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养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农区发展秸秆养羊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资源缺乏型国家,一方面还有2亿多吨秸秆没有开发利用,已经利用的也是粗放的低水平利用,大量宝贵的秸秆资源沉睡、废弃和流失,另一方面羊产品供应短缺,一直没有摆脱以食粮型畜禽为主的畜牧生产结构,因此,在我国农区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大力发展秸秆养羊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秸秆养羊是利用秸秆作为饲料的一种养殖方式。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及秸秆饲料调制方法的改进,秸秆饲料在农村养殖业饲料中的比重明显升高。秸秆养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的改善,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有助于带动广大农村秸秆养殖事业的蓬勃发展。

1.有利于国家秸秆产业政策的落实和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液化气、电磁炉等燃具的普及,加上农业的连年丰收,我国农区开始出现了农作物秸秆大量剩余的现象。我国政府及时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从战略高度上对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做出了规划和行动部署。多年的实践证明,秸秆养羊的影响已远远超出草食家畜生产的范围,其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畜牧业结构的优化,保证粮食生产与养羊业的同步发展。

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的发达程度,一是畜牧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二是草食家畜在畜牧总产值中的比重。草食家畜和畜牧产值的比重越大,农业就越发达。发达国家在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产值所占比重一般在50%以上,如美国60%、英国70%、德国74%,我国目前仅为34%;发达国家草食家畜产值在畜牧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一般在60%以上,如澳大利亚85%、日本70%,我国仅14%,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甚大。这清楚表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发展畜牧业,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大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家畜饲养业。因此,利用农作物秸秆闲置资源,大力发展养羊生产,符合国际农业和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2.有利于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和秸秆饲料的商品化

农业投入要素的50%左右转化为农作物秸秆。秸秆资源的浪费,实质上是耕地、水资源和农业投入品的浪费。目前,比较成熟的秸秆养羊技术包括铡短、揉搓、青贮、氨化、微贮技术,在发展肉羊生产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过去农民用玉米秸秆饲喂牛羊,利用的主要是叶子和少部分茎秆。而通过机械化青贮,秸秆植株利用率达到95%以上,同时,还减少了营养物质的损失,增加秸秆的粗蛋白含量,增进羊食欲,提高消化率30%,并可作为四季饲喂牛羊的饲料。

秸秆是非常规的饲料资源,其共同特点是质地粗硬、适口性差、消化率低、营养价值不高,经合理加工后,可以改善秸秆性能,提高营养价值,增加采食量和消化率。秸秆饲料要成为商品就必须解决秸秆松散、容重低、储运困难且成本高等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形状、形态或规格,方便装卸及运输,可以长期安全储存,因此通过对秸秆就地进行高密度压缩,形成中高密度秸秆捆、块、颗粒的饲料产品,可以解决秸秆运输瓶颈,为充分地开发利用秸秆及商品流通创造有利条件。

3.有利于养羊业规模化发展

目前,我国的传统养羊业几乎靠的是天然草地或杂草,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很强,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问题是牧草的季节性供给和羊群长年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性。受天然草季节性生产的影响,羊群呈现“夏饱、秋肥、冬瘦、春乏”的季节性波动现象。农作物秸秆绝大多数以干燥的形态出现,利用秸秆发展草食家畜饲养业,可以解决饲草供应时空不均匀的问题,实现养羊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

我国肉羊的主产区在农区,农区养羊的特点是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原因是饲草没有形成商品化。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肉羊饲养业是秸秆利用的有效途径,但畜禽饲养量增加后也带来排泄物增加、污染环境的后果。农户既进行种植,又发展养殖,宜居环境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解决的办法是走专业化养羊的路子,扩大饲养规模,适度减少饲养户数,建立合理、规范的养殖小区,对排泄物通过堆积、发酵、加工、生产有机肥料等方法,实现种植、养殖的互动,在满足市场供应的前提下,实现羊业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双赢。

4.有利于保持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改善生态环境

秸秆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他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剩余的部分。专家测算,每生产1吨玉米可产2吨秸秆,每生产1吨稻谷和小麦可产1吨秸秆。我国每年可生产农作物秸秆8亿吨左右。如全部用作饲料,折算相当于2亿吨粮食。

利用秸秆养羊可以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发挥不断向系统归还营养物质的作用,维持植物—动物—微生物三者之间组成的食物链的良性循环,使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互相交换,互相调节,互相补偿,从而为建立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创造有利条件。秸秆综合利用符合循环经济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的原则,能实现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目标,是我国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旱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和环境污染是威胁生态环境、生产建设和生存条件的主要问题。我国现有草原、草坡面积约4亿公顷,但50%以上严重沙化、退化、载畜量下降,许多地方已经达到饱和或超载,使草地缺少休养生息、恢复和再生机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年总产量达8.4亿吨,其中稻草2.3亿吨,玉米秸2.2亿吨,豆类和秋杂粮作物秸秆1亿吨。近几年,我国农村秸秆燃料逐渐被电和煤气或天然气取代,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找不到出路,秸秆随意燃烧成为一大公害。通过利用秸秆发展养羊业,一方面可以减少秸秆废弃、焚烧现象,改变农村能源结构,改善村容村貌和家庭卫生,保护环境;另一方面秸秆过腹还田能够促进土地生产良性循环、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据测定,饲养一只肉羊,每年可消化玉米秸500千克,产出的羊粪还田相当于给土壤施入标准肥50千克以上。长期坚持秸秆过腹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的容重减小,透水性、透气性、蓄水保墒能力增强,并可使土壤的团粒结构发生变化,保持疏松状态,有效缓解土壤板结的问题,对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有利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当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缓慢,农民就业门路狭窄,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养羊业,可以补粮食、补地力、补效益、补就业,实现粮食秸秆并举,以秸秆带动养羊,以养羊提高效益,以效益促进增收。秸秆综合利用涉及生产、加工、流通及相关产业,通过实施机械化措施,可以实现秸秆的集中规模化加工,形成产业化经营,可以大批地吸纳和安置农村劳动力,成为农民就业和致富的新途径。

我国农作物秸秆量大面广,在现代农业技术和加工技术条件下,大力发展农区秸秆养羊业,可以开辟新的农业资源,拓宽农业经营领域,改善和提高我国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秸秆的多次增值,从而可以拉长秸秆利用的链条,繁荣农村经济,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6.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工业化程度较低,13亿人口中,农民就占了一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新命题,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要求大力开发节约资源,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引导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作物秸秆问题不解决,村容整洁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也就难以达到。因此,发展秸秆养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