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话 张孝骞与血容量研究
张孝骞(1897—1987),我国著名内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消化病学奠基人。1897年12月28日生于长沙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中学毕业于长沙长郡中学。1914年,张孝骞以第一名的考试成绩成为湘雅医学院的首批学生。
在医学院学习期间,张孝骞非常刻苦努力。他晚年回忆大学时代印象最深的两位老师,一位是当时的湘雅医院院长美国人爱德华·胡美,他是著名内科学家奥斯勒的学生,他以《奥氏内科学》作为教材给学生上课,使张孝骞对内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另一位是留美博士、化学老师徐善祥教授,他上课所用教材也是他自己编写的中文版《化学》和英文版《分析化学》。徐老师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严格、耐心,并不断以进步的政治主张影响学生,引导他们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老师们的影响下,聪明勤奋的张孝骞不仅学业进步很快,而且思想也渐趋成熟。1921年毕业时,张孝骞的考试成绩和临床研究均获得第一,顺利留校成为一名内科住院医师。
1923年9月,已是内科总住院医师的张孝骞去协和医学院进修学习,协和医学院的内科主任罗伯逊教授看重他的才学和人品,诚恳地邀请他到协和医学院工作。1924年1月,张孝骞正式来到协和医学院,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出色的工作,1926年被选送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进修,师从哈罗普教授进行血容量的研究工作,从此与血容量结缘。血容量(blood volume)是指全身有效循环血量,测定血容量对协助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如出血、休克、烧伤和电解质紊乱可造成血容量减小,从而使毛细血管壁两侧的胶体渗透压不平衡,是引起水肿的原因之一。经过一年的努力,张孝骞终于完成了论文《糖尿病酸中毒时的血容量》,发表在美国《临床研究》杂志上,并在美国临床研究会上宣读,获得高度评价,初步展现了他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结合的功力。回国后,他一直跟进对甲状腺、肾脏病人的血容量变化的研究。通过反复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推断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的血容量可能增加,并通过实验获得验证。这项成果在美国《临床研究》杂志上发表,再次让世人刮目。这些开拓性研究,使张孝骞成为血容量研究方面的“大家”。
20世纪30年代初,为了填补协和医学院的空白,学院决定成立消化专业组,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张孝骞。从此,张孝骞又开始了对消化病理的研究。他博采中外医学,对胃的分泌功能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并发表一系列的学术论文,开拓了我国消化病学的研究。
华北沦陷之后,张孝骞回到母校担任教务长和内科教授,并决定在湘雅医学院继续他在协和医学院没有完成的事业。他以基础研究的专长,还兼任过化学科生化教师。谁料好景不长,这年秋天,长沙也遭到了日本飞机的轰炸,在学校无人主事的危难之际,张孝骞毅然搁置个人的学术研究,挑起了院长的重任。
为了保全湘雅医学院,张孝骞带领全院师生西迁贵阳。1938年10月,260多名师生带着40多吨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辗转多日,终于胜利到达目的地。两周后,湘雅师生在贵阳上起了第一堂课。1944年11月,随着日军进犯广西与贵阳,张孝骞不得不再次率领师生搬迁。在重庆,师生们因陋就简,将兵工署仓库作为学生宿舍,用竹子盖起了教室和实验室,两个月后就恢复了上课。抗战胜利后,1946年夏天,在张孝骞的带领下,学院迁回长沙。尽管这些年兵荒乱马,经费短缺,但靠着张孝骞的四处求助、精心筹措,一次又一次地保全了湘雅医学院。
1948年,张孝骞卸去院长重担,再次回到协和医学院,从事他牵挂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主持内科工作。同年,张孝骞以医学教育与内科临床的出色成就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81名院士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1955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1962年9月,张孝骞被任命为协和医学院副校长。20世纪60年代,他主持制定了胃肠炎病的国家重点科研规划。张孝骞参与创建中华医学会内科
学分会并担任第一届主任委员。他目光远大,在协和医学院内科筹建了遗传专业组。20世纪70年代末,张孝骞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担任中国消化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华内科杂志》主编。1984年,湘雅医学院七十周年校庆之际,他给母校发来了满怀期望的贺信,语重心长地告诫湘雅人:要攀登医学高峰,首先要重视数理化生等基础课教学。
1987年8月8日,张孝骞告别了为之孜孜以求半个多世纪的医学科学。他的一生为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了崇高典范。他坚持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结合的学术思想和临危受命、不负重托、待患似母、诲人不倦的精神,将会光照后人,传颂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