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字写好:汉字书法源流、美学与技巧及其优秀传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汉字的特点

汉字指我国汉民族也就是中华民族文字中的字,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文字,在于它是以字形、字音和字义三个要素紧密结合,并具有以形表意、以形表声和以声表意相综合的特点。它的功能最初只是记录人们的日常需要,也就是思想、情感、活动与语言的需求。

以形表意(义)是通过字形来表达字义,如象形字日、月、山、河,古今或不同地域读音可以不同,但都能理解其含义,不会搞错;又如从日的形声字晴、昭、晞、昕等含有明亮之意,晚、昧、暗、晦等则含有昏暗之意,有日(太阳)则明,无日则暗,地球上的自然明暗都决定于它。

以形表声(音)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的,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例如恭和慕的上半为声符(共gong、莫mo),下半为义符从心,因为恭(敬)、(爱)慕都是一种心理活动。

以声表意(义),例如读音相同的字期、琪、棋、麒等形声字声符都是其(qi),但另一半说明了不同含义,无须翻字典,大体就知道它们分别指时间、一种玉、木质棋子与兽类动物。又如从奂(huan、盛大、鲜明)得声的焕、涣、痪、唤,都含有大或大的引申意思。

以上是讲汉字的基本特点,随着表达需要的复杂化,汉字的形、声、义一直都在随时代、人文及自然生态变化而改变与发展之中,为了沟通这种改变与发展,古代著名的工具书在文字学(研究字的形、声、意、正字、俗字及古文字等的繁衍规律)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及唐代颜元孙的《干禄字书》等;在音韵学(研究历史各时期汉字韵、声、调系统及其演变,包括今音学、古音学、北音学等)(韵:指汉字音节的韵母部分,声:指平上去入的古四声,调:指全字音的高低或升降)有隋代的《切韵》、宋代陈彭年等的《广韵》、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及近代罗常培的《汉语音韵学导论》等;在训诂学(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包括雅学、方言学、词源学与俗语等)有西汉杨雄的《方言》、东汉刘熙的《释名》、晋代郭璞的《尔雅》、清代郝懿行的《尔雅义疏》以及清代《康熙字典》等。文字学、音韵学及训诂学在古代统称为“小学”。

1949年后除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地的部分海外华人仍然使用此前的繁体字(或称正体字)外,我们大陆为了普及大众识字率而使用行政命令规定的四批简体(化)字共2238个(另说为2235个简化字)(代替了常用繁体字2264个),占常用汉字2500-3000的很大部分,因而客观上造成了与以上地域华人交流的某些障碍和大陆民众阅读古籍的很大困难;而且,部分简体字例如繁体的聽或聼(从耳)简化为听(听从口,原是“吟”的本字)、愛(从心,心是个象形字,表示一种心理活动)简化为爱(把心去掉了)等并不符合以上形声义结合的汉文字特点,应该说是破坏了传统,是一种人为缺陷。其次,由于汉字中的同音字很多,1958年推行的汉语拼音顶多只解决普通话读音的问题,对相应词汇意义的理解并没有帮助,甚至混淆,例如繁体字“乾”“幹”均简化为“干”后,“乾坤(qian kun)”就变成“干坤(gan kun)”,意义上造成混乱、牛头不对马嘴了。

我国地域辽阔,同一字的读音在不同地区均有差异,有很多方言,像闽南话、客家话、上海话等的受众相当广泛,这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它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它的存在既反映华夏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反映华夏民族的包容大度,是让它自然发展还是用普通话去人为取代它们,和文字改革一样,其实都是值得进一步慎重探讨的。

日文字和韩文字的相当部分都是由汉字衍生的;新加坡政府推广各族母语,所以有半数以上的华裔实际还保留了一定的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