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随着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期尤其是高龄期也随之延长。许多老年人担心寿命延长后,随之而来的将会是个人独立自主能力的丧失,预期寿命的延长不但没有提升生活质量,反而增加了一些健康问题(Lachaman, Ziff &Spiro, 1994)。面对未来更加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同时顺应关注老龄化的国际潮流,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不少以促进老年人健康和预防老龄化为主线的研究,从正向的、积极的视角切入,探讨与老龄化和老年人健康相关的研究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有关个人资源、家庭照料、生活方式与健康老龄化关系的研究方兴未艾(Haveman-Nies, Groot & Staveren, 2003; Fritsch et al., 2007;King, Mainous & Geesey, 2007)。由此可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从正面的、积极的视角来探讨老年人健康的概念(Garfein & Herzog, 1995; Khaw, 1997),可以促进其健康老龄化。因此,通过了解老年人的个人资源、家庭照料与生活方式,进而分析其与健康老龄化的关系,从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4.2 研究意义
本书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从学术意义上来看,以往与健康老龄化相关的研究大多有所限制:在操作型定义上,部分文献单只偏重于身体功能(Physical Function)、独立程度(Independence)、罹病状态或者死亡率,仅有少数文献探讨心理健康方面,或将健康老龄化视为单一维度或指标的概念,无法与健康老龄化综合性、全面性的要求相匹配。目前国外对健康老龄化相关议题的研究,包括论文、期刊在内的为数不少,健康老龄化已迅速跃升为各国在老龄学领域中的主要探讨课题之一;反观国内,有关于老年人健康老龄化研究之相关文献则屈指可数,对家庭关系、生活方式与健康老龄化关系及影响的研究仍付之阙如。
第二,从现实意义上来看,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发展,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中国这样一个未富先老的老龄大国来说意义重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的老龄化,要求其政府及时并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应对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健康需求。这也使得探寻发展中国家影响老年人健康老龄化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Smith & Gloden, 2007)。由于当前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在农村地区存在诸如覆盖面窄、不可持续性等问题,并且缺乏健全的社区服务机制与老龄服务中心,因此,在进入老年阶段以后,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的经济、照料等支持主要来自自己的积累或家庭、朋友等非正式支持。只有充分认识并了解个人资源和家庭照料对健康老龄化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才能更有效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缩小健康老龄化状况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本书系统地阐释家庭照料与健康老龄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健康老龄化提供具有针对性、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