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反映了特定的市场结构下和市场行为下市场运行的效率。无论什么样的市场结构、什么样的市场行为,只有具有较好的市场绩效,才能说明产业组织的状况是合理的。良好的市场绩效,是各产业市场运行参与主体共同追求的目标所在。如果说市场结构是产业组织关系的表现形式、市场行为是产业组织关系形成和变动的推动力量,则市场绩效是产业组织关系综合作用的最终效果,是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基本判断标准。
一、市场绩效的内涵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市场在价格、产量、费用、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最终经济成果。上述市场运行的成果,归纳起来主要反映为资源配置成果和技术进步成果。其中,资源配置成果又包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和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三个方面内容。表2-7总结了市场绩效的内容及其测度指标。
表2-7 市场绩效的内容
二、市场绩效的测度
(一)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是实现社会总效用或者社会总剩余最大。但现实的产业市场中,往往做不到对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因而社会总效用或者社会总剩余往往低于最大值。于是,产业组织理论便用社会总效用或者社会总剩余的大小,来测度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由于在实际中社会总效用或社会总剩余均不方便测度,因此产业组织理论选取一些替代指标来间接衡量社会总效用或总剩余的大小,以此测度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这些指标,主要包括利润率、勒纳指数和托宾的q值。
1.利润率
利润率主要从企业的角度来评价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西方经济学理论指出,完全竞争条件下各种资源在产业间、企业间自由流动,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将使各产业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所有的企业都只能获得正常利润,不存在垄断利润。因此,可以用企业的利润率水平来测度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如果某一产业的企业长时期得到高利润,则意味着该产业存在过度垄断,阻碍了资源的流入,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社会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低水平。
最常见的企业利润率计算,采用税后股本收益率公式:
R=(π - T)/E
其中:R表示税后股本收益率,π表示税前利润(一般指会计利润), T表示税收额,E表示自有资本和股本。
2.勒纳指数(Lerner Index)
勒纳指数(Lerner Index,用L表示)是指产品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指数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L=(P - MC)/P
其中:P表示产品价格,MC表示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因为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MR),即MC=MR,则勒纳指数可以写为:
又(ε表示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因此。此式表明,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的需求价格弹性ε无穷大或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因而勒纳指数为0,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然后,需求价格弹性越小,勒纳指数越大,表明市场的竞争程度越低、垄断实力越强(垄断使得产品价格刚性,不容易受需求变动的影响),因而资源配置效率越低,市场绩效越差。
3.托宾的q值
托宾的q值是指一家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与这家资产的重置成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q为托宾值,R1值是股票的市值,R2是债券的市值,Q是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q值的概念由托宾于1969年提出来,公式分子表示投资所带来的现金流入现值,分母表示投资所需要的现金流出现值,则q值反映同一时点上每单位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即利润率。经济学家用这一概念来测度市场绩效的高低。当q>1时,表明该企业以卖出的股票和债券计量的市场价值(可以理解为投资带来的现金流入现值),大于以当前市场价格评估的资产重置成本(可以理解为投资所需的现金流出现值),意味着该企业在市场中能够获得超额利润(如是完全竞争市场中则企业的利润为0)。显然q值越大,表示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越多,该企业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就越大,市场绩效越差。
(二)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也称为产业组织的技术效率,反映产业经济规模和规模效益的实现程度。显然,产业市场越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获得越好的规模效益,意味着产业的市场绩效越好。对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的测度,通常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考察经济规模(MES,最小经济规模)的实现程度,用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的产量占整个产业产量的比例来表示。比例越高,表明对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的实现程度越好,从而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越高;反之则反。第二种,考察企业规模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主要考察产业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占整个产能的比例。比例越高,表明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越严重,此时不仅无法获得规模效益,还意味着资源的过度配置。
现实的产业市场中,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存在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低效率状态,市场上未达到规模经济效益所必需的经济规模的企业是市场的主要供给者,从而该产业市场未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益,存在着低效率的小规模生产。第二种情形,过度集中状态,即市场的主要供给者是超过经济规模的企业。由于过度集中,大企业的市场力量得到了过度增强,无法使产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降低,反而不利于提高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电信、电力、石油等产业都处于过度集中的状态。第三种情形,是理想情形,达到或接近MES的企业是市场的主要供给者。这表明该产业市场已经充分获得了规模经济效益,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处于理想状态。
(三)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是从单个企业的角度来反映市场绩效的资源配置成果。测度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是X非效率,与之对应概念是X效率。X非效率概念最早由哈维·勒伯斯坦于1966年提出。垄断性大企业的外部市场竞争压力小,内部的组织层次多,机构庞大,关系复杂,加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难以形成利润最大化和费用最小化的共同行为,导致企业利润费用化,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很低,这种状态就称为X非效率。相反的情况就是X效率。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能够使企业在每一产出水平上达到低成本,该企业就实现了X效率。一般说来,垄断性企业和竞争性企业都存在X非效率,但比较起来垄断性企业更容易产生X非效率。
X非效率可以用来测度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X非效率带来的后果,是使实际成本超过可能的最低成本,即生产一定数量产品的实际成本高于最低平均成本,用公式表达为:
X非效率的程度=超额成本/最低成本
X非效率的程度越大,表明实际成本高于最低成本越多,从而表明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越低。如果一个产业市场中企业的X非效率程度均较低,则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均较好,从而表明该产业市场的市场绩效较好。
需补充说明的是,资源配置成果所涵括的三方面内容中,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是从单个企业内部的角度考察市场的资源配置成果,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是从企业之间的角度来考察资源成果,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是从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角度来考察资源配置成果。
(四)技术进步
产业经济学中的技术进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产业内的发明、创新和技术扩散行为;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指劳动生产率而且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动态地反映了各种经济资源利用的效率,因而也成为市场绩效的一个重要内容。显然,技术进步带来的各种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速度越快、幅度越大,表明市场绩效越好。
1.技术进步的三种类型
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相同资源的投入带来较大的产出或者较小的投入带来同样的产出,即节约了经济资源。假设生产中只投入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则按照技术进步带来的对劳动和资本的节约情况,可以划分三种类型的技术进步。
(1)中性技术进步:指技术进步带来生产相同产量所需投入的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比例减少。由于技术进步并没有改变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比例,此种技术进步被看作是中性的。
(2)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指技术进步带来生产相同产量所需投入的劳动的减少幅度,大于资本减少的幅度。由于技术进步使得相对于同量资本只需要使用较少劳动,此种技术进步被看作是劳动节约型的。
(3)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指技术进步带来生产相同产量所需投入的资本的减少幅度,大于劳动减少的幅度。由于技术进步使得相对于同量劳动只需要使用较少资本,此种技术进步被看作是资本节约型的。
2.产业内技术进步的测度
产业内的技术进步,主要包括发明(即研发)、创新和扩散三种形式。所谓扩散,是指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方法被广泛采用时所带来的技术模仿和技术扩散。这三种技术进步形式,分别采用不同的测度方法。发明状况即研发状况往往采用专利数量的增减程度来进行测度,创新状况主要采用创新支出数量来进行测度,扩散状况可以用科研机构、技术市场交易数量的增长幅度以及技术引进项目数量等来进行测度。
3.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测度
对于企业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测度主要运用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如人均产量、人均产值等指标。宏观层面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般采用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标。全要素生产率又称技术进步率,是指因技术进步而提高了的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一般是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其基本函数形式是:
Y=ALαKβ
其中Y表示产量,L、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A代表技术,参数α、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收入中的份额权数。对上式经过简单的数学推理,得:
其中Δ表示相应变量的改变量。上式为经济增长的因素分解式,表明经济增长是由劳动投入增长率、资本投入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三部分共同构成。上式再简单变形,得:
此式即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公式,表明全要素生产率等于经济增长率减去劳动、资本对增长的贡献后的差额。
如设α为0.6、β为0.4,劳动投入增加1.5%、资本投入增加3%,经济增长率为4.6%,则可以算出全要素生产率为:
◇案例2.7
运用勒纳指数测算美国制造业市场结构
1954年经济学家卡莱斯基、1985年经济学家迈伦·戈登,分别对美国制造业1897—1937年、1939—1982年的勒纳指数进行了估算,以衡量美国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变动。估算结果如表2-8所示。
表2-8 美国制造业的勒纳指数
数据来源:M J戈登.战后垄断势力的增长[J].后凯恩斯经济学杂志,1985(秋).
从表2-8中对勒纳指数的测算,可以大概得出结论:从19世纪末期美国制造业形成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种市场结构一直是美国工业和制造业的基本市场结构形态,并且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垄断程度从长期看,具有缓慢提高的趋势。总的看来,美国制造业的垄断程度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的100多年时间里,得到较大程度的强化。这种强化不具有持续性,大致情况如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于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的推动,大工业企业大量形成,市场结构由竞争型转向垄断型,市场集中度迅速提高,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发生了第二次企业兼并高潮之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成为西方各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结构形态。从20世纪初到1947年,市场集中度继续提高;1947年之后市场集中度增速减缓。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年代的经济恢复和重建,制造业部门的集中度逐步提高。根据戈登的测算,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勒纳指数超过1.45,而在此之前勒纳指数始终没有达到1.40的水平。总之,战后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市场结构的垄断程度明显高于战前水平,尤其是大大高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市场结构刚刚形成的时期。
资料来源:吴汉洪.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思考题
1.请选择一产业,运用某一市场结构分类法分析其市场结构类型。
2.针对上述所选择的产业,分析其市场集中度。
3.分析上述所选择产业的价格行为、广告行为和研发与创新行为。
【推荐阅读书目】
1.丹尼斯·W卡尔顿,杰弗里·M佩洛夫.现代产业组织[M].王立平,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乔治·J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潘振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让·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马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参考文献】
1.干春晖,姚瑜琳.策略性行为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
2.干春晖.产业经济学教程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简新华,杨艳琳.产业经济学[M]. 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刘树林.产业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6.邬义钧,胡立君.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7.魏埙,蔡继明,刘骏民,等.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M]. 2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8.吴汉洪.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夏大慰.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8(8).
10.周茂荣,辜海笑.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对美国反托拉斯政策的影响[J].国外社会科学,2003(4).
11. M J戈登.战后垄断势力的增长[J].后凯恩斯经济学杂志,1985(秋).
12. DENNIS W CARLTON, JEFFREY M PERLOFF. Moder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4th edition. New York:Addison Wesley,2005:350.
13. RICHARD SCHMALENSEE. Industrial Economics:An Overview [J]. The Economic Journa l,1998(98):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