛痰化湿、泻下理气的药物,强调使用补益药是本书治疗外障眼病的突出特点,所选外用方有点眼剂、滴眼剂、洗眼剂、敷眼剂、吹耳剂,大多具有解毒消肿、杀虫止痒、燥湿生肌、活血止痛、明目退翳的作用,为中医眼科外治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之,清以前的医药学文献中,对内外障学说都持肯定态度,由此可见它在中医眼科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全面整理和总结中医眼科辨治规律
萧国士对眼科辨治规律情有独钟,先后总结和探讨了眼附属器炎症、眼球前部炎症、眼底炎症、变性眼病、出血眼病、疼痛眼病、屈光不正、肿瘤眼病、外伤眼病、中毒眼病、老年眼病、妇女眼病、儿童眼病的辨治规律,总篇幅为35.5万字,成为《眼科辨治精华》一书的中心内容,最具代表性的是“眼底炎症辨证论治规律的探讨”,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湖南医药杂志》发表以后,曾引起轰动效应,先后有8种刊物转载,现节录于下。
1.眼底炎性的临床特点
眼底炎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可用深、精、杂三字以概括之。
“深”,是指它的位置。眼底位于眼球的最深层,发病时,除视力障碍外,往往外观端好。中医统称为“内障”。所谓“内障”就是“从内而蔽,外不见证”的意思。
“精”,是指它的组织结构。眼底组织构造最精细,有富于血管的脉络膜,有感光、辨色、传导的视网膜和视神经。《内经》说:五脏六腑的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眼之所以能视,中医认为是由脏腑精气灌输的结果。一般说来,越是精的东西,越容易损坏和变质,越不容易修补和再生,所以绝大多数眼底病目前不能用手术治疗,故非手术疗法,特别是以内治为主要手段的中医疗法,有广泛的适应性。
“杂”,是指它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眼底这一局部与机体整体的关系极为密切,多数眼底炎症是在全身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发展而来的。从脏腑经络与眼的关系,可以充分说明这个问题。眼不但要依靠脏腑精气的灌注,而且有赖于经络与机体整体发生联系。在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就有13条分别以眼区为经过和起合地点的。因此,脏腑经络之失调,是眼底病变的首要因素。对于错综复杂的眼底病,决非千篇一律可以奏效。辨证治疗,特别是辨证论治为显著特点的中医治疗,有很大的优越性。
2.眼底炎性的常见证型
人的机体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无论在生理上或在病理上,都充满矛盾和斗争。炎症就是机体在消灭、防御致病因素过程中一种复杂的病理反应,中医认为是邪正斗争的产物。“邪”是指致病因子;“正”是指机体抵抗力和自然修复力。有正邪存在,就有邪正斗争,邪与正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彼此相对立而存在,相斗争而转化。由于这个斗争的复杂和多变,从而决定了各种炎症在临床表现上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总不出虚实的范围。临床最常见的有实火、虚火、纯虚无火三大证。证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它是临床现象、病理、诊断的综合概括。现将三大证的临床特点及中药治疗的有关规律简析如下。
(1)实火证:凡眼底炎症而兼见头痛、面赤、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脉数、舌苔黄者均为实火证。实火宜泻,泻火有直接、间接之分。直接泻火,就是用黄连、黄芩、龙胆草等苦寒药直折其火;间接泻火,就是用大黄、玄明粉等泻下药来排出机体的毒素和异常代谢产物,它还具有刺激肠胃蠕动、诱导上部血液向下部流动以减轻上部充血和促进炎症吸收的特殊作用。在中医文献里,前者称“苦寒直折法”,后者称“釜底抽薪法”或“治上取下法”。两种泻火方法在临床运用上有一定的规律性。凡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者以间接泻火为主,反之以直接泻火为主。这种方法,只要运用得当,效果是肯定的。如谢某某,女性,27岁,左眼患海绵窦局限性非特异性炎症及视神经乳头炎,病程4周多,在某某医院用多种抗生素住院治疗3周没能控制,就诊时眼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伴有恶心、呕吐、复视、眼球活动受限,视盘充血及水肿,兼见便秘、脉弦数、舌苔黄厚等实火征象,经服大黄、玄明粉、桑白皮、黄芩、车前子、桃仁、五灵脂等泻火破瘀药6剂后,除眼球活动障碍未恢复外,诸症消失,后用四物汤加桑枝、姜黄等通络药调理而愈。
(2)虚火证:凡眼底炎症而见头昏、耳鸣、两颧发赤、五心烦热、盗汗、遗精、腰疼、月经不调、脉细数、舌红绛等均为虚火证。虚火宜降宜和,临床常用生地黄、玄参、知母等滋阴药和柴胡、香附、郁金等疏肝药以治之。其代表方剂,前者有滋阴降火汤(生地黄、熟地黄、当归、川芎、知母、黄柏、麦冬、白芍、柴胡、甘草),后者有加味逍遥散(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甘草、生姜、薄荷、牡丹皮、栀子)。虚火证多见于阴虚体质的人。阴虚生内热,阴虚火旺证,阴虚是本、火旺是标。因此,降火必须滋阴,滋阴而火自降。曾遇一例交感性眼炎患者,病史半月余。曾在某某医院住院治疗,经较长时间的滴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结合内服中药未能控制,视力恢复差,视网膜水肿不消,因有头昏、失眠、盗汗、口渴、脉弦细数、舌绛等阴虚火旺征象,而投以滋阴降火法,经服生地黄、玄参、知母、石膏、乌梅等中药后,诸症迅速消失,视力恢复良好。
虚火多起于“郁”。“郁”者脏腑经络之失调也。脏腑经络之失调,必须通过调整才能解决,“和”就是调整的意思,调整必用疏泄,所谓“火郁发之”,针灸疗法之所以能够治疗眼底炎症,是因为它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特殊作用。我们曾遇到一些慢性球后视神经炎合并月经不调者,久治无效。经采用疏肝解郁法,服加味逍遥散并配用针灸后,视力随着月经的通调而恢复到满意的程度。
(3)纯虚无火证:凡眼底炎症无明显实火、虚火证的表现,而见面色不华、头昏、耳鸣、失眠、心悸、腰痛、乏力、气促、懒言、脉细弱、舌质淡者,为纯虚无火证。纯虚宜补,但使用补法的时候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有的放矢,即虚哪里,补哪里;二要量其轻重,即虚多少,补多少。滥用补药或太过不及,都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在纯虚证中,以肝肾虚多见。因肝开窍于目,眼与肝胆在其所属经络的关系,较之其他各脏腑、各经络更为密切;眼底病变的部位在水轮,水轮属肾,为视觉中心,肾主精,肾精在眼的生理病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肝与肾为资生关系,相互依存和影响,故在临床上把补肝肾摆在首位,其代表方有杞菊地黄丸(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山茱萸)、四物五子丸(熟地黄、川芎、白芍、地肤子、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当归、车前子)。治疗视网膜炎的生熟地方(生地黄、熟地黄、黄精、石斛、玉竹、草决明、桑椹、何首乌、生甘草、大枣、望月砂、夜明砂),也是一个以补肝肾为主的药方,为大家所喜用。历代眼科文献均记载了许多补肝肾方面的经验,我们在学习和研究这些经验时,发现前人在用药上的两条规律:一是二地并用;二是多子并用。二地十子丸(生地黄、熟地黄、决明子、蒺藜子、五味子、菟丝子、桑椹、女贞子、车前子、枸杞子、楮实子、覆盆子)是我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摸索出来的,以补肝肾为主治疗眼底病变的经验方,眼底炎症凡肝肾虚者均可应用,疗效可靠。
上述三大证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邪正斗争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病理反应。凡体质强的、各种功能亢进的、邪气过盛的,均为产生实火证的条件;体质弱的、各种生理功能低下的、久病重病之后的是产生虚证的条件。虚火证与纯虚无火证二者的区别,全在于有火无火。火在中医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在病因学上代表一种致病因素,它具有炎上、发展快、变化多、个体反应强烈的特点;在病理学上代表一种基本的病理变化,它可以伤经络、入脏腑、损气血、耗津液、毁功能。二火为炎,炎火同义,中医学里的火证与西医学中的炎症,无疑具有相对的同一性。再从治疗的效果看,实火证与纯虚证较易治,而虚火证较难治,这是因为实火证只实不虚,而纯虚证只虚不实,矛盾比较单纯;而虚火证则有虚有实、虚实互见,矛盾复杂交织。毛主席说:“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三大证之所以在处理上大不相同,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不同质的。
3.眼底炎性的病理形式
人的机体是一个复杂的运动体,无论在生理上或病理上都存在着许多的运动形式,对各种运动形式的研究是我们认识疾病的理论基础,中医的“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就是以病理运动形式为依据的。凡不同组织、不同器官的病变,只要病理运动形式相同,就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反之,就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眼底炎症也同其他地方的炎症一样,是由组织和细胞的变质、液体的渗出和细胞浸润、组织和细胞的增殖三种病理运动形式所组成,由于病变组织和致病因素的不同,决定了三种病理运动形式在发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即有的以变质为主;有的以渗出为主;有的以增殖为主。按照这个规律,病理学上把炎症分为三种,以变质为主的称变质性炎症;以渗出为主的称渗出性炎症;以增殖为主的称增殖性炎症。现从病理运动形式的角度来探讨中医中药治疗的规律。
(1)变质性炎症:变质是细胞和组织营养障碍而发生坏死、退化的病理改变。视神经与视网膜是高级神经组织,是脑向外延伸的一部分,最容易发生营养障碍,因而最容易发生变质性炎症。按照病理运动形态,变质性炎症可分为急、慢性两种,前者呈突变形态,即细胞和组织的急性坏死;后者呈渐变形态,即细胞和组织的缓慢退化。
对于变质性炎症,中医往往采取攻补兼施,即一面扶正、一面祛邪的方法来治疗。扶正就是扶助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自然修复力,从而使未变质的组织不变质,已变质的组织恢复和再生;袪邪就是消除各种致病因子,铲除变质的根源,从而控制变质的发生和发展。扶正与袪邪是治病的根本治则,这个法则是永存的。西医治疗眼底炎症,往往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血管扩张剂并用。从中医正邪的观点来看,这四类药物中,第一类是袪邪的,后三者是扶正的,在这个问题上中西医不是“殊途同归”了吗?不过在运用这个法则时,中医却有很大的灵活性,特别强调要根据体质的强弱、病邪的盛衰来区别主次先后。一般说来,急性的应以祛邪为主;慢性应以扶正为主。如湖南中草药展览馆展出的金线吊白米方(金线吊白米、车前草、灯心草、黄芩、草决明、菊花、七叶一枝花)就是一个以祛邪为主的专治急性视神经炎的验方。我曾治疗一个患脑膜炎后双目失明的一周岁小儿,也是用以祛邪为主的治疗方法,经服金银花、连翘、知母、石膏、黄芩、竹叶、芦根等清热养阴药而获复明之效的。补中益气汤是一个扶助正气的代表方,曾遇到几例慢性球后视神经炎合并脱肛者,用后效果良好,视力随着脱肛的痊愈而恢复,这个方剂通过剂型改革,做成注射液,广泛用于各种慢性炎症,均有一定的疗效。对于正气虚、邪气有余的复杂病例怎么办?应先祛邪后扶正。有一些急性炎症患者,经过祛邪治疗后,邪已去而视力恢复不好者,此正虚未复,往往改用扶正法而收效。对于炎症后期或炎症引起的退行性变,那就只能采取扶正的方法治疗。
在处理变质性炎症的过程中,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个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另一个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突变与渐变的关系。质与量彼此是互变的,但量变先于质变,质变又高于量变,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达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引起性质的改变。所以治疗措施,贵在量变之中进行。例如,视神经的炎症,如果治疗及时,处理得当,是可能完全恢复的,而一旦产生彻底质变的视神经萎缩,挽回就不容易了。突变与渐变是质变的两种不同形态,突变是显著地变动,渐变是相对静止的,人们往往只重视突变而忽视渐变。临床上看到许多患者,失明于渐变之中,古人指出:“目之害者起于微,睛之损者由于渐,欲无其患,先制其微。”这确是经验之谈,所以对突变与渐变,绝不能重此轻彼,应该一视同仁。
(2)渗出性炎症:渗出是血管扩张、血管壁渗透性增高而致液体渗出和细胞浸润的病理改变,多血管的脉络膜最容易发生渗出性的炎症。视网膜本属脑组织,但前有独立的血管系统分布,后与脉络膜紧密相邻,因而具有两重性。渗出性的炎症,亦可分为急、慢性两种,前者最突出的病变是液体渗出,后者最突出的病变是细胞浸润。
对于渗出性炎症,中医往往采取标本兼治的办法治疗,即一面治本,一面治标。治本,立足于病变的全局和消除致病因子;治标着眼于病变的局部情况和改善临床症状。本与标的关系就是全局与局部、病因与症状、主要与次要的关系。渗出物是怎样产生的?中医认为是血热所致,因为血管遇热则张,血流遇热则速,血里的成分在热邪的影响下,破壁而出形成各种各样的渗出物,总之渗出物是标、血热是本。要想不渗出或减少渗出,首先要祛除血中之热邪,所谓“止其流者,莫若塞其源”。生地黄、玄参、知母、牡丹皮、金银花、连翘等以凉血清热著称,成为治疗渗出性炎症的首选药物。渗出物已经产生了怎么办?还得加用一些排泄渗出物加吸收渗出物的药物。排泄渗出物,中医常用淡渗疗法;吸收渗出物,中医常用酸收疗法。既然渗出物从血中而来,那么排泄出去必须通过血液循环,而且还要通过肾,肾主水,水液的排泄和调节主要在肾,血里的病理产物必须通过稀释随着水流的排泄而排泄。茯苓、车前子、通草、金钱草、灯心草等味淡的药物,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这种方法《内经》上称“淡以渗之”。渗出物的吸收,必须通过软化溶解才有可能,五味子、乌梅、醋炒香附等味酸的药物对某些物质有软化、溶解的作用,这种方法《内经》上称“酸以收之”。
治本与治标也同扶正与祛邪一样,在运用时有很大的灵活性。一般说来,急性的应以治本,即凉血清热泻火为主;慢性的应以治标,即淡渗酸收为主。如黄某某,女性,15岁,双眼患急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病程1周,视力仅存眼前指数;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弥漫水肿,满布渗出物;兼见头痛、口渴、便结、尿黄、脉数等征象。投以泻脑汤加减,经服生地黄、玄参、知母、茺蔚子、连翘、车前子、木通、茯苓、防风、酒大黄、玄明粉1周后,视力日见提高,网膜水肿渐消。后用生地黄、熟地黄、桑椹、枸杞子、五味子、车前子、覆盆子等养血滋阴酸收药而收功,视力恢复到1.5。日本某医院试用五苓散精(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为酊剂,每天3次,内服)治疗6例慢性葡萄膜炎,均收到满意的疗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了炎症,恢复了视力。
渗出性炎症的过程是很复杂的,其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浆液性的、出血性的、化脓性的。对于各种渗出性炎症,在其具体治疗上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主要表现在治标上。以出血性炎症为例,它与浆液性炎症在治本上完全相同,治标则异,浆液性炎症多用利水药以治标,而出血性炎症多用止血药以治标。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是一种多见于青年的典型的出血性的炎症,往往反复出血,引起网膜增殖、网膜脱离而失明。近几年来,我们在内科运用单方:白茅根、益母草治疗急性肾炎(急性血管球肾炎为全身性的毛细血管疾患,血尿与蛋白尿均由小球血管渗出,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在病理上有共同点)的启发下,采用大剂量的白茅根、益母草、金钱草、墨旱莲、白花蛇舌草为主,配合内服中药巴马合剂(由巴壁藤、马鞭草、老鼠刺制成)和西药异烟肼、乳酸钙,共治疗观察8例,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如谢某某,男性,20岁,双眼均患此病,病史半年多,眼底反复出血,玻璃体重度混浊,右网膜有脱离,视力眼前指数,经服上述药物治疗2个月余,视力已恢复到右眼0.04,左眼1.2。又如黄某某,男,22岁,双眼亦患此病,病史近1年,曾在某医院住院治疗4个月余未效,就诊时视力右眼0.1,左眼前手动,经上述药物治疗6个月而愈,视力恢复到右眼0.8,左眼1.0。上述药物之所以有效,从药理上来看,其作用机制在于凉血、清热、止血、行水四者具备,从而治本与治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3)增殖性炎症:增殖是病变局部某些细胞和组织发生量特殊增长的病理改变,由于增殖的组织主要是该处的结缔组织,有时可形成瘢痕,导致组织的缩小和硬化,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后期,多由网膜增殖而继发视网膜脱离。
眼底增殖性炎症在临床比较少见,多由特殊病因所致,中医常用消法治之。因为组织的增殖来源于特殊病因的刺激以及由此而导致气血的瘀阻和痰的集结。消法包括两个方面:消除特殊病因;消散增殖组织。消除特殊病因多以解毒清热、滋阴降火为主,常用的药物有金银花、连翘、黄连、黄柏、玄参、生地黄、苦参、土茯苓等;消散增殖组织多以理气活血、软坚散结为主,常用药物有三棱、莪术、赤芍、川芎、昆布、海藻、浙贝母、夏枯草等。结核是引起增殖性炎症的特殊病因之一,我们在外科运用巴马合剂治疗颈淋巴结核和牛皮冻治疗肾结核的启发下,采用巴马合剂和牛皮冻内服治疗两侧脉络膜孤独型结核,收效良好。如伍某,男,18岁,右眼患增殖性炎症,经抗结核治疗半年多未控制,就诊时视力0.2,黄斑部外侧有一灰色团球状隆起,边界模糊,经上药治疗3个月余,病灶逐渐吸收;后加用滋补明目药而愈,视力恢复到0.8。梅毒亦可引起增殖性炎症,在中医文献里,曾记载了一些治疗经验,明代眼科名医傅仁宇主张用养阴解毒的还阴解毒汤(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金银花、连翘、黄芩、土茯苓、甘草、黄连、苦参、麦冬、玄参)治疗,这对于我们处理此类疾病,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怎么办?可以采用消散增殖组织的药物来治疗。总之,增殖可以无炎症,而炎症不可能无增殖,所以消法中许多药物,常见于各种炎症的治疗方剂中,而且那些消散增殖组织的药物并为非炎性增殖和肿瘤的治疗所常用。
4.眼底炎性的病变过程
要全面认识眼底炎症辨证论治的规律,必须树立时间观念,必须从发展过程来看问题,按病程的长短、发展的速度、变化的过程,临床上把眼底炎症分为急性、慢性、陈旧性三种,这三者之间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规律性。如陈旧性炎症是各种炎症的后遗症和瘢痕化,在炎症的侵害和影响下,眼底组织和细胞的营养势必发生障碍,新陈代谢肯定受到影响,因而部分地或全部地坏死、萎缩、变性、机化和纤维化。在中医学里,属于虚证的范围,纯虚证占绝大多数,故其治疗非滋补不可,临床上遇到许多病例,通过滋补之后恢复了视力。这充分说明陈旧性炎症,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治之症”,而是相对静止的“可治之症”。如张某某,女性,35岁,双眼患陈旧性视神经视网膜炎,病史已15年,视力右眼0.1,左眼0.2,由于网膜病变严重,周边视力极差,白天可勉强工作,至夜间则无法行走。经用益气、养血、补肝益肾为主,服3个月后自觉好转。后坚持服了6个月,视力恢复到双眼各0.5,晚上行动也不那样困难了。陈旧性炎症的变化是慢而又慢的,只能缓以图功,以做丸药服为宜,丸药具有经济方便、节省药材等多方面的优点;同时坚持治疗守方也是必要的,临床上遇到不少这种情况,病情的好转和视力的恢复,往往收效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任何过程均有三个方面的特性:常住性;变动性;阶段性。没有常住性,就不能互相区别;没有变动性,就不能转化;阶段性则寓于变动之中。以急性过程为例:它可以很快结束,不遗留任何瘢痕而痊愈;也可以迅速恶化,彻底变质而失明,或遗留瘢痕而转化为陈旧性,或缓慢结束而转化为慢性。总之,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而变动性则是绝对的。亚急性炎症是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炎症,它既有急性炎症的某些特点,又有慢性炎症的某些表现,所以不能把它作为一个过程来看,而只能作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当然,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情况也是互相区别的。这是因为发展过程中的主证和过程的本质虽然没有改变,但是受主证所影响的其他兼证,往往采取逐渐激化的形式,如有的症状减轻,有的症状加重,有的症状缓解,有的症状又发生,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来。不注意和不区别炎症发展过程的阶段性,就不能适当处理炎症的各种矛盾,过程有长有短,但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从中医正邪斗争的观点看问题,任何炎症在开始阶段往往是邪进正防的,经过一系列的斗争,而进入正邪相持阶段,最后正胜邪或邪胜正。正胜邪则炎症逐渐消退而痊愈;邪胜正则炎症继续发展而失明。在临床上必须掌握正邪斗争的新动向,才能获得治疗的主动权。以治疗视网膜脉络膜炎为例,视力下降,网膜水肿和渗出物的出现或增多,是邪进正防的阶段,此时应以祛邪,即凉血、清热、消水肿为主。如果视力上升,网膜水肿逐渐减轻或消退,渗出物逐渐吸收或机化,这是邪退正反攻的阶段,此时应以扶正,即益气养血、补肝肾、明目为主,才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防止复发。为什么有些炎症好了又复发呢?这是因为余邪未尽和正气未复。余邪未尽一遇机会就“东山再起”,正气未复给邪气以可乘之机,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炎症后期服一些扶正的药,对防止复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全面总结和整理中医眼科治法体系
萧国士对中医眼科治法体系很感兴趣,先后总结和整理了祛风法、泻火法、解毒法、祛湿法、化痰法、活血法、止血法、退翳法、解郁法、潜阳法、补气血法、补肝肾法以及外治法等,总篇幅已经达到13.8万字,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为临床提供了借鉴的应用模式。这个治法体系,曾以《眼科治法指南》为名,成为《中医眼科全书》的一个分册,也是《眼科辨治精华》的核心部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退翳法。现节选于下。
1.适用范围
退翳法为眼科临床所专用,对治疗角膜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凡角膜浸润、溃疡、水肿、瘢痕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混浊均可选用,是主治感染性角膜炎、角膜溃疡、沙眼性角膜血管翳、瘢痕性角膜混浊以及角膜结膜变性的首选方药,也是治疗各种角膜外伤的常用方药。角膜质地透明,是光线进入眼内的第一道窗口。现代医家基本公认翳是角膜混浊的总称。角膜位于眼球前部正中部分,由外向内,由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五层组成。在眼的屈光系统中,屈光力最强,角膜基质层最厚,占角膜整个厚度的9/10,是由100~150层胶原板片组成,板片像书页样彼此平行地重叠,各层板片胶原纤维相互直角交叉,每一板片由大量纤维构成,纤维直径一致,纤维之间的细胞甚少,无血管,神经无髓鞘,以上几种组织学上的特点,是保证角膜透明的物质基础。基质层受损害后虽可修复,但修复的纤维组织排列不规则,故失去了原有的透明度,凡深达角膜基质层的炎症或外伤,会留下不同程度的混浊,从而妨碍光线的透入而影响视力。同时,因屈光力的不同而引起散光,这种散光呈不规则性,非普通镜片所能矫正,内皮细胞层由一层排列整齐的扁平组织所构成,是角膜的最内层,无再生能力,内皮受损后,由四周内皮细胞通过滑动和增大来予以弥补。内皮是保持角膜正常含水状态的主要因素,内皮的代谢性水泵作用,能将基质的水输送到前房,这种作用和基质黏多糖的汲水倾向建立动态平衡,使角膜保持含水分76%~78%。内皮受损或缺如,角膜立即呈现水肿性混浊,与角膜相邻的色素膜发炎时亦可使角膜内皮水肿粗糙,以致炎性细胞沉着于内皮后面,形成角膜周围血管网来供应,新陈代谢非常缓慢,以致局部抵抗力差,容易感染而成感染性混浊。
2.常用药物
按照性味功能,可分为祛风退翳药、清热退翳药、滋养退翳药、收敛退翳药、活血退翳药五大类。其中祛风退翳药有蝉蜕、蛇蜕、木贼、防风、羌活、荆芥穗、路边荆等;清热退翳药有秦皮、青葙子、草决明、石决明、菊花、谷精草、千里光、夜明砂、望月砂、熊胆粉等;滋养退翳药有沙苑子、白蒺藜、生地黄、麦冬、蕤仁、枸杞子、密蒙花、珍珠粉等;收敛退翳药有石燕、海螵蛸、五味子、凤凰衣、炒刺猬皮、醋炒香附等;活血退翳药有当归尾、赤芍、牡丹皮、桃仁、红花、茺蔚子。以上各药临床运用的一般规律:祛风退翳药多用于风湿、风寒、风热所致目翳,亦可作为一般目翳的首选药,通过发散使目翳消退,配入其他退翳方中可起佐使作用;清热退翳药用于风热、风火、热毒所致的感染性目翳,通过清热、抗感染,控制目翳的发生、发展,达到保目护睛的目的。临床根据伴有证候,常在祛风退翳或清热退翳的基础上,酌加3~5味与之适应的其他药物,或在祛风清热泻火的方剂中,加3~5味与之相适应的退翳药;滋养退翳药多用于炎症消退以后留下的瘢痕性混浊或变性混浊,以无邪或体虚者为宜;收敛退翳药多用于角膜穿孔、虹膜脱出或形成角膜瘘久不愈合者;活血退翳药用于各种目翳兼有血热或血瘀的目翳,以及眼外伤目翳,通过活血消散炎症,促进瘢痕性混浊的吸收。翳病位在风轮,风轮属肝,因此清肝、平肝、疏肝、补肝的药亦为临床常用。退翳的目的在于促使角膜混浊吸收,使之恢复透明,使视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3.作用原理
退翳方药具有抗菌抑菌、活跃角膜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补充黏多糖等营养物质、改善胶原纤维的排列紊乱、恢复角膜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的作用。如蝉蜕含氮、灰分,能消除烟碱引起的肌肉震颤,能阻断神经节而起镇静镇痉的功效;木贼含有机结合硅酸、萜碱、二甲矾、木贼酸、糖、鞣质、树脂等,有收敛消炎止血的作用;菊花含挥发油,油中为龙脑、樟脑、葱油环酮等,尚含腺嘌呤、胆碱、水、苏碱、菊苷、氨基酸、黄酮类及微量维生素B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有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而收抗感染、解热、降压的功效;密蒙花含醉鱼草苷、刺槐素等多种黄酮类物质,能减低甲醛性炎症,降低皮肤、小肠血管的通透性及脆性,解痉利尿,促进胆汁分泌;决明子含游离及结合成苷的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以及蛋白质、胡萝卜素、脂肪油等,能抑制皮肤真菌,有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青葙子含脂肪油和丰富的硝酸钾,尚含有烟酸,降压扩瞳,其扩瞳成分为油脂,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秦皮含有栗树皮苷、马栗树皮苷等青豆精类及鞣质或秦皮素、秦皮苷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能显著抑制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能镇痛、利尿及促进尿酸排泄;谷精草所含成分不详,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多种皮肤真菌有控制作用,故能祛风散热,退翳明目;白蒺藜、沙苑子分别含有脂肪油、挥发油、鞣质、树脂、甾醇、钾盐、皂苷及维生素A类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能降压、退翳明目。
4.组方技巧
关于退翳组方选药的技巧,《眼科秘诀》载有专论,倡导发散和调护,如说:“翳者,血气津液凝而不行,结聚而成云翳,然必要明经络,方能应手,羌活胜风汤引经加减用之。”又说:“大凡眼中之翳,由肝肺而上升于目。庸医多用寒凉清火之药,将经络凝结,气血不得升降,非发散之剂,云翳不能开。”并强调:“忌色欲,少言语,节饮食,止劳碌,慎起居,避风寒,闭目静养,回避人事,才能拨暗重明……尤须忌烟、酒、腥荤、葱蒜、煎炒、动火等物。”这些论述对临床颇有指导意义。《秘传眼科七十二全书·眼科最要药性》选录云翳要药14种,它们是青葙子、木贼、蒺藜、密蒙花、谷精草、夜明砂、石决明、草决明、蝉蜕、瞿麦、芒硝、人参、牛蒡子,并各论其性味、功效,可供临床组方参考。我在临床,喜欢把退翳之法概括为抑、蜕、消、浸、收、发、补、调八字。即用清热泻火解毒的药以抑之;用蝉蜕、蛇蜕等蜕化药以蜕之;佐以归芍桃红等养血活血药以消之;用生地黄、玄参、麦冬、天花粉等滋阴药以浸之;对角膜穿孔、虹膜突出或久不愈合的情况下,用五味子、醋炒香附、海螵蛸等收涩药以收之;对病程久,无实邪,久治不收效者,用羌活、防风等辛散药以发之。《审视瑶函》载有“若遇此证,必食发物或用药发起,待觉昏肿红赤,再用点服愈矣”的治法,就是一种用辛燥食物或药物发起,使之充血,以促其混浊吸收的刺激疗法。对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的患者,在纯虚无邪的情况下,用补肝肾、益气血的药以补为主,兼用退翳之品,以利于退翳明目。对内分泌紊乱如妇女经期应时而发的目翳,用解郁理血的药以调之。在八字当中,应把“抑”字摆在首位,只有抑其邪势,才能防止其发展扩大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且临床常标本兼治,在内服药中对新翳、动翳,常配用祛风、泻火、解毒的药;老翳、静翳,常配用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的药,标本兼治。翳按病因可分为感染翳和非感染翳两类,感染翳在临床上始终占首要地位。因此,只有在此基础上,详细辨别翳的老嫩、动静、部位、颜色、形态、伴有证候及其邪热来源,选用相应的药物和方剂内服,配合外点退翳的眼药,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四、总结与深化中医眼科病理基本知识
萧国士对中医眼科病理原来知之甚少,随着理论的不断提高和临床实践不断发展,感到这一方面的知识非常需要普及和提高。因此,我在中医眼科辨治规律中论述每一类眼病,都有辨病理形式的内容,使认识不断深化。由于黑睛疾病包括眼球前部角膜、虹膜睫状体和前房的病变,在眼科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故将“黑睛疾病的病理研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现节选于下。
1.多筋与多血
多筋与多血,是指黑睛的生理解剖。黑睛一词,出自《圣济总录》。《灵枢·大惑论》称其为黑眼,《世医得效方》《银海精微》《证治准绳》《医宗金鉴》《审视瑶函》《眼科捷要》等书分别称其为黑珠、黑仁、乌珠、乌睛、青睛、青轮。中医眼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黑睛病变,与肝木及瞳神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说:“肝之精,腾结而有风轮。”“风轮者,白睛之内青睛是也,内应乎肝,肝在时为春,春生万卉,而肝开窍于目,肝目主风,故曰风轮,此轮清脆,内包膏汁,有涵养瞳神之功。”《证治准绳·五轮》亦说:“风轮有包卫涵养瞳神之功,风轮有损,瞳神不久留矣。”黑睛包括表里两层,分别具有多筋多血的特点。黑睛属肝,肝主筋,有由无数透明的纤丝薄板黏合而坚实的角膜;血管属心,色素属肾,有富含血管和色素的虹膜。病位在风轮,风轮属肝,肝主风,这里的病变常具风的特性—善行而数变。其总的病理特点:易浊多痛、易溃难愈、易衄多渗、易黏难扩,外邪侵袭,易生翳障,遮蔽视力,有证可见。
2.风邪与火毒
风邪与火毒,是黑睛病变的主要病因。“风为百病之长”“目不因火则不病”。风火邪毒最易导致黑睛病变。风性善动,火性炎上,既可外感,又可内生。目窍至高,易犯易炽,风火交加,为害尤速。而且黑睛位前突外,清脆易损,各种外伤,首当其冲,外伤之后,更给风火邪毒以可乘之机,其证更险。临床常见的有风热、实火两型。风热证的临床表现为眼部红赤肿痛,星翳侵睛,羞明流泪,痛痒交作,间或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痛等全身症状,舌质淡、苔薄白、脉弦多见。实火证的临床表现:胞肿如桃,热泪如汤,目赤如火,痛如针刺,赤带如环,翳如凝脂,黄液上冲,口渴、便结、尿赤,脉数、苔黄。由于风火邪毒害目,多来势凶猛,发展迅速,临证时以多法并用为宜,酌情选用疏风清热、辛凉解表、甘寒养阴、苦寒直折、咸寒泻下、甘淡渗湿、活血化瘀之品,内服外用,合而施之,抑其郁热,救其睛珠;若稍延缓,就有睛凸(角膜葡萄肿)、珠枯(眼珠萎缩)的危险。《审视瑶函·凝脂翳症》说:“缓则膏俱伤,非枯应是凸;若不急早医,当作终身症。”
3.红痛与星翳
红痛与星翳,是指黑睛病变的常见证候。红痛是黑睛病变过程中邪正斗争的集中表现。当风火邪毒侵犯之后,为了增加抗邪能力。局部随之充血,因而使邻近的白睛发红发热,随病变程度的不同,而有淡红、深红、抱轮红之分。淡红者位浅而邪轻,深红者位深而邪重,抱轮红者为黑睛深层受邪的显著标志之一。《原机启微·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说:“黑睛稍带白色,黑白之间,赤带如环,谓之抱轮红者,此邪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也。”又说:“水本克火,水衰不能克,反受火制,故视物不明、昏如雾露中,或睛珠高低不平,其色如死,甚不光泽,赤带抱轮而红也。”疼痛往往是风火邪毒导致局部气血壅滞的结果,所谓“痛则不通也”“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主血,局部肿痛,很可能是由于血中的液体部分透过血管壁渗入组织内,或渗出来的病理产物刺激感觉神经所致。星翳侵睛是黑睛浅层病变的基本过程。《说文解字》说:“翳,华盖也。从羽翳声。”《医学入门·五轮病证》说:“乌珠属肝,筋之精曰风轮……或生翳似旋尖突起,或周围翳如锯齿,或枣花四五枚相合,赤色刺痛,或生翳四边皆白,中间针点黄心,或生翳如玉色浮满不痛,忌针割。或生青色翳,两眦涩痛,或翳如冰色坚实,旁观逼诱瞳人。”此外,还列举了浮翳、钉翳、翳脂翳、剑脊翳,因他病生翳等多种黑睛病变,从外而蔽的“翳”,现已成为黑睛浅层病变的总称。
4.化脓与溃破
化脓与溃破,是指黑睛病变的主要病理。化脓是局部气血壅滞,郁久化热,热毒炽盛,而致血肉腐败液化的病理过程。《灵枢·痈疽》说:“营气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往往是失明的前奏。《审视瑶函·凝脂翳症》说:“血滞神膏伤,气壅经络涩。热向脑中催,脓攻如风急!此症为疾最急,昏瞽者十有七八。”由于化脓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黑睛表面的化脓,称为凝脂翳;黑睛浅层病灶或化脓,称为钉翳,《目经大成·钉翳》说:“生翳一颗白色,失治,其翳直钉入内,则混睛如障,赤脉环绕,昼夜不辨,目翳之奇恶者,因似钉名。”黑睛里层下方,内蓄脓汁,称黄液上冲。黑睛病变引起瞳神之内蓄脓变黄,称为如金内障;如蔓延到眼眶化脓,可使眼珠外突不能转动,称为鹘眼凝眼或热极睛突证。溃破是黑睛表层组织破坏缺损所致,如黑睛表面的某一处,发现一个境界不清的灰白颜色小点,称为星点;几个灰白色小点连在一起,称为聚星障;如继续发展,组织破坏逐渐分离脱落形成凹陷,称陷翳或花翳白陷。《审视瑶函·花翳白陷症》说:“凝脂四边起,膏伤目坏矣,风轮变白膏,低陷如米秕。”病灶可以向深度或广度发展,可使眼珠穿破,黄仁随之脱出,形如蟹眼,称为蟹睛证。《审视瑶函·蟹睛症》说:“膏出风轮破欲流,蟹睛形状吐珠眸,及时医治勿迟缓,瞳子倾危不可收,莫待青黄俱凸出,清光今世好难求。”如未穿破,局部隆起色黑者,称黑翳如珠证。《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说:“黑翳如珠黑珠上,形如珠子黑而圆,泪出羞涩疼痛甚。大人肝肾虚风愆,通明补肾丸可服。小儿患此名眼疳,羚羊角饮硝黄细,知母羚防一并煎。”以上歌诀,高度地概括了黑睛病变,以及眼珠溃破,形成凝脂翳、蟹睛等多种病变的病理过程,若不及时治疗,多以失明告终。
5.原发与继发
原发与继发,是指黑睛病理过程的相互联系。凡黑睛病变不通过其他或邻近组织的病变而发生者称为原发性,反之称为继发性。从中医标本观点来看,原发是本,继发是标。当原发病尚在发展,病理过程尚未结束,又累及邻近组织,或发生新的病变者,应治疗原发病为主,只要原发病治好了,继发病往往随之消失。如外伤、疮疡、痘疹、疳积或其他病变累及黑睛者,都要把原发病的治疗摆在首位。与黑睛为邻的白睛膜性或炎性病变,最易累及黑睛,临床常见的有垂帘障、赤膜下垂、血翳包睛、胬肉攀睛、流金凌木等膜性病变和天行赤眼暴翳、火疳侵睛(原名白膜侵睛)、风轮赤豆等邪热病变。黑睛本身表里两层之间更易互侵,临床看到很多黑睛里层的病变,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就可继发黑睛表层的病变。至于由黑睛病变累及瞳神而继发瞳神缩小、瞳神干缺及其他内障眼病均有可能,需细察详辨,合理施治。
6.局部与整体
局部与整体,是指黑睛局部病变对整个眼珠或全身的影响而言。黑睛病变既可以来自整体疾患,也可以发展成整体病变。首先从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来说,黑睛属肝,肝与胆互为表里。《审视瑶函·五轮不可忽论》说:“夫目之有轮,各应乎脏,脏有所病,必先于轮,势必然也。肝有病则发于风轮……大约轮标也,脏本也,轮之有证由脏之不平所致。”所以黑睛病变多与肝胆有关。《原机启微·风热不制之病》说:“翳凡自内眦而出,为手太阳、足太阳受邪”“自锐眦客主人而入者,为足少阳、手少阳、手太阳受邪”“自目系而下者,为足厥阴、手少阴受邪”“自抵过而上者,为手太阳受邪”。这为黑睛病变的经络辨证提供了理论依据。黑睛部位的任何病变,都有发展到毁坏整个眼珠的可能。如黑睛的某些化脓性病变,在正气虚、邪气实(细菌数量多,毒力强)的情况下,往往来势凶猛,病变可迅速由点到面、由前向后,破坏整个眼珠者并非少见。若脓毒随血流进入颅内,就可形成颅内实火证(海绵窦脓毒血栓),此时壮热头痛、恶心、呕吐、昏迷都可相继出现,如不及时抢救,就有生命危险。
7.好转与恶化
好转与恶化,是邪正斗争的动向和病情的演变趋势。邪正斗争的动向,不外乎两个方面,向好的方面变动,或向坏的方面变动。前者为正胜邪,病情逐渐减轻或消退;后者为邪胜正,病变继续发展或恶化。以黑睛星翳为例,当它向好的方面发展时,不但红痛渐消,而且翳的边界渐清,凹面渐平,病变局限于黑睛表面;当它向坏的方向发展时,不但红痛渐重,而且翳的边界更混,凹面渐深渐广。不同的黑睛病变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和倾向,有的发展快,有的发展慢,有的喜向浅层发展,如浮翳或星月翳蚀(后者类似蚕食性角膜溃疡);有的喜向深度发展,如沉翳或风轮赤豆;也有两者兼而有之,如绿翳或凝脂翳。若黑睛表层穿破,黄仁随神水外涌,被冲至穿破口内,而呈黑色局限性突起,可形成典型的蟹睛证;在以后的结瘢过程中,黄仁与黑睛表层牢固粘连,即成钉翳或斑脂翳。因此,严密观察邪正斗争的动向,对疾病的演变趋势,具有定性定量和应变施治的作用。
8.变混与结瘢
变混与结瘢,是指黑睛表面病变的修补过程。黑睛表层的病变,除了极个别的有良好结局,大多数会遗留瘢痕性混浊,按不同形态、不同颜色而有阴阳翳、冰瑕翳、玛瑙内伤、混睛障等。瘢痕性混浊的产生,随着病变过程的结束,一般是不易消退的,且对视力的影响极大,轻则视渺,重则丧明。位在瞳神之前者,即使瘢痕很薄,也会使视力严重下降,所以贵在病变的早期及时治疗,最大限度地控制病灶的发展扩大,以减少瘢痕的产生。《审视瑶函·玛瑙内伤症》说:“膏损精伤之症,定知有耗神光,若要除根净绝,必须求胜青囊。”由黑睛病变累及瞳神,而发生瞳神变色者临床比较常见,一般以风火邪毒内侵或阴虚火旺,导致神水耗涩衰竭为主要因素。瞳神变色属显性内障之列,由黑睛病变所致者,临床以冰翳、沉翳、枣花翳内障多见。《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说:“冰翳瞳色亮如冰,阳看阴看无二形,睛中隐隐白透外,肺风肝热合邪攻”“沉翳白隐黑睛内,肝劳脑热下攻瞳,向目细看方见翳,日轻夜重黑睛疼”。《审视瑶函·枣花障症》说:“枣花四围起,湿热脑中停,古称如锯齿,不必拘其形。”瞳神要依靠神水来涵养,神水的耗涩衰竭,确是引起瞳神变色的理化因素。《原机启微·阴弱不能配阳之病》说:“肾主骨,骨之精为神水,故肝木不平,内夹心火,为势妄行,火炎不制,神水受伤,上为内障。”《一草亭目科全书》引华佗的话说:“神水者,由三焦而发源,先天真一之气所化,目中润泽之水是也。水衰则有火胜燥爆之患。水竭则有目轮大小之虞,耗涩则有昏渺之危。”值得提出的是,由黑睛病变导致的瞳神变色,往往与瞳神紧小、瞳神干缺等瞳神变形病证互见,从而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9.紧小与干缺
紧小与干缺,是指黑睛深层病变引起瞳神变形。瞳神的变形主要是黄仁粘固晶珠而成。黄仁,载于《银海精微》,位于黑睛里层,悬于神水之中,形如圆盘,色呈棕黄而得名,是为瞳神,又名瞳人、瞳仁、瞳子或金井。晶珠即今之晶状体,《目经大成》称为黄精。所谓“膏中有珠,澄彻而软,状似水晶棋子,曰黄精”。《银海精微·辘轳展开》说:“瞳人之大小,随黄仁的展缩,黄仁展则瞳人小,黄仁缩则瞳人大。”由于风火邪毒对黄仁的影响,精气耗伤,元阳耗散,黄仁发生肿胀,从而失去正常的展缩功能,使瞳神紧小,甚则细小如针,临床称为瞳神紧小;若瞳神失去正圆状态,边缘参差不齐,呈锯齿或虫蚀状,黄仁色泽污浊,干枯不荣者,临床称为瞳神干缺;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病例,可使黄仁全部粘固,形成白膜蔽盖,临床称为锁瞳。《银海精微·瞳神干缺》说:“瞳人小者肝之实,瞳人大者肝之虚,症失于医治,久久瞳多锁紧如小针眼大,内结云翳,或黄或青或白,阴看不大,阳看不小,遂成瞽疾。”瞳神锁紧、神水瘀滞,通光之窍蔽塞,不但神光淹没,不辨三光,而且可导致头风,疼痛难已。为了防止黄仁粘连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常配用茺蔚子、青葙子等具有扩瞳功效的药物,西药阿托品滴眼剂应配合使用,若经久不愈,治疗不当,黄仁全部粘固者,预后多不良。应积极治疗,预防为主,避免悲剧发生。
10.肿胀与萎缩
肿胀与萎缩,是指黑睛病变对整个眼目的影响而言。黑睛病变可以引起眼的部分组织或整个体积扩大,其病理形式主要为水湿泛滥,气血郁结,痰浊内蓄或整个眼珠向前后伸长。由黑睛病变引起黑睛本身向外突起的,多见于黄仁粘固或黑睛将要穿破的病例。黄仁粘固,神水瘀滞,内压增高,引起黑睛变形隆起,面积小的称为旋螺尖起,面积大的称为旋胪泛起;如整个眼珠(包括白睛气轮)胀大外突,甚至突出眶外者,称为睛突出眶。以上诸证除眼部有证可见外,多数合并有头风顽症,给患者带来难以解除的痛苦。与肿胀相反的病理过程是萎缩,黑睛病变亦可引起眼的部分组织或整个体积缩小,其病理形式主要为神水耗涩衰竭,真气、真血严重亏损,也是黑睛病变恶化的最后阶段,是在各种不同过程中,各种原因引起眼珠处于萎软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珠越来越小,最后枯萎陷没而成为珠枯证。
综上所述,黑睛疾病,由于邪正的不断斗争,从而处于不断向前推移发展的过程中。其推移发展不外乎两种状态,一种是相对静止状态,多见于黑睛部位的慢性病变;一种是显著的变动状态,多见于黑睛部位的急性病变。任何过程都有始有终,任何过程的推移和发展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斗争、相互转化的,所以要从发展过程去看,而且要分析发展过程的各种方面,才能提高预见性,掌握治疗的主动权。黑睛病变的发展过程的确非常复杂,由黑睛病变发展到全眼珠的陷没,要经过几个过程,每一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做具体分析,离开了具体分析,就不会有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