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装甲车辆设计:坦克装甲车辆可靠性、维修性及保障性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坦克装甲车辆RMST综合管理技术

一、简介

RMST是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和测试性的英文缩写,装甲车辆的RMST是实现装备安全、可靠、经济和有效功能四项基本要求的主要技术手段,是装甲车辆研制成功的基本因素,因此装甲车辆研制过程中应重视RMST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应把它同性能放在同等地位,纳入研制总计划和总工作中去。

二、坦克装甲车辆RMST综合管理技术概念

为实现装甲车辆RMST的有效性,除了重视和完成RMST技术指标外,更重要的是要重视装甲车辆RMST管理工作,装甲车辆RMST管理主要是实施RMST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RMST技术工作主要是在设计、试制、生产阶段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为装甲车辆奠定固有RMST设计特性,并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维持和提高使用RMST水平。RMST管理工作主要是在设计、生产、使用和维修的整个寿命周期内实现这些技术工作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协调和监控等综合管理工作。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虽然装甲车辆RMST水平是通过一系列技术工作奠定的,但没有完善的RMST管理工作,RMST技术工作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了RMST技术工作要求,RMST管理工作才有的放矢。

RMST管理主要通过调研以及利用现役装备型号研究过程的RMST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经验,把军方提出的RMST要求注入到装甲车辆整个研制过程中。

RMST管理应对设计、制造和使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管理模式。在设计阶段应通过一系列RMST设计、分析、试验增长技术工作和控制与监视活动,把军方提出的RMST指标要求注入装甲车辆结构设计中,使产品得到具有高的固有RMST水平,此阶段所有RMST设计工作是奠定装备固有可靠性的基础。在制造装配阶段,通过一系列制造/装配的工艺、工装分析和全质量控制活动,确保设计阶段对装甲车辆所奠定的固有RMST水平给予评价和鉴定,确定装甲车辆的RMST水平。试验阶段不能提高固有RMST水平,但能暴露出影响 RMST水平的薄弱环节,通过故障分析,找出纠正薄弱环节措施,进行改进,促使装甲车辆 RMST增长。在试使用期(一般为两年)内主要通过严格遵循所给定的使用说明、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范等要求,这些规程尽可能维持设计阶段和制造阶段所奠定和确定的RMST水平,同时应通过一系列给定的信息闭环系统要求,随时随地迅速掌握使用中发生的故障及维修的各种信息,及时反馈到设计和生产中去,以便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三、管理模式内容

对装甲车辆研制的RMST管理,应根据预设的研制不同阶段按不同的RMST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装甲车辆研制阶段划分及流程见图1-7。

图1-7 预设装甲车辆研制阶段划分及流程图

从图1-7知:装甲车辆按五大阶段进行研制,其中工程研制阶段按原理样车、初样车、正样车三步进行,每步样车又按方案设计阶段、结构设计阶段、试制/装配阶段和试验阶段四个节点进行控制。

1.装甲车辆论证阶段的RMST管理模式

装甲车辆研制任务由军方根据装备需要和战斗需要提出,在该阶段军方提出装甲车辆战术技术指标应包括RMST定量定性要求和这些要求的论证报告材料,该阶段的RMST管理要求主要是:组织对RMST定量定性指标要求论证,最终提供:

①装甲车辆研制RMST定量定性要求的依据和科学性、可行性分析报告;

②国外同类装备RMST水平分析报告;

③装甲车辆研制RMST约束条件,如寿命剖面、任务剖面、使用条件、试验鉴定、试验剖面、维修体制、保障条件、维修方案等及综合保障要素、故障分类及判断准则、耐久性损坏判断准则等;

④装甲车辆RMST指标考核与验证方案;

⑤装甲车辆RMST费用需求分析以及与性能权衡分析;

⑥初步的RMST大纲要求。

2.装甲车辆方案论证及确认阶段的RMST管理模式

装甲车辆方案应由承研单位同军方共同进行论证确定,并拟订研制任务书。在方案论证中,承研单位的RMST人员应介入,对军方提出的RMST指标和RMST有关分析报告从工业水平、科技水平以及设计水平进行可行性论证。该阶段RMST管理要求主要是:组织并进行装甲车辆方案中RMST定量定性要求可行性论证和拟订相关的实施保证措施,最终提供:

①军方完善并提出明确的装甲车辆RMST大纲要求和有关RMST约束条件及支持文件;

②承研单位应提供装甲车辆研制方案的RMST实施方案论证报告和评审结果报告,该报告包括:实现RMST指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分析;RMST工作项目;RMST工作监控措施;实施RMST的组织机构及职责;RMST与性能权衡分析以及费用分析;实现RMST指标的可靠性论证及分析;RMST方案评估等内容;

③承研单位应根据军方的RMST大纲要求,拟订实施的RMST大纲以及相应的实施保证文件。这些保证文件主要是RMST大纲工作项目的指导文件;

④将RMST方案以及RMST定量定性要求、RMST保证措施、RMST考核方法、RMST费用需求应纳入研制任务书内;

⑤建立可靠性和维修性模型(WBS第四级),进行可靠性维修性分配(WBS第四级),进行维修性分析,确定RMST设计准则。

3.研制阶段的RMST管理模式

装甲车辆工程研制过程的RMST工作及监控是实现和评估RMST水平关键阶段,也是装甲车辆研制成功和高水平的关键阶段,因此RMST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三师系统及RMST工作人员应各负其责,把该项工作做好。该阶段实施三个回合进行研制,即原理样车、初样车和正样车。

原理样车阶段是奠定装甲车辆固有RMST的关键过程,此过程严格按RMST大纲的工作项目进行。该阶段RMST管理主要监督、检查和落实RMST有关文件,同时给予技术支持。该阶段主要是性能及RMST摸底,若系统设计成功,可直接在初样车上进行寿命考核,实施RMST增长,可不进行初样车过程。

初样车阶段是实施RMST增长的过程,通过原理样车试验暴露出的薄弱环节,经修改,再试验。在试验中不断地对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再修改、再试验,直至新装备满足战术技术指标及RMST指标要求为止。该阶段RMST管理主要要求是实施RMST增长管理,重点实施故障审查、分析和纠正。

正样车是RMST试验鉴定和评估过程,通过原理样车,初样车两回合的不断设计修改,基本把暴露出的薄弱环节都得到解决,使正样车趋向完善、可靠。该阶段通过鉴定试验,确定出新装备的RMST水平。该阶段的RMST管理主要要求是对设计人员实施全面严格按照RMST工作要求去工作。严格按照鉴定试验剖面和RMST试验方案进行故障记录、统计分类和评估。

为了确保三种样车研制目标得以实现,需要对各种样车都要求按方案设计阶段、结构设计阶段、试制/装配阶段及试验阶段四个节点进行控制和实施RMST管理。

(1)方案设计阶段 该阶段根据确定的装甲车辆系统方案,进行系统及各分系统结构方案设计。该阶段的 RMST管理任务就是监督和控制设计人员按RMST工作项目进行结构方案设计,其主要 RMST技术工作如下:

①监控和指导设计人员把RMST定性定量要求按RMST设计准则进行结构方案设计;

②监控和指导设计人员建立可靠性、维修性模型(到WBS第五级组件级),进行可靠性、维修性分配和预计(到WBS第五级);

③监控和指导设计人员进行结构方案系统故障模式、影响分析以及故障树分析;

④监控和指导对结构方案进行权衡分析;

⑤监控电子电气元器件优选。

(2)结构设计阶段 该阶段是装甲车辆奠定固有RMST的关键环节,该阶段RMST管理主要任务是监控、检查促使工程设计人员按规定的RMST工作项目进行工作,把RMST定性定量指标注入所设计的结构中去,使系统及结构具有固有的RMST设计特性。其主要RMST技术工作如下:

①建立可靠性、维修性模型(到WBS第七级零件级);

②反复进行可靠性、维修性预计与分配(到WBS零件级);

③对所设计的结构按结构层次进行各系统级、各组件级、各零件级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危害度在有条件下进行)。预定出可能产品的故障模式、故障发生的机理和原因、故障对自身、上一层以及最终对系统的影响和等级,以及在设计上、选材方面和工艺要求方面采用减少这些故障的措施,把由设计不当而引起的故障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结构的固有可靠性;

④监控和指导设计人员进行维修性、保障性信息分析和战斗损坏模式及影响分析提供可靠性关键件及单点故障清单;

⑤进行维修性分析,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性分析和拟订预防性维修大纲,维修等级分析以及初步保障性分析。

(3)试制/装配阶段 该阶段是装甲车辆产品见形阶段,本阶段应在加工、制造、工艺制定以及质量监控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维持产品的固有可靠性水平。该阶段RMST管理主要实施监控,使加工装配人员严格按照技术条件和图纸要求进行加工和装配。其主要技术工作如下:

①由工程设计人员按要求制定:主要零件试制过程中影响可靠性因素控制表;整车/部件装配过程影响可靠性因素控制表;主要配件、附件影响可靠性因素控制表等,由试制检查人员按上述控制表规定的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②监控工艺人员进行试制/装配过程FMEA(PFMAE)工作以确定固有可靠性水平。

(4)试验阶段 该阶段是对RMST进行试验评审和验证。该阶段RMST管理主要要求是对试验剖面、使用方法进行监控,对随时监控故障发生情况、记录情况、分析情况、纠正情况以及可靠性增长进行管理。其主要RMST技术工作为:

①建立故障审查组织,认真地对试验过程发生的故障和薄弱环节进行记录报告、分析和纠正,使系统和各组件的可靠性不断增长;

②监控装甲车辆故障记录、统计、分类,进行RMST评估;

③严格控制试验剖面、试验方案、使用方法以及RMST评估和验证方法;

④实施可靠性增长管理和RMST验证。

4.装甲车辆研制定型阶段

该阶段在原理样车、初样车、正样车研制基础上,对正样车实施鉴定试验,定量的评价装甲车辆的RMST水平,确定装甲车辆固有可靠性是否要求,但不进行可靠性增长。该阶段RMST管理主要是监控鉴定试验剖面、试验方案和对RMST评估。主要RMST技术工作如下:

①拟订RMST鉴定试验和验证大纲,并纳入总试验大纲内;

②记录统计鉴定试验中发生的故障,并进行分类,进行可靠性评估;

③进行RMST验证和评估;

④进行后勤综合保障分析。

5.试使用期

装甲车辆在正式服役前一般要求有试使用期。该阶段RMST管理工作主要是严格控制按使用条件和使用方法进行使用,以维持和发挥装甲车辆的固有RMST水平。其主要RMST技术工作如下:

①监控和督促使用部门完整准确地收集使用和储存装甲车辆的RMST信息,并及时反馈到承研单位,提出改进意见;

②监控承研单位提供有关使用指导技术资料、各种备品、人员培训等工作。

四、装甲车辆RMST综合管理活动

为了确保RMST技术工作落实,应对这些技术工作进行综合管理,综合RMST管理应考虑以下问题。

①制定方针及其实施办法:RMST管理方针应按军方提出的RMST大纲要求和有关约束条件,以及承研单位建立的管理体制和研制条件,制定出RMST管理指导思想、管理范围、管理机构和职责等。

②拟订并实施RMST工作计划:RMST工作计划要纳入总研制计划和管理网络内,以促使装甲车辆各级管理系统对RMST工作的重视。

③建立RMST管理组织保障:组织保障和保障条件应包括:RMST组织机构、RMST信息管理及信息闭环系统、故障审查组织等。

④制定装甲车辆RMST工作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主要对RMST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主要有:设计情况(如零件、元器件和材料选用、RMST关键工作项目等)监控;研制过程的监控(如可靠性增长、故障审查等)、阶段节点RMST评审监控等。

⑤加强资源保障建立:应选用具有熟练技术和丰富经验技术人员负责RMST工作和保证充分的经费支持。

⑥重视RMST管理教育,提出培训计划和培训目标,主要提高管理人员RMST管理水平和思想认识,提高设计人员RMST技术水平。

⑦RMST专业人员一定要同设计人员一起工作,对设计人员在技术上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