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黄粉虫的生物学
第一节 黄粉虫的形态特征与近缘种
一、外部形态
黄粉虫像蝴蝶一样属于一种完全变态的动物,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分为成虫、卵、幼虫和蛹4个阶段,因此它的外部形态是随着不同时期、不同的生长阶段而有所不同的。我们通常所讲的黄粉虫也就是它的幼虫体,体型像家蚕,体长在30毫米左右,身体有黄褐色的光泽,身体的体壁比较坚厚。
二、黄粉虫的近缘种
黄粉虫在全世界分布很广,据资料表明目前已经记录的有25种。我国已记载种类有黄粉虫和黑粉虫两种,成虫前者有光泽,后者无光泽;幼虫前者为黄褐色,后者为暗红带黑褐色。它们作为谷物害虫曾在全球传播,而黄粉虫经过人工培养,已能为人类利用。
1.黑粉虫
黑粉虫Tenebrio obscurus Fabricius,是黄粉虫最主要的近缘种,俗名大黑粉虫,又叫拟步甲、伪步行虫,体型大小与黄粉虫基本相同,它们两者是同属异种,十分相似。黑粉虫和黄粉虫一样都是仓库重要的害虫,主要为害粮食、油料、鱼、肉制品、药材及各种农副产品,往往在仓库的墙角、柜底潮湿的地方见到它们的踪迹。
黑粉虫和黄粉虫虽然相似,但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区别主要见表2-1所示。
表2-1 黄粉虫与黑粉虫的区别
由于黑粉虫的人工周期较长,产卵能力也远远比不上黄粉虫,因此养殖经济不如黄粉虫明显,所以专门养殖黑粉虫的养殖户并不多,有一部分养殖户是在饲养黄粉虫的同时顺带养殖一点黑粉虫,因此我们在选择养殖对象时,为了经济效益,还是放弃对黑粉虫的养殖。
2.大麦虫
大麦虫,又称超级麦皮虫或超级面包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虫科昆虫,大麦虫以麦麸皮为主要饲料,因此称大麦虫,在我国目前主要作为高档宠物如名贵金龙鱼、银龙鱼等高级观赏鱼类的专用活饵料。随着生产养殖技术的成熟,社会养殖量逐渐加大,价格趋于平缓、稳定,尤其是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适口性好等优点,开始逐步向各类人工饲养爬行类宠物(壁虎、蜥蜴、龟等)推广应用。
大麦虫与黄粉虫外形很像,大麦虫的老熟幼虫最大体长达到6厘米左右,比一般的黄粉虫体长大2~3倍之多,其营养价值更是远远超出幼体蟋蟀和黄粉虫。
大麦虫和黄粉虫一样,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历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从卵孵化到成虫羽化大约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成虫体色变黑即为性成熟,具有持续交配和产卵的习性。雌性成虫体型比雄性成虫个体明显偏大。
虫卵的孵化周期:温度在零上30℃时需要3~5天,15~20℃时需要7~10天,低于10℃几乎不孵化。
不同的饲料直接影响到幼虫的生长发育。合理的饲料配方,较好的营养,可以促进幼虫取食,加快生长速度,降低养殖成本。幼虫的饲料比较简单,初孵化出的小幼虫2~3毫米,体壁柔软,颜色为白色,刚孵化出的小幼虫因体积较小,所以要适当添加一些精饲料,如小麦粉、大麦粉等。
幼虫喜好黑暗、怕光。幼虫蜕皮时常爬浮于群体表面。初蜕皮的幼虫为乳白色,十分脆弱,也是最易受伤害的时期。约两小时后逐渐变为黑褐色,体壁也随之硬化。
虫蛹生长过程中,体表颜色先呈乳白色,第一次蜕皮后变为黄褐色,以后每6~10天蜕皮1次,虫蛹期共蜕皮6~10次。幼虫30日龄体时在饲料中化蛹,室温20℃以上,蛹经十天蜕皮变为成虫。
大麦虫成虫后翅退化,不能飞行,爬行速度快,附着能力强。也是负趋光性动物,性喜黑暗,怕光,夜间活动较多。成虫的寿命一般在140~180天,雌虫交配2~3天后,在取食并生存其中的麦麸糠杂中产卵,并且多次交配多次产卵,雌虫产卵高峰为羽化后的15天左右。成虫繁殖期40~60天,雌虫产卵量在400~1600粒,平均产卵量为600粒/头。
大麦虫的食性非常杂,与黄粉虫相似,麦麸、各种果菜残体、人工饲料、动物尸体均可采食。目前人工养殖以麦麸为主料,添加各种果菜残体,补充味精、糖、维生素、鱼粉、骨粉等;水分的获得主要通过根茎类、厚叶片类蔬菜及瓜果皮的采食补充,以免环境过于干燥而导致虫体死亡。
3.杂交种
有部分养殖户和科研专家在对黄粉虫和黑粉虫的混养过程中发现,有一种既黄又黑的幼虫大量出现,这个品种就是黄粉虫和黑粉虫的杂交种,它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一些专家研究后表明,这种后代的生长速度比双亲都快,而且生活能力更强,这对黄粉虫的增养殖是大有裨益的,可以为解决黄粉虫资源的退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