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危机冲击后,增长怎样继续?
1994年确认市场机制以来,中国经济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外部危机冲击:一次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一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第二次危机至今也十余年了,从数据统计的时间长度而言,已经初步具备了对危机应对做小结的条件,尤其是比较两次危机后中国经济运行的状态,更具现实意义。
为了方便比较,我对危机前后GDP的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进行了指数化处理。将1996年和2007年的GDP分别设为基数1.00,1996年和2007年分别设为第0年,然后对危机后10年的GDP数据进行相应的换算,见下图。
两次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通过比较发现,两次危机仅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按照现价统计,中国GDP的规模均在危机10年后,扩张了2倍。除此之外,中国经济运行在两次危机中有很多差异。
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增长轨迹基本是重合的,2004年起(即危机后的第8年)才逐渐分离。当时,经济运行中的价格因素已发生明显变化,2004年我国GDP平减指数为7.7%, CPI增幅为3.9%, PPI增幅为6.1%。换言之,经济已经从危机中恢复,走势上趋向繁荣。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名义GDP和实际GDP仅重合了2年,2010年起就出现了明显分离。并且,实际GDP的增长轨迹始终低于1997年后的水平。而价格因素除了在2010年和2011年出现小幅跳升之外,并没有明显的持续上升,PPI甚至还出现了连续5年的负增长。换言之,仅仅依靠表面上的价格因素,已无法解释本轮危机以来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增速之差。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轨迹的差异?我依照GDP生产法(即构成GDP的产业结构)做了一个大致观察,发现两次危机后,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明显不同。
1997年危机后,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是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餐饮和交通运输,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房地产,增速是GDP增速的1.3倍;本轮危机后,我们则主要靠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房地产和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其中增长最快的是金融业,增速是GDP增速的1.5倍。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我国近10年的经济增长(2007—2017年),是建立在大量金融活动之上的。而如果金融活动的增加,不能通过资金配置效率和财富效应,最终渗透到分配领域和生产消费领域的话,那么这个增长就只能是“名义”的,而非“实际”的。这也是近10年来,我国GDP的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持续分化的根源所在。
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了,2008年以来,作为总量工具的货币政策被大范围使用,这如果还不是滥用的话,以致有关各方进退维谷——一方面使得有关各方对“金融空转”“脱实向虚”的忧虑渐深,另一方面又不能一下子放弃对GDP名义增长的追求。
可见,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增长该如何继续,依然是一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