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国传统服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秦陵兵马俑的心愿:要一张彩色照片

★图1-64至图1-70 各种各样的兵马俑

长久以来,我们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一厢情愿地以为色调昏暗、饱和度低的东西才显得古朴真实。很多影视剧也受到这种观点的影响,比如《大秦帝国》的服装就很“古朴”。仿佛只有这样才符合人们的普遍心理,而明艳的高饱和度色彩仿佛与“历史”两个字不搭调,只能出现在“戏说”当中,“正剧”里是万万不能出现的。

其实这两种极端的色彩搭配,根据服饰考据来看,都同样不符合历史,只不过一个“古朴”得迎合了观众心理,一个则“绚丽”得张牙舞爪。

之所以大家会认为历史的色彩那么昏暗厚重,恐怕与出土文物有关系。由于文物特别是出土文物的保存条件在客观上有限制,它们往往会失去或改变其本身的颜色。比如敦煌壁画里现存的很多颜色并不等于当年绘制时的颜色。

古人能得到的颜料多为天然颜料,本身并不一定稳定,用来绘画可能会因发生氧化而变色,用来染布则色牢度堪忧,更不要说还有千百年间外界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说,生活在色彩十分易得的现代社会的我们,苦苦找寻的是一分冷漠清淡,而古人追求的却可能正是我们不屑一顾的五彩缤纷。

说到这里,本文的主角秦始皇陵兵马俑还没出场呢。不过,我们这里不是想聊兵马俑到底是秦始皇的“手办”,还是这几年特别红的宣太后的陪葬品——当然现在的考古结论基本上都是倾向于前者,后面的说法大概是之前一个为了搏眼球而不那么严谨的谬论吧。

现在提到秦陵兵马俑,大家多多少少都了解它本身应该是有色彩的。然而因为保存的状况也欠佳,所以现在大多数站在那里的兵马俑都是灰蒙蒙的,这也构成了大家的基本印象。因此,当完全上好了颜色的复制品展出的时候,反而让许多人感到失望——毕竟看了那么多年黑压压一片的磅礴严肃,突然发现它们本身竟然如此“千娇百媚”,这落差的确有些难以接受。

对于这个颜色,经常有人牵强附会地用“五行水德”那一套理论说是因为秦代尚黑,然而彩色兵马俑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偏见,人家分明也很喜欢五彩缤纷啊!

考古发现,秦陵兵马俑至少有朱红、枣红、紫红、粉红、深绿、粉绿、粉紫、粉蓝、中黄、橘黄、黑、白、赭等十几种颜色,而且早在1988年出版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中,就已经多处提到了“兵马俑为彩绘”的事实。这份报告还统计了陶俑身上不同部位残存色彩的频次,可以说为我们后来能够看到彩色复制品打下了理论基础。

与传言里说的兵马俑出土几分钟就失去颜色不同,秦陵兵马俑可能本身残存的色彩状况就不太好。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它们深埋地下几千年,经历过多次浸泡及焚烧,甚至建成之初可能就已经遭遇过破坏。

此外,色彩的掉落也和工艺有关系。要知道,兵马俑的彩绘是完成它的最后一个步骤,其过程大概是:陶面处理—表面粗化—施彩。当年为了让彩绘更好地附着,采用了一些粗化工序。而秦俑从漆底层到颜料层的色彩,都会因为时间推移而失去它本身的附着力。不少彩绘本身就是多层色彩,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残存的色彩是随着泥土一起剥离的。

了解了这些,就知道我们看到的那许多没有色彩的兵马俑,往往是出土的时候就已经没有颜色了,并不是当时出土了一个彩色兵团,然后因为空气一氧化,就突然都被“一键去色”了。事实没那么玄。

由于彩绘一开始发现的就很少,发现之后就开始注意保护了。1990年我国相关工作人员还与德国专家合作,用残片做了很多试验,目的是增加彩绘与陶俑之间的附着力。但是彩绘本身就很罕有,技术上的突破只能促进彩绘兵马俑的保护,并不能让本身没有颜色的兵马俑自己长出一身颜色来。

正如只有黑白两色的熊猫想要一张彩色照片一样,兵马俑也很想要啊!

实际上,秦陵兵马俑也不是只有颜色而已,在一些俑上还发现了十分精美的表现当时织物纹样的彩绘。

我们现在能在博物馆看到的一些彩绘陶俑头部,往往是经过保护处理的。面部本身就是兵马俑色彩比较厚的地方,所以相较而言保留下来的就比较多。然而至今也没有出土过一尊完整色彩的陶俑,所以展出的那件只是一尊彩色复制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一如维纳斯的断臂。

不过,往好的方面想,秦陵兵马俑的发掘并非是全部的部分,或许在那片未开掘的地方藏着奇迹呢。

“还我掉下去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