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建筑功能布局与空间组织分析
2.1.4.1 建筑的功能布局
当在建筑的功能组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需要根据不同的活动特点把空间按照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使得建筑的功能分区明确且交通联系便捷。例如,对主与次、内与外、动与静、洁与污等关系进行分析,对不同使用要求的空间进行合理配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主次分区、动静分区、内外分区、洁污分区等。
a.主次分区。以电影院、剧院等观演建筑为例,其观众厅是其主要功能空间,其空间形式、构造要求、设施设备等都有特殊的具体要求。例如,观众厅的空间高度通常在8m以上,空间形式与辅助使用功能之间有很大差异。因此,影剧院建筑通常将观众厅与辅助空间分区设置,这样既保证主要功能空间的使用,同时也便于对辅助空间的高效利用(图2.25、图2.26)。
图2.25 影剧院主次功能分区
图2.26 影剧院建筑通常将观众厅与辅助空间分区设置
1—门厅;2—休息厅;3—观众厅;4—放映机房
b.动静分区。以文化馆建筑为例,其建筑空间中的活动可以分为集中活动、分散活动、分组专业活动、行政办公活动四类。多功能活动厅属于人流集中活动的空间,需要考虑对其他安静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便捷的交通疏散条件,因此常将其设于建筑入口附近。健身、舞蹈、游艺等属于分散活动类型,会产生一定的声音,要考虑其不能对书法、美术、棋类等需要安静环境的专业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空间应该合理分区,从而避免不同性质活动之间的相互的干扰和流线的交叉影响(图2.27)。
图2.27 建筑空间中的动静分区
1—门厅;2—观演用房;3—交谊用房;4—游艺用房;5—阅览用房;6—展览用房;7—办公业务用房;8—多用途活动室;9—排练厅
c.内外分区。主要是指空间的开放程度的差异。例如,文化馆建筑中,大多数空间是对公众开放的,多功能厅、健身、游艺等活动用房的空间开放程度较高,而行政办公则是单位内部的活动,一般不对公众开放。因而要合理组织流线,内外分区,保证内部办公用房的安静和空间私密性,避免外部人流影响正常的行政办公。又如住宅中的主人卧房及书房等是私密性较强的空间,而客厅、餐厅等则是相对较开放的空间(图2.28)。
图2.28 依据空间的开放程度合理组织住宅中的私密性和开放性空间
1—起居室;2—主卧室;3—卧室;4—厨房;5—餐厅;6—卫生间;7—门厅;8—车库
d.洁污分区。对于有卫生要求的建筑,如医院建筑,其空间的洁污分区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不同流线的设置可以避免医疗垃圾造成的污染。这不仅是保持空间环境卫生、防止疾病传染的需要,也是人们心理健康的需要(图2.29)。又如按照餐饮建筑,相关规范严格规定,其生食的流线与熟食的流线不能相互交叉,需要进行严格分区,是为了保证食品卫生的要求。同时,建筑规范还规定餐厅里顾客的流线与食品加工的流线也不能相互交叉,目的也是为了确保食品的卫生以及就餐环境的卫生。
图2.29 医院建筑的洁污分流关系图
2.1.4.2 建筑空间组织分析
(1)按主次、洁污关系合理安排 任何一类建筑的组成都是由主和辅两部分组成的。在进行空间布局时必须考虑各类空间使用性质的差别,将主要使用部分与辅助使用部分合理地进行分区。
主要使用部分应布置在较好的区段,靠近主要入口,保证良好的朝向、采光、通风及景观、环境条件等;辅助或附属部分可以放在较次要的区段,朝向、采光、通风等条件可以差一些,并设单独的服务入口,从而明确空间的主次关系。例如,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应是主要的使用房间,其余的办公室、管理室、库房及厕所等均属于次要部分。所以安排位置时,应把教室等主要房间考虑设置在朝向好、较安静的位置,以取得较好的日照、采光及通风条件(图2.30)。
图2.30 学校建筑空间的主次分配关系
公共建筑中某些辅助或附属用房(如厨房、锅炉房、洗衣房等),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气味、烟灰、污物及垃圾等,必然要影响主要使用房间,在保证必要联系的条件下,要使二者之间相互隔离以免影响到主要工作房间的正常使用。通常,“污”区要置于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设于后院,且注意避开公共人流的主要交通线;此外,这些房间一般比较凌乱,也不宜放在建筑物的主要方向,避免影响建筑物的整洁和美观;常以前后分区为多,少数可以置于建筑的最高层或不临街建筑的底层。“洁”与“污”的问题尤以医院最为突出,除了上述附属用房有污染物要与病区相分离外,病区又有传染病区和一般病区之别,二者也要隔离布置,且要将传染病区置于下风向。医院的放射科和非放射科要相分离,同位素科因有放射性物质伤害人体健康也要与一般治疗室、诊室相分开,最好独立设置,相距大于50~100m。可以放在大楼的顶层,对一般病人伤害少且同位素的路线也要与病人路线分开(图2.31)。
图2.31 医院放射科应考虑独立设置或与一般治疗室、诊室相分开
(2)以主要空间为核心,次要空间的安排要有利于主要空间功能的发挥 对待“主”与“辅”的关系要辩证地分析,有时二者是难以分开的,常常是某些辅助用房寓于主要使用部分之中。这也告诉我们,功能分区要与使用程序结合起来考虑,分区布置也要保证功能序列的连贯性。次要用房的设计应从全局出发,合理布置。从某种意义上说,主要使用空间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与次要使用空间的配置是否妥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旅馆建筑的设计(图2.32)。
(3)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按人流活动顺序安排位置 在使用程序上位于前位及根据人流活动的需要,即使是辅助用房也应该按照序列布置在方便、通达之处,如影剧院的售票室、行政办公建筑的传达室、展览建筑的门卫室等。这些用房在使用功能上属次要使用部分,它们的主要使用空间应该是观众厅和陈列室等,但是从人流活动的需要上看,售票室、传达室及门卫室等虽然是次要用房,但对外性强,在使用程序上居于前位,按照使用序列的连贯性,应该安排在明显易找的位置,不能置于次要隐蔽的位置。因此,辅助用房的位置也并非随意安排的,而应设置在公众能方便通达之处(图2.33、图2.34)。
图2.32 某旅馆建筑功能分区设计
图2.33 影剧院的空间序列
图2.34 影剧院功能分区设计
(4)对外联系密切的空间要靠近交通枢纽,内部使用空间要相对隐蔽 公共建筑物中的各种使用空间,有的人流对外性强,直接为公众使用,如观众厅、陈列室、营业厅、讲演厅等,其应布置在主入口或交通枢纽附近,或直接设置对外出入口;对内性强的使用空间则应尽量布置在较隐蔽的位置,使之靠近内部交通区域,并注意避免公共人流穿越而影响内部人员的工作,如内部办公室、仓库及附属服务用房等。
沿街商店的营业厅是主要使用房间,对外性强,应该临街布置,库房、办公室属于辅助、对内性的用房,不宜将它们临街布置或安排在顾客容易穿行的地方。
展览建筑中陈列室是主要使用房间,对外性强,尤其是专题陈列室、外宾接待室及讲演厅等一般都靠近门厅布置,而库房、办公室等则属对内的辅助用房,不应布置在明显的位置(图2.35、图2.36)。
图2.35 展览建筑空间的组织关系
图2.36 展览建筑中陈列空间应布置在明显位置
1—门厅;2—室内展厅;3—中央大厅;4—休息;5—厕所;6—接待;7—变电
(5)空间的联系与隔离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恰当地处理 设计各类公共建筑时,就各部分相互关系而言,有的联系密切,有的次之,有的没有关系,有的有干扰,有的没有干扰。设计者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区别地对待和处理。
平面布局中要认真分析各使用部分的“动”“静”关系,对于使用中联系密切的要靠近布置,对于有干扰的(声响、气味及烟尘等)要适当分隔,尽量隔离布置。各类建筑物功能分区中联系和分隔的要求是不同的,在设计中要根据它们使用中的功能关系来考虑,如中小学校教学楼设计,要注意处理“动”与“静”的关系(图2.37)。
图2.37 中小学校教学楼设计
(6)根据空间大小、高低来分区,尽量将同样高度、大小相近的空间布置在一起。
(7)根据各部分的建筑标准来分区,不宜将标准相差很大的用房混合布置在一起。
有的附属用房可能采用简易的混合结构,就不必把它们布置在框架结构的主体中。当然,上述分区都是相对的,彼此不仅有分隔而且又有相互联系,设计时需要仔细研究、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