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贸易理论的演进
一、马克思的交换与贸易理论
马克思关于交换、流通与贸易发展的理论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涉及交换的产生、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商品流通形式、流通费用等。
(1)交换、贸易的起源与产生。交换及贸易起源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
(2)交换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决定交换,交换也反作用于生产、分配、消费,并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生产。交换与生产是经济曲线的横坐标与纵坐标。
(3)贸易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马克思强调“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即贸易”。
(4)商品流通及其两种形式。马克思认为:①商品流通是从总体上看的交换,是交换行为体系;②商品生产以商品流通为前提,商品流通又以货币流通为前提;③商品流通的两种形式,即简单商品流通与发达商品流通;④发达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
(5)流通费用理论。马克思系统论述了流通费用,并把流通费用区分为追加费用与纯粹流通费用两个部分。追加费用是指与商品使用价值有关的费用,包括再加工费用、保管费用、运输费用、包装费用等。纯粹流通费用是指用于直接买卖过程的费用,包括计算、簿记、通信等。
(6)国际贸易与国际价值。马克思认为同一种商品具有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由于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空间范围不同,商品的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存在差异,这也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二、西方传统的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
15世纪至18世纪,是西欧重商主义思潮产生、盛行和衰退的时期。重商主义重视对外贸易,认为货币是唯一财富形态,对外贸易能增加国家财富。
早期重商主义又称货币主义,在对外贸易方面主张少买多卖或不买原则。
晚期重商主义又称重工主义,主张准许少量货币输出,但须保持贸易顺差。
(二)斯密的分工与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斯密认为:
(1)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财富增加。
(2)互通有无、互相交换是人类特有的倾向。
(3)一切财富是生产领域创造的,增加财富的最好办法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来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向与配置,并主张自由贸易。
(4)一国与别国进行贸易与交换是因为本国产品具有生产绝对成本低的优势。
(三)李嘉图的贸易理论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19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他继承了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学说,并在自己的价值和货币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系统和完善的比较成本说。该学说认为:
(1)一国只要有比较生产成本低的产品就可与别国交换。
(2)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不必从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出发,而只需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出发。采用“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与交换,双方都能获利。
(四)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
弗里得里希·李斯特是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其代表作是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李斯特反对亚当·斯密等人的自由贸易理论,提倡以保护关税为核心的保护贸易理论。李斯特认为:
(1)自由贸易分为国内与国际自由贸易两类,国内自由贸易有益,国际自由贸易不能贸然实施,工商业落后的国家更不能实行自由贸易。
(2)任何国家都必须致力于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奴役地位。
(3)实行以关税保护制度为核心的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保护一国的幼稚产业。
(4)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实施是有条件的,并非适用一切国家的一切产品。一国经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业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当一国处于农业时期才有理由实行关税保护制度,19世纪只有德国与美国适用这一政策。
三、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贸易理论
(一)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俄林是当代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其代表作是《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俄林师承导师赫克歇尔的资源差异观,系统论述了资源禀赋理论(又称“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简称“赫俄定理”,基本内容是:
(1)区域划分。世界可划分为若干大区域,大区域又可划分为次区域和小区域。
(2)区域是基本贸易单位。国际贸易是区间贸易的一种,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无本质区别。
(3)各区域应主要生产其要素丰富的产品。
(4)各区域要素价格差异是发生贸易的必要条件。一区域应输出生产要素丰富、价格低的产品,输入本区域生产要素较少的产品。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又称部门内贸易与双向贸易,指同一类型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的贸易。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产业贸易理论,保罗·克鲁格曼的《工业国家间贸易的新理论》对产业贸易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
(1)克鲁格曼把贸易分为两类,即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是建立在规模经济理论基础之上的,同一产业内部存在厂泛系列产品,每种产品的生产都要追求规模经济的效益。
(2)规模经济是指随生产能力的扩大而使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在市场经济下生产规模扩大有赖于市场需求量的扩大,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取决于商品价格的下降,基础是单位平均成本下降。
(3)要扩大产业内产品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必须发展产业内的专业化;因此一国在同种产品中不宜生产全部产品系列,而只宜生产某一种或某几种差异性产品。
(4)产业内贸易的实质是指国与国之间基于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同类而相异的产品的贸易。同类是指可以互相替代与互相竞争,相异是指在系列产品中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具有垄断优势。
(三)交易费用理论
(1)科斯的交易费用说。交易费用理论由科斯首先提出。科斯在1937年撰写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在科斯看来,之所以存在交易费用,是因为市场交易是有代价的,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肯佩斯·阿罗、张五常等则进一步把交易费用定义为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
(2)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说。威廉姆森把交易费用喻为经济世界中的摩擦力,其主要观点是:①交易费用具有普遍性、经常性。②决定交易特性有四个基本要素,一是资产的专用性,二是交易的不确定性,三是交易与组织管理机构的匹配关系,四是两种组织体制的交易费用,即市场体制和企业体制。
(四)竞争优势理论
20世纪70年代的新贸易理论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他相继出版了《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及《国家的竞争优势》。其主要观点有:
(1)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该国在国际竞争中是否具有优势,取得优势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与创新能力。
(2)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创新机制中,宏观竞争机制是国家整体协调运转的竞争优势。微观竞争机制是指企业内部活力,企业应重视整个价值链的创新,包括研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各个环节的创新。中观竞争机制是指产业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力。
(3)国家整体竞争优势的获得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即:①生产要素因素;②相关与支撑产业;③需求因素;④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另外,还有两个辅助因素,即一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政府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