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的渐衰回归
曾经让婴儿和幼童感到无比快乐和骄傲的赞扬,在大一点的孩子身上会引起截然不同的反应,尤其在课堂上。社会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对赞扬的效果做过研究。他发现,在学龄儿童身上,赞扬制造的焦虑要多于快乐。习惯了家常便饭型赞扬的孩子,似乎没有赞扬就无法开始做任何事。一个习惯了在课堂上得到赞扬的孩子,不会把精力用在做功课上,而是会不断地停下来,等待老师的评语。赞扬似乎也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本来全神贯注做事(常被称作“处于流畅气场中”)的孩子,似乎会因为被提醒别人在观察他们而分神。当他们唱歌、演奏乐器、游泳、打球,或是做任何需要下意识地运用熟练技巧的动作时,他们的表现都会明显地因为赞扬而变差。
在研究儿童不断变化中的自信期间,我曾为此采访过一些教师,他们都讲到类似的故事。“有些孩子不听到表扬的话就什么都不肯做,”3年级教师萨米·维克斯(Sammi Vickers)告诉我,“他们会开始做一件事,然后就一动不动地等着你说他们做得好。”对我来说,最切中要害的例子发生在一次观察一群8岁大的孩子时,他们的声音会在充斥赞扬的环境中改变。8岁孩子的语音中天然带着一种引人入胜的旋律,那似乎是直接从他们悸动的思想里流淌出来的。但当他们听到持续不断的赞扬时,这个旋律就会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明显带有自我意识的、期待夸奖的音调。
赞扬会在课堂上导致平庸的结果。这一发现在当时是如此让人费解、如此违反直觉,以至于很多心理学家干脆地拒绝接受它。最后,由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主导的一系列科研改变了(而且恐怕是永远地改变了)赞扬的范式。
为了测验赞扬扭曲思想的能力,德韦克研究了两组学龄儿童。两组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不是很好,并似乎为此气馁,态度消极。他们交给第一组孩子一系列十分简单的功课,每当孩子做对之后,就会被夸赞十分聪明。根据沉浸式赞扬理论,这些孩子会让自己的水平配得上这些赞扬。他们会相信自己是聪明的,他们会让自己的行为与聪明孩子一致,他们会发挥自己,接受挑战,不断取得进步。
在一开始,这个方法似乎效果很好。当孩子们开始做那些简单的功课,并在做对时受到表扬之后,他们变得情绪高涨,在着手下一部分功课时也十分积极,焦虑和迟疑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可惜,这些赞扬只在功课简单的情况下才能维持这些孩子的情绪。功课的复杂程度一旦加剧,孩子们就失掉了积极性,又变得兴致索然。很快,这些“过度赞扬”小组里的孩子们又恢复到了实验前的状态。
第二组学生也同样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缺乏积极性,他们也需要做难度渐深的功课。答对了较难的问题时,他们不会被夸赞聪明,相反地,研究人员会让他们注意自己的努力与成绩之间的联系,他们因努力而被夸赞。这些因坚持不懈和努力用功而受赞扬的孩子,哪怕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也更可能会维持积极性与努力态度,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培养能力,这让他们备受鼓舞。
每一天,孩子们都能通过他们可以做到的事情来考量他们还不会做的。我们赞扬孩子的方法能塑造他们对自身潜力的理解,而在对自信心的鼓励上,他们对自身潜力看法的重要程度不亚于他们对自己现在力所能及的事情的。