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装配式装修设计与施工:微视频教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国内装配式装修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问题

1.3.1 国内装配式装修的发展情况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装配式装修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标准需尽快完善,构建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维护等完整的产业链,引导和规范装修产业化发展。虽然我国在零散的、未成体系的装配式装修部品领域发展可追溯的历史十分悠久,但是成体系的装配式装修技术发展到现在仍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从1996年开始正式在全国推行住宅产业化试点,结合我国建筑装修相关政策导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致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探索期(20世纪80年代~2007年),政策引导部分企业尝试 20世纪80年代,国内一批学者介绍引进了支撑体住宅,为工业化住宅室内装修模块化提供了发展和突破的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相继出台了多个文件,引导和鼓励新建商品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采用菜单式装修模式,推广全装修房。

1995年前后国内提出了“住宅部品”概念。在1999年的72号文件《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明确建立住宅部品体系的具体工作目标,首次提出“加强对住宅装修的管理,积极推广一次性装修或菜单式装修模式,避免二次装修造成的破坏结构、浪费和扰民等现象”。2002年《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导则》(建住房[2002]190号)发布,从住宅开发、装修设计、材料和部品的选用、装修施工等多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

期间以万科为主的国内实力企业借鉴日本的内装技术,进行了装配式装修的初步尝试。这一阶段政府、企业的探索与尝试为装配式装修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证实了由于国内发展环境不成熟,情况相对复杂,国外的技术体系在我国的应用会受到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复制日本等国家的技术体系在我国行不通。

(2)调整期(2008~2015年),试点示范与政府倡导并行 我国着力推动SI住宅,基于干式工法作业的装配式装修技术不断发展。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装饰装修管理的通知》(建质[2008]133号),明确要求推广全装修住房,逐步达到取消毛坯房,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全装修成品房的目标。同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编制《全装修住宅逐套验收导则》,对装修的分部分项工程明确验收标准,使开发商交付全装修住宅时有章可循。

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持编制了《CSI住宅建设技术导则(试行)》CSI(China Skeleton Infill)标准体系,针对我国住宅建设方式造成的住宅寿命短、耗能大、质量通病严重和二次装修浪费等问题,吸收支撑体和开放建筑理论特点,借鉴了日本欧洲、美国的发展经验,体现了我国特色。

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T 304—2013),着力破解了全装修领域有施工标准、无验收标准的难题。201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规范》(JGJ 367—2015)明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内容、设计深度等要求,为住宅全装修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实践方面,2008年中日技术集成试点工程——雅世合金公寓项目;2010年2月,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和日本日中建筑住宅产业协议会签署了《中日住宅示范项目建设合作意向书》,就促进中日两国在住宅建设领域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开发示范项目等达成一致意见。在此期间,2012年北京市保障房开始采用装配式装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以高米店公租房、马驹桥公租房等为代表的一批保障性住房采用装配式装修,体现了施工便捷、质量优良的优势。装配式装修从局部装配发展到全屋系统解决方案阶段。2015年7月,绿地南翔威廉公馆百年住宅SI内装专项施工总包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3)大力发展期(2016年至今),在政府鼓励下企业积极行动 以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为标志,装配式装修与装配式建筑同时受到关注。明确提出,“推进建筑全装修。实行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协同施工。积极推广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修模式,促进整体厨卫、轻质隔墙等材料、产品和设备管线集成化技术的应用,提高装配式装修水平。倡导菜单式全装修,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2017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两个标准中对“装配式装修”的术语给出了明确定义。2018年2月起《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开始实施,其中装修与设备管线评分为30分,并且明确提出“装配式建筑宜采用装配化装修”。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积极编制装配式装修相关的标准规范,装配式装修的发展环境正在不断优化。

1.3.2 国内发展装配式装修面临的问题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随着政策、标准体系的完善,装配式装修发展的环境趋于成熟。然而,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装配式装修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定的问题。

(1)涉及领域繁杂,导致行业有效供给不足 长期以来虽然政府大力支持“全装修”,但是相对于建筑开发商来讲,装修环节依然是个难题,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既能保证质量又能兼顾效益”的装修方法。装配式装修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其涉及的领域非常繁杂,是跨行业、跨业态、多领域的,包括基础材料开发、制造集成技术、建筑服务业等,各个环节之间关联性低,很难进行高度集成。

能够将这些复杂业态集成在一起,对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及其资源整合能力要求极高。满足这种高度集成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稀缺,这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放眼从全球来看,由于我国国情的复杂性,很难找到成熟的装配式装修领域的成功企业作为标杆来学习借鉴,因此这一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内企业的不断摸索。

(2)标准体系不完善,企业创新遇阻 目前我国关于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标准体系正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但是作为其有益补充的装配式装修相关标准体系尚未形成,在一定时期内,装配式装修作为一种创新性的装修方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与传统的标准体系冲突的问题,比如在质检等多个环节。传统装修是在建筑体系中相对独立的环节。传统方式都是先结构后装修,对建筑中的其他环节没有影响,而装配式装修则要求从设计开始到生产、现场施工、后期维护等全流程参与。因此装配式装修的标准规范要延伸到设计、生产、施工等多个领域,需要重新设定相应的标准。

(3)制度与机制不健全,发展空间受限 装配式装修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技术手段,在推广过程中,也会在制度与机制方面屡屡碰壁。比如在传统承包模式下,需要先有解决方案,再有责任主体。业主分别把设计和施工任务交给不同的承包商来完成,而他们的工作又是依次进行的。只有当设计工作完成之后,业主才能通过施工招标来选择施工承包商,由施工承包商按照设计图纸完成施工任务,设计环节与施工环节缺少必要的沟通与协调。专业设计一般不会太复杂,在整个项目中设计工期所占比例不高,而施工期则相对较长,技术要求可高可低,工程规模可大可小,工期不易把控。装配式装修这种与设计环节联系紧密、施工环节相对简单的创新做法,与之流程相悖,在旧有招标模式下,创新型企业生存空间受限。

除以上问题外,市场中新型部品和材料的比例相对较低,制约了装配式装修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推广应用。部品的模数协调体系不成熟,部品的尺寸、性能的标准化和通用化程度差的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装配式装修的全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