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坑石類
山坑石分佈於壽山村及其周邊日溪鄉、宦溪鎮約十幾公里範圍的岩層中。石質因礦脈及產地的不同,各具特色。有時在同一礦脈中,由於坑洞之別,石質亦見差異。即使一個坑洞中開採出來的礦石,其石質、色澤、紋理也變幻無窮。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別豐富,多以出產地命名,也有以色相取號者,皆憑習慣而定。
山坑石類品種以不同礦位、礦脈分為高山、都成坑、月尾山、虎崗山、金獅公山、吊筧山、金山、柳坪尖、旗降山、九柴蘭山、柳嶺、旗山、黃巢山和加良山等十四個亞類。
壽山石礦區
(一)高山礦脈(高山亞類)
高山礦脈位於壽山村外洋高山及其周圍山崗,礦床交錯如藤,儲量甚豐,開採年代久遠,自宋朝迄今歷千年。是壽山石族中最具代表性的種類。主要石種有高山石、小高山石和白水黃石等。
高山石
高山石質細而微鬆,瑩潔而通靈。唯質稍鬆軟,含水分較他石略多,故遇炎夏酷暑,或秋冬氣燥,容易乾裂,色澤也會漸變黝暗無光。需久浸於植物油中,或經常揩油保養,方能永葆光彩。故世人稱其為「財主石」。
高山石色瑰麗多彩,紅、白、黃、紫、黑、灰、赭各色俱備,而每色中又有濃淡深淺之分。凡單一顏色的高山石,多以色定名,各色之中,又因色相形似分定品目。
紅高山石 指純紅色的高山石。按色相的深淺和紋理的不同,分美人紅、朱砂紅、荔枝紅、晚霞紅、瓜瓤紅、天蓏瓤、桃花紅、瑪瑙紅、酒糟紅以及肉脂、桃暈等等。
白高山石 指純白色的高山石。又以色相與質地的差異,分藕尖白、豬油白、象牙白、雞骨白、蘋婆玉以及泥玉、豆白、磁白等等。
滾獅戲球
巧色朱砂紅高山石
6×8×4.5cm
許永祥作
羅漢鈕方章
巧色大洞高山凍石
8×3×3cm
清·佚名
黃高山石 指純黃色的高山石。佳者可與田黃石、都成坑石媲美。清毛奇齡在《後觀石錄》中分別以「秋葵蜜蠟」、「蜜楊梅」、「杏黃」、「煉蜜丹棗」等雅號稱之。
蝦背青石 質靈,色如淡墨,有濃淡紋理。清毛奇齡《後觀石錄》稱:「蝦背青—通體淺墨如蝦背,而空明映徹,時有濃淡,如米家山水。舊品所稱:『春雨初足,水田明滅,有小米積墨點蒼』之形是也。」
巧色高山石 指二色、三色乃至多色交雜的高山石。或由淡漸濃,或色層分明,或似行雲流水,或如彩霞生輝。古時稱謂「二合一」、「三合一」。又有以形象取號,如:白花鷹背、紫白錦、玉帶茄花等等。
高山各洞所產之石,其石質獨具特色的,又常冠以礦洞名。主要有:
和尚洞高山石 產於壽山村高山峰頂之和尚洞。該洞傳為明朝寺僧所開發,早已絕產,後人稱這些傳世古石為「和尚洞高山石」。石質結實,微透明,多土紅色或灰紅色。
大洞高山石 又稱「古洞高山」。位於高山和尚洞下方,亦為古代僧侶所開發,因礦洞深且廣,故號「大洞」。石質較為堅硬,有白、黃等色,或各色交錯。偶有透明結晶體,稱「大洞晶」、「大洞凍」。
雙犼戲獅
水洞高山石 5×9.5×6cm
阮章霖作
瑪瑙洞高山石 位於大洞下方,據傳亦為明朝僧侶所開發。色有紅、黃兩種,多裂紋。其中質純者似瑪瑙,故名「瑪瑙洞」。以色澤分為「瑪瑙紅」和「瑪瑙黃」兩種品目。
油白洞高山石 屬大洞之支洞,為民國初年開鑿。石質澀而凝膩,色多乳白或微黃,似油脂,雜有點點色塊如花生糕。油白洞所產石,經油浸漬,石質漸變明淨,色澤亦轉為牙黃或淡黃,但長期離油又恢復原狀,歷久色變黝暗而裂紋增多。能保持通明者殊難。又稱為「油性高山」。
大健洞高山石 在和尚洞旁,有數個支洞。洞為清朝黃大健所鑿,故名。石質稍硬,有砂格,易開裂,質略遜於和尚洞所出。
世元洞高山石 洞在大健洞後側。為清朝張世元首先開鑿,故名。石質稍堅硬,色澤鮮艷,以紅、白二色最為常見。
水洞高山石 位於世元洞下方,礦洞深入地下水層,故以「水洞」命名。所產石,質通明,肌理隱細蘿蔔紋,色潔白或略帶淡黃,舊稱「筍玉」或「象玉」。經油浸蝕後,透明度不遜於水坑水晶凍石。
嫩嫩洞高山石 與「水洞」鄰近,以開鑿人取名。又因該洞於民國二年(1913年)曾出產一批珍品而著名,故俗稱「民國二高山」。色淡質靈,肌理隱細蘿蔔紋,可與水坑水晶凍石媲美。
四股四高山石 洞在嫩嫩洞旁,因初採時由四戶石農合股開發而得名。石質較高山各洞所產堅且硬,呈微透明或半透明,有紅、黃、灰、白色,或多色相間。無論石質與色澤均與都成坑石接近。
壽星
巧色雞母窩凍石 9.5×4.5×3.8cm
阮章霖作
太極頭高山石 產於高山峰北坡之小山崗,因地形狀如太極故名。石質晶瑩透澈,有紅、黃、白諸色。紅者如晚霞,白者像水晶,黃者若蜂蜜。1938年出產一批「晶」、「凍」,質特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恢復開採,但品質略遜。
新洞高山石 為1973年後新開發的礦洞,從「和尚洞」為起點,垂直下鑿,一統各洞,深探高山主脈。所產石材巨質嫩,各色俱備。因礦洞由國家輕工業部投資採礦故又有「中央洞」俗稱。
雞母窩高山石 礦洞位於高山峰北麓,東臨坑頭,北對寺坪,因地勢低凹如雞窩而得名。該礦洞開發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是當代壽山石名品之一。所產石質緻密通靈,色彩豐富,各色相間,掩映成趣,肌理隱含針芒狀細紋。由於礦位與坑頭鄰近,且石質亦與水坑有諸多近似,兩者容易相混。
高山石與水坑的坑頭石屬於同一礦系,外觀特徵有許多相似之處。各洞出產,偶有少量純潔晶體,又以「晶、凍」命名。
高山凍石 凡高山石中質溫潤凝膩的礦塊稱「高山凍」。質細膩,肌理隱棉花狀細紋。以色分,白者名「白高山凍」;灰白中含黑斑者名「烏地高山凍」,古稱「硯水凍」;黃者名「黃高山凍」;紅者名「紅高山凍」。另有一種質地通明,肌理集朱紅色細點,酷似朱砂粉散於水面者,稱「高山朱砂凍」。
三螭鈕方章
高山凍石 8×3×3cm
圓頂方章
高山桃花凍石 8.5×2.6×2.6cm
其中亦有按色相形似,借用水坑凍之名取號,如水晶凍、魚腦凍、黃凍、鱔草凍、牛角凍、天藍凍、桃花凍、瑪瑙凍以及環凍等。為避免兩坑混淆,凡高山所出,需冠產地「高山」,例「高山水晶凍石」、「高山桃花凍石」……以便於分別。
高山晶石 高山石中,白色純潔通靈瑩澈的礦塊稱「高山晶」。肌理多含細紋,偶有黑斑點或黃色砂團。
高山石除以上所列礦洞出產的品目之外,還有掘自砂土中的塊狀獨石,名為「掘性高山石」。
掘性高山石 是指古代自高山礦床剝蝕而散藏於山坡土層中的獨石,靠挖掘而得,石質異於礦洞所產,屬稀罕品種。掘性高山石,質地潔膩溫潤,肌理隱現蘿蔔紋,外表具淡黃色薄色皮。色澤以白色為最常見,偶有黃、紅等色。外觀特徵與田石有某些相近之處,但山地乾燥,石表皮酸化程度遠不及田坑,故可分辨。
荔枝洞石
荔枝洞本為一個高山礦洞名,位於高山主峰東北坡,開發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因洞口旁側有棵野荔枝樹,且出產石白而細嫩者貌似荔枝果肉,村民迷信風水之說,故取「荔枝洞」為名。石質靈澈細潤,肌理隱現蘿蔔細紋,有白、黃、紅各色,鮮麗嬌艷,分外令人賞心悅目,因品級遠勝於高山各洞所產,備受海內外鑒藏家所追捧,聲名遠播。遂從高山石種中脫穎而出,單獨列為一品種名以示珍貴,並與田黃石、水坑凍石和芙蓉石並列為壽山石「四寶」。
荔枝洞石以色分品目,白者稱「白荔枝洞石」;黃者稱「黃荔枝洞石」;紅者稱「紅荔枝洞石」;兩色以上相間者稱「巧色荔枝洞石」等。
荔枝凍石 荔枝洞石中,質地溫潤凝膩者,稱「荔枝凍石」。
荔枝晶石 荔枝洞石中,質地通靈瑩澈者,稱「荔枝晶石」。
鱟箕石
鱟箕石本為掘性高山石一種。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高山西坡近芹石村一處形如「鱟箕」的山坳田地裏挖得的獨石,因別具特色,質佳者貌似田石,倍得海內外藏家熱捧,遂單列一品種以出產地取名「鱟箕石」。
鱟箕石塊度大小不一,石質亦粗細懸殊。其佳者質地通靈,紋理細密,色澤純黃,皮層明晰。初產之時,曾被石賈冒充田黃出售,民間有「鱟箕田」俗稱。此外,鱟箕石中有一種「花坑石」色質亦具特色,稱「鱟箕花坑石」。
鱟箕花坑石 與鱟箕石共生一處,但外觀特徵則相去甚遠。微透明,近似高山牛角凍石,肌理含醬紅色斑塊,色彩奇特,紋理別致。其中紅色密佈者,雅稱「大紅袍」。
小高山石
小高山石又名「啼嘛洞」。產於高山峰的東側,石質粗且鬆,色多紅、黃、白相間。因肌理常含狀如啼哭淚痕紋理,故稱「啼嘛洞」(福州方言,啼哭謂之「啼嘛」)。
白水黃石
白水黃石產於高山東南面山崗。質硬不透明,多裂紋,外表有黑皮,肌理現層紋,間有黑色或黃、白色斑點。按色相和質地分為「水黃」、「水白」和「乾黃」三個品目:
水黃石 色黃似「碓下黃」。石質細嫩,肌理含水痕,多裂格。
水白石 色白略帶淡黃或淡綠,石質光潤微透明。其中質純者,似峨眉礦區所產芙蓉石。
仕女
白荔枝凍石 14×5×4cm
俞世英作
雙龍戲珠鈕對章
三色荔枝凍石
12.5×2.5×2.5cm
乾黃石 色黝暗如桐油,質燥易裂。二十世紀初出產頗多。以往北京等地商賈常將質粗色黃的壽山石通稱為「乾黃」,謬誤也。
(二)都成坑礦脈(都成坑亞類)
都成坑礦脈位於壽山村外洋都成坑山及其附近山崗。南接坑頭尖、高山等峰,北臨田黃溪。隔溪與月尾山、虎崗山礦脈對峙,主要品種有都成坑石、尼姑樓石、迷翠寮石、馬背石、蛇瓠石、方田仔花坑石、鹿目格石、蘆蔭石等。礦床以脈狀為主,也有小量塊狀礦石。據載,該礦於清道光(公元1821—1850年)間,始大量開採。
都成坑石
都成坑石又名「杜陵坑」、「都丞坑」。質堅硬通靈,光彩奪目,名冠山坑之首。質純者可與田石媲美,而且都成坑石色表裏如一,石性穩定,永不變色,其嫵媚溫柔,更非他坑之石所可比擬。都成坑的圍岩堅硬,礦層稀薄,開採不易,難得大塊材料,且常有石英細砂摻雜其中,解石艱難。凡與圍岩緊黏着的礦石,往往質尤晶瑩,俗稱「粘岩都成坑」。行業有諺語云:「都成坑,砂成山;有水色(福州方言,光澤稱「水色」),人人貪。」形象地描繪了它的特色。
都成坑石以色相、紋理分品目,有黃都成、紅都成、白都成和巧色都成數種。
荷花仙女
粘岩巧色都成坑石 9.5×12×4cm
朱元登作
黃都成坑石 指純黃色的都成坑石。有黃金黃、桂花黃、熟栗黃、枇杷黃、洋參黃之分。以黃金黃最難得,以色純、質靈為上品。
紅都成坑石 指純紅色的都成坑石。有橘皮紅、朱砂紅、桃花紅數種,以橘皮紅最為珍貴。其中有透明體質地裏密佈朱砂色點者,稱為「朱砂凍都成坑」。
白都成坑石 指純白色的都成坑石。色非純白,多帶微黃、微灰,或呈蔥白、反青藍色。常混雜不透明色塊。質靈、色清者甚為稀罕。
巧色都成坑石 又稱「花都成」,指含兩種以上顏色的都成坑石。以色澤鮮艷,紋理自然,質地通靈為上品。雜質過多者則不足取。其中五色俱備者稱「五彩都成」,甚珍貴,藏家以色相紋理特徵取五星聚ぽ、五福呈祥……種種雅號。
都成坑石按礦洞分品目,主要有琪源洞、坤銀洞和元和洞三種。
琪源洞都成坑石 又稱「錦元洞」。相傳舊原洞係張世元所開鑿,初產時因無特色,故不出名,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洞歸黃琪源所有,得石質極佳,自此以「琪源」命名,遂著名於世。
琪源洞都成坑石質晶瑩溫潤,遠勝諸洞出產,可謂都成坑之精萃。色多黃、紅,純潔少砂,肌理含細蘿蔔紋,酷似「田黃石」,唯不具備掘性獨石的基本特徵。
坤銀洞都成坑石 位於琪源洞上方,為張坤銀所鑿,故名。石質微脆,有黃、紅、白、灰諸色,肌理多呈條紋狀,純潔度稍遜於琪源洞所產。
山紅澗碧紛爛漫
巧色都成坑石 7×8×5.3cm
潘泗生作
元和洞都成坑石 位於「坤銀洞」旁,為近代陳元和所開發。石質堅脆,多雜色,微透明,肌理時隱白渾點。其中有如瑪瑙者,稱「瑪瑙紅都成坑」,質稍遜。
都成坑石除礦洞出產外,還有塊狀獨石,名「掘性都成坑石」。
掘性都成坑石 零散埋藏於都成坑山坡砂土之中,靠挖掘而得,頗為奇特。石質分外溫潤,色多桂花黃、枇杷黃、橘皮紅。有時亦具蘿蔔紋,石皮及紅筋。極似下坂田石但其蘿蔔紋細而彎曲,不及田石綿密,表裏石色變化亦不明顯。
粘岩都成坑石 都成坑礦脈中與圍岩相接部分往往石質特別瑩澈,唯雜硬砂難以分離成材,石工巧加雕琢將晶石、砂岩集於一體互為襯托,化腐朽為神奇,別有韻趣。遂將這類石取名「粘岩都成坑石」。
尼姑樓石
尼姑樓石又名「來沽寮」。產於都成坑旁,因古時該地建有尼姑庵,故取為石名。出產礦石與都成坑石同出一脈,唯石質堅脆,稍遜通靈。色澤有黃、紅、白、灰各色,以黃色最常見。色黃而質純者,易與都成坑石相混,但肌理多含白色不透明細點,狀如搗碎的花生米,稱為「花生糕」。色紅而質佳者,則似瑪瑙紅,但不結凍。1939年前後出產質特明淨。
牧童雙牛鈕方章
馬背石 9×2.5×2.5cm
郭茂康作
迷翠寮石
迷翠寮石又名「美醉寮」。產於都成坑山頂,傳說古代曾有高士在此築寮而居,額書「迷翠寮」三字,因此取作石名。石質細膩,半透明或微透明,以色黃質靈者為上品。其他尚有紅、白、灰各色,質多不純,肌理常含灰白色花生糕渾點及金屬細砂,在燈光下閃閃發光,俗稱「金砂地」。
馬背石
馬背石產於都成坑西側的一個山崗,因山形如馬的項背,故名。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新開發的壽山石品種。質堅微透明,富有光澤,各色俱備,以黃、紅最為常見或呈兩色夾層,黃如蜜蠟,紅似丹砂,溫嫩可愛。
蛇瓠石
蛇瓠石產於都成坑附近,因山丘狀如瓜瓠,且傳說常有毒蛇出沒,因而得名。石多為塊狀夾生於砂礫層及田地中,俗稱「窩泡」。質微透明,近似都成坑石,但稍鬆軟。色多黃、紅、白幾色交雜,肌理含色點及金砂地。以色紅如橘皮,質地通靈者最為難得。
方田仔花坑石
方田仔花坑石產於都成坑東面的方田仔山坡,與迴龍崗隔溪而立。質稍堅,含通靈條紋狀綠、白、黃、紅多色美麗紋理。其質地、色澤與他山所出花坑石有明顯區別,故以產地取名。
伏虎羅漢
蛇瓠石 4.5×9.5×4.3cm
林炳生作
野航
方田仔花坑凍石 8.5×8.5×4.3cm
鄭世斌作
鹿目格石
鹿目格石產於都成坑山坳砂土中,多為零散塊狀獨石,靠挖掘而得。石質細潤,外表有黃色或乳白色微透明狀石皮,富有光澤。肌理則為黃、紅或暗赭色,多不透明。其中黃色通靈者,近似田黃石,但無蘿蔔紋,俗稱「鹿目田」。
鹿目格石中在石表會出現紅色含鴿眼狀細點,雅稱「鴿眼砂」,別具韻趣。清毛奇齡在《後觀石錄》中記:「通體荔紅色,而諦視其中,如白水濾丹砂,水砂分明,粼粼可愛,一云『鵓鴿眼』,白中有丹砂,銖銖粒粒,透白而出,故名『鴿眼砂』。舊錄亦以此為神品。」其他尚有白、灰、黑各色,常含色點,質多不純。
近年曾有洞產鹿目格石開採,質不透明,多紅、黃相間,雜黑色點,遠不及掘性鹿目格石名貴。
蘆蔭石
蘆蔭石又名「蘆音石」。產於都成坑南面小溪蘆葦之蔭,因而得名。礦石呈塊狀埋藏於泥砂中,質溫潤明澈,多為赭黃色,肌理含黑色細點,表層裹黃色皮或黑色皮。佳者酷似掘性都成坑石或硬田石,俗有「蘆蔭田」之稱。此外尚有暗紅、灰白等色,或紅、黃相間,質略粗糙。
兕鈕日字章
鹿目格石 3×3.2×1.7cm
舊藏品
麒麟負書
掘性月尾石 11.2×8.5×6.5cm
舊藏品
(三)月尾山礦脈(月尾亞類)
月尾山礦脈位於壽山村東南面的月尾山一帶峰巒。南麓田黃溪水繞足而過,西北面毗鄰虎崗山。礦體較小,產量亦微。石質細嫩,多為微透明或半透明體,有綠、紫、紅、黃、白諸色。主要石種有月尾石、善伯洞石、仙伯岐石和迴龍崗石等。
月尾石
月尾石又名「牛尾石」。產於月尾山主峰。石質細嫩,有不透明和微透明二種,富有光澤,偶有兩色相間或隱白色點。以色澤分品目,主要有月尾紫、月尾綠和艾葉綠三種。
月尾紫石 指純紫色的月尾石。質嫩富有光澤,以色濃紫如新鮮豬肝者最佳,又稱「豬肝紫」。但多含白色筋絡或有不純色塊混雜肌理中,難得純潔。
月尾綠石 指純綠色的月尾石。以色翠而通明者為貴。清卞二濟在《壽山石記》中形容其如「蕉葉方肥,幡幡日下」。但這種石,新採時尚明潔可愛,歷久則變黝暗。
艾葉綠石 簡稱「艾綠」。指月尾綠石中,色如艾葉者。早在南宋已見史料記載,梁克家《三山誌》記:「壽山石,潔淨如玉……五花石坑,相距十數里,紅者、紺者、紫者、髹者,惟艾綠者難得。」明謝在杭曾評壽山石以「艾綠」為第一。按色深淺有艾葉綠和艾背綠之分。
三教論道
善伯洞石 8×9.5×7cm
陳益晶作
作品選自《陳益晶雕刻藝術》一書
據考證,古時所稱「艾綠」,乃產自離壽山村十數里的五花石坑,質凝膩,色如老艾之葉。或色淡拖白者,別稱「艾背綠」。其中質晶瑩者,可稱「艾葉晶」。惜清朝以後,該洞絕產。後人則將顏色相近的「月尾綠」尊為「艾葉綠」。為與古代「艾葉」區別,應冠以「月尾艾綠石」為妥。
月尾石中亦有部分純潔通靈的凍石,又以「晶、凍」定名。
月尾凍石 指質地溫潤凝膩的月尾石。
月尾晶石 指質地通靈瑩澈的月尾石。
善伯洞石
善伯洞石又名「仙八洞」。產於月尾山西南側小山崗,本属月尾一礦洞,後因石質獨具特色,遂單列為石種名。據傳清咸豐、同治(公元1851—1874年)年間,有位名善伯的石農,在開礦時洞塌身亡,後人為紀念他,將礦洞取名「善伯洞」。礦石屬都成坑餘脈,石質晶瑩脂潤,半透明,性微堅,肌理多含金砂地。外觀特徵像尼姑樓石、迷翠寮石,但通靈往往過之。石色豐富,黃、紅、白、灰、紫各色俱備,其質地純潔明粹者,可與都成坑石比肩。有時酷似田黃石,但善伯洞石肌理多含金屬砂點及粉白色花生糕,此乃田石所無。
善伯洞石按色相、質地和開採年代分品目,主要有:
黃善伯石 指純黃色的善伯洞石。如蜜蠟細嫩可愛。
狸鈕方章
古舊善伯洞石 5.2×4.6×4.6cm
清·佚名
紅善伯石 指純紅色的善伯洞石。濃者如丹棗,淡者似肉脂,艷麗奪目。
白善伯石 指純白色的善伯洞石。潔者如胡粉或略帶黃意。
灰善伯石 指純灰色的善伯洞石。多呈灰黃色,間雜紅紫細斑。
紫善伯石 指純紫色的善伯洞石。或如茄皮或似豬肝。
巧色善伯洞石 指含兩種以上顏色的善伯洞石。多呈交融狀,妙趣天成。
善伯凍石 凡善伯洞石中質地溫潤凝膩者稱「善伯凍石」。
善伯晶石 凡善伯洞石中質地通靈瑩澈者稱「善伯晶石」。
善伯洞自開鑿迄今百餘年間,大致經歷四個採礦時段,礦質亦見差異,藏家又分別予以命名:
古代出產的善伯洞石已成傳世舊品,稱「古舊善伯洞石」。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出產的善伯洞石稱「老性善伯洞石」。
二十世紀後期出產的善伯洞石稱「新性善伯洞石」。
二十一世紀以來新產的善伯洞石,因其質地介乎善伯洞石與月尾石之間,綿軟欠通靈,色多灰綠或紅紫,故稱「善伯尾石」,或叫「月尾仙石」。
仙伯岐石
仙伯岐石又名「仙八旗石」。產於善伯洞後坡,新舊礦洞交叉道口,是近年開發的新品種。質堅脆,微透明,含格紋。色以紅、黃最常見,另有灰白、青紫或二色夾層相間。其中以枇杷黃與朱砂紅合成一體者最佳。
迴龍崗石
迴龍崗石又名「回龍艮」。產於都成坑旁之迴龍崗山中。石質近似月尾石,但質微鬆,略遜通靈。色多黃綠或紅紫,含紫色斑點及黃色格紋。此外尚有白、紫交錯和灰紅色等多種,其品質遠遜月尾石。
(四)虎崗山礦脈(虎崗亞類)
虎崗山礦脈位於壽山村中、外洋交界處。東南面連接月尾山,向西起伏漸下至田黃溪畔。石質多粗硬,欠通靈,偶含結晶體。
該礦脈歷史上曾進行數次開採,產量不豐,少見佳品。主要石種有:虎崗石、栲栳山石、獅頭石和碓下黃石等。
虎崗石
虎崗石又名「老虎艮」、「虎頭崗」。產壽山村中洋虎崗山。石質脆而微堅,有硬質斑紋,狀如虎皮,不易磨平。多不透明,含紅色細斑點。石色以杏黃為主,名「老虎黃」,其中質佳者,近似碓下黃石。還有青灰色者,名「老虎青」。
虎崗晶石 指虎崗石中質地通靈瑩澈的結晶塊。
虎崗石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鑿,歷時三十多年,近年產竭。
栲栳山石
栲栳山石又名「富老山」。位於壽山村內、外洋交界處,因山形如栲栳,故名。石質粗且鬆,多含雜質及砂粒。有黃、紅、白、紫數色,常摻雜黝暗色斑,俗稱「鷓鴣斑」,欲求純潔者甚難。
栲栳山花坑石 指花斑錯雜的栲栳山石,質堅通靈,含各色條紋。
獅頭石
獅頭石產於壽山村內、外洋交界處之獅頭崗(又稱「鐵頭嶺」)。石礦與栲栳山石同屬一脈,質粗不透明。洞廢已久,不再產石。
觀音
巧色虎崗石 14×5.5×4.2cm
黃信開作
碓下黃石
碓下黃石又名「帶夏黃」、「岱下黃」。產於鹿目格北坡,靠近碓下坂。有洞產和掘性兩種,石質細軟,不透明或微透明,裂紋細而密,日久則現紫色痕跡。石色以純黃為常見,淡若蜂蜜,濃如桂花,暗則帶赭。其質似連江黃石,但肌理散佈淡黃或乳白色細泡點,俗稱「虱卵」。
掘性碓下石 掘於砂土中,外表有石皮,質地稍堅,石紋呈暗紫色,質優於礦洞所產。
(五)金獅公山礦脈(金獅峰亞類)
金獅公山礦脈位於壽山村東面的金獅公山及其附近山崗。北連柳坪尖,東近吊筧山、雞角嶺,西接里洋農舍田園。
該礦脈出產的礦石質多粗硬不透明,部分結晶體及塊狀獨石,質地溫潤凝膩,色彩濃艷。主要石種有:金獅峰石、房櫳岩石、鬼洞石和野竹桁石等。
金獅峰石
金獅峰石產於高山東北面約三公里的金獅公山主峰,海拔高度八百七十五米。開發於二十世紀初。石質粗糙、堅硬,欠光澤,色多黃、紅、灰及各色相間,肌理密佈金屬細砂。山坡土層埋藏塊狀獨石,稱「掘性金獅峰石」。
掘性金獅峰石 指金獅公山土層中埋藏的塊狀獨石,質純潔細密,肌理含黑色點,外裹薄色皮,有紅、黃兩色。
房櫳岩石
房櫳岩石又名「飯洞岩」,俗呼「糞桶岩」。產於金獅公山旁。因山頂平禿,狀如桶,故名。石質粗硬多砂,各色俱備,唯不純潔,肌理常隱色點及結晶體。1941年前後,石農王開恩因種田引水灌溉,在房櫳岩一帶山中尋找水源,偶然在山泉旁砂土中,挖到一批精品,皆塊狀獨石,稱「掘性房櫳岩石」。
掘性房櫳岩石 石質純潔,半透明,有紅、黃、灰三種顏色。似掘性都成坑石,唯質稍脆,肌理含色點。
鬼洞石
鬼洞石又名「果洞」。產於房櫳岩附近,石質粗劣,堅硬多砂。有褐黃、灰白等色,皆不透明。開發於民國期間,產量甚微,停採已久。
野竹桁石
野竹桁石產於金獅公山西北面山坡。質亦粗糙,各色俱有,以黃色最為常見,在淺黃色中雜不透明白色渣點。偶有質佳者,近似高山石。
(六)吊筧山礦脈(吊筧亞類)
吊筧山礦脈位於壽山村東北面與日溪鄉東坪村接壤處的吊筧山一帶。該礦脈出產的礦石質地稍硬,多不透明或微透明,部分半透明。清朝始行開發,產量不多。主要石種有吊筧石、雞角嶺石等。
吊筧石
吊筧石又名「豆耿」、「吊肯」。產於壽山村東面的吊筧山瓦窰門附近。石質堅硬,微透明或半透明,富有光澤,以黑色為最常見,含白色或黃色石皮。偶有紅色環帶狀花紋,別饒情趣。
吊筧石中,有結晶體部分,別其名為「吊筧凍石」和「虎皮凍石」:
吊筧凍石 呈蒼藍色,石質溫潤凝膩。極似牛角凍石,但肌理隱黑色條痕。
虎皮凍石 黃褐色,半透明,具灰白或黑色虎皮斑紋。
雞角嶺石
雞角嶺石又名「雞公嶺」。產於吊筧山旁的雞角嶺,礦石以產地命名。石質粗鬆,有細裂紋,俗稱「雞爪紋」。各色俱備,以黃、白最常見,但多有雜質摻雜其間。其中質佳者,近似高山石。
(七)金山礦脈(連江黃亞類)
金山礦脈於日溪鄉東坪村東南面與連江縣交界處的金山頂及其附近山崗。南近吊筧山,西臨柳坪尖,東北面接壤連江縣潘渡鄉。
該礦脈出產的礦石質地稍脆硬,微透明富有光澤,色多黃、白。主要石種有連江黃石、山仔瀨石、黃竹秀石和霸頭石等。
連江黃石
連江黃石產於高山峰東北面約六公里的金山頂,因礦位靠近連江縣界,色多藤黃,故名「連江黃石」。有些書誌將壽山「連江黃石」說成產於連江縣,謬誤。
連江黃石質硬而微脆,有細裂紋,肌理隱條條直紋,貌似田石之蘿蔔紋,但紋粗且直,俗稱「九重粿紋」。也有色白,略帶微黃、淡綠,稱為「連江白」。
連江黃石有脈狀洞產和掘性獨石兩種。
掘性連江黃石 零星埋藏於金山砂土層中,色濃黃,外裹色皮,肌理紋理細密。清時有商賈將其冒充田黃蒙騙藏家。清郭柏蒼《葭跗草堂集》說:「(連江黃)色黯質硬,油漬即黝。宦閩者誤以田石珍之。然田石是璞,此是片片雲根,可伏而思也。」
山仔瀨石
山仔瀨石又名「山井籟」。產於金山頂北麓與連江縣交界的山仔瀨故名。石質粗劣,多含砂礫,難於受刀。石具各色,多不透明。其中色黃砂少部分,尚可雕刻。近年出產,質頗佳。
黃竹秀石
黃竹秀石產於東坪村黃竹秀山腰。礦洞為近年新開發,產量甚微。石質細而通明,多雜砂質,難求純潔。
壩頭石
壩頭石產於黃竹秀山麓。礦洞窄且淺,開發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產量極少。石質微透明,具滑膩感,色多黃、白相間,佳者近似粗質芙蓉石。
(八)柳坪尖礦脈(柳坪亞類)
柳坪尖礦脈位於壽山村與日溪鄉東坪村接壤處的柳坪尖一帶山中。地處九柴蘭山和金山之間。
該礦脈出產的礦石質地細軟,具滑膩感,不透明。色多灰黃、灰綠,主要石種有柳坪石、黃洞崗石等。
柳坪石
柳坪石又名「柳寒」。產於高山峰北面偏東約四公里的柳坪尖。柳坪尖由黃洞崗、薔紅崗和墩崗三個山崗組成。三崗皆產石,礦層深厚,產量頗大,石材巨者可達千斤。
凡產自薔紅崗和墩崗的礦石,統稱「柳坪石」,質粗鬆,不透明,有青紫、灰白、淡黃諸色,常為各色交錯,含微透明紫色或白色粒點。其中色純紫者又稱「柳坪紫」,結晶體稱「柳坪晶」。
柳坪紫石 指純紫色的柳坪石。以純潔為上,豬肝紫為貴。
柳坪晶石 指柳坪石中含淡黃與淺綠色結晶體。塊度小,難於純潔,多與柳坪紫相混雜。清毛奇齡《後觀石錄》稱:「玉帶茄花」。
黃洞崗石
黃洞崗石又名「黃嫩艮石」。因產於柳坪尖之黃洞崗,故名。與柳坪石同為一脈,質細嫩有黃、赭、白、黑各色,其中以黃色最常見,品質優於柳坪石。
(九)旗降山礦脈(旗降亞類)
旗降山礦脈位於壽山村北面的旗降山一帶山中。開發於明代末年,至清初已負盛名,二十世紀中期出產石質最佳,且石性穩定,經久不變,深得鑒藏家稱道。近年所出品質略遜。主要石種有旗降石、焓紅石等。
旗降石
旗降石又名「奇艮」、「奇崗」。產於九柴蘭山東面的旗降山。石質堅細而溫潤,微透明而富有光澤,雕刻時刀過之處,石粉若卷狀。色以黃、紅、白三種最為常見,偶有紫色。以色相分定石名。
旗降黃石 指純黃色的旗降石。以深淺不同,各取雅號。如,新黃如秋葵者,稱「秋葵蜜蠟」;妍如萱草,蒨似春柑者,稱「柑黃蜜蠟」;肌理含楊梅粒塊,摻以朱色點者,稱「蜜楊梅」等等。
旗降紅石 指純紅色的旗降石。近似瑪瑙或珊瑚,神彩煥發。
旗降白石 指純白色的旗降石。多在脂嫩潔白中泛淡綠色,近似「芙蓉石」,但石質迥異。
旗降紫石 指純紫色的旗降石。色濃紫,肌理含白點。若紫白相間,類嘉興錦者,稱「紫白錦」。偶有含淡綠色透明體者稱「綠眼」。
金裹銀旗降石 指黃皮白心的旗降石。色層分明,黃色層多淡而薄。
銀裹金旗降石 指白皮黃心的旗降石。白皮呈微透明狀。
旗降石有脈狀洞產和掘性獨石兩種。
掘性旗降石 埋藏於砂土中,石質溫嫩,泛色皮。勝於礦洞所產。
龍魚鈕方章
紫白錦旗降石
10×3×3cm
林永源作
鐵枴李戲蝙蝠
銀裹金旗降石
6.5×13.8×4.5cm
俞世英作
旗降石因開採年代不同,石質略有差別,藏家又分別予以命名。凡民國以前出產者,稱「老性旗降」;二十世紀後期所出之石則稱「新性旗降」。
焓紅石
焓紅石亦產於旗降山礦脈中,屬旗降之支洞。石質粗硬,石色蒼白或黃赭,有砂粒摻雜其中。舊時石工,常取這種礦石經火薰煅加工,使其原來黃赭之色變成紅艷而富有光澤。故取「焓紅」(「焓」,福州方言,燒煅之意)作為石名,延續至今。所謂「焓紅旗降邊」,其實指的就是粗質旗降石。
(十)九柴蘭山礦脈(䠣柴磹亞類)
九柴蘭山礦脈位於壽山村北端的九柴蘭山周圍山崗。主峰高度近千米,為壽山主峰之一,由兩個礦體組成,礦藏豐厚,遠在千年前已行開發,並用於雕刻藝術品,雖未見於文獻,但在福州地區宋墓中曾出土猴柴蘭石質的隨葬品。直至民國初出版的《福建礦務誌略》中始有記載「檳榔九茶岩石」和「白九茶岩石」兩個品種。二十世紀中葉該礦脈大量開採供工業使用礦石,其中質色佳麗者亦用於雕刻。現已停產數十年,傳世石種主要有猴柴磹石、無頭佛坑石等。
猴柴磹石
猴柴磹石又名「九茶岩」、「猴柴南」。產於高山峰北面約三公里的九柴蘭山。石質稍鬆軟,微透明,但多含砂丁。有黃、綠、白、灰、紅諸色,以黃、綠最普遍,質微通靈而肌理隱細紋理。以色相、斑紋及質地可分為「檳榔猴柴磹石」、「白猴柴磹石」和「猴柴磹豹皮凍石」三種品目。
檳榔猴柴磹石 指半透明、色灰黃、肌理含狀如檳榔芋色斑和條紋的猴柴磹石。
白猴柴磹石 指純白略帶淡青色,質地微透明的猴柴磹石,十分罕見。
猴柴磹豹皮凍石 指質地溫潤凝膩,肌理含狀如豹皮斑紋的猴柴磹石。
無頭佛坑石
無頭佛坑石產於九柴蘭山之東南麓。相傳此地古時曾有一座女媧氏神廟,後廟宇倒塌,清末有石農在附近鑿洞採石,偶然覓得一尊沒有頭顱的神像,遂取「無頭佛坑」為石名。
無頭佛坑石屬九柴蘭山礦脈,石質稍堅硬,微透明,但多裂紋,有黃、綠等色。此坑產石甚少,礦洞亦不復存在,傳世石材難覓。
(十一)柳嶺礦脈(老嶺亞類)
柳嶺礦脈位於壽山村北面的柳嶺一帶山巒中。地處壽山、日溪兩鄉交接處,峰背即為日溪鄉汶洋村地界。山勢險峻,群山連綿,主峰海拔高度八百六十七米。該礦脈出產的礦石質地緻密、細潤,微透明,富有光澤。已具千年開採歷史,為壽山石主要礦脈之一。石種有老嶺石、大山石、豆葉青石、圭貝石、汶洋石等。
老嶺石
老嶺石又名「柳嶺」,產於壽山村北端之柳嶺深山中。礦藏豐富,早在宋朝就已大量開採並用於雕刻。石質堅脆,微透明,頗具光澤。色以青翠與赭黃二種最普遍,按色相、石質和產地分定品目。
老嶺青石 指純青綠色的老嶺石。貌似「青田封門青石」,但質地稍堅。
老嶺黃石 指純黃色的老嶺石。質地多不通靈。
老嶺紅石 指純紅色的老嶺石。紅中帶赭,或近朱砂,或像橘皮。紋理細密,如瓜絡,肌理多含綿砂。
老嶺烏石 指純黑色的老嶺石。濃如墨,淡如灰或摻雜他色,肌理含砂丁、格紋。
黃縞老嶺石 指老嶺黃石中,質地細嫩,肌理含深黃色紋理的礦石。
色縞老嶺石 指質地略帶紅赭,相雜黃、白等色紋的老嶺石。
巧色老嶺石 指兩色或以上混雜交錯的老嶺石。多色層分明,對比強烈,以質純色麗為上品。
老嶺晶石 指老嶺石中結晶體部分。多呈淡綠色,通體透明。
老嶺通石 指質地溫潤凝膩的老嶺石。綠者如豆青,黃者似蜜蠟,亦屬稀罕。
虎嘴老嶺石 指產自柳嶺峰頂虎嘴崖下開採的老嶺石,因品質優良,故以產地名之。
掘性老嶺石 指埋藏於柳嶺砂土中的塊狀獨石。呈卵石形,大小不一,外表光潤圓滑,色皮多呈黑色,俗稱「烏姆」。
大山石
大山石亦產於柳嶺。近代因猴柴磹、老嶺礦石大量採掘,漸向縱深發展,所出石名「大山石」,寓「石出大山之中」意。石質與老嶺石無甚差別,唯石面裂紋增多。
大山通石 指質地溫潤凝膩的大山石,外觀特徵與老嶺通石相似。
大山晶石 指大山石中的結晶體。質瑩澈,含細密紋理。
大山花坑石 指大山石中,肌理含半透明塊狀或筋絡狀色紋的礦塊,奇特稀罕。
猙鈕方章
巧色大山石 9.3×3.5×3.5cm
姚仲達作
豆葉青石
豆葉青石又名「豆青綠石」。產於柳嶺之麓,靠近九柴蘭山處,因色綠如豆葉而得名。石質溫潤凝膩,呈嫩綠色半透明狀,間有紅色筋絡,外觀特徵近似老嶺通石。
圭貝石
圭貝石又名「雞背石」。產於豆葉青礦洞附近的雞背岩。兩者石性相似,質堅硬結實,色淡綠,肌理間雜黃色筋絡及粉白斑塊。該礦洞開發於二十世紀初。1937年出產一批佳品。
汶洋石
汶洋石產於柳嶺虎嘴崖北坡,因地屬日溪鄉汶洋村,故名。該礦洞古時曾行開採,遺洞尚存,石材粗糙僅適合製硯。至二十世紀末,由汶洋村民集資開礦,先後闢洞十數個,出產石質頗具特色遂著名於世。由於開採過度,近年產量銳減。
汶洋石質細嫩、微透明,易乾裂。各色俱有,以白、黃、黑最常見。肌理隱細密格紋,欲求純潔殊難。按色相、質地及礦狀分別定品目:
黃汶洋石 指純黃色的汶洋石。有淡黃、栗黃、蜜黃和褐黃多種。常深淺變幻,肌理含紅筋及砂丁。
白汶洋石 指純白色的汶洋石。有粉白、脂白、月白等。或呈淡青、牙黃,時有黑斑摻雜肌理。
馬鈕長方章
脂白汶洋凍石 7×2.7×2.3cm
姚仲達作
黑汶洋石 指純黑色的汶洋石。黑如漆,淡近灰,交融如灑墨。質地稍硬,多含砂粒。
巧色汶洋石 指兩色或以上混雜交錯的汶洋石。多紅、黃或黑、白相間。也有呈色層包裹。
汶洋凍石 指質地溫潤凝膩的汶洋石。白如羊脂,黃若蜜蠟,墨者則像牛角。乃汶洋石中之極品。
掘性汶洋石 指散落於汶洋礦洞附近砂土層中及溪澗水底的塊狀獨石。質地溫潤,表層裹色皮,富有光澤。
(十二)旗山礦脈(馬頭崗亞類)
旗山礦脈位於壽山村西面的旗山附近山巒中。旗山又名麒麟山,是壽山的最高山峰,海拔高度為一千一百三十米。主峰不產石,礦脈分佈左右諸山崗,礦體多混雜圍岩雜質及細砂,質粗頑堅硬,不透明,可供雕刻用礦石有限。主要石種有:馬頭崗石、大洞黃石、三界黃石、水蓮花石、雞母孵石等。
馬頭崗石
馬頭崗石又名「馬蹄岡」。產於旗山南側的一座形如馬首的山崗。礦洞開發於民國年間,石質堅硬多砂,色灰黃或青黃,難於受刀。除少量質地較鬆軟的礦石尚可用於雕刻之外,大部分僅宜製作磨礪石,俗稱「旗山磚」。山坡砂土中埋藏塊狀獨石,稱「掘性馬頭崗石」。
掘性馬頭崗石 又稱「馬頭崗牛蛋」,是零星埋藏馬頭崗土坡的塊狀獨石。形如蛋卵,圓滑光潤,塊度大小不等,大者徑可達一米以上。質稍細軟,多不透明或微透明。有黃、紅、黑等色,以赭黃最常見,外裹雜色皮層,肌理含細砂,因其質色與田坑牛蛋黃石十分相近,舊時書誌往往將兩者混為一談。
大洞黃石
大洞黃石產於馬頭崗旁,開發稍後於馬頭崗石。質脆且硬,不透明,易迸裂。色多暗黃、赭紅,肌理間雜粉黃色渣滓。其中色麗而質純者,貌似老嶺黃石。
三界黃石
三界黃石產於馬頭崗附近,因石面多見紅、黃、白或黑等色相混雜而得名。其質近大洞黃石,粗硬不透明,唯色彩交融呈自然花紋,尚可供賞玩,藏者取之作案上陳設。
水蓮花石
水蓮花石產於旗山東南側山崗,以產地名。礦洞開鑿於二十世紀初,產量不多,久無出石。質粗硬,不透明,有白、灰、紅等色,常見各色呈塊狀相間。
雞母孵石
雞母孵石產於水蓮花石礦洞附近山坳。石質略堅,不透明,有黃、白、紅等色,唯多不純。其中少量礦石質稍鬆軟,色藤黃微透明,肌理中隱含白色細斑者,品較佳。
(十三)黃巢山礦脈(黨洋亞類)
黃巢山礦脈位於日溪鄉東坪、黨洋及南峰等村的山巒中。該礦脈在清代已行開發,不成規模,二十世紀中期以開採工業用材為主,部分佳材亦用於雕刻。該礦脈出產的礦石質地細而瑩澈,微透明或半透明,富有光澤,頗具特色。主要石種有黨洋石、黃巢洞石、松坪嶺石、山秀園石、境尾石等。
黨洋石
黨洋石又名「墩洋」、「壋洋」。產於日溪鄉黨洋村山中。當清初開發之時,質色佳麗頗受藏家青睞,後因當地村民認為開礦有損風水,遂禁採石,迫使停產。近二十年來曾數次試圖重鑿,但產量甚微,品質亦大不如前。
黨洋石質細嫩,微透明,肌理含細紋絡,以青綠色為常見,其他尚有白、黃等色。以色相、質地和開採年代分定品目。
黨洋綠石 指純綠色的黨洋石。色青翠亮麗,質純而潤,是黨洋石之典型特色。故鑒藏家通常將黨洋石統稱為「黨洋綠石」。
鴨雄綠石 指黨洋石中色近石青、石綠,光彩閃爍的礦塊。因其色澤近似雄鴨之翼羽,濃艷明翠而得名。此類石僅產於清代,傳世之品,甚為珍貴。
黨洋黃石 指純黃色的黨洋石。色多枯黃欠光澤。
黨洋白石 指純白色的黨洋石。色近蓮藕粉,白中泛黃。
黨洋晶石 指黨洋石中質地通靈瑩澈的礦塊。
老性黨洋石 指傳世舊藏的黨洋石。
新性黨洋石 指新產之黨洋石。
黃巢洞石
黃巢洞石又名「黃棗凍」,俗稱「二號礦」。產於日溪鄉黃巢山(又以諧音稱「黃棗山」)之山尾崗。是二十世紀末新開發的石種,初時有礦工在開採工業石材時,偶然發現葉蠟石礦床中夾生團塊狀結晶體,質地純潔通靈適宜雕刻,遂以工業礦洞取名「二號礦」售於市。1994年經福州壽山石研究會派專家組實地考察後,改以產地命名,始著名於世,質佳者稱「黃巢凍石」。
黃巢洞石質瑩澈半透明,塊度小,砂質多,採集難。色以蜜黃最珍貴,翠綠、灰白次之。肌理常雜筋絡狀砂質,難求純淨。
五螭獻寶
黃巢凍石 10×8×5cm
俞世英作
松坪嶺石
松坪嶺石又名「松毛嶺」、「松眠嶺」、「松柏嶺」。皆方言諧音。產於日溪鄉黨洋村松毛嶺山中。礦洞開發於二十世紀初,石質多不純,不為藏家所重,至四十年代後停採。直到九十年代始恢復開礦。
舊產松坪嶺石質稍堅,粗者近柳坪石,細者像旗降石,通靈部分又似都成坑石,粗細懸殊,品質不一。肌理含雜裂紋及綿砂,佳品罕覓。新產石質頗細嫩,微透明,色明黃或豆青,略帶粉紅。
在松坪嶺石中,有色暗朱,石面密佈條條赭紅色紋理的礦塊,因貌似馬肉,故藏家別稱謂「馬肉紅松坪嶺」。常見於古舊傳世松坪嶺石中。
山秀園石
山秀園石又名「山樹園」,產於日溪鄉山秀園與南峰兩村交界的楄樹夾山中。相傳古時曾經採石用於雕刻。二十世紀末村民重行採礦,出產一批佳石,遂名於世。
山秀園石質細潔潤澤,肌理含粉白斑點,有黃、紅、白、黑各色,常見多色交錯。
境尾石
境尾石產於日溪鄉東坪勝境背面山中。礦洞初闢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僅觸及礦床表層,未作深入勘探,產石有限。其石質潔淨不透明或微透明,有黃、紅、灰各色。佳者貌似老性善伯洞石。
泛舟對弈
巧色山秀園石 5.5×9.5×8.5cm
林大榕作
(十四)加良山礦脈(芙蓉亞類)
加良山礦脈位於宦溪鎮峨眉村西南面的加良山及其周圍山巒中,主峰海拔高度為六百三十六米。地處壽山—峨眉晚侏羅紀火山噴發盆地東南緣,屬峨眉區域。因地質條件及成礦形式與「壽山區域」存在差異,故礦石外觀特徵也有明顯區別。
該礦脈出產的礦石質地細而脂潤,外表具滑膩感,多不透明或微透明。當明朝末年始行開發之時,尚不為藏家所重。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大規模開採工業用葉蠟石,同時亦產雕刻用材。主要石種有:芙蓉石、綠若通石、半山石、竹頭窩石、峨眉石、溪蛋石等。
芙蓉石
芙蓉石產於壽山村東南面約八公里的宦溪鎮加良山。石質光潤而潔細,微透明。肌理隱白色塊,俗稱「芙蓉屎」,又叫「臥虎屎」。外觀特徵與壽山各坑所產有明顯區別。
芙蓉石初產於明、清間,初時並不為社會所重視。據清康熙王士禎《香祖筆記》載:「(芙蓉石)其值亦不及壽山五分之一矣。」乾隆後,芙蓉石聲名漸著,至光緒間已被金石界譽為「印石三寶」之一。清郭柏蒼《閩產錄異》說:「(芙蓉石)似白玉而純粹。玉不受刀,遜於芙蓉矣。」陳亮伯《說印》認為:「馬之似鹿者,貴也,真鹿則不貴矣。印石之似玉者,佳也,真玉則不佳矣。」可見芙蓉石之所以珍貴,主要在於「似玉而非玉」的特質。反映出古代文人「貴石而賤玉」之癖好。
持蓮觀音
芙蓉石
丁梅卿作
五螭鈕隨形章
藕尖白芙蓉凍石 7×6×3cm
近代印石鑒賞家也給予芙蓉石極高的評價。龔綸《壽山石譜》稱:「溫潤凝膩,山坑之石無其比。名曰:芙蓉,豈以類初曉之木芙蓉花耶」;陳子奮《壽山印石小志》讚:「芙蓉之質與色,直可與田黃凍石雄峙壽山。」
芙蓉石以白色為典型,其他尚有黃、紅等色。按色相、洞別分定品目。
白芙蓉石 指純白色的芙蓉石。石質極細嫩,有白玉白、豬油白、藕尖白數種,偶含砂團或土黃色筋絡。潔凈者佳。
黃芙蓉石 指純黃色的芙蓉石。或牙黃,或米黃,或明黃,皆通明嫵媚。但多泛白,欲求純潔者難。
紅芙蓉石 指純紅色的芙蓉石。色如濃朱,嬌艷奪目,光彩煥發。偶含水痕及黃色筋絡。
紫芙蓉石 指純紫色的芙蓉石。舊產少見,新坑偶有發現。色有茄皮紫、葡萄紫、青蓮紫等多種。
巧色芙蓉石 指兩種以上顏色交錯成各種紋理的芙蓉石。其中五彩斑斕者,又稱「五彩芙蓉石」,甚美。
芙蓉青石 指淡青色的芙蓉石。白裏透青,如鴨蛋殼,細心觀察,時有極細的黑點隱於肌理。
龍戲珠鈕日字章
橘皮紅芙蓉石 4.5×4.1×2.3cm
江依霖作
荷塘圖薄意方章
芙蓉青石 6.4×2.8×2.8cm
潘泗生作
瑞獸鈕方章
巧色芙蓉凍石 6×2.5×2.5cm
芙蓉凍石 指質地溫潤凝膩的芙蓉石。又以色相形似取種種雅號,例:白玉白芙蓉凍石、藕尖白芙蓉凍石、蜜黃芙蓉凍石、燭紅芙蓉凍石等等。
紅花凍芙蓉石 在白色芙蓉凍石中,有一種質地通靈,肌理暈紅色斑點,猶如朵朵鮮花浮沉其間的礦塊,甚為別致,取號「紅花凍」。屬芙蓉石之妙品,不可多得。
芙蓉晶石 指質地通靈瑩澈的芙蓉石。舊產少見,近年時有出產,備受藏家青睞。
芙蓉石以礦洞名者,主要有將軍洞芙蓉石、上洞芙蓉石和新洞芙蓉石等。
將軍洞芙蓉石 將軍洞又名「天峰洞」,位於加良山頂,洞深達三十多米,垂直而下,十分險要。相傳礦洞為清初開鑿,乾隆間歸某將軍所有,故名「將軍洞」。所產石,純潔細膩,為芙蓉石之上品。後因礦洞塌陷而絕產。今所藏者,皆百年舊物,分外珍寶。
上洞芙蓉石 上洞又名「天面洞」。位於「將軍洞」附近,其石質略遜於將軍洞所產。有白、黃、紅各色,但色偏灰,白者多不純潔。
新洞芙蓉石 指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新闢礦洞出產的芙蓉石,初時質略粗,至二十一世紀後質最佳。
半山石
半山石產於加良山腰的花羊洞,洞位於「將軍洞」下方,因洞口在半山處,故取名「半山」。質次於芙蓉石,有裂紋及砂丁。亦具白、黃、紅各色,以色相、質地分定品目。
五老觀山圖
新洞白芙蓉石 7.5×11.2×4cm
林飛作
白半山石 指純白色的半山石。潔凈者難得,其中有色白質細者與「白芙蓉」無異。
黃半山石 指純黃色的半山石。色多帶赭。
紅半山石 指純紅色的半山石。色以粉紅為常見,但多深淺不均。
巧色半山石 指兩色以上相間的半山石。若白色質地含紅色斑紋者,又稱「花半山」。
半山凍石 指質地溫潤凝膩的半山石。質細微透明,具各色,佳者其品不在芙蓉凍石之下。若白色中含鮮紅色斑者,雅稱「紅花凍半山石」。
半山粗石 指質地粗硬的半山石。多在瓦礫地中夾雜芙蓉結晶體。色多灰綠、土紅、赭黃相雜,多裂紋。
綠若通石
綠若通石產於將軍洞下方。石質微堅實,質地通靈,色青翠,有時含紅色渾點或筋絡。其中不純者,常雜砂礫。
竹頭窩石
竹頭窩石又名「竹頭青」。產於花羊洞下方的竹籃洞。質細而脂潤,似芙蓉石但稍遜潔淨。色多粉黃或灰白,微泛綠意,肌理隱半透明條痕。
竹頭粗石 指質不純而含砂礫的竹頭窩石。
峨眉石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在加良山峨眉村一帶開採的工業葉蠟石中適合雕刻用材者統稱「峨眉石」。石質細而微鬆,易裂,色多淡黃、青白或桃紅色。佳者似芙蓉、半山。或則石質堅硬,多乳白、淡黃、青灰及土紅色交雜,多砂。偶有部分色嫩紅微透明,艷麗可愛。1973年出產質頗佳,產量豐富,礦塊巨大。
峨眉石按色相和質地分定品目:
峨眉黃石 指純黃色的峨眉石。有牙黃、粉黃、橙黃等色。肌理含白色或棕色細點。
峨眉紅石 指純紅色的峨眉石。質堅不透明,含砂丁。色多暗紅或醬紅。其中色嫩紅而微透明部分,艷麗細嫩。
優質峨眉石 指峨眉石中質地純潔的礦塊,佳者可與「半山石」相媲美。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曾出產一批,今已不多見。
峨眉晶石 指夾生於峨眉石礦床中的結晶體。塊度較小,瑩澈通靈。多蜜黃或豆青色,乃峨眉石之精華。
溪蛋石
環繞加良山麓有一溪流,名月洋溪。古代開採芙蓉石時,常有零星碎塊殘留洞口,經山洪沖蕩,落入溪中,石呈卵狀,故名「溪蛋石」(又名「溪卵石」)。實即芙蓉石礦石,質地並無區別。唯外表泛淡黃色,向內漸白,乃長期受溪水沖刷所致。佳者貌似田石,俗稱「溪蛋田」。
附:寺坪石、煅紅與煨烏
寺坪石
寺坪石並非礦脈所產的石種名稱,而是專指埋藏在壽山村外洋廣應院遺址土層中的古代壽山石礦塊及其雕刻品。靠挖掘而得,十分稀罕。明朝詩人徐《遊壽山寺》詩中「草侵故址拋殘礎,雨洗空山拾斷珉」。描寫的便是挖掘寺坪石的情景。
廣應院是一座建於唐朝光啟三年(公元887年)古剎,後在明初洪武時因火災寺毀,萬曆年間重建後,至崇禎又毀。相傳古代僧侶曾大量採集壽山靈石,雕刻佛像、禮器蓄於寺中。寺廢時,這些壽山石經火炙後再埋入土中。年久月深,石受水分浸蝕,土質沁染,致石皮色轉黝暗,質地則倍增潤澤,貌似琀玉,蘊古樸之氣。後來寺址闢為田園,農民在耕作之時偶有挖得,流於市肆,以挖掘地取名「寺坪石」向為鑒藏家所珍重。
寺坪石的原石品種很多,其中以田坑、水坑以及高山、都成坑等凍石最為常見,材雖不巨,而品質皆精良,無論石璞或是雕製品,既不失原生礦的特質,又都盎然古貌,自成特色,遠勝新坑所出,具有歷史價值。
對於寺坪石品目的命名,應在原石種前冠以「寺坪」二字,例:寺坪田黃石、寺坪坑頭凍石、寺坪黃都成石等。
煅紅與煨烏
煅紅、煨烏是指經過人工煨煅而改變色相的壽山石。此法始於明朝。至清時已廣為篆刻家所採用,稱為「石經火」。清郭柏蒼在《葭跗草堂集》中記:「另一種煨烏,以高山、奇艮、墩洋之硬者,煨以稻穀。火色正,則純黑如漆;火色偏,則拖白若漢玉,火色過,則碎矣。石客選其光潤者偽『黑田』。」
陳子奮在《壽山印石小志》中認為:「凡石經煨煅之後,外雖變色,裏仍原石。且石質變為奇脆,良不易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