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历史中国的认知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万里长城的内外:成立时期的中华帝国与夷狄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秦王嬴政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威,他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在此之前,商、周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是“王”,甲骨文中“王”写作“作”,仅仅是通过一把表示刑杀的斧头来象征最高权力。与“王”更强调权力不同,“皇帝”一词明显地神化了最高统治者。“皇,君也,美也,大也,天人之总,美大之称也”;《白虎通义·号》。“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说文解字》第一。是“得天之道者”《吕氏春秋·恃君览·行论》。。秦始皇还规定,“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万世,传之无穷”,“皇帝”显示了最高统治者权力的绝对性及其超越时空的性质。

秦帝国在政治体制上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秦始皇在中央朝廷设“三公九卿”,由其一人掌握最高权力。在地方行政方面,秦始皇吸取周王朝“天子弱诸侯强”的教训,废除“封建制度”,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之后加上新征服的周边民族地区共计四十六郡),在各郡中设立相对于中央“三公”(丞相、太尉、御使)的守(行政长官)、尉(军事长官)和监(监察与司法长官),并由其直接任命。并且在全国统一币制,统一度量衡,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

秦朝的大臣们曾经这样赞颂秦始皇的功绩:“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华帝国,自它形成之时起,就不仅仅局限于“中国”,而将“中国”周边异民族的地域也纳入其视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