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与思考
为什么老年人与年轻人常发生冲突,其原因就在于老年人的生活经验与知识都丰富,因而按习惯与感觉来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合理的、必然的;相反,对年轻人来说,他们思想活跃、生活经验与知识较少,于是他们更愿意以个性与思考来选择生活。
尽管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与条件不同,但可选择的事物都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确定各种事物的意义来选择自己的行为。
人们确定事物的意义时首先是感觉,即以感觉和经验直接确定事物的意义;然后是思考,即在感觉的基础上做更多联想与推理来确定事物的意义。
感觉是人们对事物刺激的本能反应。所谓本能反应,就是人们的自然反应,或者说是人的第一反应,也是人们当时最容易和最愿意产生的生理与心理活动。
如他人做什么,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关注与跟随;遇到危险时我们会本能地回避;饥饿时人们会自然地关注食物与想到有什么食物可充饥,或者能从哪里获得什么食物等,这都是人们的第一反应,不需要意识控制的、以感觉与经验来确定的行为。
思考则相反,它是人们对事物意义发现与确认的过程,且在这种发现与确认的过程中需要排除容易产生的表面上相关、实质上不相关的经验联想和当时不相关的感官干扰,这就需要人们有意识地控制其本能与第一反应。这样的控制行为反而成了一种代价行为。
上例中,若我们在饥饿时不满足现有的食物而想要更好的,这就需要寻找和思考,这时不仅要排除容易产生的感官与经验影响,还要从现有的环境与条件重新做选择、从经验中做抽象的逻辑分析。
同样,当我们不想盲目跟从他人时,就需要知道别人为什么这样做,我们应如何做等,即排除容易产生的、他人的选择影响,并评估不同选择的意义以确定自己的行为等,这就构成了努力与代价。
思考是一种代价,且因人不同。于是,当人们思考能力强而又习惯于思考时,对同样事物的思考代价就小而有利于人们选择思考;而当人们对思考不习惯,又总认为有经验可循,并不断地找经验、找感觉时,就会更多地生活在感觉中。
为什么老年人与年轻人常发生冲突,其原因就在于老年人的生活经验与知识丰富,此时要让他们排除经验与习惯对生活的影响就很困难,因而按经验与感觉来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合理的、必然的;相反,对年轻人来说,他们思想活跃、生活经验与知识少,于是他们更多以思考和个性来生活。
这种代沟在社会发展较快的工业化时代表现得尤其突出。此时,社会更多地激励年轻人个性化生活与创新,而老年人并不能很好适应这种变化,并有意或无意地以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来压制年轻人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导致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那么,对于事物的意义我们是靠感觉还是思考来确定呢?这就形成了思考的经济性问题,即人们对事物的思考代价应小于评估后做出行为调整所产生的作用增加量,这样的思考才是经济合理的,否则,人们就没必要去思考。
如有A、B两种事物,其中A事物的作用量为50个单位,B事物作用量为30个单位,而人们思考代价为5个单位,则人们经过思考后选择A事物可获得的作用为50-5=45个单位量。而人们不思考仅以感觉来选择,则平均获得(50+30)÷ 2=40个单位的作用量,小于人们进行思考后所获得的45个单位的作用量,故人们所做的思考是经济的,也是值得这样做的。
而当人们的思考代价为10个单位时,进行的思考就不经济了,即人们没有必要思考了。
生活中,事物意义的确定首先是从直观感觉开始的,然后再考虑思考。然而,即使在这种思考活动中,由于人的认知有限,人们仍需不断地在事物的某些方面与某些环节进行较多的感觉评估。
如对于一个人的认识,我们首先获得的是其外貌与言行这些直观信息再联系经验来认识,而当我们觉得有必要更准确地认识时,就要进一步观察与思考了。然而,即使这样的观察与思考仍存在许多以感觉来辅助思考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当事物意义的评估、思考代价太大,或者人们根本不可能进行评估,或者对于重复与相同性大的事物没有必要思考时,其行为就以感觉来进行。
然而,完全的重复在生活中是没有的。从某种角度来说,感觉也常常是一种盲目的行为,因而在生活中就时常可能出现看似相同、感觉正确与理应如此而结果却是错误的情形。
有学者做过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的行为90%以上是无意识的,即人们所做的选择90%是习惯与本能的反应,也就是由人的感觉来决定的行为,造成了太多的盲目性与不合理性。
举例来说,我曾经到一家商店购买了一个几元钱的小物品,感到店主态度很好,价格也便宜。现在我要买一个几百元的大物品,我仍选择这家商店,这就是盲目地凭经验、凭该店价格便宜及当时店主态度好的感觉而选择它。
这就忽视了这样的问题:该店大物品是否也比其他店便宜,品质与售后服务能否得到保证等。也就是说,仅仅因该店很小的相同性特征,就得出长期态度好与更大范围内做到价廉物美的结论是有问题的。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对效率的更高追求,人们常常会以更少的相同经验来决定更大范围的选择,如以5%的相同性来决定95%的不确定性,或者看似相同而盲目地以感觉来生活,从而有把本来该表现为思考的行为变成了顺从感觉的趋势。
这就是说,人们可能过于相信经验与感觉,并主观地认为自己的经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或者相信朋友、崇拜明星与权威等,总认为他们的言行都是正确的,自己完全可以效仿而不做思考。这都是有缺陷的,而且可能导致错误与危险。
一个普遍性的盲目行为是从众,就是人们以他人、以多数人的行为作为选择标准,特别是以自己所信任的亲人和朋友,或者所尊敬与喜欢的人为标准,总认为他人所说、所做的是对的,是经过思考的,于是自己没有必要多做思考而做同样的选择即可,错误也就可能由此产生。
如抢购,人们总有跟随他人购买的冲动而未对其所购物品的功用、品质与价格等做更多思考。不难理解,抢购的人越多,盲目性就越强,这也是经济波动的原因之一。
生活中的重复越多、行为习惯越久,或者跟从者越多,人们越有可能凭感觉来生活,改变与思考也就越难产生,危险与危机就更可能出现。如一些老年人或者长期在位的领导越来越固执,并让人越来越反感。同样,当我们在强调历史悠久、文化悠长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也可能因为产生盲目的情绪与固执的情感而失去发展的机会。
但是,当思考或者进一步思考没有必要时,这也是一种理性与经济性要求的表现。而这时处处思考、精益求精与追求完美却是自寻烦恼,这也是一种非经济性行为。
为什么我们不能斤斤计较?为什么企业常常不能使利润最大化?其原因就在于斤斤计较与追求这种利润最大化的代价很大,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我们常常更相信第一印象而不是更多的思考,因为更多推理可能建立在假设等不确定性的因素基础上。这样,不仅思考的代价大,且难有理想的结果,如西方的金融危机,常常是其顶尖的学者也没有预测到的。
有人经过研究发现,如果我们与陌生人打交道的第1秒内,就对对方的可信度、攻击性和吸引力等做出了判断,即以大量的感觉与较少的思考和评价完成了对其的认识,那么即使给你更多的时间来考虑,也很难使你改变看法,因为进一步认识太难,不确定性太多。
因此,必须合理掌握生活中的感觉与思考,既不能固执与自信,也不能太追求完美与精益求精。
在事物的意义确定过程中,感觉是基本的、绝对的;抽象思考是相对的,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的。
同时,思考也需要相应的时间,且当人们对一事物越陌生(与经验的相同性小)、事物越复杂,则所需评估的量就越大,时间也会越长;反之,时间则短。而我们认为感觉是不需要时间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感觉需要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人们又需要完成特定的行为,这就构成了一种约束与代价。于是,我们认为感觉是一种不需要时间或者是一种极快的程序性生理反应过程。
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是以感觉来进行还是以思考来进行,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也取决于人的经验与能力,还取决于人们当时的环境与情绪。
当人们受到的环境刺激越大,人的情绪化反应越严重,人们以感觉来对待事物的可能性也越大,因为这时人们要控制被激活的情感更难;反之亦然。
问题在于,情绪化行为不是产生于人们理性的态度与一贯的经验,而是产生于当时被激活的某种情感与经验,这就让人的这种情绪化感觉具有很强的偏见和盲目性。
如人们之间发生冲突时,我们常常会不假思索地站在自认为弱者与亲近者一边,而对其原因以及干涉的结果我们却不愿去多想。或者更严重的是,即使一个朋友与亲人说了一句不尊重自己的话,就可能激发不友好的经历再现与仇视的情感而产生不计后果的对抗。
同样,在突发紧急情况时,人们很容易受环境刺激而采取情绪化行为。因此时不仅人的思考能力降低,同时抽象思考也需要时间,若紧急事件所发生的时间短于思考所需时间,人们也就不可能采取理智行为,于是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更容易出现盲目与慌乱的感觉行为。
一个人的经验与知识越多,思考的能力越强,其对同样事物所需的思考量与时间就越少,对情绪的控制也就越容易,从而对危机更能做出理性反应。反之就不一样了。因而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思考能力与心理素质。
显然,容易情绪化与冲动不仅降低了思考能力,也增加了思考时间,从而有效应对危机的机会减少,因而在面对重大问题与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就很重要,特别是在有人鼓动、人与人之间出现情绪化的相互攻击时。
由于事物意义评估代价的存在,更由于经验与能力的区别,所以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就存在思考的专业化分工要求,如由一些专业知识、经验与能力水平高的人来负责对一些重要的、重复性强的事物进行思考,并制定原则性的行为标准,如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等。
事物意义评估的专业化分工与物质生产劳动中的专业化分工一样,就是让不同专业与能力的人做不同的工作,以此获得良好的群体生活效率。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如果我们毫无思考地以经验为标准,对存在与传统绝对地坚持,生活就可能变得很不经济。特别是对于生活在一种良好感觉中的家长与领导来说,总认为自己能力强、自己是正确的,而忽视小孩和他人的合理要求。
同时由于人的知识与能力也在提高,故对同一种事物意义的评估代价在不断减小。显然,当事物的评估代价小于相应行为调整后的作用增加量时,人们对一事物重新进行评估并调整行为就有必要,改变也就必然。
因此,子女小时候认为父母做什么、说什么都是对的,而在他们长大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后,就会有自己的生活与行为方式,这时大人们就应正确理解,否则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就会增加。同样,在社会生活中,当民众的知识与觉悟得到提高后便有改变现状的要求,压制这些要求就会产生危机。
生活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人的经验与知识,另一方面使得人们在面对太多的感官生活时难以思考,从而人们更多地凭感觉来生活,或者说生活的发展让人变得懒惰了。
这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人们更多或更愿意以感觉和本能来生活,这是不是说明人类又重新回归没有意志的动物性行为的趋势了呢?显然不是。
首先,动物的行为只是其长期演变所形成的生物个性而已,而人的本能更多是后天在生活中形成的经验反应,并受思想影响。
其次,动物之所以更多是按本能与直觉来选择行为,是因为它不能进行更多思考,而人类以直觉和本能来选择行为,是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每天要处理的信息太多。如果对每一条信息都给予关注,大脑就会超负荷反而处理不好,于是将时间与精力用在更有意义的事物上,做更有意义的思考将是一种要求和趋势。
同时,人类总是在不断提高自己判断与归纳总结的能力,并掌握了更多的逻辑与普遍性规律,所以在生活中能以更多的感觉来选择行为。
因而,当我们发现更多人的生活变得轻松,这不是说人类思考变少了,而是社会发展与生活效率提高的结果。
然而,在人的个性与信息膨胀的社会,人们也很容易盲目地凭感觉来选择自己的观点,迷信某些似是而非理论,轻信别人的宣传,并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实际上这是不成熟、没有好好思考的表现。而在多数情况下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我们可能会产生另外的看法行为也会变得冷静而理性得多。
最后,由于社会进步,过去那种危机意识与不信任已大大减少,生活中的思考与博弈的情况也减少了。
当然,生活需要好的价值取向与道德环境,这样我们在生活中才能避免矛盾,减少不必要的思考代价而让生活变得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