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金融学科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金融学科的内容
金融学是研究资金融通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金融主体的个体行为和金融系统整体行为及其相互关系和运行规律的科学。19世纪以来,不断发展的金融学科形成了宏观金融学与微观金融学两个学科分支。
(一)宏观金融学的演进历程
宏观金融学以金融系统整体的运行规律及其各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19世纪西方开设的“货币学”的内容重点是:讨论货币的性质和货币价值的决定(历来作为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讨论建立稳定币值的理想币制,包括银行券的管理和本位制的选择。货币学自然而然地独立开设。古代有银钱业,几百年前萌生了现代银行。它们是货币的经营者和借贷的集中者,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19世纪末银行业的壮大已成为政治问题。希法亭(Hilferding)于1910年出版的《金融资本》影响巨大。十月革命的理论支撑、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中有关银行新作用的论述就是以《金融资本》为蓝本的。强大的银行必然有对经营理念的论证和经营管理准则的总结。于是,“银行学”走上了高等院校的讲坛。
货币学研究货币,银行学研究经营货币的中介,由于它们之间无法分割的联系,必然会产生把两门课合并的想法。于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两门课就被合并在一起讲授,并定名为“货币银行学”。由于那时正是西方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分析的发展和形成之际,因此对货币问题的研究既继承了之前的研究重点(币值的决定以及理想币制的选择),也着重从货币角度研究整个社会经济的宏观均衡问题。
从银行学来看,进入20世纪20年代之后,已不单纯是进行业务运营及制度的具体介绍,而是开始联系货币问题,进行“学理”性的探讨。之所以如此,是由于金铸币在发达国家已全然退出流通,而经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货币,几乎无一不是银行所创造。正是在宏观经济学和宏观干预政策确立之际,经济学的宏观分析进入货币银行学及其与有关货币制度、银行制度的论证相结合的阶段,发展了宏观金融分析。在20世纪20年代末,中央银行成为金融界独立研究的对象,并有独立的《中央银行学》著述面世。这反映出中央银行日益承担着宏观调控的使命。对中央银行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也进入货币银行学,并构成宏观金融分析的重要内容。宏观分析入主“货币银行学”并居于学科的主导地位,逐渐形成了当今的“货币银行学”的理论框架。在中国,“货币银行学”的名称从20世纪初至今一直不变,国外的名称则不断“加长”。从开始的Money and Banking,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为The 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二)微观金融学(Micro-finance)的演进历程
微观金融学以微观金融主体行为及其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伴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也相应地有了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股份公司本身的管理不同于传统的独资与合伙企业的管理,同时,股份公司也代表大企业进入经济生活,而大企业的管理较之小企业也有极大的区别。于是,“公司理财”成为商学院的重要课程。而证券市场的发展也有其相应的课程开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大跨步地发展,公司经营大型化、国际化,资本市场、货币市场迅速扩张。这时,理财、投资开始要求精确的评估和计量。20世纪50年代以来,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面世:马科维茨(M. Markowitz)的风险测定和资产组合选择理论,夏普(Sharpe)、林特纳(Lintner)和莫辛(Mossin)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莫迪利亚尼和米勒的MM定理以及尤金·费马的有效市场假说,这些研究构成了金融微观分析的理论基础。有了基础理论的支撑,公司理财、投资学、银行学、证券市场学等从简单的实务方法介绍提升为具有理论体系的学科。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金融工程等新的课程相继开设。而在这些分支学科之上,建立了总揽微观金融分析的“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微观金融分析发展成了庞大的课程体系,成为今天的“显学”。
在金融微观分析大发展之际,“货币银行学”也吸收了金融微观分析的精华,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学科在西方又有了更长的名称: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三)金融学科演进和形成
宏观金融分析为经济理论界、金融理论界、宏观政策主管部门(包括中央银行)所关心,可提供“安邦治国”之策。微观金融分析则为“天下人”理财,直接服务于大大小小的企业(包括种种金融机构)、基金、非营利单位、财政收支单位以及广大的公众,帮助它们筹资、投资、经营运作、进行风险管理等。在西方学界,“金融学”一般指狭义的金融学科,英文名为Financial Economics。至于我们习惯使用的广义的金融学科可以概括为以下两者之和:Monetary Economics和Financial Economics。这样,金融学科的英译名应是Sciences of Monetary and Financial Economics。
(四)中国的金融学科发展
中国金融学科发展始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相适应。中国金融学科从相对封闭走向全面开放,从单一路径走向多元化发展,真实地体现了金融学科发展应服务于金融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60多年来,中国金融学科演进是一个借鉴吸收和自我发展相结合的过程,服务于金融业和宏观经济政策始终是学科发展的基本取向。
1949—1979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新中国金融先贤在计划经济实践过程中诠释了货币流通、货币计划,阐述了货币与商品总量之间的关系,不但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而且第一次证明了在贫穷落后的农业国,金融体系同样是经济发展的支柱。
在借鉴苏联金融学科的基础上,新中国第一代金融学人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创建了当代中国金融学科。苏联金融学的经典教材是《苏联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与信用》,虽然教材在宏观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货币、信用、商品流通的本质,充分论证了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优越性,但那时苏联的建国时间也只有30年,对于社会主义金融机构在微观上究竟应该如何经营也介绍不多。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在解放区就有边区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等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既有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宏观调控功能,又曾从事具体信贷业务,共产党人对银行会计、统计、金融与贸易等实务早就有了一定的管理经验。新中国金融学先贤突破了苏联金融教学体系,融会陕甘宁边区金融管理经验,创立了我们自己的教学体系,形成了具有当时中国特色的金融学学科范式。在宏观层面,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货币、信用、银行的论述为基础,研究资金运动的内在联系,揭示其一般规律。在微观层面,结合计划经济组织和运行研究银行计划、银行信贷和银行结算具体业务。在宏观和微观以及两者结合的各个层面,产生了一系列的经典教材。这些理论探讨不仅为当时刚刚诞生的新中国金融事业提供了人才支持,更重要的是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通货膨胀的成功经验,使金融问题受到高度重视,1950年中国金融学会的成立便是一个标志。应当指出的是,这一阶段的金融学科发展是有缺陷的。因为治理通货膨胀是这个时代金融的重中之重,金融学科相关研究都在关注物价,讨论如何通过金融整顿控制物价,但新中国金融学科仍然偏重宏观金融。遗憾的是,在“文革”极“左”思潮的影响下,金融理论问题的研究被设置了种种限制,中国的金融理论研究与教学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1979—1996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金融业开始面对一系列问题。20世纪80年代,突如其来的经济改革开始刺激人们的感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系列体制问题随之暴露:乡镇企业是否可以支撑国民经济,国有企业流动资金是否可以“拨改贷”,财政和金融是否应该功能交叉,国有专业银行是否应该商业化……这些问题既敏感又必须回答。随着1992年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路,这些问题很快有了答案:“证券、股票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要坚决地试。”这个阶段,中国金融学人开始反思计划经济过程中的研究,也开始再次看到西方的金融理论和实践。计划经济,说到底是商品货币极度简化关系的一个特例,正因为极度简化,一些经验教训才具有一般性。对西方金融理论,中国金融学人也进行了评介,这些介绍性著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金融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在这个阶段,随着中国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学术研究及各级金融学会日趋活跃,涌现出一大批旨在描述、解释中国金融实践的理论成果。高校教学内容也逐渐扩展,金融学以一个新兴学科的身份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确立了独立的地位。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改革和发展,各种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过高,证券市场丑闻层出不穷,股权分置已经是影响整个市场发展的绊脚石,社会保险体系的缺失,金融的国际监管不足,解决这些问题都迫在眉睫。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中国敲响了警钟。中国政府开始对中国金融体系进行大力改革,以防范金融风险。1999年两次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2004年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为国有银行注资,2005年启动股权分置改革,2006年中国建设银行改组为股份制公司,2007年开始国有银行在H股、A股市场同时上市……正是在这样波澜壮阔的大背景下,中国金融学科迎来了跨越式发展。
随着中国金融业务的逐步开展和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金融学科体系建设也日趋成熟。金融学科体系更加适合中国国情、具备战略竞争力、紧扣国家金融发展战略。今天,中国金融学科已经拥有了一系列核心课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学科体系。在宏观层面有货币政策分析、国际金融学、金融监管学、中央银行学;在微观层面可分为金融决策学和金融机构学,前者包括公司财务、证券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学等,后者包括商业银行学、投资银行学、保险学等(详见图0-1)。在上述学科框架下,监管体系转型、金融风险防范、银行坏账处理、股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等问题的答案才日渐明晰。
图0-1 金融学科体系图
二、金融学研究的方法论
金融学研究正在从货币金融理论发展到现代金融学的新阶段。目前,在金融领域普遍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理论创新上,对金融研究中的方法论范式研究尚显不足。而金融研究方法论的范式转换与理论创新是密切相关的。一直以来,金融学被认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一直是一门属于经济学类的学科。既然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那么金融学研究的方法从本质上讲也应该是经济学的方法论。当我国的经济学向现代经济学发展时,也就必然要求我国的金融学向现代金融学发展。
(一)金融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金融学研究需要正确的指导思想。①要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对金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总结了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丰富经验,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金融领域的实际问题。②金融学研究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注意不能就货币论货币,就信用论信用,就金融市场论金融市场,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来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从金融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中把握金融问题的实质。③金融学研究要注重中西结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相对成熟,法制健全,对金融学的研究更侧重技术问题,更侧重微观层面,往往将人与人的关系作为既定前提,以货币资金这种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作为主题。而我国尚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和金融制度尚未完善,非正式制度如传统和文化对借贷、信用、利率的影响还非常巨大,所以要在借鉴西方国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二)金融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金融学科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数理模型分析法、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和案例分析六种方法。
(1)实证分析法是指从大量的经验事实中通过科学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或规律,然后通过科学的逻辑演绎方法推导出某些结论或规律,再将这些结论或规律拿回到现实中进行检验的方法论思想。体现这种方法论思想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侧重于廓清经济活动的过程和后果以及经济运行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而不使用任何价值标准去衡量“是什么”是否可取。实证分析法是我国金融领域研究的主流方法。在我国金融学科研究中,理论工作者主要运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现状分析、特征分析、模式分析、关系或原因分析、行为分析、绩效分析等。另外,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是我国金融理论工作者的一贯传统。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结论报告占有相当比重。同时,近些年来,在原来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借用其他学科较为成熟的分析框架,在金融学科研究中逐步引入了案例研究方法,虽然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但昭示了实证研究倾向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2)规范分析法则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它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3)数理模型分析法是指在经济分析过程中,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字算式的推导来研究和表示经济过程与现象的研究方法。数理方法的引入的确使经济学的方法增添了新的内容,这种分析方法可以使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研究的表述较简洁清晰,其推理更加直观方便和精确,使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更加条理化、逻辑化和明了化。如代表宏观经济运行行为的一组方程式,各方程式代表经济总量的经济行为。数理模型可以分为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模型中的变量分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模型的方程式有定义方程式和行为方程式之分。
(4)计量经济模型就是表示经济现象及其主要因素之间数量关系的方程式。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属于相关或函数关系,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进行运算,就可以探寻经济变量间的平衡关系,分析影响平衡的各种因素。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法就是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的方法。计量经济模型主要有经济变量、参数以及随机误差三大要素。①经济变量是反映经济变动情况的量,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而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则可以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两种。②参数是用以求出其他变量的常数。参数一般反映出事物之间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在分析某种自变量的变动引起因变量的数值变化时,通常假定其他自变量保持不变,这种不变的自变量就是所说的参数。③随机误差。这是指那些很难预知的随机产生的差错,以及经济资料在统计、整理和综合过程中所出现的差错。可正可负,或大或小,最终正负误差可以抵消,因而通常忽略不计。
(5)制度分析方法是以古典自由主义为价值、以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为逻辑,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着眼于治道变革,探索具体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以及公共政策问题。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就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在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来研究经济问题。在一定情况下研究这种假设有利于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深入地分析,但在许多情况下研究人类经济行为远比传统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更为复杂。因此,制度经济学家把制度作为变量,把集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引入到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建立了更为接近现实经济活动的方法论。这种研究方法运用于金融学的研究,而且这种分析方法对中国转型时期的金融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制度分析方法采取了结构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社会文化分析法来研究金融问题,解释制度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影响,以及去发现这些制度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度分析方法具有动态化、非纯粹经济分析、集体主义方法论和具体化等特征,并且可广泛运用于外部性、金融制度和机制以及金融发展史等方面的研究。
(6)案例分析法以具体事物为前提,通过透彻观察个别的事物,研究其内部结构及其与外部的关系,运用具体的事实证实或证伪某一理论。案例分析法的根本要求是真实性。案例分析法中有说明型案例、政策型案例、决策型案例和理论发现型案例。案例分析具有样本意义、检验意义和发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