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节流部件
7.4.1 毛细管
毛细管一般内径为0.7~2.5mm,长0.6~6m,适宜于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较稳定的小型热泵装置。
(1)毛细管的特点
①由紫铜管拉制而成,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
②没有运动部件,本身不易产生故障和泄漏;与冷凝器和蒸发器通常采用焊接连接,连接处不易出现漏点。
③具有自补偿的特点,即液态工质在一定压差(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之差)下流经毛细管的流量是稳定的,当热泵负荷变化导致压差增大时,工质在毛细管内的流量也变大,使压差回复到稳定值,但这种补偿的能力较小。
④压缩机停止运转后,系统内的高压侧(冷凝器侧)压力和低压侧(蒸发器侧)压力可迅速得到平衡,再次启动时,压缩机的电动机启动负荷较小,故可不用启动转矩大的电动机,这一点对半封闭和全封闭式压缩机尤为重要,较适于热泵采用开停调节制热量和控制制热温度。
⑤毛细管的调节能力较弱,当热泵的实际工况点偏离设计点时,则热泵效率就要降低。此外,采用毛细管作节流部件时,要求工质充注量要准确。
⑥当工质中有脏物,或当蒸发温度低于0℃而系统中有水时,易将毛细管的狭窄部位堵住。
(2)毛细管计算公式
工质在毛细管中流动可能有过冷液流动(过冷段)、气液两相流动(两相段)和过热气流动(过热段),但热泵中通常只有过冷段和两相段;当毛细管中工质与外界无热交换时,为绝热毛细管;有热交换时,为非绝热毛细管,热泵中通常为绝热毛细管。
①绝热毛细管长度计算公式
过冷段长度计算式为:
(7-111)
式中,LSC为毛细管过冷段长度,m;ΔpSC为过冷段压降,Pa;DI为毛细管内径,m;fSC为过冷段平均摩擦阻力系数,无量纲;vSC为过冷液比体积,m3/kg;GR为工质质量流速,kg/(m2·s)。
两相段长度计算式为:
(7-112)
式中,LTP为毛细管两相段长度,m;DI为毛细管内径,m;fTP为两相段摩擦阻力系数(可取两相段进、出口摩擦阻力系数的平均值),无量纲;vTPO为两相段出口处工质比体积,m3/kg;vTPI为两相段入口处工质比体积,m3/kg;pTPI为两相段进口处工质压力,Pa;pTPO为两相段出口处工质压力,Pa;GR为毛细管中工质质量流速,kg/(m2·s);k1为方程参数,无量纲。
过热段长度(工质近似按理想气体处理)计算式为:
(7-113)
式中,LSH为毛细管过热段长度,m;DI为毛细管内径,m;fSH为过热段摩擦阻力系数,无量纲;fSHI为过热段进口处摩擦阻力系数,无量纲;fSHO为过热段出口处摩擦阻力系数,无量纲;vSHO为过热段出口处工质比体积,m3/kg;为过热段入口处工质比体积,m3/kg;pSHI为过热段进口处工质压力,Pa;pSHO为过热段出口处工质压力,Pa;GR为毛细管中工质质量流速,kg/(m2·s);R为气体常数,J/(kg·K);T为过热气温度,K。
工质在过冷段、两相段及过热段中摩擦阻力系数的计算式为:
(7-114)
当工质处于两相段时,动力黏度计算式为:
式中,Re为工质流动的雷诺数,无量纲;A、B为方程参数,无量纲;e/DI为毛细管内壁的相对粗糙度(一般可取为3.27×10-4),无量纲;GR为毛细管中工质质量流速,kg/(m2·s);DI为毛细管内径,m;μ为工质的动力黏度,Pa·s;x为工质处于两相时的干度,无量纲;μV为工质饱和气的动力黏度,Pa·s;μL为工质饱和液的动力黏度,Pa·s。
热泵中毛细管通常包括过冷段和两相段,已知工况参数、工质流量及选定毛细管内径后,分别计算出过冷段长度和两相段长度,相加即得所需的毛细管长度。
当工质在毛细管出口处流速达到当地声速时,毛细管处于壅塞流动状态,毛细管出口压力大于或等于背压,此时的毛细管质流率(质量流速)称为壅塞质流率或临界质流率,其计算式为:
(7-115)
式中,GRC为临界质流率(与毛细管结构尺寸无关,只与当地干度及工质热物性有关),kg/(m2·s);x为毛细管出口处工质的干度,无量纲;vV为饱和气的比体积,m3/kg;vL为饱和液的比体积,m3/kg;sV为饱和气的熵,J/(kg·K);sL为饱和液的熵,J/(kg·K);p为工质压力,Pa。
当毛细管结构尺寸(长度及内径)、工况参数等已知,需计算流过毛细管工质流量时,其计算步骤如下。
步骤一:假设毛细管出口压力等于其背压,计算此时的临界质流率GRC。
步骤二:假设毛细管按临界质流率GRC流动,计算其长度。
步骤三:将计算长度与已知长度比较。如计算长度与已知长度差值在合理范围内,则毛细管工质质流率即为其临界质流率;如计算长度大于已知长度,说明实际质流率大于临界质流率,毛细管出口压力高于背压,此时需重新假设出口压力,直到计算长度约等于已知长度时,所得质流率即为所求;如计算长度小于已知长度,则说明实际质流率小于临界质流率,不出现壅塞,出口压力等于背压,此时只需在小于GRC的质流率范围搜索一个适宜的质流率,使计算得到的毛细管长度等于已知长度即可。
对毛细管长度也可采用简化计算式进行估算。借鉴管道阻力计算方程,且对毛细管中工质进行均相处理,摩擦阻力系数采用:
(7-116)
则可得到毛细管长度的简化计算式为:
(7-117)
式中,L为毛细管长度,m;DI为毛细管内径,m;Re为工质在毛细管内流动的雷诺数,无量纲;pC为工质在毛细管进口处的压力(约等于工质在冷凝器的冷凝压力),Pa;pE为工质在毛细管出口处的压力(毛细管直径选取适宜时约等于工质在蒸发器中的蒸发压力),Pa;ρ为工质的密度,kg/m3;V为工质的流速,m/s;ν为工质的运动黏度,m2/s。
实际应用该式时,可分段计算,也可采用进、出口平均参数一步计算,但在毛细管内径选取时,应使工质在毛细管中的质流率不大于其临界质流率。
②绝热毛细管压降计算公式 工质在管内流动近似按工业光滑管处理时,工质在毛细管中流动时压降随长度变化的计算式为:
(7-118)
式中,Δpi为第i管段的压降,Pa;GR为工质在毛细管中的质量流速,kg/(m2·s);ΔVi为工质在第i管段进、出口截面的流速差,m/s;fi为工质在第i管段的摩擦阻力系数,无量纲;VMi为工质在第i管段进、出口截面的流速平均值,m/s;ΔLi为第i管段的长度,m;DI为毛细管的内径,m;fL为管段内为液态工质时的摩擦阻力系数,无量纲;fTP为管段内工质为两相时的摩擦阻力系数,无量纲;e/DI为相对粗糙度(取3.8×10-4),无量纲;Re为雷诺数,无量纲;μ为工质的动力黏度,Pa·s。
7.4.2 热力膨胀阀
热力膨胀阀安装在蒸发器进口处,由感温包测知蒸发器出口处工质的过热度,由此判断工质流量的适当与否(过热度较大时,说明工质流量不足;过热度较小时,说明工质流量过大),并通过调整阀的开度控制工质的流量。
(1)热力膨胀阀的类型与特点
热力膨胀阀主要分为两种: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和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
①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 结构及安装示意如图7-12所示。
图7-12 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结构及安装示意
在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中,来自感温包(感温包贴在蒸发器出口处,其中装有感温介质,蒸发器出口处工质蒸气的温度变化时,感温介质的压力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蒸气(或液体)压力作用在膜片的上侧,蒸发器入口处的工质压力和弹簧压力作用在膜片的下侧。膜片与阀杆连接,当蒸发器出口处工质的过热度变化时,感温包压力变化,驱动膜片带动阀杆调节阀的开度,使工质的流量发生变化。通过调节螺钉,可调整阀中弹簧的压力,对热力膨胀阀的设定参数进行微调。
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适用于工质流经蒸发器时压降不大的情况,否则宜采用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
②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 结构和安装示意如图7-13所示。
图7-13 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结构及安装示意
与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相比,该阀多了一条外部平衡管,该管下方与蒸发器出口处的工质相连通,上方接膜片下部的空间,从而使膨胀阀所提供的过热度与蒸发器出口处的饱和温度相适应,而不受因蒸发器压降所引起的工质饱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为了保证阀的正常工作,膜片下部的空间与蒸发器入口处隔绝,膜片的运动通过密封片传递给阀杆。
(2)热力膨胀阀的流量计算公式
工质流过热力膨胀阀的质量流量的近似估算式为(准确数据应以产品样本资料或实测数据为准):
(7-119)
对圆锥形阀针:
式中,mR为通过热力膨胀阀的工质流量,kg/s;CD为流量系数,无量纲;AV为热力膨胀阀的通流截面积,m2;ρI为工质在阀进口处的密度,kg/m3;pC为工质的冷凝压力,Pa;pE为工质的蒸发压力,Pa;vO为工质在阀出口处的比体积,m3/kg;ρCL为工质在冷凝压力下饱和液的密度,kg/m3;xO为工质在阀出口处的干度,无量纲;vEV为工质蒸发压力下饱和气的比体积,m3/kg;vEL为工质在蒸发压力下饱和液的比体积,m3/kg;H为阀针提升(开启)高度,m;DI为阀孔直径,m;α为阀针角度,(°)。
对常用工质,其流过热力膨胀阀的质量流量的简化计算式为:
(7-120)
式中,mR为通过热力膨胀阀的工质流量,kg/s;K为主要与工质物性有关的常数,工质为R22时取为15346,工质为R717时取为10855;CD为流量系数(对R22,约0.65~0.75;对R717,约0.5~0.6),无量纲;AV为热力膨胀阀的通流截面积,m2;pC为热力膨胀阀进口处的压力(约等于冷凝压力),bar;pE为热力膨胀阀出口处的压力(约等于蒸发压力),bar。
(3)典型热力膨胀阀的规格参数
R22工质不同通孔直径的热力膨胀阀在变工况时性能数据如表7-23所示。
表7-23 R22工质不同通孔直径的热力膨胀阀在变工况时性能数据
(4)热力膨胀阀的选用方法
①类型选择 自热力膨胀阀出口至蒸发器出口,热泵工质的压降导致的温度下降超过2~3℃时,选用外平衡式热力平衡阀,否则,选用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
实际应用中,蒸发器前无分液器时,工质流经蒸发器的压降通常不大,可考虑选用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蒸发器前有分液器时,往往工质在流经分液器时阻力较大,此时宜选用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
②容量选择 基本原则是使通过热力膨胀阀的工质流量与蒸发器的热负荷相匹配,因此,应保证在不同使用工况下,膨胀阀的容量略大于蒸发器的热负荷,裕量可取20%~30%。
膨胀阀的容量受工质在阀前后参数的影响很大,如进口状态、阀前后压差等,阀前后压差与工质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之差的关系近似为:
ΔpVIO≈pCO-pEI-ΔpCY-ΔpGG-ΔpSJ-ΔpFJ-ΔpFY-ΔpGJ-ΔpYW-ΔpGL (7-121)
式中,ΔpVIO为膨胀阀前后的压差,Pa;pCO为冷凝器出口处工质的压力,Pa;pEI为蒸发器进口处工质的压力,Pa;ΔpCY为工质流经储液器压降,Pa;ΔpGG为工质流经干燥过滤器的压降,Pa;ΔpSJ为工质流经视镜的压降,Pa;ΔpFJ为工质流经各种阀件(电磁阀、球阀、单向阀等)的压降,Pa;ΔpFY为工质流经分液器的压降,Pa;ΔpGJ为工质流经管件(三通、四通、弯头、扩口、缩口等)的压降,Pa;ΔpYW为液管高度差引起的压降,Pa;ΔpGL为工质在管路中流动的沿程压降,Pa。
工质在管路中的流动的沿程压降计算式为:
(7-122)
式中,fYC为沿程阻力系数,无量纲;ρCL为冷凝压力下工质液体的密度,kg/m3;VRL为管路中工质液体的速度,m/s;L为管路长度,m;DI为管路内径,m;ReF为工质液体流动的雷诺数,无量纲;νCL为冷凝压力下工质液体的运动黏度,m2/s。
工质流经阀件或管件的压降可用其当量长度确定,部件阀件和管件在不同配管直径时的当量长度如表7-24所示。
表7-24 部件阀件和管件在不同配管直径时的当量长度
液管进、出口高度差引起的压降计算式为:
ΔpYW=ρCLgΔH (7-123)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m/s2;ΔH为液管高度差(膨胀阀高于冷凝器出口时),m。
分液器及分液管的压降通常可取为:
ΔpFY=50kPa
此外,为保证工质在膨胀阀进口处为液相形式,应使工质在冷凝器出口处有一定的过冷度,过冷度大小与冷凝器出口至膨胀阀进口之间的压降相适应,且应有一定的裕量,以保证极端工况下膨胀阀工作的稳定性。
膨胀阀容量及其前后压降确定后,即可参考生产商提供的产品样本选取适宜的热力膨胀阀;当膨胀阀实际工况或工质与生产商样本不同时,可通过阀流量计算式进行换算。
③膨胀阀前后接口型式选择 热力膨胀阀可能有螺纹接口和焊接接口,前者可更换性好,但操作复杂,易出现泄漏;后者处理简单可靠,但膨胀阀有故障时更换难度较大。
膨胀阀前的工质液管尽量与膨胀阀的进口尺寸相配套,膨胀阀后的两相流动管路尽量与膨胀阀的出口尺寸相配套。
④其他考虑因素 工质流过膨胀阀对阀件冲击较大,影响其稳定性,可考虑选用具有冲击平衡设计、稳定性较好的膨胀阀;压缩机开机时往往会出现吸气压力短时间陡降,为此可考虑选择压缩机开机时阀的工质通道全开的膨胀阀;当机组有制热、制冷等不同运行模式,工质可能需正向或反向流过膨胀阀时,可考虑选用双向热力膨胀阀。
⑤热力膨胀阀选用示例
示例一:蒸发器设计热负荷为38kW,工质为R22,蒸发温度为0℃,蒸发压力为398kPa,冷凝压力为1375kPa,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管路及阀件压降之和为270kPa(膨胀阀除外),热力膨胀阀选用方法如下。
计算膨胀阀进、出口压降:
ΔpVIO=1375-398-270=707kPa
根据蒸发温度为0℃,膨胀阀前后压降为707kPa,蒸发器热负荷为38kW,可选标称蒸发器热负荷为44.2kW的H型热力膨胀阀。
示例二:热泵工质为R22,蒸发器热负荷为14kW,蒸发温度为5℃,冷凝温度为40℃,蒸发器分六路供液,供液管内径为13mm,供液管长度为30m,蒸发器安装在储液器上方,高度差为6m,热力膨胀阀的选用步骤如下。
因有分液头,选用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由工质冷凝温度,可得冷凝压力为1534kPa;由工质蒸发温度,可得蒸发压力为584kPa;由供液管长度、内径及蒸发器热负荷,可得工质在供液管中的沿程压降约为8kPa;冷凝器与膨胀阀之间弯头、阀门、干燥过滤器等的总压降约为20kPa;液管进、出口高度差引起的压降约为67kPa(1534kPa时工质液体的密度为1131kg/m3);分液器及分液管压降各取50kPa,即二者之和为100kPa。
则膨胀阀前后压降为:
ΔpVIO=1534-584-8-20-67-100=755kPa
根据蒸发温度、阀前后压差、蒸发器热负荷,参考表7-23,可选用标称直径为5mm的膨胀阀,其各项指标可满足要求。
示例三:工质为R717,蒸发压力为pE=472kPa,冷凝压力为pC=1557kPa,工质液体出冷凝器的过冷度为ΔTSC=6℃,通过膨胀阀的工质流量为mR=0.7kg/s,热力膨胀阀的选用步骤如下。
膨胀阀进口处工质液体密度为:
ρCL=580kg/m3
膨胀阀进口处工质液体焓为:
hVI=hCL-cpLΔTSC=391-5×6=361kJ/kg
式中,hCL为冷凝压力下饱和液的焓,kJ/kg;cpL为冷凝压力下饱和液的比定压热容,kJ/(kg·℃)。
设膨胀阀出口处工质干度为x且近似认为膨胀阀出口处压力等于工质蒸发压力,则有:
xhEV+(1-x)hEL=hCL
式中,hEV为蒸发压力下饱和气的焓,kJ/kg;hEL为蒸发压力下饱和液的焓,kJ/kg。查R717物性表并代入上式,得:
1464.5x+211×(1-x)=361
解得:
x=0.12
膨胀阀出口处工质的比体积为:
vVO=xvEV+(1-x)vEL
式中,vEV为蒸发压力下饱和气的比体积,m3/kg;vEL为蒸发压力下饱和液的比体积,m3/kg。查R717物性表并代入上式,得:
vVO=0.12×0.2650+(1-0.12)×1.575×10-3=0.0332m3/kg
则工质流过膨胀阀的流量系数为:
则膨胀阀通流截面积为:
则膨胀阀通孔直径为:
选取通孔直径为ϕ8mm的热力膨胀阀可满足要求。
7.4.3 电子膨胀阀
电子膨胀阀是用电子传感器感受蒸发器出口处工质过热度信号,并用电动执行机构控制阀开度的膨胀阀,可克服热力膨胀阀信号反馈滞后大、调节范围有限、控制精度低等不足。
电子膨胀阀与热力膨胀阀的简要比较如表7-25所示。
表7-25 电子膨胀阀与热力膨胀阀的简要比较
(1)电子膨胀阀的分类
电子膨胀阀分为电磁式和电动式两类。
电磁式电子膨胀阀通常用电磁线圈带动阀杆运动。通过调节电磁线圈的电压,产生不同的电磁力,控制阀的开度。
电动式电子膨胀阀一般由步进电动机驱动阀杆运动。根据电动机与阀杆的连接方式可细分为直动型和减速型两种。
(2)电子膨胀阀的基本特性参数
①型号规定 电子膨胀阀的型号规定为DPF □□-□:DPF表示电子膨胀阀;第一个□表示阀的公称通径,单位为mm;第二个□表示适用工质类型,A表示R22,B表示R407C,C表示R410A等;第三个□表示生产企业系列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DPF1.8A-2,表示用于R22工质的电子膨胀阀,公称通径为1.8mm,是企业系列产品中的第2个产品。
②适用要求
a.工质温度:通常为-30~70℃(通电率50%以下)。
b.使用压力:随工质不同而有所区别,对R22为0~3.0MPa,对R407C为0~3.3MPa,对R410A为0~4.2MPa。
c.工质流动方向:正向和反向均可。
d.额定电压:不大于直流36V,优选电压为直流12V、直流24V,波形为矩形方波,脉冲频率可企业与用户协商。
③性能参数
a.最大动作压差:在90%的额定电压,规定的励磁方式、励磁速度等条件下,阀能可靠动作的最大动作压力差,R22为2.26MPa,R407C为2.48MPa,R410A为3.43MPa。
b.逆向开阀压差:应不小于1.47MPa(不带关闭功能的产品除外)。
c.阀口泄漏量(不带关闭功能的产品除外):当阀公称通径不大于2.4mm时,泄漏量应不大于600mL/min;当阀公称通径为2.4~4mm时,应不大于1000mL/min。
d.电气性能:阀线圈引线与阀体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Ω;阀线圈引线与阀体间能承受交流500V、1min或交流600V、1s的电气强度试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整定漏电流值为5mA);线圈温升不大于60℃。
e.噪声:不大于45dB(A)。
f.寿命:阀经10万次开闭动作试验,仍可满足相关要求;关闭止动器在阀经3万次全闭动作后仍可满足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