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变位齿轮传动和变位系数的选择
3.1 齿轮变位的定义
(1)我国现行标准
我国于2010年颁布GB/T 3374.1—2010《齿轮 术语和定义 第1部分:几何学定义》,等同采用ISO 1122-1:1998,部分替代GB/T 3374—1992。
以下两条定义摘自GB/T 3374.1—2010:
①3.1.8.6 齿廓变位量(profile shift)
当齿轮与齿条紧密贴合,即齿轮的一个轮齿的两侧齿面与基本齿条齿槽的两侧齿面相切时,齿轮的分度圆柱面与基本齿条的基准平面之间沿公垂线度量的距离(图15-1-8)。
图15-1-8 齿廓变位量
注1:通常,当基准平面与分度圆柱面分离时,变位量取正值;基准平面与分度圆柱面相割时,取负值。
注2:这个定义对内、外齿轮均适用。对于内齿轮齿廓是指齿槽的两侧齿廓。
②3.1.8.8 齿廓变位系数(profile shift coefficient)
齿廓变位量(mm)除以法向模数所得到的商为齿廓变位系数。
GB/T 3374.1—2010对比GB/T 3374—1992有以下变化:
a.变位系数(modification coefficients)改为齿廓变位系数(profile shift coefficient);
b.变位量(径向变位量)[addendum modification(for external gears),dedendum modification(for internal gears)]统一改为齿廓变位量(profile shift)。
(2)各标准齿廓变位系数的符号规定
在此处,以我国现行标准为基准,来说明各标准在齿廓变位系数符号定义的不同,详见表15-1-10。
表15-1-10
通过表15-1-10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世界主要标准对于变位系数符号的规定,值得注意的是ISO 1122-1:1998/Cor.1:1999技术勘误1修改了ISO 1122-1:1998规定的变位系数的符号。用户在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计算时,需注意变位系数符号规定的不同。
ISO 21771:2007及DIN 3960—1987外齿轮和内齿轮变位系数如图15-1-9和图15-1-10所示。
图15-1-9 ISO 21771:2007外齿轮和内齿轮变位系数
图15-1-10 DIN 3960—1987外齿轮和内齿轮变位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