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以业务带队伍,靠管理上水平

—华夏之声改革纪实

华夏之声作为覆盖港澳及珠三角地区的国家级媒体,以沟通港澳和内地为己任,传播党的方针政策,报道“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介绍内地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促进港澳与内地的交流、交往。

华夏之声积极实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世界眼光、开放胸怀、内合外联、多元发展”的办台方针,根据对港澳传播的实际需求,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在2009年对节目进行部分微调的基础上,2010年1月1日实现两套节目全新改版,突出新闻和文化传播,真正做到“以业务带队伍,靠管理上水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完成了党中央、广电总局和中央台赋予华夏之声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也促进了华夏之声的全面发展。

一、对港澳广播节目改革的时代背景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均已经十年有余。在香港、澳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有祖国做坚强的后盾,香港和澳门尽管遇到了一些暂时的困难,但仍然保持了长期繁荣稳定。但是也应该看到香港、澳门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维护香港和澳门繁荣稳定的局面,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一)香港的繁荣稳定需要对港澳广播的舆论支持

香港在回归十余年的时间里,社会各方面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表面看来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暗流涌动。2010年发生了“五区公投运动”和元旦期间游行冲击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大楼,更早时候,反对派多次举行“双普选”示威游行,表面上看是关于香港的未来政制之争,也可以看作是香港2017普选以及2017后政治的部分预演。如果放在全局的时代背景之下,就双方所代表的阵营来看,这根本源于东西两种不同文化对于政治、经济发展模式、个人价值观截然不同的认识。香港面积虽然不大,但却是全球文明冲突和政治角力的桥头堡。斗争波诡云谲,并将在可预料的时间内长期存在。面对这种情况,身负对港澳广播重任的华夏之声责无旁贷,一定要充分发挥中央媒体的作用,在新的情势下给予香港特区政府舆论支持,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2009年接受华夏之声专访时也对华夏之声在此方面起到的作用大为肯定和赞扬。

(二)澳门发展离不开对港澳广播的舆论引导

澳门虽然地方不大,但也有其政治、文化、社会的独特性,就业、黑工、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也会在一定范围激化。在这些政治和社会的诉求活动中,经常会有一些激进团体和立法会议员用极端的形式对特区政府表示不满。尽管这些活动都在特区政府的控制之内,也没有直接的武力冲突,但是可以看出社会中存在着各种抵制力量。同时,相对于香港而言,澳门与内地的联系更为紧密,澳门更需要中央对港澳广播的大力支持。时任澳门特区行政长官的何厚铧曾在2009年接受华夏之声专访,他对华夏之声在澳门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相当肯定。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只是港澳人心回归的开始,是回归的起点。同时,港澳的发展道路对将来台湾问题的解决会有强烈的示范作用。这种形势下,作为传递中央政府声音的对港澳广播,引导港澳民众正确认识中央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促进港澳人心的回归以及融合,是华夏之声应负的责任。为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华夏之声必须针对港澳的新形势,加大自己的传播能力和话语权,利用广播传播范围广、接收便利等优势来传达中央政府对港澳的支持和关怀,形成对港澳舆论的强势引导。

(三)争取港澳民心的需要

不管什么形式的传播,说到底都是对文化的传播。引导和争取港澳听众的基础是文化和理念的认同。珠江三角洲地区在近当代中国一直是开风气之先的地方,香港、澳门又经历了长时期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西方一直想用他们的文化与价值观改造香港、澳门,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作用。文化在人们的理念和价值观形成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台湾到目前为止还不敢公开宣称“台独”,固然是受到祖国大陆不断发展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遏制,中华文化的同宗同脉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文化基础和文化背景的一致让台湾与大陆有文化的共识、感情的亲近。如果要想真正实现港澳人心的回归,同样也要在传播中华文化上多做努力。

二、对港澳广播的改革实践历程

华夏之声对港澳广播肩负着传播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报道“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传播内地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任务,要想顺利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一定要吃透“两头”:一是充分研究政策,使我们的传播符合中央的要求;二是充分研究广播的规律,使我们的传播符合港澳听众的需要,这是华夏之声节目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华夏之声决定一切从实际出发,让实践来检验真理,先从听众调查入手,摸清情况,再从部分节目入手进行改革,若成功,便可以点带面推动节目整体改革。这种循序渐进、先局部后整体的思路充分反映了华夏之声节目改革的慎重和稳健。

(一)改革前的调研和改革的定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针对港澳和珠三角情况的变化,2009年2月至3月,华夏之声分4批次,派出共20余人组成节目改革调研组,赴港澳和珠三角地区进行节目调研。调研中,华夏之声对覆盖地区的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听众的收听习惯、收听爱好、收听人群特点等等,基本涵盖了华夏之声节目的各个方面。

通过为期2个月的调研,华夏之声基本了解了传播对象区域里目标听众的基本需求,即听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很强烈,尤其是对关系到日常生活各方面的信息需求很大。同时,听众对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兴趣浓厚。针对调研得到的情况,经过综合分析和多次研讨,华夏之声决定在节目中加大对新闻和文化的传播力度,确定普通话频率以新闻传播为主,双语频率以文化传播为主,华夏之声频率宗旨确定为“汇集天下新闻,传播中华文化”。

(二)节目改革社会影响显著

2009年7月15日,根据重新定位后的频率宗旨,华夏之声对两套节目进行整合,特别推出了新闻节目《新闻空间》(午间版和晚间版),每天中午12点和下午5点,分别在普通话频率(FM87.8)和双语频率(FM104.9,AM1215)播出,从而形成了早、中、晚三大新闻板块组合,具备了大视野、全方位、强时效、广覆盖的新闻报道特点。

推出新节目的同时,华夏之声还对部分节目进行了改版。改版后华夏之声的节目内容更加丰富,节目可听性得到了很大提高。改版后的调查统计显示,华夏之声节目改版后的市场收听率由此前的不到3%,上升到6%以上!收听率的大大提升充分表明,此次节目的改版是十分成功的。其中,新推出的《新闻空间》节目在开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多次收到听众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形式的节目反馈。听众反映,华夏之声选择的新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专家解读及时到位,在珠三角地区电台泛娱乐化的收听环境下,能够听到华夏之声这样精彩的新闻节目真是一大幸事。还有听众表示,单单通过收听华夏之声的节目,就能够对国内外全天发生的新闻事件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华夏之声的新闻节目量大、面全、质高。这些直接来自于听众的反馈,充分说明了听众对华夏之声节目改革的欢迎和满意。

2009年9月9日、9月16日,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和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先后接受了华夏之声记者的独家专访。在采访中,两位行政长官都对华夏之声的节目内容给予了赞扬和肯定,认为华夏之声为促进港澳与内地的交流、交往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曾荫权在采访中特别提到,华夏之声节目做得有内涵、有品质,为香港与内地同胞互相增进了解做出了贡献,他期待着华夏之声能够制作更多体现香港普通百姓生活的节目,让更多的内地民众了解香港、喜欢香港。何厚铧对华夏之声在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对澳门各方面发展做出的报道表示了感谢。他希望通过华夏之声的电波让更多的内地民众了解澳门,并希望华夏之声未来能继续为澳门服务,更多地向外界推介澳门。两位行政长官对华夏之声的认同和称赞,是对华夏之声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追求节目品质、锐意改革进取的最好肯定,也更坚定了华夏之声将新闻和文化传播进行到底的信心。

(三)改革的全面深化

2010年1月1日,在前期节目改革取得较大成功的基础上,华夏之声对所属的两套节目进行全面改版,让新闻节目和文化节目唱主角。全面改版后的节目内容更加丰富,传播更加迅捷,充分体现了华夏之声提升对港澳传播影响力的战略目标。在这次全面改版中,华夏之声不仅延长了《新闻空间》《魅力中国》等新闻性节目的时间,还通过《新闻空间》早、中、晚三个黄金时间段的播出,把全天重要新闻及时、全面、准确地传播给听众。香港电台普通话台、香港青年协会等合作伙伴,更是将《新闻空间》作为各自引进的重要节目播出,以使香港和海外媒体能更加准确及时地了解到内地最新动态。

在全面改版中,华夏之声还新推出了众多不同类型的优秀节目。如秉承“关注文化、传播文化、解析文化”理念,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文化之旅》《网络文化看点》节目;秉承“健全法治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推出的生活服务类节目《创赢人生》。改版后,音乐类节目更为细化,音乐分类更加明晰,涉及音乐类型也更为多样,基本满足了各类听众的音乐收听需求。

全面改版后,节目迅速得到了听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改版后的几天里,大量的粤港澳听众通过来电、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表示,他们从华夏之声的新闻节目中获取了比其他媒体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足不出户就能纵览天下;有听众表示,华夏之声的节目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很新、宜于接受;新推出的文化类节目让人受益颇多,节目内容非常有品位。华夏之声全面改版取得成功,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中央宣传部2010年3月2日的《内部通信》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全新改版,加强新闻和文化的传播力度》的文章,该文指出:“华夏之声的节目改版定位明确,收听效果明显,提升了对港澳广播的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这是对华夏之声节目全面改版的最好肯定。

与节目改版相适应,华夏之声组织机构也相应进行了调整。2010年2月,华夏之声部门设置由总监办公室、策划经营部、资讯节目部、娱乐节目部、音乐节目部、广州编辑部和深圳编辑部调整为总监办公室、新闻节目部、文化节目部、音乐节目部、生活节目部、广州编辑部和深圳编辑部,所有人员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

节目的全新改版,也为华夏之声的采编播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形成了紧张、有序、开拓、创新的崭新局面,为实现“以业务带队伍,靠管理上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对港澳广播改革的实践特色

在一切实践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对港澳广播的成功与否,关键看能否拥有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如何发挥人的能动性,提高业务人员的能力,找准切入点很重要。在实践中,华夏之声以“业务”为抓手,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管理跟着业务走,做到“一举多得”。

(一)以业务带队伍

在对港澳广播实践中,华夏之声坚持“以业务带队伍”理念,除了保质保量完成中央的重大报道外,华夏之声积极策划、组织独家重点报道,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加强港澳与内地联系等方面采制了一系列节目,丰富了节目内容,提升了整体传播水平,通过广播业务的具体实践来锻炼和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

1.通过《腾飞粤港澳》《历史的回响》等节目提升华夏之声在大型系列专题报道上的组织、协调和宣传能力

华夏之声2009年与包括香港电台、澳门电台在内的10个珠三角地区电台,联合制作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系列报道《腾飞粤港澳》。在这次报道中,华夏之声贯彻中央台“内合外联”的方针,积极开拓与港澳和珠三角地区电台合作的可能性,华夏之声也因此创新了报道形式,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影响更深远。2009年10月底在广东中山举办的《腾飞粤港澳》总结会上,协作的珠三角各地市台对《腾飞粤港澳》大型报道的节目内容、传播效果和合作方式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会进一步参与到今后与华夏之声的各项合作中去。华夏之声作为区域性广播,未来将会通过多种形式的不断创新,打造出一个在珠三角地区更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在这组系列报道中,华夏之声共有20余人参与了节目的采编和制作,规模大、参与人员广,是华夏之声强队伍的最好体现。

《历史的回响》是2010年华夏之声与香港及珠三角地区各电台继续合作的成果,这组大型系列节目共制作播出20集,每集30分钟。该系列节目以“港、澳、珠三角”为背景,以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以中国170年近现代史中的历史事件、历史节点为主要内容,运用广播特写形式,生动再现历史场景,展现中华民族的百年强国梦、盛世中华情。为做好此次大型报道,华夏之声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先后六次召开专家座谈会、选题策划会、沟通协调会、组织动员会,并分批次派出多名记者到各地采访,充分锻炼了人员的采编播各项能力。《历史的回响》是华夏之声对节目进行改革后的又一次成功探索,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大提升了编播人员的各方面能力,使华夏之声采访制作大型报道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地加强。节目播出后,港澳和珠三角地区民众反响强烈。

2.通过《中英街》《那年那人那首歌》《透视“9+2”》等形式多样的广播节目创新对港澳节目宣传形式

2009年11月7日,华夏之声双语频率播出了三集广播剧《中英街》。华夏之声作为面向港澳及珠江三角洲的广播媒体,为了让受众以更适宜接受的形式了解历史,选取在香港与深圳之间宽不过六七米,却见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内地改革开放沧桑历史的中英街这个点,以60年中与港澳有关的重大事件为契机,采用情景剧的节目形态,回顾这些历史事件,揭示当时的历史背景,展现内地、港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迁。《中英街》是华夏之声在广播剧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多位业务人员参与了演播,既锻炼了队伍,也积累了经验,为今后不断创新对港澳宣传方式提供了参考。

音乐是人类相通的语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音乐响起,人们都会受到感染。通过音乐进行宣传,听众更易接受。在不同的时期,总有音乐记录时代前进的步伐,音乐也镌刻了时代的独特年轮。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华夏之声大胆突破,于2009年9月21日到30日推出10集系列音乐节目《那年那人那首歌》。系列节目邀请郭颂、李谷一、关牧村、王宏伟等十位老、中、青三代歌唱家担任嘉宾或者主讲人,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展现新中国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音乐发展,充分体现和歌颂社会主义祖国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这次节目制作既锻炼了人员的节目制作能力,也进一步丰富了华夏之声的节目宣传形式。

在创新节目宣传形式上,以见闻式手法呈现的《透视“9+2”》是华夏之声的又一重大突破。华夏之声2010年下半年启动的见闻式报道《透视“9+2”》是通过记者的实地走访,用见闻式、目击式等报道形式,全面介绍泛珠区域合作以来港澳与内地泛珠9省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成果,客观展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中央政府给予港澳特区的大力支持和港澳与内地合作的深入。《透视“9+2”》打破了以往传统报道的模式,以港澳为依托,借助内地与港澳在科技、文化、经贸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将华夏之声“覆盖区”扩大到内地9省市,既提升了报道的高度,又扩大了华夏之声的影响,是一次双赢的实践。今后华夏之声将会以此为基础,不断开拓节目采、编、播的新方式、新途径,将改革持续深化。

(二)靠管理上水平

改革若要成功,硬件和软件缺一不可。现代媒体活动和竞争中,管理就是软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媒体竞争力的强弱。两年来,华夏之声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来规范和加强对港澳广播宣传,并通过举办业务培训、人员交流轮岗、节目听评等不断提高在岗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在业务和实践中锤炼队伍。

华夏之声以节目改版为契机,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于2009年8月出台了《华夏之声目标管理条例》和《安全播音细则》,充分体现“制度管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施科学管理、人文管理,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为推行节目精品化,提升编播人员业务水平,提高节目质量,华夏之声举办了多期主题业务培训,邀请新闻业务专家就新闻消息、新闻评论的写作等内容进行了七期培训,邀请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的领导和专家进行了五期介绍港澳形势的培训。通过主题业务的培训,使华夏之声的编播人员既掌握了新闻业务知识,又了解了港情澳情,为进一步宣传好港澳、争取港澳民心、掌握舆论主动权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让全体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华夏之声和掌握对港澳广播特点,华夏之声还推进了全体人员轮岗交流工作。广州、深圳两个编辑部的主持人定期与北京本部人员实行交换交流,主要目的是让广、深编辑部人员通过在台本部的工作,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和直播水平,让北京本部人员赴广州、深圳交流,感受和了解当地舆情特点。同时,华夏之声让所有在岗主持人到《新闻空间》等新闻类型节目中进行学习锻炼,使在岗的业务人员不断提高新闻从业技能,保持和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人员轮岗交流形成了业务人员一专多能、良性竞争的良好工作氛围。

在日常宣传中,华夏之声着重加强对日常节目的质量要求,每半年时间就对节目进行随机听评,实行优胜劣汰,确保节目质量。

四、对港澳广播改革的经验

在此次改革中,华夏之声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具体如下:

(一)领导重视和支持

改革之初,华夏之声就改革的目标和实施方案向台领导进行了汇报,台领导当即表示了充分的支持,台领导的表态给华夏之声改革的实施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在改革实施中,台领导就改革原则和实施方案多次给予指导,尤其在华夏之声进行组织机构变革时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另外,在具体的业务实施中,如在《腾飞粤港澳》《历史的回响》等大型节目的制作过程中都有台领导言传身教,并最终把关,这就保证了华夏之声的改革发展始终在平稳的环境中进行。

(二)准确的频率定位和循序渐进的实施步骤

华夏之声的传播区域是港澳和珠三角地区,因该区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华夏之声的传播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例如,目前情况下,与当地媒体比拼娱乐性和区域特点,华夏之声会力有不逮。在进行频率定位时,华夏之声通过充分调研,考虑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确立了“以新闻和文化传播为主”的频率定位,以此来影响传播区域中有话语权的受众。这种与区域内其他广播媒体错位竞争的战略,无论是在市场反应还是在社会反响上,都得到了有力支持,更加说明了华夏之声定位的清晰和准确。具体到实施时,华夏之声通过有计划、分步骤、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推动改革,不急躁、不冒进、不折腾。实践证明,华夏之声的这种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改革实施方式,是非常稳健而又有效率的。

(三)组织机构改革与节目相适应,创新与管理同步

华夏之声的改革,不是节目和局部的调整,而是全面的结构性改革。从此种意义上而言,改革不仅仅局限于节目,同时还要建立与节目改革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实践证明,组织结构改革是华夏之声节目改革成功的有力支撑,建立和完善与节目改革相适应的配套改革,是华夏之声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

华夏之声改革的成功还在于将节目创新与管理同步。改革,离不了创新。一方面,华夏之声提倡创新,鼓励创新;另一方面,华夏之声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来支持创新,使创新在制度上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反过来,这又为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促进了改革创新。

(四)高质量的节目内容与频率品牌宣传相结合,提升节目竞争力

华夏之声不断致力于打造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广播。在2010年1月1日对两套节目进行了全面改版后,推出一批像《新闻空间》《文化之旅》《创赢人生》《民歌风尚》《粤港越精彩》《直通深圳》等有特色的针对性节目,收听市场的占有率得到了提升。同时,华夏之声不断加大对频率自身品牌的宣传,结合节目实际,举办听众见面会、听众联谊会、证券投资攻略会等活动,深化频率品牌意识,并且在覆盖区繁华地带树立华夏之声形象路牌广告,扩大在当地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自身的各项竞争力,在与港澳和珠三角地区媒体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五)充分发挥前沿编辑部作用,盘活各种边际资产

华夏之声在广州、深圳各设有前方编辑部。长期以来,前沿编辑部在华夏之声的各项宣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次改革中,华夏之声将两个前沿编辑部纳入其中,统筹安排,不分彼此,良性互动,为改革的顺利实施和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整体环境,更为下一步更好和更大地发挥前沿编辑部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这次改革中,华夏之声还充分利用各种边际资产,如充分利用与港澳特区政府、港澳电台和珠三角各家电台的关系,在台“内合外联”方针指导下,扩大合作范围,打造珠三角广播宣传平台,为华夏之声在港澳和珠三角地区的下一步发展拓宽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