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黄瓜疫病
(一)症状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保护地栽培主要危害茎基部、叶片及果实。幼苗发病多始于嫩尖,初呈水渍状暗绿色圆形斑,后期中央逐渐变成红褐色,幼苗青枯而死。成株期主要危害茎基部、嫩茎节部,生纺锤形、椭圆形暗绿色水渍状斑,后病部明显缢缩,潮湿时变暗褐色、腐烂,干燥时病斑边缘为暗绿色,中为褐色,干枯易碎,受害部位以上蔓叶枯萎,一条蔓茎上往往数处受害,叶片受害多在叶缘处形成圆形、不规则形的水渍状大斑,湿度大时全叶腐烂。果实受害,多发生在花蒂部,初现暗绿色圆形、近圆形的水渍状凹陷斑,可扩及全果,潮湿时病部表面长有白色霉状物,迅速腐烂,散发出腥臭气味(图1-7、图1-8)。
图1-7 黄瓜疫病嫩茎节发病
图1-8 黄瓜疫病造成叶片干垂
(二)病原特征
黄瓜疫病病原菌为甜瓜疫霉菌(Phytophthora melonis Katsura),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丝状、无色,多分枝。幼菌丝无隔,老熟菌丝长出不规则球状体,内部充满原生质。在瓜条上菌丝球状体大部分成串,常在发病初期孢子囊未出现前产生。孢囊梗从菌丝、球状体上长出,平滑,个别形成隔膜。孢子囊顶生,长椭圆形,大小为(36.4~71.0) 微米× (23.1~46.1) 微米。游动孢子近球形。藏卵器球形,淡黄色;雄器球形,无色。卵孢子黄褐色。病菌生长发育适温28~32℃,最高37℃,最低9℃。
(三)病害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
黄瓜疫病为土传病害,病菌以子囊座、菌丝体、厚垣孢子和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土杂肥中越冬,主要借助流水、灌溉水及雨水溅射而传播,也可借助施肥传播,从伤口、自然孔口侵入致病。发病后病部上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助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再侵染,病害得以迅速蔓延。发病适温为23~30℃,低于12℃、高于36℃均不适于发病,发病缓慢。病菌产孢一般要求85%以上湿度,萌发和侵入需有水滴存在。该病害发病周期短,流行迅速,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容易流行。连续阴雨天发病重。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丛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含水量大,易发病。温暖、多湿、长期连阴雨的春夏季发病较重。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用耐病品种,保护地用中农5号、保护地1号、保护地2号、长春密刺等。露地选用湘黄瓜1号、湘黄瓜2号、湘黄瓜4号、湘黄瓜5号、早青2号、中农1101、津杂3号、津杂4号。用50℃温水浸种10分钟后,催芽播种。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育苗移栽,苗床床底撒施薄薄一层药土,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病的关键。与非本科作物轮作3~5年,水旱轮作最好。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发病时及时防治,并清除病叶、病株,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生石灰。重病区可试行嫁接防病,以云南黑籽南瓜、南砧1号作砧木与黄瓜嫁接,既可防本病也可防枯萎病,对防止茎基部病害效果尤为明显。
2.药剂防治
25%甲霜灵可湿粉15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按种子重量0.3%的40%福美·拌种灵可湿粉拌种进行种子灭菌。雨后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后,立即喷洒或浇灌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7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5%代森铵水剂1000~1200倍液,或40%苯菌·福美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隔7~10天1次,病情严重时可缩短至5天,连续防治3~4次。保护地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千克,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00~250克,隔7~9天1次,视病情,连续、交替轮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