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兴起的货币新秩序
对于人民币的快速崛起,特别是对于中国的长期目标,国际社会的反应各异。积极迎合并且支持者有之,焦虑不安者亦有之。如亚洲市场积极建立人民币结算中心并努力从中获益。亚洲商界为之欢呼雀跃,因为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即通过减少对美元“中介者”的依赖来降低结算成本。在更远的地方,伦敦是亚洲之外第一个被认可的人民币结算和交易中心,英国甚至还少量持有人民币债券作为其外汇储备进而支持人民币的国际化。法兰克福和巴黎也紧随其后,很快成为人民币新的结算中心。
人民币对欧元的角色构成潜在的挑战,法国对此自然心存怨忿,但却毫无办法。美国公开的政策表态是“让市场说话”。如果有商业上的需求,美国愿意建立一个人民币结算中心,并不会设置法律障碍。但是,美国对此并不积极主动。
相比于在建立人民币结算中心这一问题上所持的中立态度,美国对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崛起所可能造成的长期影响却高度警惕。比如,美国政府的高级官员已经作出了暗示,他们对2015年10月将人民币纳入SDR的货币篮子持反对态度。同样,美国国会抵制了IMF和世界银行的改革提案,尽管明眼人都知道这些机构需要大幅改革以与时俱进。不仅如此,美国还试图杯葛中国发展替代性金融机构的努力,如反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建。
同时,美国还对俄罗斯和伊朗进行了制裁,并对那些与俄、伊有商业往来的外国银行实施惩罚。这导致了大量资金逃离美元以及美国所支持的清算机构,这些机构主要有CLS(以前的连续联结清算系统)以及位于比利时的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
中国的政策方针是尽量避免那些可能激怒美国的交易活动。确实,在美国的金融制裁中,中国金融机构是出问题最少的。但是,当法国巴黎银行因帮助客户而违反了美国的制裁法令,并因此在2014年年中被处以89亿美元的罚金之后,中国的银行也意识到这种以美元为基础的跨国金融交易存在风险。
在某一个关键的临界点,大量的金融机构将开始抛弃以美元为基础的交易系统,这并非完全不可想象,因为这些机构要么已经因为金融制裁而与美国闹僵,要么可能会与美国的制裁发生冲突。其合乎逻辑的结果就是,它们将纷纷转向人民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构成世界金融体系的一个分水岭。自1944年以来,美国的全球领导力、美元、布雷顿森林会议所构建起来的制度以及一个开放而宽松的监管架构,共同构成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础。这一体系为经济繁荣尤其是新兴市场的繁荣提供了最优的路径,这几乎成为了一个普遍认可的共识。现在,在令整个世界地动山摇的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国际社会对这一体系的怀疑甚嚣尘上,对体系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
国际社会对美联储不再盲目崇拜,而是日益清晰地认识到国家间利益的冲突性。正如上文所说,美国在1997—1998年未能给泰国和印尼提供流动性支持,也未能在2008年对中国提供流动性支持,这削弱了国际社会对美联储的信任。尤其考虑到美联储是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关键性支柱,国际社会感到麻烦巨大。特别是对于亚洲国家而言,美联储在危机关头毫无作为,这更强化了这样一种认识,即尽管美联储是事实上的世界“中央银行”,但是美国的法律要求美联储注重美国的就业和金融稳定,这意味着它可以忽视其政策可能对其他经济体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这种内在的冲突体现在美联储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奉行了低利率政策,这对新兴经济体造成了损害。这是因为大量热钱纷纷涌入新兴经济体以寻求收益,从而导致这些国家不得不去迎战国内的房地产泡沫以及飞涨的大宗商品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创设替代性金融机构的举措得到了强烈而广泛的支持就不足为奇了。这些机构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还有国家开发银行的国际业务板块,此外还包括上文所提到的中国人民银行所签署的大量货币互换协议。它们可能会比传统由美国领导的国际机构如IMF、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更有发展上的影响力。
美国对亚投行的反对并未获得支持,除了日本,即便是美国的一些关键盟友也不支持。这可以被视为国际社会对美国谋一己私利不满的反映。一方面,美国反对对既有机构进行急需的改革,另一方面又阻挠新机构的建立。同时,美国利用以美元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以实现自我私利,进而造成对其他经济体的伤害。
当前,除非发生重大的金融或地缘政治灾难,美元的地位几乎坚不可摧。尽管美联储的信誉已经黯然失色,但既有体系拥有极大的惯性,目前也没有其他替代者可以提供类似于美元的流动性。虽然人民币正行进在崛起之路上,但超过80%的全球贸易仍然以美元计价,75%以美元结算。
不过,对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日益重要的角色,美国却不断进行压制。这实际上是冒着分裂全球的危险,而且数年内也不可能得逞。同时,美国国会阻挠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机构进行改革,阻挠美联储动用货币互换工具缓和国外紧急形势,而亚洲国家也普遍反感美国支持IMF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施加惩罚性政策。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对既有体系的失望、对美国金融制裁的滥用以及新兴经济体对美联储政策的强烈不满都将共同推动国际社会不断减少对美元以及相关机构的依赖。
正如我们所提到的那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于以美元为基础的全球金融体系,我们还没有可行的替代者,即使从长期来看,全球的分裂是可以避免的。美国那些激怒他国的政策有一些是因为国会内部的政治组合,一旦国会重组或者出现一个更加强大的行政领导,情况就有可能峰回路转。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说,中国到目前为止所推行的一切都属于整体化的全球金融体系的有序扩张。
同时,除去扮演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人民币在其他方面的国际化都将快速向前推进,这并不取决于其他国家的赞成与否,而是取决于中国改革的步伐。
(1) 中国政府债券包括财政部发行的中央政府债券以及地方政府债券。——译者注
(2) 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译者注
(3) 黑天鹅事件在英文世界中是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在金融领域,这种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译者注
(4) CLS银行系统是由全球最大的70家金融机构合资建立的从事外汇交易清算的银行系统,其股东覆盖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股东的外汇交易额超过全球市场的一半。——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