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主要国家及节点城市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辐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本章选取四个国家作重点介绍,分析该国基本国情,并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途径的主要节点城市进行梳理,展现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城市的现状及特色。
(一)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上的哈萨克斯坦
1. 基本国情
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东部与中国接壤,南部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相连,西临里海,北接俄罗斯。国土面积总计272.49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九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首都阿斯塔纳坐落于哈萨克斯坦中部、伊希姆河右岸。哈萨克斯坦的官方语言为哈萨克语和俄语,其中哈萨克语是政府工作语言及哈萨克族所使用的语言。
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采矿业,其中占首位的是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其次是固体矿产资源开采业。美国的田吉兹—雪弗龙公司是目前哈境内最大的外国采油公司,几乎所有世界著名的石油公司都进入了哈石油开采领域,号称“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也参与了哈境内的石油开采。此外,哈萨克斯坦的服务业对哈国民经济发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哈萨克斯坦地理位置优越,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蕴藏量丰富,是中亚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政治局势较稳的国家。自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独立以来,其政府积极推行新政,在相关投资立法上不断完善,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不少的外国投资者。
2. 主要节点城市
(1)阿拉木图
阿拉木图历史悠久,古丝绸之路就途经此地。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的直辖市,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总面积约为324平方公里,总人口数(截至2012年年底)约为147万人,是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也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城市。
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最主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其创造的生产总值约占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的20%。阿拉木图工业较为发达,主要产业有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纺织、食品加工等。近年来,阿拉木图的金融业发展迅速,已成为阿拉木图最大的产业之一。图兰·阿列姆银行(BTA)、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阿拉木图商业银行等各大银行的总部都设在阿拉木图,其中图兰·阿列姆银行是中亚地区最大的银行。阿拉木图不仅是哈萨克斯坦的金融中心,更是整个中亚地区的科技、金融、证券交易中心。
更重要的是,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重要的公路、铁路运输中心和国内国际航空港,不仅能够连接哈国内各大城市,还可通达西伯利亚、乌拉尔、中亚和中国新疆等地区,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2)卡拉干达
目前,卡拉干达是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州的首府,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城市和第一大工业城市,同时也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工业区之一,距离首都阿斯塔纳241公里,城市面积约为80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62万人。市内分为新、旧两个城区,旧城包括20多个采煤居民区,而新城则为城市行政和文化功能区。
在经济资源方面,卡拉干达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矿资源,工业以煤矿开采和采煤机械制造业为主,钢铁、金属、机械、化学和水泥等工业也很发达。在城市交通方面,卡拉干达位于国家重要工业区,是该州乃至哈中部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可以通过铁路、公路连通全国交通网,还建有卡拉干达机场。
(3)阿斯塔纳
阿斯塔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1824年,西伯利亚哥萨克军队在伊希姆河河岸建立了一个城堡,1832—1961年将该地改称为阿克莫林斯克。1961年,该城市改名为切利诺格勒。1991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独立后,该城市改名为阿克莫拉。1995年,哈萨克斯坦政府决定迁都,并将新的首都定在阿克莫拉,以便使俄罗斯人占多数的北部地区“哈萨克斯坦化”。1997年,哈萨克斯坦首都正式由阿拉木图迁往阿克莫拉,该城市改名为阿斯塔纳,并延续至今。
阿斯塔纳是中亚地区最现代、最发达的城市,也是哈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为了使其成为苏联第二大粮食生产基地,阿斯塔纳成为当时垦荒运动的中心。哈国内重要的机械加工企业多集中在此,主要生产农机及其配件、牧业机械及饲料加工设备。此外,阿斯塔纳的金属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建筑业等产业都有着较快的发展。
阿斯塔纳地处哈萨克斯坦的地理中心,于20世纪初发展成为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枢纽。它将中亚、哈萨克斯坦南部及东南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北部连接起来,被称为“欧亚大陆的心脏”。此外,该市还有四通八达的公路干线,水路运输也正在积极开发中。
(4)彼得罗巴甫尔
彼得罗巴甫尔,俄语称为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于1752年建为要塞,并于1807年建市。该市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南部、伊希姆河河畔,是哈萨克斯坦北部城市,距离俄罗斯边境仅60公里,目前是哈萨克斯坦北哈萨克斯坦州首府,拥有人口20多万。
彼得罗巴甫尔是哈萨克斯坦北部重要的工业中心,其邻近地区农业、畜牧业发达,该市有肉奶制品、面粉等食品加工业,制革等轻工和机械制造业,金属加工、电力、建材等工业。彼得罗巴甫尔还是哈萨克斯坦纵贯铁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交会城市,是哈北部重要铁路枢纽,此外还建有彼得罗巴甫尔机场。
(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上的吉尔吉斯斯坦
1. 基本国情
吉尔吉斯共和国位于中亚东北部,是典型的内陆国家。北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南部与塔吉克斯坦交界,西南部与乌兹别克斯坦相连,东部和东南部与中国毗邻。国土总面积19.99万平方公里。比什凯克是吉尔吉斯斯坦首都,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主要的交通枢纽。通用语言为吉尔吉斯语,官方语言为俄语。
农业是吉尔吉斯斯坦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贡献比较大。此外,矿山开采、加工业和电力能源也是吉重要的财政收入和出口商品的来源。公路运输是吉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公路总里程约34000公里,公路运输约占吉尔吉斯斯坦全国货运总量的90%以上和客运总量的99%以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铁路总长度仅有423.9公里。
2. 主要节点城市——比什凯克
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首都,位于该国北部的阿拉套山北麓的楚河河谷中。比什凯克市总面积约为127平方公里,人口(2013年)为87.3万。城市环境整洁有序,被誉为吉尔吉斯斯坦的“花园城市”。比什凯克自古就是中亚地区的重镇,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业驿站。
比什凯克重工业发达,是吉尔吉斯斯坦最大的工业中心。机械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是比什凯克的主要经济部门,主要产品为农机、机床、电机、精密仪器等。除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外,农业、轻工业、食品工业也很重要,主要产品有水果、蔬菜、服装、手工艺品等。
比什凯克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交通枢纽。多条公路和铁路干线组成了该市的陆路交通网络,将其与奥什、楚河等国内各州连接起来,并能通达周边国家的主要城市,如俄罗斯的莫斯科、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等。比什凯克的航空运输发展迅速,比什凯克国际机场是中亚最主要的机场之一,有多条航线飞往国内、国际主要城市,如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基辅等。此外,还有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市的输气管道通往该市。
(三)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上的乌兹别克斯坦
1. 基本国情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是位于中亚腹地的内陆国家,因其周围的五个邻国也同样是内陆国家,故而被称为“双重内陆国”。国土面积总计44.89万平方公里,与其接壤的国家由东向西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东北部。官方语言为乌兹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族,俄语为通用语言。
汽车产业、采矿业和农业为乌兹别克斯坦的三大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中最早生产汽车的国家,吸引了众多国外汽车生产商在此投资设厂。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在采矿业中占首位,近年来其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中亚五国第二位,石油年产量保持在300万吨左右,天然气年产量保持在630亿立方米左右。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农业对其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粮食年产量约为680万吨,其中小麦占90%,粮食可实现自给自足。棉产量居世界第五位,年产籽棉约360万吨,皮棉100万~120万吨,其中70万~100万吨用于出口,是世界第二大棉花出口国。
目前,乌兹别克斯坦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贸易关系,商品出口到138个国家和地区,对44个国家和地区给予最惠国待遇。俄罗斯、中国、哈萨克斯坦、韩国、土耳其、阿富汗、乌克兰、德国等为其主要的对外贸易伙伴国。
2. 主要节点城市——塔什干
塔什干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亚古城,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早在公元前2世纪,塔什干就已建有城池。6世纪时,该城属于突厥汗国,以商业、手工业著称,成为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业枢纽之一。1991年,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从苏联独立,塔什干于同年8月31日成为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
塔什干是乌兹别克斯坦最发达的工业区,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4,其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制造、冶金、电力、航空、建材、纺织、食品加工等。石油、煤、铜、大米、丝绸、棉花、纺织品、汽车、拖拉机等为其主要的出口产品。此外,塔什干也是乌兹别克斯坦重要的农业区,棉花生产闻名遐迩,每年都有大量的纺织品出口。工业生产及出口商品也多与棉花、纺织机械、农用机械有关。乌兹别克斯坦国内多家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均集中于此,如塔什干拖拉机生产联合企业、农业机械厂、纺织机械厂等。
塔什干交通发达,是中亚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市内有三条地铁线,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中亚地区最早建有地铁的城市,地铁总长47.8公里。此外,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网络发达。市内有九个火车站,拥有中亚唯一的时速达250公里的高速铁路。
(四)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上的俄罗斯
1. 基本国情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及亚洲北部,横跨欧亚大陆,北邻北冰洋,东西分别濒临太平洋、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陆地边界14509公里,海岸线37653公里,自东至北顺时针分别与中国、朝鲜、蒙古、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乌克兰、芬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接壤,其飞地加里宁格勒州还与波兰相邻,东面则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隔海相望。国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领土覆盖了超过11.4%的地球陆地面积。
2. 主要节点城市
(1)陶里亚蒂
陶里亚蒂市隶属俄罗斯萨马拉州,位于伏尔加河中游,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其西北方向约1000公里为俄首都莫斯科,往东约100公里是萨马拉州首府萨马拉市。陶里亚蒂总面积约为332平方公里,人口约73.6万,是俄罗斯萨马拉州第二大城市。
陶里亚蒂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伏尔加河地区最大的工业中心之一。伏尔加河水电站建成后,该市相继建设了大型化工和机器制造产业,极大地带动了其工业经济的发展。陶里亚蒂的工业产值占萨马拉州生产总值的60%,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建材、轻工、食品等行业为该市的主要经济部门,汽车、化工、机械等产业是其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陶里亚蒂的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便捷。该市拥有发达的公路铁路运输网,均与首都莫斯科相连。莫斯科—乌拉尔—西伯利亚公路干线贯穿该市全境,能够通达俄罗斯主要城市。由于陶里亚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较高,私人汽车拥有量在俄罗斯城市中位居前列。该市拥有俄罗斯重要的大型河港——陶里亚蒂港。该港修建于1958年,基础设施完善,装运设备先进,年货物处理量达数百万吨。
(2)罗斯托夫
顿河河畔的罗斯托夫,是俄罗斯罗斯托夫州的首府,位于顿河下游右岸的高地上,其西南方向约46公里为亚速海塔甘罗格湾。现今,罗斯托夫是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的经济、交通中心,同时也是俄罗斯十大城市之一。
罗斯托夫是俄罗斯重要的农业种植基地之一。该地区气候温和,适宜农作物的耕种。由于该市坐落于顿河下游,是俄罗斯南方地区的重要河港,因此成为俄罗斯农产品加工与集散的中心。罗斯托夫是俄罗斯重要的农机生产中心之一,联合收割机、中耕机等农用设备制造、船舶制造、轻工业等产业较为发达,烟草业、炼铁业、造纸业等经济部门也占有重要地位。
罗斯托夫是俄罗斯南部的交通中心,也是通往亚速海、黑海、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的重要通道。该市拥有通向瓦罗尼日、哈尔科夫及外高加索地区的铁路,还有五条欧洲铁路汇集于此。此外,罗斯托夫港是俄罗斯境内重要的河海联运港口,海轮可由黑海溯顿河直达该港,在此进行货物的中转集散。(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