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通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区域经济研究的一般过程与基本方法

区域经济研究的一般过程是:从需要研究的某一区域经济问题出发,首先界定研究范围,确定研究目标,明确研究任务;围绕要研究的问题开始搜集资料,初步整理,并到现场调查、实地考察,以丰富和完善资料;系统、全面地分析资料,整理成完整的区域经济方案(供区域决策者参考使用)或综合的有效信息;专家咨询、科学鉴定;跟踪研究、反馈调整。

在区域经济研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采用恰当的方法,以确保研究的深度和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下面简要介绍各主要研究环节的基本方法。

一、资料收集与整理方法

(一)室内收集法

室内收集主要是利用各种文献检索系统,收集有关研究区域自然、区位、人口、产业、城镇系统等文字资料、图表资料,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已有的研究成果等。

(二)实地调查法

经济地理学中,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进行野外考察和技术经济评价,对区域产业布局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产业布局现状、特点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等室外工作统称为实地考察。(28)民族学中的田野调查,也称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住居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29)由于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极强,所研究的区域经济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系统,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也必须重视实地调查。

1. 实地调查的作用

(1)对研究对象或区域进行实地考察,有助于增加研究者的感性认识和全面、细致地了解区情,分析问题有的放矢。

(2)有助于搜集有关资料。区域经济分析中仅从已有研究成果和各级政府公布的资料中取得第二、三手材料是不够的,大量有针对性的材料须由研究者亲临实地,对地方政府部门、业务部门和科研机关,以及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和居民进行调查、访问才能取得。

2. 实地调查的方法(30)

(1)全面考察

全面考察是指对整个考察区域或考察对象各个部分做观察、调查,从而取得全面、系统、准确的材料。全面考察使我们对考察对象有个轮廓性认识,但其缺点是工作量大,人、财、物消耗多,时间长。

(2)典型考察

在对考察对象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借以推论总体的特征和规律。典型考察的特点是轻便灵活,收效迅速,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典型考察的关键在于选择的考察对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主要采用典型地点、线路和区域三种典型考察方式,即所谓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

(3)抽样考察

抽样考察是利用社会经济事物空间分布的随机性,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部分进行考察或调查,用以推算总体的一种考察方式。

抽样考察和典型考察都是一种非全面考察方式,但两者有根本差别:①典型考察对考察对象的选择是有意识的,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单位,而抽样考察对象却是任意选择的,排斥人的主观意识,每个单位被抽取考察的概率相等;②典型考察的任务是通过典型数据,推论分析总体,而抽样考察是从数量上推算总体。

3. 实地调查的阶段

(1)准备阶段,要依据区域经济研究目的制订野外工作计划,包括调查目的、要求、项目和方法等,同时还要做好出发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包括物资、人员准备等。(31)

(2)野外工作阶段,是指在野外的观察、调查、访问等实际工作。要注意在调查过程中勤看、勤问、勤听、勤走、勤记、勤思考。

(3)室内整理阶段,首先对收集到的资料要进行分类,然后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加工整理成统计图表或绘制成专题地图,以备分析问题之用。

二、区域描述方法

区域描述是通过语言文字对区域的区位、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背景条件、区域类型、区域功能、区域结构、区域优势、存在问题等的定性描述。(32)区域描述是建立在深刻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它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客观性与全面性。

(一)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的描述

主要包括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对这些条件的描述主要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基础,摸清家底,评估潜力,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对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描述,应说明其数量、质量和组合特征、优势、潜力和限制因素,可能的开发利用方向及技术经济前提,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等问题;对人口与劳动力的描述应重点说清人口的数量、素质、分布,及其与资源数量和分布及生产布局的适应性或协调性,区域适度人口的规模等问题;对科学技术条件的描述主要应评价区域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引进并消化吸收新技术的能力,技术引进的有利条件和阻力,适用技术的选择等;对区域基础设施的描述应重点评价基础设施的种类、规模、水平、配套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社会因素的描述应以区域发展政策、制度、办事效率、法制等的说明为重点,评价其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问题说明

主要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它是在区域自然条件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做一个全面的考察、评估,为下一步区域发展分析打好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分析说明主要是在建立经济发展水平量度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横向比较,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为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对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分析,则主要是通过各种计量方法分析比较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再进行有效说明,为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提供依据。

(三)区域发展分析

发展分析是在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预测、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制定区域发展的政策并分析预测其实施效应。由于区域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不仅涉及经济发展而且还涉及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因此,区域发展的定性分析也应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并以三者综合效益作为区域发展分析中判断是非的标准。

三、区域分析方法

(一)对比分析法

比较是科学方法论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方式,在区域分析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按照比较的形式

(1)纵向比较。即对比同一研究客体在不同时期空间分布的异同点,进而探求其发生发展的运动过程和规律性,为科学预测提供依据。

(2)横向比较。即在同一时期对不同研究客体进行比较,切取事物的断截面,它是揭示区域差异性的有效手段。按比较区域的大小层次又可分:①国内外对比或国际对比研究;②国内各地区(如经济区、行政区及其他类型的地域单元)间的比较。

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是分析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它们既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

2. 按比较的具体内容

按照比较的具体内容可分为:经济区域之间的全面比较;经济部门之间及部门内的比较;经济中心的比较;具体布局方案的比较等。

3. 区域间的可比性

在做区域比较前,必须注意区域间的可比性。

(1)对象属性的可比性。一般来说,比较研究是在两个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间进行,借以区别其细微的差异。若将两个属性不同、特征迥异的事物进行对比,不仅科学意义不大,而且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论。此外,对不同区域的比较要注意一定的经济发展条件,包括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这在中外对比研究中尤其应注意。

(2)资料的可比性。对比研究常要运用一些统计数据资料,然后构成某些指标参数进行比较,数据资料的统计范围、年代、单位要求统一或折算一致,方可进行比较。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注意行政区划的变更,统计指标内涵变动,币值或汇率的变动,地区间物价的差异等造成的指标不一致性。

(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区域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之一,因此经济学的一般研究方法都可应用于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区域经济的研究方法汇总如表1-1所示:(33)

表1-1 区域经济的研究方法

续表

(三)系统分析方法

区域系统是复杂的综合结构系统,系统内部结构也复杂多样,宏观结构内部包含微观结构,大系统下又分若干子系统,各子系统相互交叉、复合,连接成区域系统的结构网络。从实际情况与研究需要来看,区域系统主要涉及以下14个方面的结构:(34)

1. 空间结构。资源、社会经济活动、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分布。

2. 城镇结构。区域系统内大、中、小城镇和经济中心的等级与规模分布。

3. 资源结构。土地资源、农林牧渔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的组成结构。

4. 社会(人口与劳动力)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民族结构、家庭结构、学历结构、职业结构、城乡结构等。

5. 产业结构。如按照三次产业结构分析、要素密集程度分析、产业功能分析等。

6. 规模结构。大中小企业、公司、单位的比例等。

7. 技术结构。高精尖技术、中间技术、传统技术的开发应用比例。

8. 投资结构。各部门、各行业、各类用途的投资比例;内资与外资、国家投资与地方投资比例等。

9. 消费结构。消费水平高中低、衣食住行的消费比例。

10. 交通结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构成等。

11. 能源结构。石油、煤炭、水电、火电、核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各种能源的生产与使用比例。

12. 消费积累结构。国民收入用于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关系。

13. 进出口结构。输入与输出产品的组成结构。

14. 市场结构。区域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比例关系。

在区域研究和规划设计中,要深入分析以上各方面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从系统整体性出发确定各种结构的最优比例,以期达到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化。

(四)统计分析方法

区域统计分析,包括一般性反映区域的统计图表分析法和统计指标分析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1. 统计图表法

统计数字,是区域经济学的重要资料,区域经济研究者经常借助统计学的方法,把大量统计数字加工成图表,用以说明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问题。

(1)统计表

统计表,是对各种经济指标有效的表述方式。在统计表中,除包含统计汇总所得的综合指标外,还包含进一步加工所得的平均值和相对值。因此,利用统计表可以从多方面系统地分析大量经济数据,以表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如果将各地区的数据加以对比,那么区域经济特征,就可以在统计表中显示出来。

统计表的种类,是根据主词的结构来确定的,也就是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三种。简单表的主词只是调查单位的简单排列或时间顺序的简单排列,简单表虽然可以用来分析各单位或各经济部门经济活动的发展动态,但它所反映的问题深度有限。分组表,是将表的主词按某一标志进行适当分组,利用分组表可以显示事物的不同特征,揭示总体的内部结构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复合表,是将表的主词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复合表和分组表在经济地理研究中用处较大,特别是在比较、分析影响生产布局现象变化的各种因素作用时,复合表效果更好。

(2)统计图

统计图,是利用几何图形和区域略图说明统计资料的图件。在区域经济研究中,利用统计图来表现统计资料的优点很多。它可以使统计资料更加生动、鲜明,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看起来一目了然;也有助于对统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同类指标加以对比;并可用以说明经济现象发展过程以及总体单位在地区上的分布状况。在区域经济分析中,常用的统计图主要有条形图、圆形图和曲线图。

条形图所使用的资料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既可以显示同类指标在不同地点、时间、单位之间进行对比,也可以显示现状与发展指标的对比。而且条形图具有制作简单、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的特点,所以应用广泛。主要方法是利用长短不齐相互平行的条形加以排列,从而说明事物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趋势。

圆形图是以圆形面积、圆的个数或圆内各扇形面积来表示指标数值的大小。它可以用于各指标数值的比较,也可以用圆形的整个面积代表被研究对象的总体,而以其圆内各扇形面积表示总体的各部分,从而说明总体内部构成。一般来说,大体有三种圆形图,即圆形结构图、圆形比较图和圆形结构比较图。

曲线图是以图内曲线高低升降来表示统计资料的变动,常用的有动态曲线图和依存关系曲线图。

动态曲线图:是通过连续曲线的升降,以表示地区经济现象的动态。制作的方法是利用直角坐标,在坐标的横轴上划分时距,在纵轴上划分数量尺度。从纵横轴上各标点分别引申出细直线,这就构成了坐标格,也就是图形的底图,再根据图式的动态数列,在坐标格上确定图式点,联结各点形成曲线,于是就构成了动态曲线图。它的作用就在于把动态数列用图形表示出来,作为对动态的分析和对社会经济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

依存关系曲线图:是说明某一标志的变化,受另一标志变化所制约,因而也称相关曲线图。依存关系曲线图和动态曲线图不同,在绘制时不是把主体放在横轴上,通常是把起作用的现象放在横轴上,将被制约现象放在纵轴上,如倒U型曲线、城市化S型曲线等。

2. 统计指标分析法

根据所采用统计指标的不同,可以进行区域系统内部各子区域系统结构分析、要素比例关系分析、各部门发展协调程度分析等,包括百分比、区位商、多样化指数、集中化指数等计算与分析。(35)

3. 数理统计分析法

在区域经济学中,应用的数理统计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数学分类技术

数学分类技术是多元统计方法中应用于事物分类统计技术的总称,应用于区域经济研究的主要有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两类。判别分析,用于划分区域经济区的界线或功能、结构、水平的类型。聚类分析,简单地说,就是进行分类,即依据某种方法及准则对一组样本或变量进行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科学领域分类的研究,在区域经济研究中使用系统聚类方法,是以“距离”和“相似系数”确定区域经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然后再用不同种类的归类方法划分出类型组合。这里,对样本进行分类被称为Q型聚类,对变量进行分类被称为R型聚类,比较常用的是Q型聚类的系统聚类法。

利用系统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的一般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基础数据,选定一种相似性度量准则,计算出相似性度量矩阵;

第二步,认为各样本自成一类,即N个样本就有N类;

第三步,按某种方法,计算类与类间的距离,将其中最近的两类合并成新类;

第四步,按同样方法,计算新类与其余各类间的距离,再将其中最近的两类合并,并重复这一步,直到最后聚为一大类为止。

最后,还可以根据聚类过程画出谱系图,直观地进行分析。

(2)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

经济区域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都是提取主要因素、分析各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多元统计方法。它是利用多维空间坐标轴的旋转,来计算区域要素的主成分载荷、因子载荷和得分,用以求得各地区新的综合要素,从而对区域系统进行数值分类。

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上的相同之处:(36)

第一,因子分析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基本思想与主成分分析是一致的,也是要合成一个综合评价值对样本进行排序,整个过程中也完成了去量纲、去相关、定权数、降维四项基本工作;

第二,两种评价方法应用的范围基本一致,两种方法通常都是从相关矩阵出发,都要求变量间有一定的不完全相关性,两种评价方法的过程基本一致;

第三,因子模型的建立和主成分分析一样,都需要对原变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同样在处理中解决了综合评价中的可综合性问题;

第四,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权数都具有客观性,都是来源于原始数据,在变换过程中伴随产生,不是人为确定而是从信息量角度确定的;

第五,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都从众多原变量来分解出少数几个主成分或公共因子,从而减少了评价指标的维数,都是在信息量损失尽量少的基础上减少了评价工作;

第六,两种方法都没有充分考虑指标本身重要程度在合成中的作用,都是用线性关系来处理变量和主成分或因子的关系,分析结果也受到原变量间相关程度的影响,都比较适合用于一次性评价。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在综合评价上的差异:

第一,主成分分析是一种数据变换,不假定数据阵有什么样的结构形式,而因子分析假定数据阵有特定的模型,而且其中因子满足特定的条件;

第二,主成分分析重点放在从观测变量到主成分的变换上,而因子分析重点则在从公共因子和特殊因子到观测变量的变换上,即主成分分析是从一个协方差或相关矩阵出发,直接求一组互不相关的主成分,并通过一定的法则选前m个主成分来代替原变量,而因子分析是要用假设的公共因子来解释相关矩阵的内部关系;

第三,主成分分析是将主成分表示为原观测变量的线性组合,是比原变量更复杂的函数,是由原变量得到的,二者间存在可逆关系,且主成分数与原变量数相同。而因子分析是将原观测变量表示为因子的线性组合,因子比原变量单一,包括公共因子和特殊因子,因子数与原变量数不等,且理论上因子与原变量之间是不可逆的,由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

(3)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变换

假设要对具有P个特征(变量)的N个区域(样本)进行聚类或主成分分析,就会有P×N个原始数据。有时原始数据各个变量的量纲不一样,差距很大。如区域的产值(亿元)和三次产业的比重(百分比)两个指标在数量级上相差悬殊,为了使它们在分析中处于同等地位,就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将变换后的数据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基础数据。常用的原始数据变换方法有:

第一种:均值化方法,其公式为:

第二种:正规化方法,其公式为:

X′ij=(Xij-MINj/MAXj-MINj

式中,MAXjj列的最大值;MINjj列的最小值。

第三种:标准化方法,其公式为:

式中,σ:标准差。

第四种:中心化方法,其公式为:

第五种:对数化方法,其公式为:

X′ij=Ln(Xij

此外,在进行区域比较分析时,比较素材的获取和表现可以采用地理学中常用的地图(利用地图、绘制草图)和遥感技术法等。这些方法不但能够直观反映区域经济特征,而且可以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分析更为方便、可靠,对区域分析的意义尤其重大。

复习思考题

1. 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2. 如何界定经济区域?经济区域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3. 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4. 区域经济学的对象、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5. 如何认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理论基石?

6. 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7.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8. 区域经济研究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9. 实地调查的方法有哪些?

10. 试述各种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及其特点。

参考文献

[1][美]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译本)[M].王翼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周起业,刘再兴,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陈栋生.区域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4]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5]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6]武友德,等.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教程[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8]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9]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0]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1]朱传耿,沈山,仇方道.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3]踪家峰.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导刊,2008(5).

[14]高新才,童长凤.欠发达地区与发达的区域经济学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8(11).

[15]安树伟.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三十年[J].学术界,2008(5).

[16]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7]吴传清.区域经济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8]程必定.区域经济学——关于理论和政策问题的探讨[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

[19]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0]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1]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第3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2]林耀华,金天明,陈克进.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3]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4]杨云彦.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5]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 [美]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译本)[M].王翼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

(2) 吴传清.区域经济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4.

(3) 程必定.区域经济学——关于理论和政策问题的探讨[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4.

(4)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3.

(5) 武友德,等.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9.

(6)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5.

(7)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8) 吴传清,等.区域经济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7.

(9) 陈栋生.区域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6-7.

(10) [美]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译本)[M].王翼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8.

(11) [美]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译本)[M].王翼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6.

(12) 周起业,刘再兴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3.

(13) 陈栋生.区域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9.

(14)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7.

(15) 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教程[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3.

(16) 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

(17)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3-5.

(18)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

(19) 朱传耿,沈山,仇方道.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

(20)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

(21) 陈祖华.试论经济空间研究的层次性——以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93.

(22) 本部分内容整理自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第2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4-27.

(23) 同上。

(24) 武友德,等.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0-21.

(25)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16.

(26)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不完全竞争是影响经济空间集聚的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了区域经济学新三大基石:

规模收益递增包括两方面的解释:一个方面是指单个企业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增,具体是指在企业内部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虽然可变成本在增加,但单位产出的成本在不断下降,从而产生规模收益递增的现象,另一个方面的解释是分工演进的规模收益递增,由于前后向关联等外部性的作用,处于一条生产链不同阶段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形成地理上的集中,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同时,行业内每个企业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产生阿罗所说的干中学效应(learning by doing)。规模收益递增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

运输成本:泛指商品和劳务在空间转移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传统经济学假设空间是匀质的,商品和服务可以在瞬间流动,故不考虑运输成本,这显然与现实有很大差别。现代主流经济学将运输成本解释为“冰山成本”,即商品或者劳务在空间转移过程中会发生损耗,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会逐渐减少经济活动的运输成本,但并不能轻易改变运输成本因素在空间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运输成本仍是决定厂商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完全竞争:现实生活中很少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垄断或完全竞争的经济活动,不完全竞争的经济环境是现实经济活动的常态环境。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地区之间有各自的竞争优势。参见孙海鸣,张学良.区域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4.

(27)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36-37.

(28) 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第3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31.

(29) 林耀华,金天明,陈克进.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50-151.

(30) 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第3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32.

(31) 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5.

(32) 杨云彦.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94.

(33) 整理自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12-318.

(34) 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2.

(35) 具体方法可参考杨云彦.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6) 王晓鹏,丁生喜,等.基于多元统计和GIS的环境质量评价与指数研究[R].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报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