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程序化”分离中药化学成分的必要性
分离制备中药的化学成分,是进行结构鉴定和药理药效学研究的基础工作,但是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了中药化学的研究难度。传统的分离技术更多依赖于常规柱色谱、重结晶等。常规柱色谱就是利用硅胶或氧化铝等常用的吸附材料作为固定相,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分离时间长,需要大量溶剂,成本较高,产率较低,且会造成大量化学成分的不可逆吸附、失活、变性等,对于成分比较复杂或结构相近的成分来说,常常得不到理想的分离效果,而且分离过程往往难以重现。重结晶是利用固体混合物中目标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明显差异,实现分离提纯,该法由于其局限性,也不能广泛应用在中药成分的分离过程中。针对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迫切需要一种重现性好、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的“程序化”分离技术,来提高中药化学成分的收率和质量。
近年来,中药化学的研究越来越注重以活性为指标,追踪有效成分的分离;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更加重视引进和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来加快研究速度和提高研究的水平。特别需要将中药化学成分分离制备过程标准化和程序化,使之具备“可重现性”,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中药化学工作者分离制备的时间,提高分离纯化的工作效率。目前运用较多的是高速逆流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其中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是一种不用固态支撑体的液-液分配色谱,可消除固态的固定相对目标活性成分的不可逆吸附、失活、变性等不良反应;同时,高速逆流色谱不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步骤,制备量大,可以直接进样分离得到高纯度的化合物;由于其两相溶剂体系组成的范围广,可用来分离大多数的化合物;由于其溶剂体系组成简单,不用固定相,分离制备重现性高,成为“程序化”分离技术的首选技术。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可使目标活性成分的分离达到很高的分离效率和分辨率,但是样品前处理要求高,该技术特别对已经制备的组分进行进一步的精细化分离具有优势。高速逆流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在分离机制和应用技术方面具有互补性,可实现中药化学成分快速、高效的分离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