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及要求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将机械设计和制造工艺系列课程紧密地联系起来,是架设在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课之间的桥梁。机械设计过程从总体设计到零件设计,是研究机构运动学问题,即完成对机器的功能、结构、形状、尺寸的设计过程。为了保证实现从零、部件的加工到装配成机器,实现要求的功能和正常运转,还必须对零、部件和机器进行精度设计。这是因为机器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机器的工作性能、振动、噪声和使用寿命,而且,科技越发达,机械工业生产规模越大,协作生产越广泛,对机械精度要求越高,对互换性的要求也越高。本课程研究对象就是如何进行几何参数的精度设计,即如何利用有关的国家标准,合理解决机器使用要求与制造工艺之间的矛盾,及如何应用质量控制方法和测量技术,保证国标的贯彻执行,以确保产品质量。精度设计是从事产品设计、制造、测量等工程技术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讲课、实验、作业等教学环节,了解互换性与标准化的重要性;熟悉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掌握极限配合标准的主要内容;初步掌握确定公差的原则和方法;了解技术测量的工具和方法;初具选择和操作计量器具的技能。初步建立测量误差的概念,可分析测量误差与处理测量数据。建立尺寸链的概念和了解它的计算方法,为正确地理解和绘制设计图样及正确地表达设计思想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是为了获得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公差配合与检测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随着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知识的丰富,将会加深对本课程的内容的理解。学习本课程后应该达到下列要求。
①掌握机械零件几何精度、互换性与标准化等基本概念。
②了解本课程所介绍的各个公差标准和基本内容。
③正确理解图样上所标注的各种公差配合代号的技术含义;掌握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国家标准。
④初步学会根据机器和零部件的功能要求,选用合适的公差与配合,并能正确地标注到图样上。
⑤掌握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常用量具和量仪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各部分作用及调整使用知识,熟悉多种精密量仪的结构、原理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⑥正确、熟练地选择和使用生产现场的量具、量仪对零部件的几何量进行准确检测和综合处理检测数据。
⑦熟悉常用典型结合的公差配合和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