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态经济系统要素配置及方法
一、要素配置
所谓生态经济系统的要素配置,就是人类根据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作用效应及由此给社会经济系统或环境系统所带来的后果,通过人类自觉的生态平衡意识,遵循一定的原则,利用科学技术、上层建筑(主要是行政干预和经济政策、经济计划等)、技术措施等手段,围绕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对生态经济系统所进行重新安排、设计、布局的活动。生态经济系统要素配置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生物要素的控制。即对一定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的时空分布、数量、品种进行组合。如,根据生态系统的容量和限度,对森林、草地、作物、人口、牲畜进行增减、移位、变动,使他们的现存状态有利于达到该系统的动态平衡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第二,经济要素的配置。经济要素所包括的内容很广,泛指一定生态经济系统的人、财、物和信息。经济要素的配置,即对输入、输出该生态经济系统的资金、劳动力、机械、化肥、价格、产品及经济政策、经济信息、政策等进行过滤、选择和实施的活动。
第三,技术要素的配置。技术要素输入是人类对生态经济系统驾驭能力的重要标志,它包括作用于一定生态经济系统的技术措施、技术设施、技术方案和技术决定。
由此可见,生态经济系统要素配置的内容和对象包括生物要素、经济要素和技术要素,其范围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的活动。被配置的各要素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①要素本身依时间、地点、条件而异,具有变动性;②在人类一定阶段的认识能力和科学水平下,具有可控性;③每个要素及其变动都或多或少、长期或短期地从不同角度作用于生态经济系统,产生有益的或有害的效果,即具有效应性的特点。所以,人类对生态经济系统要素的配置活动是在多种因素的动态序列中进行的,是一个社会、技术的系统工程。
二、配置方法
区域生态经济要素的合理配置是人们实现一定配置决策的具体途径。由于生态经济系统的范围不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不同,经营目标不同及决策水平的差异,配置方法亦不尽相同。时正新(1985)将生态经济要素配置的方法归纳为宏观配置法、食物链配置法、增减配置法和数学配置法。何乃维、李小平(1988)则根据要素的属性特征,提出相辅相成配置法、同阈组合配置法等。要构成一个结果稳定、功能高效并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系统区域,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区域生态经济要素的配置在属性关系、数量规模、时间顺序和空间地域上有所规定,才能使要素之间彼此相辅相成,合理组合在一起。
(一)同类要素的择定:相辅相成配置法
同类要素择定是指根据区域生态经济要素的同类相吸特性,选择那些具有相辅相成、共利共生关系的要素,使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1.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宜配置
生物群落演替的规律表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在相互适应、相互改造的过程中向前演进的。因此,要实现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宜配置,可以从下面两方面进行:一是依据无机环境特性来选择适宜的生物群落;二是改造或恢复无机环境使之适合生物群落。但是,就目前人类对生态经济区域的调控程度来看,改造无机环境具有很大的困难。相反,可以通过适宜生物群落的选定及配置,达到改造和恢复无机环境条件的目的。例如,在水土流失区域采取种树、种草等措施,当森林(绿色)覆盖率达到一定程度时,不仅遏制了水土流失,保持了水土,而且改善了气候、水文等无机环境条件。因此,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宜配置的关键是要做到适地适作、适地适树、适料适养、适水适渔。
2.产业部门与生物群落、无机环境之间的相宜配置
一方面,产业部门应适应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特点。例如,对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有较大依赖性的农业(农、林、牧、渔)、采掘业、环保业、交通运输业等,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水平条件下,应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矿则矿。另一方面是改变生物群落,使之符合产业部门的需要。例如,在加工制造业、商业、服务业聚集的城市地区就要注意和加强绿化,在市郊发展蔬菜、畜禽、乳蛋生产,以满足这些产业部门发展需要。图2-2为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图2-2 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3.产业部门之间的相关配置
如果产业部门与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之间的相宜配置使人类决定了一个生态经济区域的主导产业部门,那么产业部门之间的相关配置,就是根据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即产前、产中、产后关系来决定一个生态系统区域的补充部门和辅助生产部门的。配置好主导产业部门的旁侧结构,使产业部门形成一种互助的彼此相关的关系。产业部门之间的相关配置,一方面要根据生物群落要素及无机环境的多用性和相关性特点,进行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综合治理和综合保护。如,对以一矿为主的伴生矿,除了开掘、利用主要矿种之外,对其他伴生矿元素也要加以利用;对林区的木材,除了木材之外,还应对树桩、梢头、树皮、刨花、边角料等加以综合利用,做到地尽其力,物尽其用。同样,对恶化的生态经济区域,在要素重组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产业部门的相关配置。例如,水土流失区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路相结合,对矿区被破坏的土地、废石填沟与植树造林相结合,对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处理利用与消除污染源及限制排放相结合等,这是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特点出发围绕主导产业部门进行旁侧结构的相关配置。另一方面,要根据主导产业部门的原料要求、产品供给等关系,建立服务于主导产业部门的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及加工制造业等具有投入产出链特征的产业。例如,对牧区,不仅要注意肉、蛋、奶的生产,还应加强肉、蛋、奶产品的加工转化的增值能力、出口的开拓能力,以提高区域的复杂度、开放性。
4.农村、小城市、大中城市及城市郊区的相应配置
在那些生物群落、无机环境条件优越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城市、集镇是生态经济区域中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价值增值及信息传递最活跃、最集中的地方。大中城市通过小城镇、城郊向农村输送先进的技术、设备、人才、信息,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农村的发展;农村则通过小城镇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原料和剩余劳动力。在这种连为一体、结成网络的生态经济区域内,要做到相应配置。首先,城市应该向农村传递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禁止或减少落后的、陈旧的设备的转移,杜绝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同时,城市自身的扩展要注意保护农村的耕地、水域等资源要素。其次,农村也应向大中城市、城镇提供适销对路的农产品。这样,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促进生态经济区域的繁荣和发展。
(二)适度规模的限制和规定:同阈组合配置法
各个区域生态经济要素的合理规模,使生产规模、社会规模、环境容量及生物(及其生长量)之间相互匹配,使丰富资源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短缺资源的劣势得到有效避免。
1.产业部门的规模必须适度
从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与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的关系来看,后者不仅为前者提供必备的原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而且还作为活动场所给前者提供立足之地,前者也将物质和能量投入后者之中,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因此,相对于生物群落要素,产业部门与无机环境之间就是提取与给予的关系。我们假定产业部门对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的提取量与投入量分别为M和S,生物群落的生物生长量及无机环境的各个因子的自我更新量分别为G和V,并且G、V一定,那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讨论:
(1)只取不投,即S=0, M>G,或M≤G(V)。
当M>G(V)时,其现实形态是生态经济区域的产业部门只顾森林砍伐、草地放牧、牲畜屠宰、作物收获、培肥地力、水体养殖、换代补给、综合利用、节约利用、回收转化等来保护生态,使得林木、草类、畜群、鱼群得生长量小于采伐量、屠宰量及捕捞量,生产规模大于生长限制阈,地力更新量、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及换代补给量小于地力耗竭量、浪费量,生产规模大于环境容量限制阈。其结果是生态经济区域中生物群落的衰退、无机环境的污染及矿藏的大量浪费(换代补给问题似乎不是那么令人担心),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可取得。当M≤G(V)时,即虽然产业部门的生产不对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给予投入,但是对这些资源的耗用量小于其生长量和自我更新量,这是一种自然型的生态经济区域。
(2)取大于予,即M>S+G(V)。其显示形态是采伐量大于生长量及植物总量、捕捞量大于放养量、矿产耗用量快于发掘量等,即生产规模阀大于环境容量限制阈和生物生长限制阈。显然,这也会导致生态经济区域的退化。
(3)取予相当,即M=S+G(V)。其现实形态是生态经济区域产业部门的生产,一方面,要注意植树种草、培肥地力、水产养殖、饲养牧畜(并与饲料供给量相适应),寻找矿产代用品并注意综合利用、节约利用、废料利用、废料循环转化;另一方面,通过上述措施,使森林砍伐量等于栽种量及原油林木生长量之和。土壤肥力的耗竭等于投入的肥料量及土壤肥力自我更新量之和,即生产规模与环境容量限制阈及生物生长限制阈相当。那么,这对于一个没有劣化的生态经济区域来说是可取的,不仅具有生态效益,而且经济上也可行,因为M>S。
(4)取小于予,即M<S+G(V)。其现实形态是在生态经济区域内注意恢复植被、保护土壤、加强养殖、配备防污设备等,即生产规模不超过生物生长限制阈和环境容量限制阈。显然,这对于区域生态经济要素的重组来说,虽然初期的经济效益不显著,但有利于生物群落中动植物的生长和无机环境条件的改善与恢复。因此,这种做法也是可取的。
综合考虑上述生产规模阈、环境限制阈及生物生长限制阈之间的四种关系,无论是在一个初建还是一个重组的生态经济区域内,都必须服从M≤S+G(V),并且要素重组只能是M<S+G(V),才能优化生态经济区域。因此,在调控生态经济区域,进行要素配置的过程中,应该确定合理的垦殖指数、采伐量、饲养量、屠宰量、采掘量和排污量,使产业部门的生产规模不超过环境限制容量和生物生长量。
2.社会群落规模必须适度
首先,人口规模要加以控制,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在一个特定的生态经济区域内,人口的增长必须与其赖以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土地、粮食、森林、草地、淡水、能源等资源相适应。如果人口过多,那么人均资源不足,这就必然一方面导致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使生态经济区域更趋劣化,另一方面又限制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例如,中国人口过多并且集中分布在东南部,人均资源拥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严重不足,并且已经体现了人口作为重要原因之一的滥垦、滥伐、滥捕的现象。有人根据中国淡水供应、能源生产、乳蛋鱼肉供应、粮食生产、土地资源、人均收入、人口老化等因素综合考察,提出中国生态理想负载能力是7亿~10亿人。其次,城市的规模也应适度。城市的规模过大不仅会导致城市大气、水质污染、垃圾排放量过多、交通拥挤、噪音增多、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及犯罪严重等一系列“城市病”,而且不利于生态经济区域内农村地区的发展。所以,应该从生物群落、无机环境条件的特点出发,控制社会群落的规模,使人口、城市规模适度。
3.发挥规模效益与消除“瓶颈”制约
在生产规模、社会群落的规模不超过环境容量限制阈及生物生长限制阈的前提下,对区域生态经济要素调控的同时应注意扬长避短,发挥规模效益和消除“瓶颈”,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适度规模配置。
美国经济学家Paul A. Samuelsonz指出:“规模的经济效果可以解释为我们购买的许多物品都是大公司制造的。”虽然,人们主张控制产业部门的生产规模和社会群落的规模,但是在这一前提下(尤其是当作为资源的生物群落、无机环境较为丰富的时候),对区域生态经济要素的调控仍然要注意发挥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要素的优势,使产业部门的生产规模以及社会群落的人口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获得规模递增的收益——成本最低、盈利最多时的最优生产规模。如果产业部门生产规模及社会群落聚集规模以及社会群落的规模不超过生物群落的生物生长限制阈和地理环境的环境容量限制阈,而更偏重于从产业部门要素及社会群落要素对生物群落要素及无机环境要素的开发利用角度来考察的话,那么,发挥规模效益则是把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综合起来加以考察,即达到产业部门内部及产业部门间人力、物力、财力量上的合理聚集,达到在合理的城市规模和全球乡村规模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城市与乡村结合的规模。
事实上,生态经济区域内诸要素对区域的贡献能力不是等同的,能力较差、规模最小的要素形成区域发展的“瓶颈”,因此,在要素优化配置过程中,应该消除“瓶颈”制约,达到要素之间配比阈下合理配置的规模效益。例如,对交通运输十分落后的区域应当积极开辟各种运输渠道,为搞活区域创造条件。
(三)同步时序的确定:同步运行配置法
要使具有不同生态经济序的要素同步运行,必须合理确定各个要素的时序,使之相互一致,彼此呼应。同步,时序的确定有四种类型和方法,即周期性时序链条的同步配置、食物链时序同步配置、投入产出链时序的同步配置和时序网络的同步配置。
1.周期性时序链条的同步配置法
根据不同生物群落对象规定不同产业(农业)生产周期。如,与作物的生长周期、轮作演替结构、四季交替结构相适宜,规定种植业的播种期、施肥期、休闲期及采收期;与果树的大小年结果周期、林木的更新成熟周期相适宜等,规定相应的林业生产周期、轮伐期(回归年)及封山育林期;与畜龄结构、家畜利用年限相适应,制订相应的家畜生产周期及役畜使用时期(季节)计划;与草原、草地的生长季节性相适应,确定相应的放牧期和轮牧期;与鱼龄结构相适应,制订相应的养鱼周期及禁渔期等。要使产业部门(农业)生产周期与生物群落中动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衰亡的生命机能节律同步协调、相互配合,就必须做到起步时点、运行速率及终止时限的一致性。
(1)起步时点的一致性。不同动植物有不同的出生(发芽、出苗)时间、季节,产业部门(农业)生产周期的开始也必须与之适应,做到同步。这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产业部门(农业)的起步时点与生物群落中动植物的生命机能活动时点的正点具有一致性(例如播种行为);另一种情况是产业部门(农业)的起步时点的超前(例如苗期基肥的施用,必须在播种之前完成,这也是起步时点的一致性)。
(2)运行速率的一致性。产业部门(农业)的劳动力投放、施肥供应、电力分配、农药使用、机械选择等的配备,也要与动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的速率相适应,使得劳动时间与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繁殖相吻合。例如,南方稻区“前稳、中攻、后补”的施肥方式,就是在前期底肥充足、基本期稳定的基础上,在中期增加追肥量以促进第二枝梗分化和颖花分化,后期看苗补施“保花”肥和“增粒”肥。
(3)终止时限的一致性。根据边际均衡原理,要素投入的适合点及最大收益值的获得是在边际收益刚补偿了边际成本的时候。因此,一旦MR=MC(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即在产业部门(农业)以与生物群落相吻合的速率向其投入最后一个单位的物质、能量的成本,与其获得的增产量的收益相等时,那么产业部门(农业)与生物群落在时间上的配合运行终止,即终止时限的一致性。例如,家禽在饲养期内随饲养时间的推移,生产函数曲线呈S形(畜禽生产性能在其生长发育期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变化)。因此,对于主要提供肉、乳、蛋等产品的畜禽,在畜禽饲养周期内就应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确定屠宰、出售的期限,至此,畜禽生产周期也告完结。又如,树木或林木在其自然生长期内其材积平均生长量也呈S形,那么,用材林的砍伐就应以目的树种的平均生产量达到最高值时的时间为终止的时限。至此,也完成了一个林业生产周期。
2.食物链时序的同步配置法
首先,要使生物群落的生命机能节律与无机环境的变动节律相吻合:①使生物群落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节律适应无机环境的光照、温度、热量、降水节律。如,高粱的播种、出苗、拔节、抽穗、开花、成熟的适宜温度分别是12℃(地温)、20~25℃(气温);马尾松的造林适宜季节是雨水至春分;水杉的造林适宜季节是立冬至大雪,雨水至春分;苹果适宜在冬季9℃下低温的2~3个月的地区生长、发育等。②根据这些特点就应把他们分别配置在相应的季节和地区,使人工改造无机环境的节律变化,适合于生物群落的生命节律,如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消除温度降低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使生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延长,这也是两种不同生态经济序的要素通过人工调控、合理配置之后的时序组合达到同步状态。由于生物生长要以无机环境的元素为养料,所以,称之为食物链时序的同步配置。
其次,要使具有不同生命机能节律的生物群落之间,以食物链次序进行同步配置。例如,一个湖区,在要素配置的时序上应先发展以湖区为主体的水体农业,然后可以利用耕地的农作物群落、林地的森林、果树群落以及水域的鱼类和水生植物群落之间存在的供求关系、连锁关系及限制关系,相继配置防风林、防浪林、作物、家禽等生物群落,使水域、林带、农田、牧场之间水陆结合、互利共生。
3.投入产出链时序同步配置法
由于各个产业部门自身生产所必需的因子(如劳动者、资金、物资、技术等)有其不同的生存、组合、运行的规律,要达到产业要素之间同序组合、同步运行的目的,就要按照产业部门之间客观存在的投入产出链关系进行配置,使之同步协调。例如,在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区域,在农业生产起步之前,就要做好产前、产后部门的准备。如农业机械、化学肥料、农机、能源等产品首先要及时供应,处于“临战”状态,当一个生产周期终结之后,又应该及时地把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储藏、运输、销售,产后产业部门的起步也要随之衔接上来。这样,就达到了产前、产中、产后部门之间以投入产出关系连接起来的时序上的协调运行。
4.时序网络的同步配置法
一方面,从单个产业部门与单个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之间的时序配置来看,起步时点的一致性、运行速率的一致性及终止时限的一致性,不过是描述了单对区域生态经济要素的长期配置中的要求之间结合—运行—分离的一个短周期而已。因为区域生态经济要素之间无时不在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价值增值和信息传递,无时不是耦合在一起运行,各个配置周期之间总是此起彼续、此止彼起、相互衔接的。因此,单对区域生态经济要素同步配置的周期性链条实际上应该是起步—运行—终止—起步—运行……。另一方面,从所有的区域生态经济要素之间的时序配置来看,不仅仅有单对要素同步配置的周期性链条的存在,而且,由于要素之间复杂的食物链(网)及投入产出链(网),形成了所有区域生态经济要素之间交错、叠合、复杂的时序网络,这个时序网络是起步[运行(终止)]—运行[终止(起步)—终止[起步(运行)]—起步[运行(终止)]……。这同样要求我们搞好在周期性链条同步配置和食物链投入产出链同步配置基础上的所有区域生态经济要素长期性的时序网络的配置。只有这样,整个生态经济区域的时序网络才会有条不紊,整个生态经济区域才会有节律地运行,区域结构才会表现出在具有均衡性、复杂性、开放性基础上长期高效发展的持续性。
达到时序网络配置的关键是要以在生态经济区域优势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的生态经济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产业部门、行业部门为先导,按照该产业部门的生态经济序来使其他产业的生态经济序与之组合,即先建立骨干主体,然后建立辅助产前、产后的产业部门。
(四)空间位置的划定:立体网络配置法
将各个区域生态经济要素布局在适宜的地域空间,使各个要素具有合适的经济生态位,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上呈现立体网络格局形式。
1.生物群落之间立体配置及边缘效应的运用
在林地、耕地、草地、养殖场、水域、庭院内进行垂直分层格局式的各个要素内部因子的配置,达到对光、热、水、气的充分利用,使各个因子互利共生。在林地内部:把山区、丘陵地貌下的山顶、山腰和山脚结合起来;乔、灌、草间套作;林、茶间套作;林、药、菌间套作;林、草、禽、畜结合;平原、沙漠地貌类型下的农林套种;林、茶、药结合;林、草、畜结合,如河南农桐间作物网内的小气候较非间作区有明显改良,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都有明显提高。在耕地内部:稻、林间套作,稻、藕、鱼套养,绿肥、秧、油菜间套作、高低搭配等。在水体内部:上中下分层养鱼,鱼虾、鱼鳖混养,藕苇混植。在庭院内部:果木、葡萄、瓜豆、蔬菜、花、牛、马、鸡、鸭、猪、羊、猫的立体种养业配置等。在水平散布的平面上,根据生态经济区域的林地、耕地、草地、养殖场、水域、庭院等生物群落之间的供求关系、限制关系,将它们配置在合适的生态位上,进行适度、合理的聚集,达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土地的合理利用。首先,要根据土地资源(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物和水文等因子的自然综合体)的特点及生物群落的特征,使之具有合适的生存及开拓环境。如,在坡度大于25°的山地,就不适宜垦殖,而应该作为林地;湖泊水域,就不适宜围湖造田作为耕地,而应该建立渔场。使各个生物群落有合适的生态位是立体网络配置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其次,在各个生物群落有合适的生态位的基础上,使林地、耕地、牧场、渔场及庭院之间在空间和地域上相互配合,有利于物质、能量及信息在空间上的相互交换和传输,以减少空间交换和传输上的损失。将具有垂直分层格局的各个生物群落之间在水平面上纳入更为广泛的再循环、再利用、再增值的立体配置格局之中,使耕地、林地、草地、养殖场、渔场及庭院之间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例如,我国南方较为广泛发展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模式就是各个生物群落之间空间上的立体配置模式——塘泥培桑、桑粪喂鱼。又如,被誉为中国生态村的北京留民营村,在鱼塘、菜地、林木、果园、畜禽、加工厂、微生物(沼气)、村庄院落之间实行了立体网络配置,实行物质循环利用、能量高效转化、价值多次增值。这几种农业生态模式均获得了异常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各个生物群落的交错区,不同的生物群落集聚在边缘交错地带会出现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价值增值和信息传递效率特别高的边缘效应。因此,在生物群落要素空间配置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发挥边缘效应的作用,在耕地与养殖之间,林地与耕地之间,耕地、林地、养殖场、渔场与庭院之间,在空间上很好地渗透、衔接,达到作物借林木之利增加产量,林木借畜禽之利增加材积,果品、畜禽因作物丰产增加肉、蛋、奶,庭院借林绿荫而环境优美的效果。
2.农业(采掘业)、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之间的立体配置与集聚效应的运用
各个产业、行业部门依其投入来源和产出流向,在空间地域上有不同的布局、指向规律。按照这种布局,指向规律配置各个产业部门要素,使之有合适的生存和发展的经济生态位。受资源(来自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动物、植物、矿藏、能源、燃料、动力等)指向约束的行业部门有林业、牧业、渔业、采矿业、冶金、石油、钢铁、化工、建材、水电、制糖、罐头、乳肉水产加工、纺织、缝纫、制药等产(行)业。将它们分别配置在动植物矿藏、燃料、动力、原料、劳动力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受市场(消费)指向约束的行业,如硫酸、食品、日用品、家具、专业设备等,应将它们配置在消费区。虽然产业、行业部门的资源指向约束和市场指向约束并不是绝对的,还受到其他因素的修正(如行为学派、社会学派对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行业的主要特性并不以为然),但无论如何,综合考察诸多因素对产业部门指向约束的影响,是达到立体配置产业部门要素的第一步。另外,从空间位置上来看,农业、采掘业、环境保护业、加工制造业、商业及服务业等各大产业不过是位于生态经济区域内以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生物群落要素、无机环境要素的农业、采掘业和环境保护业为起点的投入产出链(网)的各个结点上,因此,也必须依据投入产出关系使各个产业、行业部门之间在空间和地域上达到立体组合状态。例如,在农业、加工业、商业具有合适的生态位的基础上,进行同位集聚,实行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配置。
我们可以合理运用集聚效应的原理,以生态经济区域内的主导产业、行业为骨架,然后依照各行业的指向、区位规律及其之间投入产出关系在空间地域上展开乘数效应,通过产业部门的立体空间配置,达到资源从空间充分利用、物质循环利用、能量高效转化、价值多次增值、信息迅速传递的目的。但是,产业部门在空间上的集聚不能过分集中、臃肿,分散反而有利于空间结构上的均衡,有利于避免过分集中所带来资源供给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3.农村、小城镇、大中城市间的立体配置
作为大中城市、小城镇、乡村实体的建筑设施,其合适的经济生态位都应是地势高、绿荫掩映、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质较好的地方。大中城市是生态经济区域内社会群落要素的中心环节,它与小城镇乡村之间是点、面关系,并非孤立地存在,一方面它本身在地域、空间上不断地向外扩张;另一方面,它又吸引周围地区的小城镇、乡村向它靠拢,形成大中城市—小城镇—乡村立体组合格局。因此,在生态经济区域的调控过程中,应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实行立体配置。应控制大城市空间的过分扩大,开发大城市的地下、地上空间,形成大城市的上、中、下垂直分层格局,同时积极地把大城市的居民、企业单位向中等城市、卫星城疏散,从而使社会群落内各个因子(居民、企业、事业等)在生态经济区域内比较均衡地分布,这也符合边缘效应的原理,因为城镇作为大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事实上处于城市社会群落与农村社会群落的边缘交错地带。
4.所有区域生态经济要素立体网络配置
生态经济区域内的各个要素在地域空间上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对所有区域生态经济要素必须进行因地适宜、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的安排,建立融洽的生态经济区域立体网络结构。整个生态经济区域立体网络结构表现在:分布在地势高、交通发达、水源便利点上的第二、第三产业大量集中的城市社会群落,同林场、农场、牧场、渔场融为一体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村社会群落之间依靠交通运输网,凭借中、小城镇交互进行产业部门之间、农村与城镇之间、生物群落之间、产业部门之间、社会群落、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价值增值及信息传递,形成“点—线—网—面”一体的立体网络结构。然后,通过城乡一体化出现具有均衡性、复杂性、开放性的稳定结构。配置空间立体网络结构,一方面,应根据生物群落要素与无机环境要素的地域空间的分布来配置与之相适应的产业部门与社会群落。例如,应使林果业配置在山地丘陵地区,种植业配置在平原地区;而污染物质排放最大的行业、工厂不应建立在居民稠密区、水源保护区、城市上风区及风景游览区;农村、城镇居民点应配置在地势高、绿树掩映、交通发达、水源便利的地点(区)。另一方面,根据社会群落的空间布局来配置生物群落。譬如著名的“杜能圈”受“P=V-(E+T)”支配,其中P为利润;E为成本;V为价格;T为运费,它反映了这一规律:以城市为中心,由近及远分别配置蔬菜、奶牛、薪炭林、集约型谷物业、休闲型谷物业、农业、畜牧业。
相辅相成配置法、同阈组合配置法、同步运行配置法以及立体网络配置法,分别从生态经济要素属性关系、数量规模、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四个侧面做了规定,然而事实上,在对一个现实的生态经济区域进行调控的过程中必须要同时运用这四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