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人才发展报告2018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推动人才机制创新搭建多元平台载体
——2017年东莞市人才发展综述

2017年,东莞市大力推动人才政策机制创新,搭建多元平台载体,打造特色活动品牌,人才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人才总量约172.7万人,同比增长18.3%,高层次人才约11.5万人,同比增长35.8%,“双聘”院士8名,“千人计划”专家38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9名,省市创新科研团队68个,省市领军人才74名,市特色人才213名,院士工作站1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平台69个,技师工作站12个。“千人计划”总量和博士后科研平台数量排广东省第四,省创新科研团队总量连续9年排全省地级市第一。

一是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调整下放部分人才工作权限,优化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强化工作督导考核,首次将人才工作列入镇街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大幅提升人才工作考核权重。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开展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举办高层次人才座谈会,组织人才代表列席“两会”等重大会议。市领导以上率下,深入开展“强化人才支撑助推倍增发展”联系高层次人才活动,469名市镇领导干部联系走访819名高层次人才,为人才解决了近800个问题。

二是创新人才政策机制。围绕引进创新人才、“倍增计划”试点企业人才发展、非户籍人才落户等工作出台了一批人才政策。制定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对博士后及博士后工作站的资助力度排在全省前列,累计培养博士后179名。推出“两个五年”(在莞参加社会保险满5年且办理居住证满5年)入户新政取代积分制入户,降低人才入户门槛。全年核准人才入户约3.77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8254人,技能人才13176人,专业技术人才1423人。全年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约1.42万人,包括新增“双聘”院士2名,人事档案在东莞市的博士129名、硕士1481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932名,省市领军人才18名,省市创新科研团队15个,市特色人才17名。市财政对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资助扶持为1.46亿元,其中省团队配套资助1350万元,市团队立项资助6100万元,领军人才资助1406万元,“千人计划”配套资助440万元,特色人才补贴1094.97万元,“三名”工程津贴1786万元,博士后培养补贴844万元,成长型企业人才扶持及柔性引进海外专家补贴457.72万元。各镇街(园区)结合自身实际,共出台70多项人才政策,构建了市镇联动的良好效应。松山湖新建了3300多套“拎包入住”的公寓,打造高层次人才社区。东城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对入选市级以上人才项目按1:0.5配套资助。道滘积极推动人才安居保障,人才租房每月补贴最高5000元,筹集建设500套人才公寓。

三是扎实推进人才平台建设。中国散裂中子源打靶成功,陈和生院士、王贻芳院士等400多名高层次人才长期在莞工作。成功获批启动建设东莞材料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东莞理工学院加快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新引进博士及以上人才119名,其中“双聘”院士1名,“千人计划”专家1名,长江学者3名。推进名校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与21家高校、16家新型研发机构签订联合培养意向书,推动342名研究生来莞实践。新增博士后分站1个、技师工作站4个。

四是协调推进各支人才队伍建设。开设100个教师队伍建设培训项目,开展全员全岗全程覆盖培训。启动医学领军人才、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医学学科带头人、医学学科骨干培养工作,确定培养对象460名。选树114名“首席技师”,20个镇街推出“一镇一品”技能人才培养项目,联合企业开展技能人才实训超20万人次。分领域、分层次组织党员干部、企业家、教育、医疗卫生、技能人才、农村实用、社会建设等人才队伍开展教育培训达50万人次,组织各类技能鉴定4.94万人次,核发职业资格证书4.22万本。

五是系列招才引智活动成效显著。成功举办“2017高层次人才活动周”,7000人次参与,255人次达成求职合作意向,49个项目意向落地。赴港澳地区开展“人才东莞”推介,组织开展名企名校行、“千人计划”专家东莞行、校企合作洽谈会、“蓝火计划”等一系列招才引智和产学研对接活动,促成一批高层次人才项目落户东莞,意向引进博士超过100名、硕士超过400名,260多家高校计划向1000多家莞企输送5.6万名毕业生。

六是优化提升人才服务保障。全年为人才子女提供学位超过7200个,比2013年翻一番。以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中心、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为主阵地,为人才提供政策申报咨询等服务3500多人次,开展80多场各类人才专题活动,超过9000人次参加。东莞人才发展研究院获“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优秀案例奖。首次发布全市人才资源统计公报和国内首个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专题研究报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