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近代国家征购农民粮食的主要方式
中国近代史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百年的历史,又可将其划分为几个阶段:清末(1840~1911年)统治、北洋军阀(1912~1928年)统治和国民政府(1928~1949年)统治,期间,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和日伪势力也是在局部地区建立政权。这一百年里,中国国家政权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更迭频繁,力量衰微,内忧外患不断,西方列强对清朝进行侵略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各方势力此消彼长,战乱不断,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中央政权衰微,导致地方政权坐大,国家与农民、地方与农民、地主与农民的关系更加复杂。
在近代,中国农业继续保持了传统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有所发展,但进步幅度不大。封建土地租佃关系是最主要的生产关系,田赋征实是国家征购农民粮食的最主要方式。但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都有显著进步,资本主义对农村产生了一定影响,粮食商品率有所提升。还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入侵中国后,中国农业经济性质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使中国农村的社会经济情况更加复杂多样。农民除了受到封建地主的剥削压迫外,还受到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双重压迫。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各个政权更是采用了一些极端的粮食征购方式,来保证战争中军粮的供应,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在近代社会中,国家和农民的关系非常紧张,国家对农民的粮食征购较前代都有进一步增加,地方势力也假借中央征税之名,对农民横征暴敛。加之国际经济和政治的影响,近代中国的城乡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传统和现代性共存并不断孕育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