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老年人成长心理和发展任务的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 1982)的成长理论认为,如果人要成功地从生活的一个阶段转换到另一阶段,一定要达成相应阶段的心理成长任务,否则会产生心理危机。他认为如果早期成长任务没有得到解决,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将会在以后的人生阶段出现。例如,假如人在婴儿期没有学会信任(basictrust vs. mistrust),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要和其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将可能有困难。性格是一个人天生潜能加上后天学习而表现出来的个性和行为、情感和认知功能的混合物,决定了个人怎样与环境互动。从出生起,人就显示独特的性格。一些人天生随和、潇洒、乐观和愉快,而另一些人则是紧张、深沉、不太友善。尽管人不能控制或改变他们的性格,但他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成长过程中,性格既是结构也是过程。结构方面,人的性格相对地是终身比较稳定的;过程方面,人的性格在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过程中总是在改变。在儿童、少年和青年时期,性格的可塑性相对比较高,在成长的过程中个人经常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到成年期,性格比较稳定,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对于老年的成长心理发展任务,埃里克森理论提供了研究晚年性格的框架。该理论认为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性格是动态发展的,符合人与环境的互动模式。假设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在认知和情感上与更广泛的社交圈交往的能力不断增强。那么,每下一个成长阶段到来之前都要求个人在认知和情感上有进一步发展。在晚年生命的最后阶段,老年人接受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现实,这时老年人的心理成长任务要发展内心智慧与洞察力来建立成熟的自我整合(ego integrity)。与此同时,老年人有帮助和祝福年轻人的需要(generativity),所以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照顾家人或社区中有需要的人完全是他们心理的需要,老年人也特别需要在生命生活中寻找意义(meaning making)。如果他们没有能力达成这些成长的心理任务,他们会因为生命停滞不前而感到绝望,这最后一个成长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合先前的经历,并认识到自己已经实现了人的生命意义,无需从社会标准看这一生是否算是“成功的”,所有经历都是值得喜乐的。埃里克森认为人一生中的性格一直在调整,他看到了性格的天生力量和环境状况的相互作用。埃里克森的成长心理学理论指出,在这一阶段,人们必须学会接受他们生命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了解他们的整体意义。这个过程也包括处理未完成的事务,接纳不能改变的事情,改变能被改变的事情,如修复曾经被损害的人际关系。有时候这个过程意味着让那些不能改变的东西就此结束。不论何种情况,老年人如果不能在心中感到生命的和谐,可能会感到失望,觉得生活无动力和无意义。
心理上,老年人若感觉自我效能高、解决问题能力强、能成功地应付老化过程的挑战,他们就会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McInnis-Dittrich, 2012)。能影响成功老化和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几个心理质素:(1)热心生活的态度。老年人假如很热心地投入到生活中,更可能对老年生活感到成功和满意。相反,年老者如果对生活漠不关心和厌烦,对生活满意度会减少。(2)积极生活的决心。老年人如果愿意积极地承担他们的生活职责(做身体锻炼、保持饮食平衡、做适当的自我照顾运动,处变不惊,处之泰然),而不是过多地责备自己或他人,更可能成功地度过晚年。(3)懂得自我激励。老年人如果能自我激励,有目标,有计划,为达成梦想而努力,老年生活可能更成功。(4)有成熟的自我观念。老年人如果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和自己,老年生活将更可能成功。(5)乐观的心态。老年人如果选择以积极的态度以及愉快、乐观和主动的心情去生活,选择自由放松是喜乐晚年的良策;相反,若选择悲观、孤独和痛苦的心态过生活,是难为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使家人和朋友忧心。老年人需要学习完成发展的任务,并在过程中培养内在的潜能,从而可以克服老化过程中的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并为自己和家庭作出正确的选择。
§ 本章小结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前沿的理论方向(积极老化、成功老化、健康老化和老有所为)都对政策制定和项目设计有指导作用。不同的理论在实务中也扮演不同的角色:积极老化注重理念和项目方向,成功老化和健康老化属于成果。老有所为已被证实可以为老年人及社区带来很多益处。老有所为项目以及相关的老年服务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20年的发展历程,在中国还处于开创阶段,需要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使命感的专业团队共同努力,特别是老年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的人才要在计划和推行老有所为的政策和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专业人士要有不断创新的方法去推动老有所为的政策和项目(例如老年艺术项目)。不但要营造对老年人和老化过程有正面看法的社会文化氛围,教育和引导人们对老年人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还需要科学地规划、设计和推行各种设施和服务。概括来说,发展老有所为政策和项目可以从以下五个方向去探讨,这五个方向的首字母合起来恰好是CHINA:(1)增强老年人的能力和潜力(capacity development)。老年人口是有能力和价值的,是丰富的人力资源,但还必须通过增强他们的能力才能使他们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中,不致于被快速发展的社会边缘化;(2)建设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harmonious family and society)。老有所为不是为了与年轻劳动者抢饭碗,而是发挥老年人的优势和能力,与家人、年轻劳动者一起去建立和谐的家庭、社区乃至和谐社会,实现不分年龄人人共享;(3)老年人与其他年龄群的共融和参与(inclusion)。如何鼓励和帮助老年人融入社会发展是实现老有所为的关键,社会各方面都要考虑老年人的需要,而不是孤立他们。在实现老年人的共融方面,环境建设至关重要,应鼓励创建对老年人友善的环境。具体而言,建立对老年人友善的社区环境、医疗和社会服务环境、企业服务环境、人文环境等各种软环境和硬环境,让老年人有条件、有机会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例如老年人在家庭和社区中实现自我照顾甚至照顾他人需要有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和必要的辅助设备和设施,如无障碍设施等对于很多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是必备的生活环境。只有在安全有保障的环境中,老年人才能减少对他人的依赖程度,助己助人;(4)寻求创新思维和方法(new ideas)。为了实现以上三个目标,决策者、学者甚至每个人都需要更新观念,创造性地寻求能够继续发挥老年人作用的政策、项目和活动,从而使老年人可以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参与家庭和社会发展,保持健康和幸福的生活;(5)使庞大的老年人口成为有价值的社会资产(assets building)。全球各国都应沿着这五个方向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中国现今有2亿老年人口,预计在2050年超过4亿。如此众多的老年人积极参与、继续贡献家庭和社会,就是国家重要的资产和社会资本,可以将银发老年人转变为黄金资源(turning silver into gold),有助于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挑战(Mui & Shibusawa, 2008)。研究表明,中国大多数老年人是健康的(孙鹃娟、梅陈玉婵、陈华娟,2014),仍然具有贡献社会的能力,仍然可以有所作为。如果能够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有关的老年政策和项目去推动和培训老年人,让他们继续发挥才能和智能,使用他们的经验去贡献家庭和社会,老年人也能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而且老年人从事有所贡献的活动也是维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良药。
§ 讨论问题
1.什么是健康老化?
2.什么是老有所为?
3.什么是老年友好社区的理念和实践标准?
4.老年人需要追寻生命的意义,什么理论可以解释老年人的这种需求?
§ 参考文献
高鉴国、莫罗豪厄尔、梅陈玉婵主编(2011),《老龄生产性参与:全球视野》,中国社会出版社。
梅陈玉婵、莫罗豪厄尔、杜鹏主编(2012),《老有所为在全球的发展:实证、实践与实策》,北京大学出版社。
梅陈玉婵、齐铱(2004),《老年学与老人工作面面观》,香港教育研究中心。
梅陈玉婵、齐铱、徐玲(2004),《老年学: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梅陈玉婵、杨培珊(2005),《台湾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第1版),台北双叶书廊。
孙鹃娟、梅陈玉婵、陈华娟(2014),《老年学与老有所为:国际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杨培珊、梅陈玉婵(2011),《台湾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第2版),台北双叶书廊。
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on Ageing(2008). White paper of China's ageing undertakings [online]. Retrieved March 10, 2014 from: http://www.cnca.org.cn/en/iroot10075/4028e47d18edb7d401190901aefd098b.html.
Cohen, G. D., Perlstein, S., Chapline, J., Kelly, J., Firth, K., & Simmens, S. (2010). The impact of professionally conducted cultural programs on the physical health,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functioning of older adults. The Gerontologist 46 (6): 726—734.
Erikson, E. H. (1982)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A review. New York: Norton.
Hooyman, N. R. & Kiyak, H. A. (2011). Social Gerontology: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9th Edition).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McInnis-Dittrich, K. (2012). Social work with elders: A biopsychosocial approach to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4th Edition).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Morrow-Howell, N., Hinterlong, J., & Sherraden, M. (Eds)(2001). Productive aging: Concepts and challenges. Baltimore and Lond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Morrow-Howell, N., Hong, S., & Tang, F. (2009). Who benefits from volunteering? Variation in perceived benefits. The Gerontologist 49(1):91—102.
Mui, A. C. (2010). Productive ageing in China: A human capital perspective.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3(2/3):112—124.
Mui, A. C. (2001). The Program of All-Inclusive Care for the elderly(PACE):An innovative long-term care model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Aging and Social Policy 13(2/3):53—67.
Mui, A. C., Choi, N. G., & Monk, A. (1998). Long-Term Care and Ethnicity.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Mui, A. C. & Kang, S. K. (2006). Acculturation stress and depression among Asian immigrant elders. Social Work 51(3):243—255.
Mui, A. C., & Shibusawa, T. (2008). The Asian American elders in the 21st Century: Key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ui, A. C., Glajchen, M., Chen, H., & Sun, J. (2013). Developing an Older Adult Volunteer Program in a New York Chinese Community: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Ageing International 38(2):108—121.
Noice, H., & Noice, T. (2009). An arts intervention for older adults living in subsidized retirement homes. Aging, Neuropsychology and Cognition 16(1):56—79.
Noice, H., Noice, T., & Staines, G. (2004). A short-term intervention to enhance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functioning in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 16(4): 562—585.
Rowe, J. W., & Kahn, R. L. (1998). Successful Aging. New York: Pantheon.
United Nations(2002), International plan of action on ageing [online]. Second World Assembly on Ageing, Madrid, 8—12 April. Retrieved March 29, 2014 from: http://www.un.org/esa/socdev/ageing/ageipaa4.htm.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 Active Ageing: A Policy Framework. Retrieved March 10, 2014 from: http://www.who.int/ageing/publications/active_ageing/e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7). Global Age-friendly Cities: A Guide. Retrieved March 11, 2014 from: http://www.who.int/ageing/age_friendly_cities_guid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