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environmental psychology)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此后,先在英语区,后在全欧洲以及世界各地迅速传播和发展,其研究内容涉及多门学科,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以及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室内环境学、环境保护学等诸多学科(图1.19)。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图1.19 环境心理学涉及的学科
目前,环境心理学对建筑学的影响主要集中于理论观点、建筑设计过程和一般的环境行为问题,提供的只是一些观点和方法,并没有提供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措施和办法,部分研究实例及其结论仅供参考。为了更好地把握建筑环境与行为的关系,建筑师应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既从多学科的环境行为信息中汲取创作的源泉,又身体力行地参与使用后的评估和有关研究。
1.3.4.1 视觉心理学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环境色彩学 建筑色彩的应用,一是要表现建筑的性格,二是注意与环境的配合,三是要注意装饰材料的色彩及其在光影中的变化,而同时要考虑到它的演进。例如,银行建筑曾经是资本的象征,色彩表现为庄重与神秘,而如今却以轻松愉快、亲切可人的色彩装饰来吸引储户的注意,但对安全的要求却一如既往。
①建筑设计中的色彩对比。一般以大面积墙面的色彩为基调色,其次是屋面;而出入口、门窗、遮阳设施、阳台、装饰及少量墙面可作为重点处理,对比可稍大些。一般来说,色彩对比强的构图使人兴奋,过分则刺激;色彩对比弱的构图感觉淡雅,过分则单调。
②色彩的知觉效应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与应用。一般来说,在建筑色彩设计时,为避免视觉疲劳感,色相数不宜过多,彩度不宜过高,同时要考虑到远近相宜的色彩组合。建筑设计中,为了达到安定、稳重的效果,宜采用重色调。为了达到灵活、轻快的效果,宜采用明度较高的色彩,如泰姬·玛哈尔陵周围环绕着红砂墙,里边是大片绿茵,正中十字水渠贯通四方,中间是浅绿色的方形水池,池两侧为墨绿色树木,陵园中央是白色大理石的正方形台基,台基上为白色大理石圆顶寝宫,顶部为金属小尖塔。整个陵墓给人以圣洁神秘之感,又使人有轻盈欲升的向往。
(2)建筑形态学 建筑形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它由点、线、面、体、群等基本元素所构成,又由空间、体量、色彩、光影、质感和肌理等形态表现出来,大体上分为现实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和人造形态)和抽象形态两种。
①建筑中的点。一幢建筑,不论规模大小,立面上必然有许多窗洞。怎样处理这些窗洞就显得至关重要。处理好墙面的关键性问题就是要把墙、垛、柱、窗洞等各种要素组织起来,使之有条理、有秩序、有变化,特别是具有各种形式的韵律感,从而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②建筑中的线。柱、遮阳板、雨篷、带形窗、凹凸产生的线脚、不同色彩或不同材料对墙体的划分以及刚性饰面上的分格缝等,都可以作为立面上的线条。不同粗细、长短、曲直的线条以及它们不同的位置会使立面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同样大小和形状的立面,采用竖向分割的方法会使人感到雄伟、庄严、兴奋,并显得高一些;采用横向分割的方法则使人感到舒展、亲切、安定、宁静,并显得低一些;采用弯曲或粗细、长短变化的线条则会使立面生动,如图1.20所示,为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③建筑中的面。建筑的立面应相互协调,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立面设计就是妥善安排屋顶、墙身、勒脚、柱、檐口、阳台、线脚等构部件,确定它们的形状、比例、尺度、色彩和材料质感,使建筑的艺术构思得以完美体现。
④建筑中的体。任何复杂的建筑形体都可以简化为基本形体的变换与组合,这些基本形体单纯、精确、完整,具有逻辑性,易为人所感知和理解。不同几何形体以及这些形体所处的状态具有不同的视觉效应和表现力(图1.21、图1.22)。
图1.20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图1.21 不同几何形体具有不同的视觉效应和表现力
图1.22 盖里设计的魏尔市家具博物馆
1.3.4.2 交际空间心理学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人的领域性是指与领域有关的行为习惯,它是指个人或人群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合理合法的需要,占有或控制一个特定的空间范围及空间中所有物的要求与实施。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E.T.Hall)提到:“我们站的距离的确经常影响着感情和意愿的交流”。每个人都生活在无形的空间范围内,这个空间范围就是自我感觉到的应该同他人保持的间距和距离,我们也称这种伴随个人的空间范围称为“个人空间”。
领域空间感是对实际环境中的某一部分产生具有领土的感觉,领域空间对建筑场地设计有一定帮助。美国建筑师奥斯卡·纽曼(Oscar Newman)将可防御的空间分为公用的、半公用的和私密的三个层次,环境的设计如果与其结合就会给使用者带来安心感。
霍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距离,即分为:密切距离、个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每类距离中,根据不同的行为性质再分为近区与远区,例如在密切距离(0~45cm)中,亲密、对对方有可嗅觉和辐射热感觉为近区(0~15cm);可与对方接触握手为远区(15~45cm),如表1.7所示,人际距离空间的分类如图1.23所示。当然对于不同民族、宗教信仰、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人际距离也会有所不同。
表1.7 人际距离与行为特征 单位:cm
图1.23 人际距离空间的分类
领域性与人际距离就好像看不见的气泡一样,它实质是一个虚空间。人在室内进行各种活动时,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和妨碍,这一点可以有许多例子来证明。如在酒吧的吧台前,互相不认识的人们总是先选择相间隔的位置,后来的人因为没有其他选择,才会去填补空出的位置;公共汽车上,先上来的人总是先占据单排座位,很少有人去坐双排或与陌生人并肩而坐。另外,不同的活动,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都会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远近产生影响。因此,室内空间的尺度、内部的空间分隔、家具布置、座位排列等方面都要考虑领域性和人际距离因素。
(2)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如果说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则私密性更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私密性在居住类室内空间中要求更为突出。人口多的家庭卧室一般都比较封闭,以保证私密性;在办公空间中,即使采用景观办公的方式,部门负责人的办公室一般也都要单独封闭起来,尽管有时为了监督工作的需要,采用局部透明的隔断,但声音的隔绝是非常必要的。在一些公共场合,虽然私密性的要求不高,人们仍旧希望自己小团体的活动能够相对独立,不被陌生人打扰,餐厅的雅座、包房便是基于这一点应运而生的。即便在餐饮建筑的大堂空间里,靠近窗户的带有隔断的位置总是被人先占满,因此,如果宁愿牺牲一些面积而在餐桌之间多做一些隔断,将会大大提高上座率(图1.24)。此外,人们常常还有一些尽端趋向。仍以餐厅为例,人们对于就餐座位的选择,经常不愿意在门口处或人流来往频繁的通道处就座,而喜欢带有尽端性质的座位(图1.25)。
图1.24 餐厅的座位布局和人们就餐时的位置选择
图1.25 带有尽端性质的座位往往成为人们首先的选择
(3)安全感与依托感 人类的下意识总有一种对安全感的需要,例如在悬挑长度过大的雨篷下,尽管人们知道它不会掉下来,却也不愿在其下久留。另外,从人的心理感受来讲,室内空间也不是越大、越宽阔越好,空间过大会使人觉得很难把握,而感到无所适从。通常在这种大空间中,人们更愿意有可供依托的物体。例如,在建筑的门厅空间中,虽然空间很大,但人们多半不会在其间均匀分布,而是相对集中地散落在有能够依靠边界的地方;在地铁车站也是同样,当车没来时,候车的人们并不是占据所有空位置,而是愿意待在柱子周围,适当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尽管他们没有阻碍交通(图1.26)。人类的这种心理特点反映在空间中称之为边界效应,它对建筑空间的分隔、空间组织、室内布置等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图1.26 候车的人们位置选择
(4)交往与联系的需求 人不只有私密性的需求,还有交往与联系的需要。因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人与人之间需要交往与联系,完全封闭自我的人心态是不会健康的。社会特征会给人带来新的审美观念,如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更需要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与联系,在沟通与了解中不断完善自我。
人际交往的需要对建筑空间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做到人与人相互了解,则空间必须是相对开放的、互相连通的,人们可以走来走去,但又各自有自己的空间范围,也就是既分又合的状态。美国著名建筑师约翰·波特曼(John Portman)的“共享空间”,就是针对人们的交往心理需求而提出的空间理论。
1.3.4.3 行为环境心理学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中的环境行为研究的目的是扩大和深化传统的功能适用要求,不仅要考虑人的生理需要、人体尺寸及其动作规律、可观察到的人流动线和活动,而且还要深入人的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需求,包括人怎样感知和认知建筑外观和室内环境,怎样占有和使用空间,怎样满足人的社会交往需要,以及怎样理解建筑形式表达的意义和象征等。
(1)建筑环境与行为心理 人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或者指足以表明人们思想、品质、心理等内容的外在的人们的各种活动,或者说是“为了满足一定的目的或欲望而采取的逐步行动的过程”等。
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巴克尔(Roger Barker)在人与环境的研究中提出了人的行为模式理论,他分析了形体环境与重复行为模式的密切联系,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行为场所的概念,并把它作为分析环境行为关系的基本单元。行为场所的概念揭示了人们观察和总结行为与环境的对应关系,有助于设计人员更加深入地了解、思考和确定在特定环境中所规定的行为模式,以便在设计中做出相应的环境处理,以保证人们的行为得以顺利地实施(图1.27)。
作为建筑师不仅要考虑到正常状态下的正常行为,也要考虑到非常状态下的非常行为,让人们生活得更方便、愉快、舒适、满意,并避免在万一状态下的可能伤害。建筑师还应具备设身处地的人道主义精神,为残疾人和老年人考虑,设置无障碍行车的车道以方便他们的生活,在设计精神病院和股票交易所时也应当考虑人们的特殊需要。例如,高层住宅的居民就有一种回避的行为,这是指居民主观上回避交往的愿望和行为,以保证自身活动的独立性和正常性。但回避行为的社会分离性使居民社会组织降低,社会网络脆弱,邻里关系淡漠,而产生出不合理状况的危机。因此,建筑设计师应当想办法在环境上促成居民间的接近行为和社会向心作用,使居民交往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进行。
图1.27 人的心理、行为与内部空间设计的关系
(2)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模式
①集群行为。集群行为是指在特殊的环境中,人们在激烈的互感互动中自发产生的无指导、无约束、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限制的众多人群的狂热和骚乱的行为。
②避险行为。在非常时刻(火灾、水灾、地震、沉船等自然灾害和突发的意外事件)的特殊环境中,人们首先采取的还是习以为常、自然而然和近乎机械的反应与行为。例如,抄近路、走熟路、向左拐等,还表现出求生本能、躲避本能、向光本能和追随本能等特点(图1.28)。
③人群灾害。人群灾害是指人群在异常警觉的环境中,由于特殊或偶然的原因,引起群体的恐慌、骚乱和危机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图1.28 人的抄近路习性
(3)建筑环境的易识别性 大型公共建筑室内交通空间众多,人流动线还包含着大量的转折点,要求人们在找路和寻址时不断对空间定向做出选择,因而应把“建筑便于使用者在其中找路和寻址的容易程度”,即“建筑的易识别性”作为判断建筑设计优劣的依据之一。
对易识别性影响较大的建筑环境因素有:建筑的平面形状;建筑内外熟悉的标志或提示的可见性;建筑不同区域间有助于定向和回想的区别程度;提供识别或方向信息的符号和编号。
(4)环境中人们的流动模式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与制约 建筑设计中,要善于利用人群流动的特点,有效调节和疏导人流,根据人群分布的密度和人们流向的目的性,以及当时的心理行为特点,做出相应的规划和处置。例如,在安全疏散楼梯设计时要考虑到人们已经形成了靠右行、左回转的习惯,因此安全疏散楼梯的下行方向最好也形成靠右行、左回转的形式,使人们在紧急避难时感到方便、舒畅、快捷与安全(图1.29)。诸如美术馆、博物馆的参观路线的安排都采取靠右行、左回转的方式。
图1.29 某楼层安全疏散设计平面图
在住宅设计中,为了使客厅成为联系一家人的桥梁,客厅与各卧室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短一些,到客厅来不用拐弯或走很长的路,这样卧室保障了家庭成员的私密性,客厅则成为全家的公共性区域而让人们在此得到感情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