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任务一 中国景观发展史认知

中国景观发展主要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转折期—成熟期—高潮期—变革、新兴期。

一、萌芽期

中国景观的兴建是从商殷时期开始的,当时商朝国势强大,经济发展也较快。文化上,甲骨文是商代巨大的成就,文字以象形字为主。在甲骨文中就有了园、囿、圃等字,而从园、囿、圃的活动内容可以看出囿最具有景观的性质。在商代,帝王、奴隶主盛行狩猎游乐。囿不只是狩猎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欣赏自然界动物活动的一种审美场所。因此说,中国景观萌芽于殷周时期。最初的形式“囿”,是就一定的地域加以设定范围,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生长繁育,并挖池筑台,供帝王们狩猎和游乐。

春秋战国前期出现了思想领域“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主要有儒、道、墨、法、杂家等。绘画艺术也有相当的发展,开拓了人们的思想领域。当时神仙思想最为流行,其中东海仙山和昆仑山最为神奇,流传也最广。东海仙山的神话内容比较丰富,对景观的影响也比较大。于是模拟东海仙境成为后世帝王苑囿的主要内容。该时期景观建筑从囿向苑转变,其从囿向苑发展的建筑标志为“台苑”。

春秋战国后期原来单个的狩猎和娱乐的囿、台发展到城外建苑,苑中筑囿,苑中造台,成为集田猎、游憩、娱乐于一苑的综合性游憩场所。作为敬神通天场所的台,其登高赏景的游憩娱乐功能进一步扩大。苑中筑台,台上再造华丽的楼阁,成为当时景观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其中以楚国的章华台、荆台,吴国的姑苏台最为著名。

章华台位于今湖北武汉以西、沙市以东、监利西北的荆江三角洲上,这里水网交织,湖泽密布,自然风景旖旎。据载楚灵王游荆州后,对其之美念念不忘,并决定营造章华台。据汉代文人边让的《章华台赋》描写,这里有甘泉汇聚的池,池中可以荡舟,有遍植香兰的高山。山上有瑶台供瞭望,有馆室,有能歌善舞的美女,有酒池肉林。章华台被后世誉为离宫别苑之冠。经考古发掘,章华台遗址东西长约2000m,南北宽约1000m。遗址内有若干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夯土台,许多宫、室、门、阙遗迹清晰可辨。最大的台长45m,宽30m,分三层。每层台基上均有残存的建筑物柱基础。每次登临需休息三次,故又称“三休台”。章华台三面为水环抱,为中国古代景观开凿大型水体工程的先河。

二、形成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王朝封建帝国,开始以空前的规模兴建离宫别苑。这些宫室营建活动中也有景观建设,如《阿房宫赋》中描述的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形空,不霁何虹”。汉代在台苑的基础上发展出全新完整的景观形式——苑,其中分布着宫室建筑。苑中养百兽,供帝王狩猎取乐,保存了囿的传统。苑中有馆、有宫,成为以建筑组群为主体的建筑宫苑。

上林苑本为秦代营建阿房宫的一处大苑囿,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政治、经济、军事都很强大,此时大造宫苑,把秦的旧苑上林苑加以扩建,地跨五县,周围三百里(1里=500m),“中有苑三十六,宫十二,观三十五”。上林苑东南至蓝田、宜春、鼎湖、御宿、昆吾,傍南山,西至长样、五柞,北绕黄山,濒渭水而东,周袤200里。离宫72所,皆容千乘万骑。苑中养百兽,天子秋冬射猎取之。苑中掘长池引渭水,东西200里,南北20里,池中筑土为蓬莱仙境,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土的纪录。

建章宫是上林苑中最重要的一个宫城,位于汉长安城西城墙外,今三桥北的高堡子、地堡子一带。其宫殿布局利用有利地形,显得错落有致,壮丽无比。建章宫打破了建筑宫苑的格局,在宫中出现了叠山理水的景观建筑。它在前殿西北开凿了一个名叫太液池的人工湖,高岸环周,碧波荡漾,犹如“沧海之汤汤”。池中有瀛洲、蓬莱、方丈三座仙山,以象征东海中的天仙胜境,并用玉石雕凿“鱼龙,奇禽、异兽之属”,使仙山更具神秘色彩。

三、发展、转折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景观属于景观史上的发展、转折期。这一时期是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是思想、文化、艺术上有重大变化的时期。这些变化引起景观创作的变革。西晋时已出现山水诗和游记。起初,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只是用山水形式来谈玄论道。到了东晋,例如在陶渊明的笔下,自然景物的描绘已是用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志趣。反映在景观创作中,则追求再现山水,有若自然。南朝地处江南,由于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山水园别具一格。这个时期的景观因挖池构山而有山有水,结合地形进行植物造景,因景而设景观建筑。北朝对于植物、建筑的布局也发生了变化。如北魏官吏茹皓营华林园,“经构楼馆,列于上下。树草栽木,颇有野致”。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景观形式和内容的转变。景观形式从粗略地模仿真山真水转到用写实手法再现山水;景观植物由欣赏奇花异木转到种草栽树,追求野致;景观建筑不再徘徊连属,而是结合山水,列于上下,点缀成景。南北朝时期景观是山水、植物和建筑相互结合组成山水园。该时期的景观可称作自然(主义)山水园或写意山水园。

华林园原称为芳林园,后因避齐王曹芳之讳而改名华林园。《魏略》载,景初元年(237年),曹魏明帝在东汉旧苑基础上重新建华林园。起土山于华林园西北,使公卿群僚皆负土成山,树松林杂木芳草于其上,捕山禽野兽置其中。园的西北面以各色文石堆筑为土石山——景阳山,山上广种松竹。东南面的池可能就是东汉天渊池的扩大,引来水绕过主要殿堂之前而形成完整的体系,创设各种水景,提供舟行游览之便,这样的人为地貌基础显然已有全面缩移大自然山水景观的意图。流水与禽鸟雕刻小品结合与机枢而做成各式小戏,建高台“凌云台”以及多层的楼阁,养山禽杂兽,殿宇森列并有足够的场地进行上千人的活动,甚至表演“鱼龙漫延”的杂技。另外,“曲水流觞”的园景设计开始出现在景观中,为后世景观效法。

佛寺丛林和游览胜地开始出现。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广建佛寺。佛寺建筑可用宫殿形式,宏伟壮丽并附有庭园。尤其是不少贵族官僚以舍宅为寺,原有宅院成为寺庙的景观部分。很多寺庙建于郊外,或选山水胜地进行营建。这些寺庙不仅是信徒朝拜进香的胜地,而且逐步成为风景游览的胜区。五台山、峨眉山的佛寺、道观选址最具特色。此外,一些风景优美的胜区,逐渐有了山居、别业、庄园和聚徒讲学的精舍。这样,自然风景中就渗入了人文景观,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位于山西五台县东北角,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山。五台各有其名,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山中气候寒冷,每年四月解冻,九月积雪,台顶坚冰累年,盛夏气候凉爽,故又名清凉山。山上长满松柏和松栎、桦等混交林,清泉长流,鸟兽来往频繁,充满天然野趣。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因山势“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故名峨眉山。整个山脉峰峦起伏,重岩叠翠,气势磅礴,雄秀幽奇。山麓至峰顶五十多千米,石径盘旋,直上云霄。山深林幽,野趣横生。

四、成熟期

中国景观在隋、唐时期达到成熟,该时期的景观主要有:隋代山水建筑宫苑;唐代宫苑和游乐地;唐代自然景观式别业山居;唐、宋写意山水园;北宋山水宫苑。

1.隋代山水建筑宫苑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在洛阳大力营建宫殿苑囿。别苑中以西苑最著名,西苑的风格明显受到南北朝自然山水园的影响,采取了以湖、渠水系为主体,将宫苑建筑融于山水之中的方式。这是中国景观从建筑宫苑演变到山水建筑宫苑的转折点。

2.唐代宫苑和游乐地

唐代国力强盛,长安城宫苑壮丽。大明宫北有太液池,池中蓬莱山独踞,池周建回廊400多间。兴庆宫以龙池为中心,围有多组院落。大内三苑以西苑为最优美。苑中有假山,有湖池,渠流连环。

大明宫初是唐太宗为其父高祖李渊专修的“清暑”行宫,而后成为唐王朝的主要朝会之地。“大明宫在禁苑东南,西接宫城之东北隅”。《唐两京城坊考》记其南北五里,东西三里,为长安在大内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宫殿群。大明宫其平面布局相对对称,建筑物错落有致,较显灵活变化。但从大的方面仍采用“前朝后寝”的传统建筑设计思想。《唐两京城坊考》载,大明宫中有26门、40殿、7阁、10院及楼台堂观池亭等,各种建筑百余处,是长安规模最大、建筑物最多的宫殿建筑群。其东内苑绿化以梧桐和垂柳为主,桃李为辅,所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落叶时”。太液池是大明宫的主要景观建筑之一。它位于大明宫北面的中部,在龙首原北坡的平地低洼处,池周建有回廊百间,使其绿水弥漫,殿廊相连。池中筑有蓬莱山,山上遍种花木,犹以桃李繁盛,湖光山色。太液池碧波荡漾,成为宫苑中的景观风景区。大明宫之大,建筑之多,景观之胜,得到不少文人雅士的赞叹歌咏。

3.唐代自然景观式别业山居

盛唐时期,中国山水画已有很大发展,出现了即兴写情的画风。景观方面也开始有体现山水之情的创作。盛唐诗人、画家王维在蓝田县天然胜区,利用自然景物,略施建筑点缀,经营了辋川别业,形成既富有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中唐诗人白居易游庐山,见香炉峰下云山泉石胜绝,因置草堂,建筑朴素,不施朱漆粉刷。草堂旁,春有绣谷花(映山红),夏有石门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四时佳景,收之不尽。这些景观创作反映了唐代自然式别业山居,是在充分认识自然美的基础上,运用艺术和技术手段来造景、借景而构成优美的景观境域。

4.唐、宋写意山水园

从《洛阳名园记》一书中可知唐、宋宅园大都是在面积不大的宅旁地里,因高就低,掇山理水,表现山壑溪流之胜。点景起亭,览胜筑台,茂林蔽天,繁花覆地,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巧得自然之趣。这种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地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称为写意山水园。

5.北宋山水宫苑

北宋时建筑技术和绘画都有发展,出版了《营造法式》。政和七年,宋徽宗赵佶始筑万岁山,后更名为艮岳,岗连阜属,西延平夷之岭,有瀑布、溪涧、池沼形成的水系。在这样一个山水兼胜的境域中,树木花草群植成景,亭台楼阁因势布列。这种全景式的表现山水、植物和建筑之胜的景观,就是山水宫苑。

五、高潮期

元、明、清时期,景观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景观。三代都建都北京,完成了西苑三海(三海即北海、中海、南海)建设,达到景观建设的高潮期。

当时京城西郊的“三山五园”名闻天下,所谓“三山五园”是指万寿山、香山、玉泉山和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今颐和园)、静明园(玉泉山)、清漪园(香山)。

元、明、清是我国景观艺术的集成时期。元、明、清景观继承了传统的造园手法并形成了具有地方风格的景观特色。北方以北京为中心的皇家景观,多与离宫结合建于郊外,少数建在城内,或在山水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或是人工开凿兴建,建筑宏伟浑厚,色彩丰富,豪华富丽。南方苏州、扬州、杭州、南京等地的私家景观,如苏州拙政园,多与住宅相连,在不大的面积内追求空间艺术变化,风格素雅精巧,因势随形创造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元、明、清时期造园理论也有了重大发展,其中比较系统的造园著作就是明末计成的《园冶》。书中提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相地合宜,造园得体”等主张和造园手法,为我国造园艺术提供了珍贵的理论基础。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段时期,中国景观发生的变化是空前的。景观为公众服务的思想、把景观作为一门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发展。辛亥革命后,北京的皇家园囿和坛庙陆续开放为公园,供公众参观。许多城市也陆续兴建公园,如广州的中央公园、重庆中央公园、南京的中山陵等新景观。到抗日战争前夕,在全国已经建有数百座公园。抗日战争爆发直至1949年,各地的景观建设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

六、变革、新兴期

这一时期的景观主要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营建、改建和整理的城市公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城市景观绿化建设事业,把它视为现代文明城市的标志。50多年来城市景观绿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截至1959年全国的绿地面积达128000hm2。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把景观绿化事业提高到两个文明建设的高度来抓,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景观绿化事业恢复到了应有的地位,展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城市公园建设正向纵深发展,新公园的建设和公园景区、景点的改造、充实、提高同步进行,小园和园中园的建设得到重视,出现了一批优秀景观作品,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如北京的双秀园、雕塑公园、陶然亭公园中的华夏名亭园、紫竹院公园,上海的大观园,南京的药物园,洛阳的牡丹园等,都取得很大成功。在公园建设中,以植物为主造园越来越受到重视,用植物的多彩多姿塑造优美的植物景观,体现了生态、审美、游览、休息等多种功能。

陶然亭公园占地59万平方米,由东湖、西湖、南湖和沿岸7座小山组成,其中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园中有一园中园,名为华夏名亭园。陶然亭公园山清水秀,花红柳绿,湖光山色,小桥流水,游艇荡漾,陶然心醉。

上海大观园建成于1988年,景区占地面积1500亩(1亩=666.67m2),另有内河水面300余亩。西部是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意境,运用中国传统景观艺术手法建造的大型仿古景观“大观园”,建筑面积8000m2,有大观楼(省亲别墅)、怡红院、潇湘馆等40余处大小景点,兼具江南景观精致秀丽与北方皇苑宏伟壮观的风格气派。

大观园东部的“梅坞春浓”“柳堤春晓”“金雪飘香”“群芳争艳”等景点植有花木三十四万株,景区处处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总之,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景观绿化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成果丰盛。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和《城乡建设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绿地面积从2006年的132.12万公顷增长至2015年的266.96万公顷,增长了102.0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2006年的35.11%提高到2015年的40.12%,增长了5个百分点。我国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不断上升,公共园林绿化投资额不断增加,为市政园林工程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