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曲線啓蒙,納怨為俳
──鄭貫公、黃世仲等人的粵語文體
昨日經過河南地,聽見一處巴咁閉。我急腳行埋走去睇,原來演說講抵制,見佢聲高又聲低,講起番上嚟,痛哭兼流涕。佢話西方有一處,國名叫花旗,苛例隨時起,刻薄我鄉里。去便個陣時,上岸成日企,唔係指東就話西,的多唔啱困入木屋裏,幾個月,無人理……咁樣待我地,就要出偈仔,點樣正係米,就係大眾齊心嚟抵制。趁住呢吓勢,貨物唔買美,大家爭啖氣,頂硬頂到底。土貨重便宜,幾多樣好駛。咪理人,問自己。各盡各道各施為,爭勝人人多得你。佢聽見,人心咁硬自然畏,或者新例有轉機。若不然,賤過蟻,淖過泥,當你做奴兼做隸。你地想吓係唔係。我見佢亂咁諦,想落真有味,有層兼有次,合矩又合規。如果久堅持,爭番好多利。我就大聲發個誓,駛親美貨係烏龜,駛親美貨係烏龜!1
1905年8月13日,有一場演說在廣州海幢寺舉行,當時一份流行的小報《唯一趣報有所謂》的記者,經過時駐足圍觀,並寫了這篇急口令刊在該報上。不久之前的8月4日,仁聲演社又辦了一場演說,專門呼籲罷買美貨,以抗議美國苛待華工,並要求修改禁止華工入境的條約2。這場演說的聽眾多達五百人,他們深受感動,對演說內容擊節讚賞。更令人驚奇的是,演說者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名叫范兆廣3。也許因為這次演說的成功,同月的16日,范兆廣又隨開化善社到長堤和北帝廟作拒約演說,聽眾反應同樣熱烈4。據說城西另一位十三歲的少年,在學堂受業,聞得拒約運動的事,都為自己的同胞抱不平,卻見家中有不少美貨,便氣得把留聲機砸爛。《唯一趣報有所謂》的創辦人鄭貫公大感欣慰,特別為此事寫作了一首粵謳5,鼓勵更多人罷買美貨。
這一年的5月,八大善堂和總商會發起拒約活動,隨即得到學界的支持和參與,計劃以演說宣傳拒絕和美國續訂有關禁例,上述的演說活動迅速成為廣州的街頭風景。雖然反美拒約運動是全國性的,但在廣東尤其激烈,而且形態略有不同。相對於上海的同類集會有不少名人壓陣,在廣東,主要的動員力量是普通的演說員,而非不會粵語的外省名人:「運動積極份子們並不是邀請著名人物登上公眾講壇,而是為訓練有素的演講人準備好已經寫就的演講稿,然後讓這些演講人到鄉村和城市地區巡講。有的演講人顯然是花錢僱用的,但大多數是志願者。」6
除了演說之外,印刷傳單和出版報紙,也是廣東民眾自發使用的宣傳手法。《拒約報》的創辦,最初由黃晦聞、王軍演和胡子晉發起,廣州的南武、進取兩所學堂籌辦,其後得到羅夢覺、黃展素和朱浣白三位女士的協助7,並於8月21日出版。為了使宣傳效果更佳,參與運動的報人、平民不止演說須用粵語,在報章上刊出的、在演說會上講說的,也常常借用廣東民間說唱文藝的體式,如拒約傳聲社就常在北帝廟唱「拒約龍舟歌」8。所以,在全國的反美禁約文學中,粵語作品就為數不少。可以說,1905至1906年的拒約運動中,報章、演說和學堂作為傳播文明的三種利器都發揮了極大作用,而普通百姓、學童都聽得懂的民間說唱文藝,更是宣傳活動常用的手段。這亦說明了晚清的一些粵語作品是在怎樣的氛圍下誕生的,它們是政治宣傳和普通群眾互動之下的產物,既可能是事先寫定,以便到街頭演說的講稿,也可能是報人為了某天能被「說」或「唱」的「擬說唱」。不過,在詳細討論這些作品之前,應該先介紹它們的作者——一個粵語寫作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