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性能测试实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实验一 织物耐皱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全自动数字式织物折皱弹性仪的结构、测试原理及测试方法。

(2)熟练掌握实验全过程。

(3)通过对各种不同织物耐皱性的测试,进一步理解影响织物折皱性的因素。

二、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织物在穿着、储放、使用及处理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在搓揉织物时发生塑性变化,在织物上造成不规则的折皱,称为折皱性。当外力去除后,织物抵抗由于折压、搓揉织物而引起的弯曲变形,使织物不产生折皱的能力,叫耐皱性或抗皱性。在较高的温湿度环境中,被折部分受到长时间或反复的压缩,即可造成产生折皱的条件。折皱的状态多半是内侧被压缩,外侧被伸长。因而耐皱性好的织物,其压缩和伸长弹性好,而且对温湿度的依赖性少。

耐皱性通常是测定织物折皱回复能力的折皱(痕)回复角。折皱回复角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受力折叠的试样卸除负荷,经一定时间后,两个对折面形成的角度。目前有凸样法(垂直法)和条样法(水平法)。垂直法测定折皱回复角,试样的折痕与水平面相垂直;水平法测定折皱回复角,试样的折痕与水平面平行。

折痕回复性是指织物在规定条件下折叠加压,卸除负荷后,织物折痕处能回复到原来状态至一定程度的性能。

为了反映织物洗涤后的耐皱性(通称洗可穿性),可采用拧绞法、落水变形法、洗衣机洗涤法,并采用对比评定法(试样之间对比或试样与标准样照对比)进行评级。

本实验采用折皱回复角法测试织物的耐皱性。

(二)影响因素

织物耐皱性与纤维弹性、纤维初始模量、纤维的几何形状尺寸、纤维的拉伸变形恢复能力,以及纱线的细度、捻度,织物的组织结构、织物密度以及后整理等因素有关。

纤维的拉伸变形恢复能力是决定织物折皱回复性的重要因素。织物的折皱回复性与纤维在小变形下的伸长恢复能力呈线性关系。伸长弹性好的织物,一旦折皱形成后能很快消失,其折皱回复率也好。

当织物折皱时,如果组成织物的纤维具有较高的初始模量,则纤维产生小变形时,就需要有较大的外力;或者在同样外力作用下,纤维不易变形,因此织物的耐皱性较好。如涤纶的初始模量较大,织物的耐皱性也好,所以涤纶既耐皱又挺括。锦纶虽因拉伸回复力较涤纶大,但是初始模量很低,故锦纶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好,但不及涤纶挺括。棉、麻及黏胶纤维虽然初始模量较高,但是它们的拉伸变形恢复能力较小,所以织物一旦形成折皱,就不易消失,即折皱回复性差。

纤维的细度和长度都会影响织物的折皱程度。在纤维原料相同的情况下,纤维线密度大,相应织物的耐皱性好。在化纤品种相同的情况下,中长化纤织物中的毛型化纤较棉型化纤耐皱性好。

纱线的粗细和捻度对耐皱性也有影响。纱线粗,刚性好,织物耐皱性好;纱线细,刚性差,织物不耐折皱。

织物的组织结构和紧度对耐皱性也有影响。一般来说,质地厚实、组织结构松弛、紧度小、膨松性大的织物,耐皱性好。

(三)测试原理

将凸形试样在规定压力下折叠一定时间,释压后让折痕回复一定的时间,测出试样的折皱回复角,作为织物抗折皱性能优劣的依据。折皱回复角大,则表示织物折皱回复性好,即耐皱性好。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

(一)实验仪器

YG(B)541D型全自动数字式织物折皱弹性仪(图1-1)、YG541E型全自动激光织物折皱弹性仪(图1-2)。适应标准GB/T 3819—1997《纺织品 织物折皱回复性的测定 回复角法》。

(a)结构示意

1—机架;2—小车;3—翻板;4—重锤;5—翻斗;6—翻门;7—控制面板;8—调整脚;9—水准器; 10—斜块;11—顶杆;12—杠杆;13—电磁铁;14—测角头;15—挡风罩;16—操作面板;17—电气部件;18—电源插头

(b)读数面板示意

1—缓弹指示灯;2—急弹指示灯;3—校验指示灯;4—急缓按键;5—批次显示器;6—功能按键;7—经向显示器; 8—检索按键;9—纬向显示器;10—校验按键;11—指示灯;12—指示灯;13—指示灯

(c)操作面板示意

图1-1 YG(B)541D型全自动数字式织物折皱弹性仪

图1-2 YG541E型全自动激光织物折皱弹性仪结构

(二)实验工具

剪刀、织物试样。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取样

按照GB/T 3819—1997《纺织品 织物折痕回复性的测定 回复角法》或相关协议随机抽取样品。对于新近加工的织物或刚经后整理的织物,在室内至少存放6天后才可取样。样品上不得存在明显折痕和影响实验结果的疵点。

每个样品至少裁剪20个试样(经、纬向各10个),测试时,每个方向的正面对折和反面对折各5个。日常实验可测试样正面,即经、纬向正面对折各5个。试样在样品上的采集部位如图1-3所示。

图1-3 折皱性试样采集示意

垂直法和水平法的试样形状和尺寸如图1-4所示。试样回复翼的尺寸,长为20mm,宽为15mm。

图1-4 折皱试样的形状及尺寸(单位:mm)

(二)调湿及实验用大气

试样的预调湿按标准规定进行,若测试是在高温高湿大气下进行(35℃±2℃,90%±2%),试样可不进行预调湿。

调湿和实验在二级标准大气下进行,调湿时间为24h(经调湿后的试样在以后的操作中不可用手触摸)。

(三)实验步骤

1.YG(B)541D型全自动数字式织物折皱弹性仪

(1)接通电源,按下操作面板中的“电源”键,仪器自动进行自检1次。

(2)检查重锤、翻板、小车是否在初始位置,否则按“返回”键使仪器自行检测1次,其动作会自动回复到检测初始状态。同时按下“返回”键和“删除”键,使控制面板中各显示器复零。仪器就可进入正常检测阶段。

(3)移去透明挡风罩,将翻板按顺序水平翻转,由电磁铁吸住。

(4)将预先准备好的第一批试样依正面对折法,按5经、5纬的顺序装夹在翻板上。注意:试样回复翼与固定翼的交界折痕边应对齐翻板上的红标记线。

(5)确定折痕位置准确无误后,用夹样刀将回复翼向左翻转,使折痕线与翻板上的红标记线对齐,折痕不得歪斜。将有机压板放在回复翼折好的试样上,使有机压板中的压力面对正试样受压面(15mm×18mm)。按上述步骤顺序将10个试样压好后,按下“工作”键,仪器自动进行测试工作。注意:折叠翼翼长20mm,折痕不得歪斜。

(6)仪器按照程序自动依次进行压重。当第一只重锤压重5min后鸣笛,同时第一只重锤跳起,读数小车向右移动测试急弹性回复角度,记录“数据显示”屏上的回复角度值。依次记录后面9个试样的急弹性回复角度值,然后小车左移到起始位置。

(7)静置5min后鸣笛,读数小车右移从第一个试样按顺序依次测试缓弹性回复角,并记录“数据显示”屏上的10个试样的缓弹性回复角度值。测试结束后小车左移到起始位置后,即可重新开始下一次试验,过程同上。

(8)全部实验结束后,一定要等仪器自动程序全部运行完后,方可断电停机。

2.YG541E型全自动激光织物折皱弹性仪

(1)开启机器电源开关,机器自动进入复位状态,观察采样小车是否处于左边的起始位置,重锤是否全部提起。

(2)观察电源指示灯是否点亮。

(3)推平所有小翻板至水平位置。

(4)将剪好的“凸”形试样按前5个经、后5个纬的顺序,逐个按下小翻板下的夹布钮,使夹布器开启,并将试样夹入。注意:试样回复翼与固定翼的交界折痕边应对齐翻板上的红标记线。

(5)按下“测试”键,液晶屏显示“放样开始”。

(6)确定折痕位置准确无误后,用夹样刀将回复翼向左翻转,使折痕线与翻板上的红标记线对齐,折痕不得歪斜。将有机压板放在回复翼折好的试样上,使有机压板中的压力面对正试样受压面。按上述步骤顺序将10个试样压好。

(7)确认试样放好后,再次按动操作面板上的“测试”键,液晶屏显示“压重开始”,15s后第一个重锤下落,间隔15s后第二个重锤下落。根据液晶屏显示的过程从左到右重锤依次压好10个试样。

(8)压重完成后,仪器将按程序控制自动进行急弹性测试和缓弹性测试,记录所显示的数据。

(9)数据读取。需要进行测试数据读取时,在起始画面,按“确认”键进入菜单,选择查看数据,然后分别按上、下键到希望查看的数据;按左、右键切换显示测试日期、缓弹性数据表、急弹性数据表。按“确认”键读取数据。

3.注意事项

(1)在“压重、急弹、缓弹”整个实验程序中,“工作”键只能按1次,并且仪器在运行中不得按任何按键,否则程序将会混乱,影响实验的进行。

(2)读数小车在行进中,其运行轨道前方不得有障碍物阻挡,否则读数电机将会损坏,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转和使用。

(3)仪器出现异常,立即停机。

五、实验结果及计算

将实验结果记录于表1-1和表1-2中。

表1-1 织物急弹性实验结果  

表1-2 织物缓弹性实验结果  

分别计算以下各向折痕回复角的算术平均值,计算至小数点后一位,修约至整数位。

(1)经向(纵向)折痕回复角,包括正面对折和反面对折。

(2)纬向(横向)折痕回复角,包括正面对折和反面对折。

(3)总折痕回复角,用经、纬向折痕回复角算术平均值之和表示。

(4)必要时,可测量和计算各自的缓弹性折痕回复角。

六、思考题

影响织物抗折皱性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测定的织物进行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