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发展阶段
(一)城乡关系
19世纪中后期,大量农民向城市转移,加速了美国城市的发展。(14)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占比高达80%。重轻工业产值占比相当。(15)与西欧国家的城市发展相似,美国工业经济成熟,农村人口往城市的大量迁移,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也极大地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完成。到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数量反超农村人口数量,城市人口占比达到51.4%(16),城乡经济交流加快,这意味着美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得到发展。
(二)土地制度
1862年,《宅地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从单一的土地所有制迈入多元土地所有制,该法规定年满21周岁的支付10美元可获得西部160英亩的公地,若持续在该土地上经营5年,即可获得土地所有权。(17)随后,美国又通过了多个法令(18),将土地流转范围拓展至其他领域。(19)该时期,美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开始偏向于土地保护方面。农业技术的改善和提升及农药、化肥及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使农场数目增加,并呈现集中化趋势。(20)
(三)综合分析
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进一步加快了美国城市的发展,随着美国土地流转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变革,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效应凸显,不同领域间的土地流转明显增强了其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土地分配制度也得以完善,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美国城市和工业化的发展,对美国的农村经济也有一定程度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关系朝着更好的方向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